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鳥》是作家何立偉於1984年寫的一篇小說,並於同年發表在《人民文學》上,並獲當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以輕快流暢的筆調錶現了兩個少年在河灘上一段自由快樂的時光。小說通過描寫兩位天真純樸的少年在河邊盡情的嬉戲以及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色,和殘酷的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歌頌了美麗、純真的自然與人生,批判了殘酷的階級鬥爭,揭示了它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名字由來
小說以“白色鳥”為名,是有一定象徵意義的。在作者看來,它是純潔、天真、無邪、童心的一種意象。但是在文革中,時時都有一種“美的毀滅”,令人心痛。白色的鳥被一聲鑼聲驚飛,象徵的是少年的夢想被那個時代毀滅。這是那個時代的現實,也是作者個人的現實。作者只是以一種另闢蹊徑的文學方式把它揭示了出來。
作者簡介
何立偉,1954年出生。湖南長沙人。1978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做過工人、教員,現在長沙市文聯工作。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以短篇小說為主。在此之前,曾經從事詩歌創作,所以後來的小說中詩意比較濃厚。他的短篇小說主要有《石匠留下的歌》、《小城無故事》、《小站》、《蕭蕭落葉》、《搬家》、 《滋味》 、《白色鳥》、《花非花》等等。其中,《白色鳥》一篇曾經榮獲1984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部分作品曾結集為《小城無故事》, 1986年由作家出版社列入著名的“文學新星叢書”第1輯出版。
內容概要
小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夏天,兩個少年挖菜、嬉戲、游泳,一陣鑼響驚飛了白色的水鳥,這是個悲劇,一個“無事的悲劇”。夏天、少年、大自然,太美了,而象徵“文革”的槍聲響了,打破了這一切的美好。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白色鳥”是美好的,那是少年無瑕的夢,那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一切美之所在,然而這一切都被毀滅了——這田園牧歌般的一切,也因此產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應。
小說兩個主要情節是寫“扯霸王草”和“划水”,這看似不經意的情節展現的是如生活般的平實,而在乎實中卻處處有張力,引發對少年與生活的思考。
賞析
一、時代背景
小說的時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這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場少有的浩劫。在十年動亂歲月中,人妖顛倒,黑白混淆;一代人的信仰、熱情被欺騙、被利用,大批知識分子受迫害,科學被踐踏,民族文化傳統被扼殺,現代政治迷信充斥整個精神領域;國家經濟瀕於崩潰邊緣。作品中所寫的“批鬥”“外婆”的事情,正是這個時代荒謬的現實。
二、童真童趣
在這樣動盪的年代,兩個少年卻渾然不知社會風暴將至,仍舊遊嬉玩耍。他們在河邊,扯霸王草,打水漂,講知識,賽游泳,捉蛇窺鳥,無憂無慮,盡享童年的歡樂,最後傳來煞風景的開鬥爭會的鑼聲,也並沒有驚散他們的快樂的生活。當然,他們必然有“夢”醒的時分,看到人世間的悲劇,不過小說嘎然而止,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三、純美的自然
鄉村的自然風光,乾淨、樸實。天空“蒼涼”“空曠”“晴朗”;河堤上的野花,“一盞一盞如歌的燦爛”;河水“粼粼閃閃”,“小魚小蝦蹦蹦跳跳”,“卵石好潔淨”;蟬聲“抑揚”,野蜂“嗡嗡營營”;“綠色的岸”,“遠遠淡青的山”;岸邊水草“葳蕤”,蘆葦“汪汪的綠著”;水鳥“雪白雪白的”,甲蟲在軟泥上爬。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鄉間田野圖!在這樣的大自然中,一切那么純潔、透徹,與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輝映,讓人感到一種淨化的美,質樸的真。
四、詩情畫意
這篇小說營造出一種詩意般的氛圍和意境。如“在那黑點移動過的地方,迤邐了兩行深深淺淺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滿了陽光,盈滿了從堤上飄逸過來的野花的芳香”;“間或一頁白帆,日曆一樣翻過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寥里,細浪於是輕輕騰起,濕津津地舔著天空舔著岸”;蘆葦“汪汪的綠著,無涯的綠著,恰如少年的夢想”;水鳥“雪白雪白的”,“在綠生生的水草邊”,梳理著羽毛,“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四野好靜。唯河水與岸呢呢喃喃”;“赤條條的少年”,“伏在草裡頭覷”鳥,“天藍藍的貼著光脊的背”。這些優美的畫面,營構了全文的詩情畫意,表達了少年天真爛漫的純真和如夢如幻的感覺。
五、社會現實的反映
這樣天真爛漫的生活,掩藏著殘酷的社會現實,讓人更加觸目驚心。外婆“打起包袱到鄉下來”,想躲避風暴的襲擊,可是寧靜的鄉村也逃不過荒謬政治的狂熱。外婆平時讓少年中午睡午覺,可是現在卻趕他們出來玩,是不想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不想讓這場浩劫波及到孩子的生活。生活是那么美好,可是政治鬥爭卻是那樣無情。讓人不覺掩卷深思。小說沒有直接寫那場浩劫,但是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六、象徵意味
《白色鳥》這篇小說的象徵意味非常濃厚,那片河灘象徵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徵童年,那片“汪汪的”、“無涯的”的綠蘆葦林象徵童年,那輪“陡然一片輝煌”的夏日的太陽象徵童年。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複述這篇小說,這句話就應該是:人的童年“幾多好”!
這些象徵中,最核心的一處便是以“白色鳥”來象徵兩個少年、象徵人的童年、象徵童年的心。“雪白雪白的兩隻水鳥,在綠生生的水草邊……美麗、安祥。而且自由自在。”“那美麗和平自由生命,實在整個的征服”了少年。“那鳥恩恩愛愛,在淺水裡照自己影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的摩擦著長長的頸子。便同這天這水,同這汪汪一片靜靜的綠,渾然的簡直如一畫圖了。”兩個少年也正如這對恩愛的白色鳥一樣,與那河灘,與那蘆葦林、與白色鳥“渾然的簡直如一畫圖了。”但是,現實是殘酷無情的,那鑼聲、那喊聲便是現實與成人世界的象徵,它們“驚飛了那兩隻水鳥”,也打破了兩個純潔少年的童年夢幻,他們的童年似乎隨那白色鳥一道“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等待他們的是現實,是成年人的社會,他們在一年年地長大,一年年地遠離童年。小說題目起做“白色鳥”,意味也就在此吧。
除此以外,“白色鳥”這一意象和人聯繫起來,似還有些哀愁的意味,這也是何立偉小說中一貫的情緒。這篇小說的語言是很有特色的,很美,很奇,既有濃重的“鄉音”,又有“唯”、“遂”這些怪而古的詞摻雜在一起。有人曾說過,何立偉語言的特色是“寫直覺,沒有經過理智篩濾的,或者超越理智的直覺,故多奇句。”偶有奇句是好的,但這篇小說中較多的文言副詞的使用,也對整篇作品語言的平實起了副作用。這篇小說的詩意很濃厚,體現在重感覺、重意境這方面。曾有人說何立偉的小說“不重故事,追求的是一種詩的境界,一種淡雅的、有些朦朧的可以意會的氣氛。”“與其說他用寫詩的方法寫小說,不如說他用小說的形式寫詩。”這段話用在《白色鳥》上再妥貼不過了。
小說特點
《白色鳥》是一篇散文化小說,即不以塑造人物、編織故事為重,而刻意營造氛圍,描摹意趣,講究含蓄自然。作者用詩化含蓄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十年動亂的殘酷、荒謬,摧毀了少年一切美好的生活的社會現實。
這篇小說很有特點,一是沒有具體完整的故事,情節淡化到了極致;二是小說的語言平淡中顯奇特,尤其是造句上,如“間或一頁白帆,日曆一樣翻過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寥里,細浪於是輕輕騰起,濕津津地舔著天空舔著岸”、“頭髮濕漉漉的,情緒倒比天空還要晴朗”等等,這些語言有股抓住人的魅力。三是小說里用了很多長沙方言,如“要得”、“沒得用”、“考么子”、“幾多好看”。
評價
這是一篇僅三千多字的小說,讀上去也不見什麼驚心動魄之事,但當年一發表就贏得了眾家好評,而且被評為該年度的中國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細讀之下,發現這篇小說在當時來說確實非常新鮮,帶來一股清新的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這篇小說沒有具體而完整的故事,情節淡化到了極點。
似乎通篇只寫兩個孩子的片言隻語、玩什麼遊戲,而且就連玩遊戲也沒玩完整,時斷時續。
其次,這篇小說的語言很奇特,似乎很平淡,又似乎有股抓人的魅力。
《白色鳥》的這兩點影響還挺深遠,在它問世後不久,真就出現了不少情節淡化、造句奇特的小說,一時似乎蔚然成風。其實,《白色鳥》並非淡化到了“餐風飲露”、“羽化成仙”的地步,還是可以從中窺到許多“世俗”的東西。
小說中的兩個少年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時代,這個時代是人們受苦受難的時代,誰都不願提及的時代,這一信息是從外婆打起包袱到鄉下,和打發兩個少年去玩,“莫出事,沒斷黑不要回來”等片言隻語,以及“鬥爭會”的鑼聲幾處傳達出來的。
因為幾處加起來也不過幾十個字,而且處在兩個少年的幸福玩樂之中,不易被覺察,或者說人們寧願將它們忽視掉。在《白色鳥》之前,很多作家都寫過“文革”,寫過“文革”給人們——包括孩子——帶來的心靈上的痛苦,那些作品往往以寫實的手法,描繪生活的苦難,從而進一步揭示人物內心所受到的傷害。
但《白色鳥》沒有落入這個俗套。“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幾乎游離於那個時代之外,對現實的殘酷一點也不知曉,他們的世界就是那個河灘,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滿了“野花的芳香”;像河灘上的卵石一樣潔淨;像白色鳥一樣“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孩子的世界和大人們(外婆她們的)世界之間的反差如此強烈地體現出來,我們從中看到的是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悲哀、看到了人類的悲哀。這樣處理“文革”,更加突出了它的悲劇性。而這篇小說也正是通過這“世俗”的片言隻語,走向哲理的深層。有厚度,有份量。
影響
《白色鳥》這篇小說是經作家王蒙之手發表的。他當時非常欣賞這篇作品,覺得它和其他寫文革的小說在取材、立意和寫作方法上有諸多不同,所以他是重點推出的。發表出來後確是引起了文壇的廣泛注意。也因此,當年度的文學評獎,王蒙力排眾議,說服評審,讓這篇作品評上了1984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而且作品迅速地被譯成了英、法、德、日等國文字,介紹到海外,又被許多種選本收錄,不久也收錄在許多省份的中學生課外閱讀教材里。
後來,人教社把它收入了國中語文統編教材。它當時的反響,主要是在藝術上,在它的唯美風格上,在它的語言實驗上。這是一篇帶有明顯探索意義的作品,它的價值也就在這一點上。它通過極簡單的人物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映了讓人心痛的社會現實。因為很少有人是這種寫法,所以它顯得特別有個性,有特色,成了當時文學園地里脫穎而出的一朵醒目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