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

《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

“蟄伏”兩年多,潛心研讀著述,于幼軍近日推出了新著《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由廣東省出版集團出版發行。寫作《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期間,是于幼軍人生中最低潮的時候。他決意埋頭讀書,並續寫當年與他人共同撰寫的普及性政治讀物《社會主義四百年》。

基本信息

簡介

《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于幼軍就與人合寫了《社會主義四百年》 。該書獨特之處,在於以中國人熟悉的章回小說的形式,講述了自1516年英國人莫爾發表空想社會主義首部著作《烏托邦》以降,至馬克思恩格斯攜手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並推動歐洲各國工人運動風起雲湧的歷史過程。那個年代,正是以金庸、古龍、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風靡社會的年代,年輕人都愛看武俠小說,于幼軍也不例外。而于幼軍在寫作《社會主義四百年》時,正是這些武俠小說的敘事方式結構,給了他許多啟發。從每章的標題到內容敘事,《社會主義四百年》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述方式贏得了讀者特別是青年人的普遍歡迎,當年即獲得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廣東省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一等獎空缺),1988年又獲第二屆全國通俗政治理論讀物一等獎,被譽為“廣東出了一本好書”。
一炮打響,欲罷不能。1993年9月,兩位作者又推出了《社會主義四百年》之二,向人們講述了列寧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付諸實踐,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史達林主政期間捍衛和鞏固蘇維埃政權、繼續推進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以及五四運動前夕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這段歷史過程,再次引起熱烈反響。

內容概述

作為叢書的第三卷,《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沿襲了前兩卷所採用的中國傳統文學章回演義的體裁風格。在內容上,則從前兩卷的以社會主義思想史為主線,調整為“四史合一”,即將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史、社會主義運動史、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有關內容熔於一爐,以文學的筆調娓娓道來,使之更為豐富生動,也更為廣闊深刻。同時,該書更加注重理論述評。對於書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重要思想和重大歷史事件,作者在儘可能廣泛充分地收集、掌握和消化相關的理論著作和史書資料,借鑑汲取國內理論界及史學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感悟和思考,一一作出分析評點,道出自己深思熟慮的認識見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和肺腑之言。通過這種以史帶論、史論結合的表現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和生動細緻地描繪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於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創立了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社會思想在內的新民主主義理論,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在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度努力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人民解放、民族復興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不懈奮鬥的壯麗畫卷,展現出從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發生前夕這40多年間,中華大地發生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歷史篇章。

創作背景

于幼軍于幼軍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作者始終遵循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黨員應有的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和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原則,秉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黨的事業負責的態度,務求不囫圇吞棗,不人云亦云,更不去說對不起老百姓、經不起歷史考驗的虛假空疏之言,務求對這一段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歷史過程作出系統回顧與冷靜思考,客觀深刻地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正本清源,以史為鑑,資政育人。為此,從2008年10月起連續兩年多,作者努力排除一切煩惱干擾,過著魯迅先生所說的“文學與出汗”(讀書寫作和運動鍛鍊)加“清茶淡飯”的簡單而充實的生活。在大部分時間裡,作者每天上下午都在北京紫竹院公園邊上的國家圖書館一房間裡,埋頭讀書,查閱資料,潛心思考和寫作,從頭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及其他相關書籍論文史料等約三四千萬字,寫下了幾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及文獻摘錄;研讀寫作之餘,又“踏破鐵鞋覓芳蹤”,先後踏足上海、浙江、江西、福建、陝西、寧夏、甘肅、四川、安徽、河北等省市區的革命老區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白天實地察看、收集資料,晚上請教當地的老前輩和專家學者或整理讀書筆記,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該書的創作奠定了豐厚堅實的基礎。去年5月脫稿後,還送請30多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權威專家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人親屬等審閱把關和徵詢意見,根據這些意見進行認真修改,數易其稿,終於付梓。

特點

光陰荏苒,時隔18年,于幼軍獨力續寫了《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鑒於世界社會主義思想和運動興起迄今,已有將近500年的歷史,作者在推出這部新著時,將叢書更名為《社會主義五百年》,並對前兩卷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增補修改,分別命名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和《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每卷各增加了10多萬字,吸收了國內理論界、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增加了不少生動有趣的新史實,融入了作者這些年來對社會主義理論及運動實踐的新認識、新感悟,著重加強了對社會主義理論家的思想評述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經驗教訓的反思總結,還配上一批珍貴的歷史圖片,增強了思想性、學術性和可讀性,與《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一起推出。

作者介紹

于幼軍,曾經的明星官員。2008年10月時任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的于幼軍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直到2010年12月,于幼軍低調履新,任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沉寂的這兩年,這位曾經的明星官員乾什麼去了?廣東教育出版社的一本新書揭開了這個“謎底”———于幼軍近日推出新著《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該書已在廣州購書中心等地亮相。

更名事件

上世紀80、90年代,于幼軍與人合著《社會主義四百年》之一、之二卷,以章回體小說的寫作模式,講述了自1516年英國人莫爾發表空想社會主義首部著作《烏托邦》以來,至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以及五四運動前夕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這段歷史,引起熱烈反響。
這次獨力續寫《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時,鑒於世界社會主義思想和運動興起迄今已有將近500年的歷史,于幼軍將叢書更名為《社會主義五百年》,並與合作夥伴一起對前兩卷作了較大的增補和修改,與《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一起推出。
作為叢書的第三卷,《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沿用了前兩卷傳統文學章回演義的體裁風格。內容上,從前兩卷的以社會主義思想史為主線,調整為“四史合一”,即將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史、社會主義運動史、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有關內容熔於一爐,以文學的筆調娓娓道來。全書58萬字、23個章回,內容生動豐富,可讀性強,同時更注重理論述評。
“對本書所要介紹的主要人物、重要思想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評述,道出自己深思熟慮的認識和見解。務求不囫圇吞棗,不人云亦云。”這是于幼軍的寫作原則。

幕後

寫作《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期間,是于幼軍人生中最低潮的時候。他決意埋頭讀書,並續寫當年與他人共同撰寫的普及性政治讀物《社會主義四百年》。據于幼軍自己透露,從2008年10月起的兩年多,他每天上下午“躲”在北京紫竹院公園邊上的國家圖書館一間房子裡,查閱資料,潛心研究和寫作。
在那裡,他再次研讀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及其他相關書籍論文史料等約三四千萬字,寫下了上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及文獻摘錄。而元旦、春節假期回到廣州,他又躲進中山圖書館裡繼續讀書、寫作。
“他跟我們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書讀進去了,人走出來了’。隨著時間的沉澱,他書讀進去了,人也從困境裡面走了出來。”知情人士說。
“于幼軍是一位認真、對細節要求完美的作者。”《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的責任編輯黃紅麗對羊城晚報記者說。2010年4月擔任於幼軍新書責任編輯開始,黃紅麗經常和于幼軍電話或郵件聯繫,“初稿其實挺成熟的,但他精益求精,不斷地修改語句、斟酌用詞,改過的校樣疊起來有我的人這么高。”
研讀寫作之餘,于幼軍先後到了上海、浙江、江西、福建、陝西、寧夏、甘肅、四川、安徽、河北等省市區的革命老區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白天實地察看、收集資料,晚上請教當地的老前輩和專家學者或整理讀書筆記,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擬出初稿後,他將書稿送請30多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權威專家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人親屬等徵詢意見。

專家點評

專家蔣亞平認為,在第三卷中,在高級領導幹部位置上錘鍊多年的于幼軍,結合相關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實踐體會,對從1919年到1965年社會主義在中國的這段歷史,提出了許多新的、獨到的見解。他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就是描述和分析曾經形成全黨和全國共識,並且為法律所約定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設,如何被突然中止。這期間,毛澤東和劉少奇兩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之間各自的思想認識和分歧,是于幼軍重點潑墨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