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有人說,生出一個殘障兒,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而他,遇到了兩次!
他是讓-路易·傅尼葉,在法國文壇和電視圈擁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在一身的光環背後,隱藏的卻是他多年來避而不談的兩個殘障兒。遲至四十年後的今日,他決定送給他的孩子這本書,用來表達他的歉意,以及永遠沒有說出口的愛。
然而,傅尼葉卻以異於其他殘障兒父母的幽默口吻,訴說自己的經歷,甚至輕鬆地開起兒子的玩笑。他說不想讓讀者哭泣,只想帶來歡笑,但如此輕盈的敘述,卻字字精準地刻劃出了他身為一個父親的痛苦掙扎。
相較於眾多描寫生命傷悲的題材,《爸爸,我們去哪兒?》打破了我們對悲傷的看法。傅尼葉選擇直率地嘲弄自己的遭遇,正如他所說的:“幽默,是對付痛苦最好的武器!”我們可以不流淚,以另一種方式越過生命的傷痛與困境!
媒體推薦
這本書充滿了智慧,在生命的傷痛與困境面前,微笑像鮮花一樣盛開,幽默成了對付痛苦的最好利器。
——葉兆言
這是本“不成長小說”,除了時間流逝,一切都沒有變得更好……如托馬和馬蒂約無數次問父親的問題:“爸爸,我們去哪兒?”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是段無路可走的人生。
——btr
他是兩個殘疾孩子的父親,他不是天使,也不具備可供升華的古典悲劇情懷。當這樁“駭人聽聞的司法錯案”降臨在他身上的時候,他選擇了記錄真實。
——袁筱一
在眾多敘述生命傷悲的題材中,它展現了一種新的可能,打破我們對於悲傷的看法。誰說傷心一定要流淚?真正的悲傷,或許反而是不帶淚水的字眼……
——費米娜文學獎評審
作者簡介
讓-路易·傅尼葉,大學時修習古典文學,本應成為嚴肅學者的他,後來卻成了法國知名作家及電視劇編導。他曾獲得多項國際藝術電影大獎,從一九九二年起,傅尼葉開始文字創作,作品逾二十部,包含散文、小說、劇本,他幽默詼諧的筆法,令眾多法國讀者為之著迷。雖然經常受邀上媒體談論作品,但關於自己的兩個孩子,一直是傅尼葉避言談起的話題。直到他七十歲,也就是二〇〇八年,他才出版《爸爸,我們去哪兒?》,首度寫出身為兩個殘障兒父親的心聲。他說:“過去不提,不是因為怕丟臉、怕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而是無法面對說了之後難以承受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