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

《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由三聯書店翻譯、出版和發行,是我國翻譯出版的第一本大型世界歷史地圖集。它從內容到形式悉照英文原版,有助於我們了解西方學者的歷史觀點。

基本信息

由三聯書店翻譯、出版和發行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是我國翻譯出版的第一本大型世界歷史地圖集。它從內容到形式悉照英文原版,有助於我們了解西方學者的歷史觀點。

這本歷史地圖集原版是由倫敦泰晤士圖書公司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一九七九年再版發行,並先後出版了德、意、法、等十一種版本。中文版使用倫敦泰晤士圖書公司提供的一九七九年版全套彩色膠片彩印。由於中文版編輯、出版人員的認真細緻,特別是承印的上海中華印刷廠的精湛技藝,中文版的印刷質量異常出色,受到了普遍的好評。

特點

本圖集的內容也很有特色。

以原牛津大學教授、著名歷史學家傑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為主編的編寫設計班子(由八十位西方學者組成),選擇了一二六個對形成和改變世界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主要事件,對從公元前九○○○年至公元一九七五年的人類歷史進行巨觀考察。它避免了世界歷史地圖集所習見的那種國別史堆砌的毛病,也沒有處理成相互分隔的專題史。在讀過全書以後,覺得可將其特色概括成三點。

第一,避免靜止地、孤立地闡述人類歷史,在文字和圖面上都體現出時間和空間上的運動感和連續性。翻開地圖,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以各種顏色表示的箭頭線,顯示出人類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種族、商業、文化、宗教和政治聯繫。它不僅給人以歷史感,而且具有歷史地理感。如果我們把過去得到的歷史概念,與地圖上的這些運動線聯繫起來,可以產生加深對人類歷史活動的認識的效果。

第二,對於歷史主題的選擇,遵循當時是重要的而不是現在是重要的,但也不同今天的狀況完全割裂開的原則。這個原則集中地體現在奧斯曼文明、蒙古帝國、印度帝國、拜占庭帝國這些圖幅上。在歷史上,它們都是重要的,可是在今天已經沒有多大現實意義,但是作為歷史地圖,就必須給予它們應有的歷史地位,而且不僅僅是記下一筆帳,而是要表現出它們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蒙古帝國(1206-1405)”(第128-129頁)這幅圖顯示了當年蒙古鐵騎馳騁歐亞的歷史景象,同時,圖幅也表明這個叱吒風雲的帝國並沒有給人類留下足以傳世的文化遺產,從而印證了“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評語。

第三,在力求改變過去以西歐為中心闡述人類歷史的傳統偏見方面,本集作出了努力。主編巴勒克拉夫教授在他的編輯思想中,把擺脫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這一點是值得稱道的,也取得了成就。我們看到,在圖集中,古代近東、印度、中國和非洲等,都得到了比過去西方出版的歷史地圖更為充分的反映。

相關詞條

科普 教育 科學 醫藥工具書 天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