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病了的字母》是一部從寫法上到編排上都獨具特色的雜文集。該書按雜文標題的漢語拼音首字母排序,將文章分門別類,有機串聯。文章中涉及的病,分別是人的病,事的病,現象的病。相比許多火藥味道十足的雜文,該書作者的心態沉靜而澄明,在譏諷和鞭撻不 良社會現象的同時,心懷善意,充滿了智者的寬容和悲憫之情。該書中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藥理的中草藥名來作為各篇題頭的“註解”,寓意“良藥苦口”的雜文風格,成就了該書獨特的表達方式。
媒體推薦
《病了的字母》不僅有許多文章是反常規的寫法,還有一大創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藥理的中草藥名來補白,這個我看就是很好的表達方式。所以,雜文也不光是板著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樣的,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讓觀點和思想插上藝術的翅膀,它們的影響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強。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葛劍雄
在我以往的印象里,雜文總是充滿了火藥味兒,不料在陸春祥的雜文里卻聞到了馥郁的中藥氣息。雖然這氣息仍是以苦辛為主調,卻多了草木的芳香,甚至還有幾分回甜。我在想,這一定是因為陸春祥在分析點評種種社會現象時,心懷善意,並充滿智者的寬容。所以我讀陸春祥雜文時,往往一邊思索,一邊忍俊不禁。
——著名作家 裘山山
讀春祥先生的雜文隨筆,我很欽慕很感動。沒有當下“時評”作者普遍存在的浮躁,他也關心時事,心態卻是沉靜而澄明的。觀察、感悟,思索,再精心構思形諸筆墨,不僅針砭時弊,也給讀者思維樂趣、情感薰陶和美的享受。
——著名雜文家 鄢烈山
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包括:布蘭托姆的“勇敢女人”(外三篇)、“必讀書目”和緊箍咒、把路易十六剁成83塊、吃的道德或政治、對“基因”腹誹一回、“電腦量刑”等。
編輯推薦
“雜文不一定要橫眉冷對,也可以表現得很溫柔,且不失鋒芒。”陸春祥表示,本書並非傳統意義上“火藥味”濃厚的雜文集,而是為探索雜文出路而出版的“實驗”之作。《病了的字母》按雜文標題的漢語拼音首字母排序,將文章分門別類,有機串聯,並以中草藥名稱作為各篇題頭的“註解”,寓意“良藥苦口”的雜文風格。
作者簡介
陸春祥,筆名陸布衣、陸天,雜文隨筆專欄作家,中國作協會員,杭州日報編委,大學兼職教授。已出語文類著作三種,雜文隨筆集《用肚皮思考》、《魚找腳踏車》、《41°C胡話》、《新世說》等。
書評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里,雜文總是充滿了火藥味兒,不過在本書中,陸春祥卻讓讀者聞到了馥郁的中藥氣息。雖然這氣息仍是以苦辛為主調,卻多了草木的芳香,甚至還有幾分回甜。看來,雜文也不總是板著面孔的。那么,他是怎么給字母看病的呢?
字母怎么會生病?這當然是個噱頭。作者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將文章分門別類,把整本書有機地串了起來。文章中涉及的病,指的則是人的病、事的病、現象的病。他意圖用《病了的字母》這個書名告訴讀者,本書確實有諷刺意味,綿里藏了些針;同時,東西壞了、病了,不能連籃子也扔掉,只要給出藥方,對症下藥,揀出丟掉就行了。
作者愛讀古人筆記,從那裡汲取了不少的營養,既有情趣上的,也有文筆上的,特別是他的短文,只擺事實不講“道理”的短文,尤其可讀。這樣的文字既有解渴功能,又有幾許的回味,也有點像他在每篇文章前所列的那一劑中藥,有了草本和草根的氣息。他說,要通過本書告訴我們一種可能——雜文也可以寫得很藝術。雖然他給字母看病的中藥還只是一種藥引子,從玩味文字的角度來說更多的還是形式上的意趣,但有了這種嘗試和意趣,使得這本書看上去更像一本中國社會的本草綱目了。
本書就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和作品
台北時間2010年10月19日,經過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獎委員會的評定,從130篇(部)經過公示的作品中選出了30篇(部)獲獎作品,其中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各5篇(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首次空缺。 | |
獲獎作品 | 作家 |
《最慢的是活著》 | 喬葉 |
《國家訂單》 | 王十月 |
《手銬上的藍花花》 | 吳克敬 |
《前面就是麥季》 | 李駿虎 |
《琴斷口》 | 方方 |
《伴宴》 | 魯敏 |
《老弟的盛宴》 | 盛瓊 |
《放生羊》 | 次仁羅布 |
《茨菰》 | 蘇童 |
陸穎墨 | |
李鳴生 | |
張雅文 | |
關仁山 | |
彭荊風 | |
李潔非 | |
劉立雲 | |
車延高 | |
李琦[作家] | |
傅天琳 | |
雷平陽 | |
王宗仁 | |
熊育群 | |
鄭彥英 | |
王乾 | |
陸春祥 | |
南帆 | |
張炯 | |
趙園 | |
《中國文學跨世紀發展研究》 | 王純菲 |
《童年再現與兒童文學重構:電子媒介時代的童年與兒童文學》 | 譚旭東 |
高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