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影片講述了路卡的故事;這個塞爾維亞工程師的理想是建造一條旅遊路線。為了實現理想,他離開城市,和他妻子嘉德蘭卡和兒子米羅在某個波士尼亞山區定居下來,嘉德蘭卡是個女歌手,她很難忍受鄉村的寂寞;兒子米羅則一心希望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能夠進入國家隊。
路卡全身心地投入到鐵路建設上,不去理會周圍戰爭即將爆發的傳聞。但是戰爭卻爆發了。米羅被征入伍。嘉德蘭卡非常沮喪,整夜酗酒。第二日,她離開了路卡,和情人去了貝爾格勒。
不管炮彈隆隆,難民潮洶湧,路卡一直留在那裡等著妻子和米羅回來。嘉德蘭卡沒有回來,米羅也被捕入獄。正在那時,他從塞爾維亞士兵手下救出了一個年輕的穆族姑娘撒巴哈,使她免遭蹂躪。民兵建議他用撒巴哈去換他的兒子,但是路卡和撒巴哈卻墜入了愛河……
導演介紹
南斯拉夫導演。1954年11月24日生於塞拉耶佛。被評論界和影迷譽為天才導演,他的幾乎每部影片都能獲得獎項。
1979年就讀布格拉電影學院時,以學生電影獲得南斯拉夫學生影展首獎;
改編拍攝南斯拉夫詩人薛維的長詩《你記得桃莉貝爾嗎?》,為其導演處女作,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5年《爸爸出差時》(Otac na sluzbenom putu, 1985)仍然改編自薛維的長詩,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9年《流浪者之歌》 (Dom za vesanje, 1988)又在坎城獲得最佳導演獎;
1993年《亞歷桑那之夢》(Arizona Dream, 1993)在柏林獲銀熊獎;
1995年《地下》(Underground, 1995)再次獲坎城金棕櫚大獎,導演時年三十九歲;
1998年《黑貓白貓》 (Crna macka, beli macor,1998)在威尼斯獲銀獅獎。
2004年的浪漫喜劇《生活是奇蹟》(Zivot je cudo, 2004)在法國凱撒電影評獎中獲最佳歐洲影片獎。
2005年擔任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庫斯圖里卡導片不多,卻堪稱部部佳作。作品具有吉普賽的熱情和瘋狂,偏愛描繪世界的殘酷、生活的顛簸,卻絕不放棄樂觀與感性,會導致又哭又笑、情緒失控的狀態。政治上強烈反對塞爾維亞的極端民族主義運動,曾要求跟該運動的領袖公開決鬥,遭到拒絕。
作為一位長期旅居西方的東歐藝術家,以及他複雜的出身背景,庫斯圖里卡的處境是頗為尷尬的,尤其是當他竟敢拍出《地下》這樣公然諷刺狄托政權下所謂革命者的影片,可想而知,最犀利的批判之聲立即從他的故鄉塞拉耶佛傳來;同時,一些西方學者又把他列入米洛舍維奇的同黨,譴責他“在博愛、民主和反法西斯的名義下”騙取藝術界的嘉賞。《地下》的批評和壓力曾一度使庫斯圖里卡灰心至極,對外宣稱不再拍片。不過三年之後,他推出了描寫吉普賽人的最新作品《黑貓白貓》。這些批評其實是對庫斯圖里卡的一種誤解,忽視了他笑鬧諷刺背後所深藏的鄉愁與痛惜。庫斯圖里卡這樣談到南斯拉夫,“我在這樣一個國家出生,希望、歡笑和生活之樂在那裡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強有力——邪惡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惡就是受害。”
幕後製作
導演通過描寫戰爭前的小鎮生活,表現出他那極富喜劇色彩的理想主義。影片再現了戰爭對人性的傷害,揭露了戰爭的荒謬本質,如飛彈手經常倒著放炮,自己打自己;市長利用無線電打法國色情電話,在隧道里肆無忌憚地手淫。影片還大量採用動物“演員”涉足劇情,最終主角臥軌自殺時,是一頭驢子“勇敢地”擋住了飛馳的列車。本片具有《無主地帶》的味道,但立場更為鮮明,站在塞爾維亞一邊。一般認為,藝術水準不如同一導演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