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是由俞國良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書籍信息

《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俞國良,宋振韶著

叢書名:《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04143303

出版時間:2008-09-01

版次:1

頁數:239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教育與考試>教學理論

內容簡介

《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現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的姐妹篇,編者力求針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立足於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以教師心理健康基本知識為突破口,圍繞教師的職業角色與管理、職業壓力與應對、情緒問題與調適、人格異常與矯正、人際障礙與溝通等內容,站在積極心理學的立場上,論述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與促進;同時,圍繞教師的生涯規劃與成長、家庭生活與娛樂、生活方式與休閒等內容,站在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立場上,闡述教師的心理保健與自我調適,以追求其教育業績與身心健康的雙豐收。

作者簡介

俞國良,1963年生,浙江蕭山人。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暨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心理學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八十多篇,其中多篇被SCI、SSCI收錄和《新華文摘》轉載。出版《社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創造力心理學》和《社會性發展心理學》等專著十多部。曾獲國家圖書獎等各種獎項,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光明日報》和《中國教育報》等對其成長經歷和成就予以專題報導。

目錄

第一章教師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與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三、心理不健康的等級劃分

第二節教師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二、目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三、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類型與成因相關連結:亞健康狀態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二章教師職業角色與管理

第一節教師職業角色

一、角色與角色理論

二、教師職業角色的內涵與演化

三、現代社會對教師職業角色的挑戰

第二節教師職業角色認知與適應

一、教師職業角色的認知與承諾

二、教師職業角色的塑造與適應

三、社會發展與教師職業角色期待的轉變

第三節教師角色衝突與管理

一、教師的職業角色衝突

二、教師職業角色衝突的管理相關連結:職業心態的寓言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三章教師的職業壓力與應對

第一節教師的職業壓力

一、職業壓力及壓力源

二、教師的職業壓力源

第二節教師的職業倦怠

一、教師職業倦怠的概念

二、教師職業倦怠的中國特色

第三節教師職業壓力的應對方法

一、教師職業壓力的應對策略

二、教師職業壓力的應對資源

三、緩解教師職業壓力的方法相關連結:教師職業壓力問卷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四章教師的情緒問題與調適

第一節情緒與教學成效

一、情緒理論的概述

二、情緒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影響

第二節教師常見情緒問題分析

一、教師常見情緒問題的表現

二、教師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第三節教師情緒問題的調適方法

一、身心的自我完善

二、情緒狀態的識別

三、情緒狀態的調適相關連結:情商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五章教師人格異常與矯正

第一節教師的人格

一、人格的概述

二、教師的人格特徵

第二節教師人格異常的類型與臨床診斷

一、人格異常的危害

二、人格異常的類型及診斷標準

第三節人格異常的成因與治療途徑

一、人格異常的成因概述

二、人格異常的矯正

第四節教師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一、影響教師人格發展的因素

二、教師健全人格的標準

三、教師健全人格的塑造相關連結:大五人格理論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六章教師人際障礙與溝通

第一節教師人際互動及其意義

一、教師人際互動的實質

二、教師人際互動的對象與內涵

三、教師良好人際互動的意義

第二節教師常見人際障礙及其診斷

一、教師人際障礙的表現

二、教師人際障礙的原因

三、改善人際障礙的方法

第三節教師人際互動技能的促進途徑

一、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技能

二、與同事之間的人際交往

三、與學校領導之間的人際交往

四、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往技能相關連結:人際關係自測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七章教師的生涯規劃與成長第一節生涯與生涯發展

一、生涯的定義

二、生涯發展理論

第二節教師的生涯發展

一、教師生涯發展的特點

二、教師生涯發展的階段

三、影響教師生涯發展的因素

第三節教師生涯發展的困境與調適

一、教師生涯發展的困境與危機

二、教師生涯發展的規劃與調適相關連結:生涯興趣活動:島國之旅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八章教師家庭生活與娛樂

第一節教師家庭生活與工作

一、教師家庭生活的內涵

二、教師家庭生活與工作的衝突及解決

第二節教師家庭生活的人際衝突與化解

一、夫妻衝突

二、夫妻溝通

三、親子溝通

第三節教師家庭生活的和諧之道

一、家庭生活的意義

二、促進家庭生活和諧的途徑相關連結:為什麼婚姻重要——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個結論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九章教師的生活方式與休閒

第一節教師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

一、教師常見的生活方式類型

二、生活方式的類型與教師身心健康的關係

三、教師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

第二節教師休閒的意義與途徑

一、休閒的類型與意義

二、教師休閒活動的影響因素

三、教師適宜的休閒活動相關連結:磨刀不誤砍柴工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第十章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

第一節教師的心理保健與調適

一、教師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影響

二、教師的心理保健與自我調適

三、教師的心理保健與心理和諧

第二節教師心理健康的提高與促進

一、環境層面的提高與促進

二、社會層面的提高與促進

三、學校層面的提高與促進

四、個人層面的提高與促進相關連結:積極的自我防禦機制建議進一步閱讀資料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教師心理健康概念

第一節 心理健康的概念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化,人們對健康概念的認識不斷豐富和完善。在現代社會,健康不僅指生理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者的和諧統一構成了健康的基礎。必須看到,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是動態的,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不同時代的人們有不同的理解。一、健康與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綜合概念。在古代社會,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強調的是身體缺陷和疾病,即大部分人會認為“身體無病就是健康”。但是,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認識逐漸加深,人類對健康的認識也發生了質的變化。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成立時,在憲章中把健康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日臻完滿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1977年恩格爾(G.L.Engel)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在該論文中他提出了一個基本的假設: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即生物一心理一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Mode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