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殺手》

《獨行殺手》

《獨行殺手》(Le Samourai,Godson, The,Frank Costello, facciad'angelo,Samouraï, Le),法國電影,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執導,影片細膩地刻畫了黑幫人物的心理和江湖義氣,對後來的黑幫電影和警匪片的影響非常深遠。

基本信息

(圖)《獨行殺手》獨行殺手》海報

本片的法文片名“Le Samourai”,是從日本傳入法國的外來語,就是“武士”的意思。梅爾維爾把1940年代的美國黑幫電影元素,和1960年代的法國次文化相結合,並且加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融合成為他個人獨特的黑色電影風格。以日本的“武士”為片名,一方面是隱喻片中的殺手宛如現代武士,另一方面則顯示影片仿照日本能劇的簡約風格。

影片概述

(圖)《獨行殺手》風衣、禮帽是傑夫的典型裝束

原片名:Le Samourai
中文片名: 獨行殺手
導演: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Jean-Pierre Melville)
編劇: Georges Pellegrin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Jean-Pierre Melville)
主演: 阿蘭·德隆 Alain Delon
娜塔麗·德隆 Nathalie Delon
凱茜·羅齊爾 Cathy Rosier
國家/地區: 法國 / 義大利
上映日期: 1967年10月25日 法國
類型: 驚悚 / 劇情 / 犯罪
片長:105 min / USA:101 min
分級: USA:PG
對白語言: 法語
發行公司: Luna Vídeo

影片劇情

(圖)《獨行殺手》機警。果斷的殺手傑夫

英俊冷酷的殺手傑夫住在一所偏僻的住宅里,簡單的房間裡就只有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陪伴著他。一天傍晚,傑夫走進一家俱樂部裡面的辦公室,找到了他要殺的人。傑夫熟練的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情,從容的走出辦公室。傑夫在走廊里,遇到了俱樂部的女鋼琴師馬蕾莉,但對方並沒有喊叫。
雖然他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但警察還是懷疑了他並把他抓到警察局。後來警察要馬蕾莉來認凶時,她卻沒有把傑夫指證出來,傑夫也因此而獲釋。但警察在釋放了傑夫後,派人跟蹤了他。傑夫甩掉跟蹤他的警察,去跟他的中間人見面,不想,傑夫的中間人見到傑夫後,非但沒有給他應有的報酬,還掏出槍來,打傷了傑夫。由於傑夫受到警察懷疑,所以僱傭傑夫的人也想殺他滅口,而警察也是緊咬著傑夫不放,警察想破了此案,升官加薪。傑夫處在了兩難境地,一面傑夫想要找出僱傭他的人,一面又要機警的避過警察的跟蹤。
傑夫找到了馬蕾莉,問她為什麼那天在警局包庇他,並想從她身上,找出隱藏在幕後想要殺死他的人。但女鋼琴師敷衍了傑夫,沒有給他立即的答覆。傑夫回到家裡,發現警察已經在他家裡安裝了竊聽器,而他的中間人也再次找到了他,付給傑夫報酬後,希望傑夫再接另一樁生意。傑夫暴打了中間人一頓後,並從中間人那裡知道了他僱主家的住址。傑夫巧妙的甩掉跟蹤他的大批警察,在路邊偷了一輛車後,趕到了僱主的家裡,也就是女鋼琴師馬蕾莉的家裡。在女鋼琴師家裡,傑夫殺死了女鋼琴師的情人,也就是傑夫的顧主。傑夫趕到俱樂部,用槍對準了馬蕾莉,這時候,警察的槍聲響起,傑夫倒在血泊中死去。隨後,警察撿起傑夫的槍,發現傑夫的槍里沒有子彈。

導演介紹

(圖)《獨行殺手》導演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1917年10月20日生於巴黎,二戰時從軍,曾在英國作戰, 1945年10月退役。因為從小喜愛電影,退役後就在當年11月創立梅爾維爾獨立製片公司,從1946年起開始執導短片。1947年時,以六百萬法郎最低的製作費用,改編投拍著名小說《海的沉默》,自任導演。不論早期還是晚期作品,他電影的特殊手法正是新浪潮推崇的作者論方式和獨立作業方式,即編、導、剪接一體化。同時,也在電影拍攝技法和導演思路上具有前後一致的作者意識。當時他這種忽視法國影壇傳統的製片方式很受矚目,特別受到詩人科克托的賞識,因而提供1700萬法郎,請梅爾維爾指導自己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結果大為轟動,而被譽為戰後法國影壇最有才華的新人。兩部影片的成功,使得他的這種運用低成本製作費用,擺脫法國舊傳統的束縛,堅持獨立自由的製片方式成了60年代前後出現的特呂弗等青年導演競相學習的目標。同時,他影片中蘊含著一貫的個人風格,也開啟了新浪潮運動的電影觀念和攝製手法。所以梅爾維爾被電影史家視為新浪潮電影運動間接的先驅者,有“新浪潮之父”的美譽。梅爾維爾於1973年8月2日在法國巴黎由於心臟病逝世。

主要演員

(圖)《獨行殺手》法國演員 阿蘭·德隆

阿蘭·德隆 (Alain Delon)法國影壇不朽巨星之一,以醜聞起家,以長相英俊和謎一般的魅力著稱。1959年起以克萊曼的《怒海沉屍》及維斯康提的《羅科和他的兄弟》而名噪一時。1965年又以《野戰雄獅》打進好萊塢,後來曾幾次三番進攻美國市場,但都沒有取得預計的成功。《獨行殺手》奠定了孤獨者的銀幕形象。1969年他的保鏢被殺事件非但沒有顛覆他的事業,反而產生了刺激作用,使得他的銀幕形象多了幾分深度。80年代中期以後淡出幕前,將重心轉移到商場。
阿蘭·德隆是一個兼具俊美外貌和出色演技,能夠勝任多種角色的演員,在《黑鬱金香》《你是惡魔》等影片中,他都是一人演兩個角色,而且總是讓人感到兩者氣質懸殊,性格迥異。他的表演風格以瀟灑、英俊和矯健而著稱,他主演的《黑鬱金香》和《佐羅》等經典影片在中國有眾多的影迷。阿蘭•德龍有句名言:“我喜歡演主角掛大牌。如果是政治家,就成為戴高樂。”這就是他的抱負與性格。

影片解析

(圖)《獨行殺手》傑夫和女鋼琴師馬蕾莉

阿蘭·德隆飾演的主角毫無來歷,寡然獨居,與僱主、搭檔、情人的關係也異常直接明了,他只有姓名與身份——殺手傑夫。細看他的住所陳設簡單、色彩灰暗,甚至他出沒的這座城市也空洞冷漠、毫無生氣。在梅爾維爾的鏡頭中,無論是巴黎里昂還是馬賽,每座原本熱鬧的城市全都陰鬱空曠,尤其在《大黎明》這樣的末期作品中,這種氣氛被渲染到極致。無論是殺手還是警官,出現在梅維爾電影中的人物全部猶如囚鳥困居籠中(好似傑夫房間的那隻敏感的鳥兒一樣)。梅爾維爾以冷調的手法來描寫殺手末路的悲劇宿命,營造出一股極為蒼涼冷冽的氣氛。
從影片開頭第一幕,就能夠強烈感受到那種孤寂清冷的氣息,那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空曠房間,看得見的只有中間的一個鳥籠和右邊的一張床,然後看到一縷冉冉上升的輕煙,我們才注意到床上還有一個人,一個寂靜無聲躺在床上抽菸的人,聽得到的只有鳥籠里金絲雀的啁啾叫聲。在這個幽暗凝固的長鏡頭中,那人不知道已經抽了多久的煙。接著銀幕上出現一句話:“There is no greater solitude than that of the samurai, unless it is that of the tiger in the jungle......”(除了森林裡的老虎,沒有比武士更孤獨的人。)這句註明是出自《武士道》(Bushido)的引言,雖然是梅爾維爾自己杜撰的,卻明確點出本片的題旨和風格。

(圖)《獨行殺手》傑夫受到警察的懷疑

沉著利落的傑夫受僱槍殺一夜總會老闆,在搜捕中被警察作為嫌疑之一擒獲,但金髮情人的偽證與目擊他的黑膚女郎的矢口否認,使他得以脫身。僱主恐被牽連,派人槍殺他。警察亦察覺蹊蹺,緊追不捨。此間儘管對白極少、神色冷峻,但傑夫的情感世界仍然在他與金髮情人、黑膚女鋼琴手的兩三次見面中若隱若現。最終,傑夫擊斃了僱主,同時也接受了另一次任務。他重回夜總會,在黑膚女郎的琴聲中戴上白色手套,用槍指著她——她是他最後一個目標。埋伏四處的警察拔搶射擊,擊中傑夫,他們從其手中取下槍,卻發現裡面並沒有一顆子彈。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個殺手會如此投奔死亡而來。但這個日本武士故事的藍本背後,也同樣打上了存在主義的烙印。

藝術特色

(圖)《獨行殺手》冷靜、孤獨的傑夫

為了呈現殺手孤獨的內心世界,梅爾維爾採用非常風格化的極簡主義手法,從場景、燈光、表演和對話等等都極為精簡。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冰冷的影像風格,整部影片都是一種朦朧的藍灰色調,好像是黑白片加了微妙豐富的藍灰色。室外是陰雲密佈細雨綿綿,室內則是抑鬱深沉的灰暗。除此之外,全片的對話也是少之又少,演員的表演更是不動聲色,在片中發出最多聲音的可能是那隻孤獨的金絲雀。雖然是一部描寫黑幫暴力社會的電影,但卻沒有太多的動作場面,在極為少數的槍戰場面中,都處理得非常乾淨利落彈不虛發。

影片中,殺手傑夫在“履行僱主命令”的一線動機下,沒有多餘的情感糾葛,殺人只是為了殺人。梅爾維爾在殺人細節上和警察的追蹤過程中並沒有去誇張渲染人物的動作行為,槍聲都是屈指可數。在這些場景的處理中,梅爾維爾注重刻劃人物角色的心理,以心理描述來強化人物角色在影片中生命的鮮活感,而不是虛有形體動作的銀幕形象。在影象畫面與對白上梅爾維爾也是用的極其簡潔,乾淨利落。在影片的時間性上,以傑夫不斷看手錶的細微動作,來平實的推進整個影片的劇情發展。做到一切元素只為了加強人物的塑造,整體構造出影片的工整劃一,建立成就了屬於梅爾維爾自己獨特的個人電影美學風格。

作為法國新浪潮的一員,梅爾維爾認為要盡力把握影片的節奏感。《獨行殺手》以極簡主義的剪輯風格為黑色電影訂立了一種新的節奏尺度,觀眾想看的不是冗長的敘事,劇本必須單刀直入地切入正題。影片以一種凌厲的速度將劇情推向高潮,然後便是電光火石的截然終止,餘留下一個悲涼的結局只待觀眾自己體味。梅爾維爾強化了一個殺手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巨大落差,除了反文化的象徵,還因此賦予殺手一種“孤獨存在”的色彩。雖然影片的主色調是灰冷的,但卻不是悲觀厭世的。它喚起的不是心中的恨,而是愛!

後世影響

(圖)《獨行殺手》吳宇森導演的影片《英雄本色》

自從影片《獨行殺手》上映後,暴力美學、殺手美學幾乎就與梅爾維爾劃上了等號。阿蘭·德隆則憑藉他無可挑剔的外表及其在片中冷峻的演出塑造出了一個完美殺手的典範形象。在這一題材領域的影片中,可能除了科波拉《教父》之外無人能與之匹敵。

《獨行殺手》這部具有代表性意義的電影,細膩地刻畫了黑幫人物的心理和江湖義氣,對後來的黑幫電影和警匪片的影響非常深遠。從華特希爾吳宇森昆丁·塔倫提諾等人,都可以看到受其電影影響的痕跡。尤其吳宇森更是極為推崇這部電影,並效法他的風格。吳宇森《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風衣扮像就是模仿《獨行殺手》中的阿蘭·德隆;《獨行殺手》中殺手和女琴師的關係也被吳宇森重新改造成為《喋血雙雄》。吳宇森曾經說過,《獨行殺手》是他所見電影中最近乎完美的。

精彩影評

(圖)《獨行殺手》在對手面前面不改色

獨行者的孤獨/作者:小松

“世界上沒有比武士更孤獨的人了,也許叢林中的老虎……,除外。” ——《武士道》
忘記誰曾說過這句話:“人是最合群的動物”。言下之意,人是靠群居來生活的。用當下比較時髦的話來講:主流與非主流,不管哪個流你得入個流。不入個流,獨處一人,將要面臨的只是孤獨。關於孤獨,在人們的意識中,認為它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體驗和境遇,是具有本身的價值所在的。孤獨的價值體現在,它能激發、喚醒、孕育人精神的創造力。這一點也難於斷出對所有人都使用,但最起碼適用於那些具有創造天賦的人。
法國導演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首開電影獨立製作之人。在近三十年電影生涯中從未與任何潮流和派別為伍,始終一個人沉浸在探索屬於自己的電影主題和電影語言中,屬於自己的“個人派”。以至於在法國電影史中他的存在常被電影史學家們所忽略。獨來獨往,保持沉默,以沉默立態的梅爾維爾,在沉默中以獨特的電影思想與冷靜細膩的電影語言為世人營造留下了13部電影傑作。獨開個人風格的警匪電影書寫方式,其中影片《獨行殺手》更是成為後繼題材導演的研學文本,以他為拍片的最高理想模式。大師本人也得到了後人的敬畏。而導演梅爾維爾的處世姿態在他的影片中“殺手”這一人物形象中再次體現出來。

(圖)《獨行殺手》《獨行殺手》謎一樣的結局

由阿蘭·德隆飾演的殺手傑夫,沉默少語,處事冷靜,目光冷漠,身體包裹在風衣禮帽中獨行於灰色冰冷的城市,做一個獨行俠。猶如他獨居的房間中的那隻“籠中鳥”,敏感的存在游離於“城”的環境中。“籠”與“城”隱喻著對存在的束縛,區別也僅僅是空間的大小而已。一般而論,以人的天性是不願忍受長期的孤獨的,長期的孤獨往往是被迫的和自迫的。梅爾維爾選擇了孤獨,在電影界做了一個“獨行俠”。而殺手,當選擇殺手這一職業後,就注定要處在孤獨之中,這是殺手的宿命。正如影片開頭這句話:“世界上沒有比武士更孤獨的人了,也許叢林中的老虎……,除外。”——《武士道》。武士身邊陪伴的只有一把用來殺人的鋼刀,與殺手傑夫相伴也僅僅是一把用來殺人的左輪手槍。鋼刀或左輪手槍直接直向的就是死亡,而為武士/殺手引來的也是某個時刻突如其來的死亡。對於殺手,“履行命令”高於死亡,“忠”——武士道之精神。這也是身為一個殺手的傑夫,他無法擺脫的悲劇性命運。悲劇性命運——身為殺手,在他的思維中這點是比較明了的。影片最後殺手傑夫在去履行一個命令時死於警察的槍下。這次的死可以說是他預知的也是拿出勇氣的,他拿著並沒裝有子彈的左輪手槍指向要殺的女人也是自己產生愛意的人。片尾透出悲涼的悽美感。也正是這一妙筆升華了整部影片。導演梅爾維爾也正是以藉助“殺手”這一特殊的身份在片中來闡釋他關於人本身的存在主義的“宿命觀”。

相關資料

[1] Mtime時光網 http://www.mtime.com/movie/10519/#menu
[2] 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10366/
[3] 網易文化頻道 http://culture.163.com/06/0118/10/27O8VKJH00281MF9.html
[4] 冬粉網 http://movie.ifensi.com/article-168812.html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