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王宗仁是當代散文家,當代作家,家鄉為陝西,扶風人。1957年畢業於陝西省扶風中學。1958年應徵入伍,歷任汽車七十六團政治處見習幹事、書記,青藏兵部宣傳處新聞幹事,總後勤部宣傳部新聞幹事、宣傳組組長,總後勤部政治部創作室創作員、主任,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中學畢業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任汽車教導連學員、汽車駕駛連副駕駛員、文化教員和營部文書、團政治處書記等。1964年調任總後勤部青藏辦事處新聞幹事,1965年調任總後勤部宣傳部新聞幹事。1988年後任宣傳部創作組創作員、創作室主任,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王宗仁現被推選為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
1955年在《陝西文藝》發表散文處女作《陳書記回家》,2010年散文集《藏地兵書》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迄今共出版散文、散文詩和報告文學專集31部。
人物簡介
王宗仁是陝西扶風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汽車兵,他度過極其艱苦危險的年輕時代,四十多年來一百二十多次翻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用自己的命與青藏高原交心。他見慣了死亡,多次親眼見到自己的戰友兄弟離他而去,於是他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懷戀英雄,歌頌壯烈而美麗的死。藏羚羊之死只不過是他悲壯作品中的一篇。(可以參考長春版五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書《藏羚羊跪拜》)作家柯雲路說,在時下國人驕奢淫逸、浮躁難耐的氛圍下,一個知道苦難的作家,對人們的作用、對社會的作用,對一個民族的作用非常大,他們是清涼之水、清世之音,能夠讓我們不忘過去,應對未來。永遠難忘那個寒冷的早晨
王宗仁現在是中國散文學會秘書長,安家北京,但他總覺得生活在內地有哪點不對,他總想著高原,腦海中總浮現出那雪山冰湖藍天的樣子。有許多年輕時戎馬高原的內地人像他一樣,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留在了高原。以後不管身在何方,總覺得青藏高原才是永遠的故鄉。於是許多到過青藏的人都懷疑,那裡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攝持了漢地遊子的靈魂。
這種神秘的力量有一部分其實就是來自過去年代的英雄主義和壯麗犧牲。王宗仁感到這種精神在現在越來越少,越來越不被重視,於是他越來越依戀高原,越來越只要一有可能就撲向高原。
一百二十次翻越唐古拉山創造了一個文人、一個軍官、一個作家的最高紀錄。這當然也把當下時髦的自駕車、拉薩八廓街淘什物的紅男綠女遠遠甩在後面。上天見憐那些認真的、貧苦的、有責任的人———最開始他是用命去認識高原的,他是中國最無望的人———農民討生活而去高原的,他用窮人的腿走高原。他當然很有資格不屑那些帶著氧氣袋上高原的白領們和現在許多附庸風雅的作家藝術家。
1958年,王宗仁告別秦川的父老,帶著一個求生存圖發展的夢來到部隊,沒想到分到這樣一個嚴酷惡劣的地方當汽車兵。他很懊喪,總想著能夠逃離“鬼地方”。
五十年代的天非常冷,在攝氏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溫下,王宗仁穿著滿是油污的破軍襖,駕駛著德國二戰時的大卡車。渴了吃一口雪,餓了拿出凍硬的饅頭,歪在硬椅背上睡一覺,一個月也洗不上一次熱水澡……
每天早上冒著極度嚴寒走出屋的第一件事是烤車。這種老爺車,沒有馬達,沒有啟動機,有的車一夜不能熄火,早上烤車一個多小時———否則車子開動管子就會憋斷……王宗仁手凍得跟饅頭一樣,還要到高原上去挖紅柳根,用來烤車。稍長,他明白這是破壞最脆弱的環境,心很痛,但是沒辦法。
個人作品
作家王宗仁的散文集主要有《傳說噶爾木》, 《雪山無雪》 , 《情斷無人區》 , 《苦雪》 , 《拉薩跑娘》和《藏羚羊跪拜》等代表作品.。
他的散文《藏羚羊跪拜》被選入六年級(預備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課本第19課(上海版),也被選入五年級 下四單元第2課(長春版)。
他的報告文學《歷史在北平拐彎》等作品也廣受讀者歡迎。
個人貢獻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雄偉的崑崙山、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岡府斯山等共同構成了高原的內架。這裡是我國藏族的主要分布區,頗有荒涼和神秘色彩,被稱為"生命的禁區"。然而,就有這么一個人,從軍進藏,1958-1964年,在那裡當了7年的汽車兵,後被調到總後勤部當新聞幹事,逐步成長為著名作家。他人雖離開此地,但心從未離開,直到光榮退休,還堅持每年自費進藏深入生活,累計達到上百次,用手中的筆不斷謳歌青藏高原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以及典型的人和事,好多讀者從他那一篇篇美文之中,感受到了青藏高原那種神奇的美、自然的美、悲壯的美……他就是曾任總後創作室主任、現任中國散文學會秘書長、國家一級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王宗仁。
著名文章《藏羚羊跪拜》已被選入六年級課本(滬教版)。(《藏羚羊跪拜》選自《中國文化報》2000年2月27日版)
相關事件
如何評價他的這種行動和作品?比較確切而實事求是的要首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向讀者所做的介紹---
21世紀的中國文學到底能走出什麼樣的響動,沒有人敢妄下預言,然而被譽為"崑崙之子"的作家王宗仁畢竟被雪域高原殘酷的季風吹白了鬢角。40年,中國有幾位作家把40年的筆觸、情感甚至生命交付給巍峨的雪山和一批又一批在生命禁區頑強戰鬥、拼搏,甚至默默死去的高原官兵呢?對生命和美麗有所關照的人們,請認真讀讀這兩卷(《日出崑崙》、《季節河沒有名字》)作品吧!我們同時呼喚更多的像王宗仁這樣熱愛生活、執著進取的作家用靈魂和熱血去書寫高原……
到目前為止,王宗仁已累計發表作品400多萬字,出版30多部作品集,獲得各種文學獎20多項,並且連續五屆榮獲總後勤部軍事文學獎,尤其是他傾注全部心力,真情書寫的精品散文集《情斷無人區》,2000年首次出版發行後,由於讀者愛讀,傳播面廣,連續3年3次印刷,成為文壇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人生第一步,誰能忘故鄉。
一名作家的出類拔萃,大都離不開自己故鄉深厚的文化積澱,王宗仁也不例外。
他的家鄉是位於八百里秦川西部的扶風縣太白鄉長命寺村。站在家門口的碌碡上,踮著腳尖便能望見十里外的千古名剎法門寺的寶塔,這寶塔就是扶風的象徵。就在這塊人傑地靈的熱土上,自幼喜愛文學的王宗仁脫穎而出。
1953年,他剛14歲,還是國小6年級學生,就成了家裡相當壯實的一個勞動力。就在與鄉親們邊鋤地邊聊天的過程中,他走進了一個既陌生又神奇的生活領域,並萌發出寫點東西的念頭來。他把生活中一件真實的事情,實實在在地寫出來,成為一篇散文習作《陳書記回家》,冒昧地投寄給了當時的《陝西文藝》雜誌,誰知竟在1955年第8期上發表了。王宗仁把這篇散文稱為"鋤頭刨出來"的處女作。從那以後,他又陸續在縣報、省報上發表了一些新聞稿件,都是在田裡勞動時用鋤頭"刨"出來的,用現代的時髦語言說就是採訪。在此期間,他在扶風縣中學讀書時,又在《陝西日報》"秦嶺"副刊上發表了《兩麻袋玉米棒》、《離娘的騾駒誰養大?》、《趙大爺》等散文,成為縣上頗有名氣的小作家。1957年國中畢業,因為他愛讀書能寫稿,村上讓他擔任長命寺國小民辦教師。同年年底他應徵入伍,奔赴青藏高原。
走進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這兒是冰雪的世界,是沒有綠色和鮮花的生命禁區。但對王宗仁來說,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賦予了他生命意志和生命存在的深度和強度。"走進西藏,也許你會發現理想;走進西藏,也許你能看見天堂。走進雪山,走進高原,就走向了太陽"(《走進西藏》歌詞),他真切地感受到這裡是他生活、創作和人生的搖籃。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為了走向大海,才來尋找崑崙山。"入伍後,他在汽車團當駕駛員,開著從德國進口的載重量6.5噸的大汽車,每年都要至少6-7次地翻越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返於甘肅---青海---西藏;祁連山---崑崙山---唐古拉山。從1958年到1964年,在那兒整整奔波了7個春秋,吃的苦不少,嘗到的甘甜也很多,特別是他的文學創作熱情也升華到了極高的境界。
開上一天的車,渾身像散了骨架似的,保養完車輛,就到了夜晚,正是戰士們休息的黃金時間。但王宗仁卻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他要把一天的見聞寫下來,否則吃飯不香,睡覺不寧。為了不影響戰友們休息,駕駛室就成了他的寫作間。打開工作燈照明,寫到夜裡12點或1點鐘,此時的雪域高原萬籟俱靜,好像只有他一個人存在,陪伴他的只有想像中的文學女神。有時寫完天已微亮,索性就趴在方向盤上迷糊一會兒,醒來打起馬達又出發。天天這樣折騰,身體十分乏困,但開上車竟然沒有出過事故。這時期他創作的一系列散文、詩歌,先後在《人民軍隊報》、《高原戰士報》、《解放軍報》、《青海湖》、《人民文學》等報刊上變成了鉛字。其中,他的散文代表作《考試》,1964年2月8日在《解放軍報》發表後,獲得總政治部第一期徵文優秀作品獎。當時他僅25歲,是團里的幹事。團政委王品一拿著獎狀自豪地說:"總政治部給一個普通幹部發獎狀,這在我們團的歷史上是頭一回。"他由於文學創作成績突出,被青海省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生活是創作的惟一源泉!腳印是路的基石。縱觀王宗仁最初的文學之路,他的步伐邁得是那么的堅實,不僅寫出了富有特色的雪域高原上的軍事美文,而且更好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從駕駛員到團隊文化教員、營部文書、團政治處書記、青藏辦事處新聞幹事,他的工作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真是青藏高原上的蒼天啊,也不負苦心之人……
C 王宗仁曾說:"一個作家的文學長廊應該是五彩繽紛的。"
1965年,解放軍報社要舉辦全軍第9期新聞幹部學習班,上級點名通知要讓王宗仁參加。半年的學習之後,他被調到總後勤部政治部宣傳部任新聞幹事。當時王宗仁是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青藏線的,他感嘆道:我雖然身子離此地遠了,但心更近了,因為我是崑崙山上的一棵草!
王宗仁酷愛文學,也偏愛新聞,一開始寫作,文學和新聞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樣,與他結伴而行。他曾經形象地對同行們說:"在我的肩上拉著兩套'馬車'。八小時之內寫新聞,八小時之外搞創作。"正因為這樣,他在從事新聞工作長達8年的時間裡,盡職盡責,為總後勤部增添了許多新聞亮點。例如他先後采寫報導的"毛主席的好戰士年四旺"、"川藏線上十英雄"、"當代優秀大學生的楷模---張華"、"優秀的科學家---黃翠芬"、"中年知識分子的榜樣---王湘生"、"青藏高原模範幹部---張鼎全"等先進典型人物,在全軍、全國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他們均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至今讓眾多的新聞同行和人民民眾記憶猶新的關於張華典型的報導。八十年代初,第四軍醫大學學員張華奮不顧身跳進糞池救老農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此事傳開後,很多人議論說:大學生救老農不值得……因而一時也沒有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王宗仁得知此事後,急忙趕赴西安和張華的家鄉黑龍江等地,深入民眾,認真採訪,冷靜分析,認為張華的舉動閃爍著時代的光芒: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張華事跡報導"一炮打響",起到了很好的輿論導向作用。此後才有了被我國新聞界稱為"張華現象"的一系列報導。筆者曾參加了許多新聞作品研討會,人們都要把此篇報導作為經驗性的總結,傳教於青年新聞工作者,希望他們在采寫新聞中注意運用和借鑑。
1982年,經過30多年的追求與攀登,王宗仁終於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成為會員。他又開始主攻報告文學、散文與詩的創作,但仍不放棄新聞寫作。他忘不了尊敬的文學前輩。作家嚴文井,曾當面給他講過的這句話:"新聞和文學是親家,分不開啊!你搞新聞工作可以經常下去,接觸民眾,熟悉生活。搞創作長期坐機關是不行的。"對這句話,他堅信不疑。這些年來,他堅持采寫了30多篇報告文學。其代表作《寫在她遠行的路上》(與馬繼紅合寫)發表後,中國作協原副主席張光年稱讚它寫得像詩一樣的美麗。這篇作品榮獲了中國作協"第一屆優秀報告文學獎"。對此,王宗仁深有體會地說:我在被採訪者面前,是以通訊員、記者(是3家報刊的特約記者)的身份出現的,但是當我蒐集素材時,我卻用創作報告文學所需要的材料來要求自己,到生活中去挖掘,去索取。其結果不僅使我順利地寫出了通訊、訊息,也為我進行報告文學的創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樣才會有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圖書獎以及總後勤部第一屆軍事文學獎的長篇報告文學《歷史在北平拐彎》。此書長達29萬字,由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出版,也是被列入國家"七五"計畫的重點書目,已經印刷了兩版10次達15萬冊。《中華老年報》、《大連時報》、《深圳特區報》等多家報紙紛紛連載,以滿足讀者需要。榮獲中國圖書獎和解放軍圖書獎的《睡獅怒醒》,長達27萬字,分別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團結出版社和台灣日臻出版社於1995年同時出版,可見此書的讀者群是何等的廣泛。曾榮獲"505"中國報告文學獎的《周冠五與首鋼》一書,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出版後,該社和總後政治部文化部在京聯合舉辦了作品討論會,文藝界和經濟界40多人參加了研討,熱情讚揚了此書是一部描寫改革和改革帶頭人的精品之書。作為評審的文學前輩、著名評論家陳荒煤大加讚賞說:"這是一部真正寫工業改革的書。"
1996年後,王宗仁突然有一種感覺,後半生要做一件大事,書寫青藏線上的兵營生活、壯美的風景,要表現出一種不朽的高度---中國軍人艱苦奮鬥,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精神風貌,文學創作上追求一種新的文體---"大特寫"、"大散文",用散文的筆法寫報告文學,表現出青藏高原上的人情美、境界美、蒼涼悲壯的自然美……
對軍旅作家王宗仁來說:他從崑崙風雪中走來,還要回到崑崙山上去,因為那裡掩埋著700多名軍人的遺骨,有些還是他生前朝夕相處的戰友,在他眼裡永遠是最壯美的風景線。他去此地就像女兒回"娘家"一樣,都是輕裝簡行,坐汽車進藏,重走青藏路,獲得新的發現,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