作者
唐 李白
詩詞正文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雲色,心斷明月暉。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作品譯文
涼風度過秋天的海仰,把我的鄉思吹起。
回家的路上連山疊嶂遙遠無際,身如流水何時能歸?
極目望斷白色浮雲,明月的光輝把心割碎。
芳草不再柔艷,白色的霜露催著快置寒衣。
回家的夢長,長如銀漢,醒來後,天上的星星已經稀少。
含著悲傷思念故鄉,誰能喚來紅巾翠袖幫我把淚搽乾?
作品簡析
李白《秋夕旅懷》詩的作時,詹瑛先生認為是公元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秋天,並引蕭士贇語曰:“此詩太白作於竄逐之後乎,收到身在遐荒,心懷舊國,詞意悲悽哀哉!”此詩表達了真切的思鄉之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