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簡介
《洛克菲勒回憶錄》(洛克菲勒家族自傳) 作者: 戴維·洛克菲勒
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後代,戴維有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接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最有權勢的家族、影響整個歐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屆美國總統,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戴維•洛克菲勒違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傳”的遺訓,寫出了歷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傳。
基本資料
書名: 洛克菲勒回憶錄
原書名: David Rockefeller Memoirs
作者: 戴維·洛克菲勒
定價: ¥48.00
出版日期: 2003-12-30
開本: 小16開(160×240)
版別: 翻譯版
裝幀: 平裝 印張: 35
字數: 482千字
ISBN: 7-80073-956-2/K·12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獨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維·洛克菲勒違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傳”的遺訓,寫出了歷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傳。這部家族史跟美國的近代經濟史和外交史都有著深刻的勾連。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後代,戴維有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接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最有權勢的家族、影響整個歐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屆美國總統,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他在冷戰時期造訪前蘇聯,跟赫魯雪夫和戈巴契夫都有過直接而鋒利的面對面交流,也是第一批在中美關係開始解凍後的1973年到訪中國的資本家,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跟中國密切接觸,並成功開展商務活動的國際金融家。他跟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的交往,跟當時的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的深厚友誼,深深地培植了他對中國這片土地的感情。
作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學生,並與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同學,他對經濟學,對企業經營和政府影響都有著深刻的見地,這些見地也廣泛地影響了美國經濟的走向和政策制定。他繼承了巨大的財富,並且成功地把財富的培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密切相連,將影響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他重新定義了企業家的身份,“企業家身份本身代表著一種機會,用於滿足人的發明創新、追求權利和賭博的本性……事實上,對成就過程的追求,其本身對於許多人來說就是一個目標,而在那些人眼裡,利潤只是一種值得付出努力的副產品”,這也許更能解釋他在使用和創造財富上做的一切。
目錄介紹
標準石油公司讓祖父發了大財,也許成了 美國最富裕的人 。在他的大半輩子,他同時也是最遭人痛恨的人之一。通俗小報抨擊標準石油公司的經營活動,指責它犯下了諸多罪行 包括謀殺,因為它毫不留情地致力於清除所有競爭力量,完善自己在石油行業的壟斷地位。
- 一張相片的故事(1)
- 一張相片的故事(2)
- 標準石油公司 (1)
- 標準石油公司 (2)
- 臨危不亂(1)
- 臨危不亂(2)
- 給予的藝術 (1)
- 給予的藝術 (2)
- 公共關係
父親母親
父親第一次見面就迷上了我的母親,可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能下決心向她求婚。當他最後終於向參議員請求要娶他的女兒時,他那焦急之情表露無遺 他不斷地解釋自己的經濟前景,顯然急於證明自己與她十分般配。參議員忍俊不禁地打斷他的話說: 洛克菲勒先生,我惟一感興趣的是什麼能讓我的女兒幸福。
父親的確做到了讓母親幸福,她也讓他感到了幸福,這一點我敢肯定。他們兩人極其親密 也許過於親密,這一點我一會兒再解釋 而且我相信他們非常相愛。母親給父親以及他們的婚姻帶來了他急需的歡快和樂趣。
- 美國最強大的兩個家庭的聯姻
- 頗具影響力的標準和脆弱的情感
- 她是個美人
- 職責、道德、品行(1)
- 職責、道德、品行(2)
- 拉德洛(1)
- 拉德洛(2)
兒童時代
我於1915年6月12日出生在西54大街10號我父母的家裡。他們的家並不是范德比爾特家族和第五大道其他人建造的那種帶有角樓、雉堞圍牆和豪華舞廳的莊園,但也絕不是簡陋的房屋。當時,那是紐約市最大的私人住宅,有9層高,屋頂有一個封閉的遊樂場。下面是一個壁球館、體操房和私人醫務室 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家裡人得了麻疹、腮腺炎之類傳染病時去的地方。二樓有一間音樂室,裡面有一隻風琴和一架大鋼琴;我父母就是在這裡招待一些著名藝術家演出的,比如帕岱萊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和博里(Lucretia Bori)。
- 紐約市最大的私人住宅
- 藝術的氛圍(1)
- 藝術的氛圍(2)
- 上學
- 波坎蒂克(1)
- 波坎蒂克(2)
- 錫爾港的夏天(1)
- 錫爾港的夏天(2)
- 六種不同個性(1)
- 六種不同個性(2)
- 六種不同個性(3)
- 六種不同個性(4)
哈佛
在大學的選擇方面,母親對我的影響很大。父親有意避免向任何一個兒子說明自己的傾向性,因為他相信這應當是我們自己獨立的選擇,拒絕以任何形式來影響我們的決定。結果,多少有些令他失望的是,我們沒有一個人進了他的母校 布朗大學。在另一方面,母親則希望我們當中有一個人能念哈佛。她最喜歡的兄弟 溫思羅普·奧爾德里奇 就畢業於哈佛,希望我們有人會沿著他的足跡走。我的哥哥們都上了其他學校,因此我是她的最後希望。雖然她並沒有向我施加過多的壓力,但她那靜靜的說服力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大學的選擇
- 羞於交際
- 奧爾德里奇家族
- 本吉和迪克
- 富有挑戰性的課程
- 希特勒德國之夏
- 三位令人難忘的教授
- 國內外的暑期活動
- 拜會帕德雷夫斯基和弗洛伊德
- 洛克菲勒家族遺產(1)
- 洛克菲勒家族遺產(2)
- 選擇職業
一篇論文 一個妻子 一份工作
我的論文 閒置資源與經濟浪費 論述的是一個範圍很廣的話題的一方面:要糾正作為大蕭條時期典型表現的超常失業水平和工業產能的閒置問題,主要應當依靠市場因素還是政府的干預。海克和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們信賴的是市場因素,而凱恩斯及許多其他經濟學家卻認為,只有政府干預 包括赤字財政和刺激經濟的政府投資 結合經濟結構的根本性重組,才能使美國以及其他先進國家恢復到全面就業和繁榮興旺的鼎盛時期。
- 一篇論文
- 閒置與浪費的 思考 (1)
- 閒置與浪費的 思考 (2)
- 佩吉(1)
- 佩吉(2)
- 小花(1)
- 小花(2)
- 小花(3)
- 小花(4)
在大通銀行的事業起步
回家後不久,我就接受了溫思羅普·奧爾德里奇舅舅關於進大通銀行的提議。作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因為我對於為政府或非盈利機構工作仍然懷有濃厚的興趣。我與好幾個人討論了我的各種選擇,包括安娜·羅森堡。她認為在大通銀行培訓一兩年是有用的,但我 會覺得它作為長期從事的一種事業,挑戰性不夠 。安娜錯了。事實上,在後來的35年裡,我完全投入到商業銀行家那種迷人而個人回報豐厚的生活中去了。在那些年裡,我有數次機會擔任內閣官員或大使的職位。那些很有吸引力的工作,我一個都沒有接受,但我絲毫不後悔,因為我在大通銀行的事業為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挑戰,提供了參與公共和政府事務的、雖然同樣令人充實滿足卻頗為不同的途徑。
- 選擇
- 大通國民銀行
- 洛克菲勒 家族銀行
- 溫思羅普·奧爾德里奇
- 大通文化
- 年薪3500美元乘捷運的上班族
- 歐洲:沒有行銷想像力
- 拉丁美洲:未挖掘的市場
- 巴拿馬:用牛作抵押
- 甘蔗與古巴革命
- 波多黎各的 經營自主
- 在南美的擴展
- 開發資本市場的努力
- 在大通內部掙扎
平行事業
我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挑戰是重新建立與妻子和孩子們的聯繫。我首先在紐約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家,在那裡,他們在經歷了戰爭年代我那到處漂泊、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歲月之後,能夠感覺到安全。
- 建立家庭生活
- 收支平衡
- 兄弟同心(1)
- 兄弟同心(2)
- 從父親手裡購買洛克菲勒中心(1)
- 從父親手裡購買洛克菲勒中心(2)
- 購買波坎蒂克地產
- 家族資產的重組
- 慈善傳統
- 徹底改造洛克菲勒大學(1)
- 徹底改造洛克菲勒大學(2)
- 阿爾傑·希斯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 與阿爾傑共進晚餐
- 私人秘書
建設大通曼哈頓銀行
1947年2月底,傑克就任世界銀行總裁兩年多,直到他被委任為美國在被占德國的高級長官。傑克與阿登納(Konrad Adenauer)總理密切合作,主持了西德的創建、西德的軍備重整和西德為西方聯盟接納的過程。他在任期中取得了重大成功。1952年7月,他作為一個深受尊敬的名人回到了美國。
雖然傑克沒有做過一筆貸款,沒有分析過一份盈虧表,但他具有巨大的聲望,是個偉大的天然領袖 這些素質表明他會懂得如何管理像大通這樣一家大型機構。他的董事長任命對我們這些一直努力拓展銀行國際業務的人是一大鼓舞。
- 偉大的天然領袖
- 奇怪的關係
- 銀行管理的現代化
- 碰撞
- 兼併熱
- 喬納吞吃了鯨魚
- 尋求外部諮詢
- 下曼哈頓的整合
- 無法拒絕的機會
- 激動人心的新大樓(1)
- 激動人心的新大樓(2)
- 激動人心的新大樓(3)
衝突
喬治·錢皮恩是美國最著名、最受敬重的銀行家之一。1958年,他被選為儲備城市銀行家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rve City Bankers)的總裁,就是一個證明。喬治認識我們所有的主要公司客戶,他們都尊重他的意見、珍惜他的友誼。他穩重、聰明、專業、冷靜。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更好地代表大通的保守型銀行文化 也就是那種我感覺需要進行改革的文化。
- 爭奪銀行的 靈魂
- 特洛伊木馬
- 繞過國際部
- 與進出口銀行競爭
- 投資於開發中國家(1)
- 投資於開發中國家(2)
- 爭奪一把手的決戰(1)
- 爭奪一把手的決戰(2)
- 品位 撞擊
- 面對全新的國際環境
石油輸出國組織
我們在全面考察了非洲之後回家的路上,飛行員告訴我,埃及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進攻,跨過蘇伊士運河進入了西奈沙漠。我立刻想到了與薩達特的會談,以及他那神秘的講話。我把自己的感覺告訴了約瑟夫。約瑟夫說,亞歷山大空軍基地的柏油碎石路面上的許多戰機也許應當讓我們有所警惕。顯然,那天下午在跟我們談話的時候,薩達特可能已經在準備這場進攻。
- 石油輸出國組織
- 早期預警信號
-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阿拉伯石油禁運
- 回收石油美元
- 債務危機
- 在中東的擴張
- 複雜的個人關係
- 複雜的銀行業務關係
- 出人意料的工作提議
- 憤懣與調和
- 約旦國王海珊和哈桑王儲
- 酋長、蘇丹王和薩達姆
- 科威特的加巴爾酋長
- 巴林和貝魯特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2)
- 阿曼蘇丹王卡布斯
- 葉門的奎特聚會
- 伊拉克與薩達姆·海珊(1)
- 伊拉克與薩達姆·海珊(2)
家庭風波
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我們開始比較平靜地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意識到,儘管存在著實實在在的分歧,但我們至少還抱有一些共同的願望:創建一個沒有種族仇恨和偏見的更加公平的世界,消除貧困,改善教育,研究出人類不通過毀壞環境而得以生存的方法。
這種認識花了很長時間才被理解,可是,一旦達到了這種理解,我們所有人之間產生一種不同的、相互更加尊敬的關係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然而,在那之前,我們這兩代人的關係經歷了10年的對抗,而不是禮讓。
- 一個美國王朝
- 為人父母的艱難
- 緊張的關係
- 小戴維
- 阿比
- 內瓦
- 佩吉
- 理察
- 艾琳
- 越南悲劇
- 在哈佛的對抗(1)
- 在哈佛的對抗(2)
- 完美結局
相關評價
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後代,戴維有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接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最有權勢的家族、影響整個歐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屆美國總統,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戴維·洛克菲勒違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傳”的遺訓,寫出了歷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傳。他有那么廣大的財富,那么漫長豐富的人生,他會選擇什麼和這個世界的所有現在者與後來者分享呢?
在這部回憶錄中,戴維·洛克菲勒用坦誠、敏銳、動人的筆鋒描繪了自己的一生。無論是描寫他那非凡的家族、出色的事業,還是他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他都為我們提供了觀察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獨特而寶貴的視角。 很少有作者能夠坦坦蕩蕩地寫自己,但戴維。洛克菲勒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有關自己的成長和巨大財富所施加在身上的責任,他的論述引人入勝。同樣吸引人的是他對洛克菲勒的家族四代人的描述。本書在不自覺當中清清楚楚地展現出來的是戴維。洛克菲勒本人的正直、誠實和仁義。 在“全球化”成為家喻戶曉的詞語很久以前,戴維。洛克菲勒就意識到培育與世界各國以及各國領袖們牢固和彼此信賴關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