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明星
樊少皇自兩歲開始,便隨邵氏著名武打演員的父親樊梅生接觸電影圈,他由童星演起,第一部參與作品是電影《法網難逃》,之後他以童星身分續拍電影《媽咪再見》及《聽不到的說話》。直到十三歲,他跟隨父親到徐州工作,在當地生活了三年,父親不單請私人教師教他讀書、日文和吉他,更讓已立志成為武打演員的他,正式學習武術,為進軍娛樂圈鋪路。拜師學武,雖然是吃盡苦頭,但父母對他關懷備至,愛護有加,就算他成年後加入娛樂圈發展,依然沒有改變處處維護,令他儼如在溫室中長大。後簽約無線,在劇集《天龍八部》中飾演虛竹被廣為傳頌,而超Cult之作《力王》更為他樹立了硬派動作明星的形象。2008年的話題之作《葉問》中他飾演暴烈張狂的金山找,這個角色為他贏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也使他再次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早在十年前,對樊少皇印象比較深刻是一部港劇《南拳北腿》,當時他在戲中的演繹和情感方面的表現已經植根記憶中。和樊少皇電話預約採訪的時候,他的聲音線上路的另一端帶有磁性地傳到耳邊,小編在想像,這就是“武林高手”的聲音?怎么像電台DJ?見面那天,在酒店大堂期待地等待著,樊少皇身穿白色T恤,牛仔褲出現,一面陽光,和室外的天氣很匹配。從採訪到拍攝,樊少皇都笑容滿臉,他表情很豐富,也很會照顧別人,即便小編在忙於筆錄的時候,他都會根據我筆錄的速度放慢語速,果然是演員的料。
影片評論
部電視劇是否能進入電視頻道播出,有兩種做法最有效。一種是聯手頻道(或電視台)一起製作,說白了就是拿一塊錢(當然不是1元錢)給頻道,那樣的話播出就如同板上釘釘;還有一種就是製作方與頻道總監或者總編輯相熟,有交情,或者說通過交情建立關係。當時我還跟他起了爭論,我認為首先應該是個好題材,再就是有一個好的製作班底。東西好,不愁賣,東西不好怎么著也白搭。就算是憑關係播出了,也會挨觀眾罵的,到頭來電視台(電視頻道)也跟著丟人現眼。
中央電視台第三套節目,又稱綜藝頻道於晚間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法網難逃》以後,我相信了朋友的話,否則無論如何不敢相信這么濫的電視劇能在央視播出。而且也不得不佩服央視三(套)的勇氣:不怕播爛片遭人罵!
首先這是一部舊片,單就拍攝水平來說就相當低劣。大家知道,但凡播放舊作,一般來說應該是某一時期的經典之作,而這部作品不是這樣,甚至可以說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真懷疑是從倉庫里剛拿出來,吹了吹浮塵就堂而皇之的播出了。
這大概可以歸類於一部反映鐵路公安打擊車匪路霸、流竄犯罪的電視劇。主演只認識一個,就是陳劍飛。印象比較深的應該就是《夜幕下的哈爾濱》,還因為長得濃眉大眼而上了雜誌封面。而主演這部戲的經歷相信他自己都不一定好意思提。從劇情來說,胡編濫造,瞎說八道。從表演上說,漏洞百出,穿幫場面層出不窮。這么說吧,你看這部戲,都講不清楚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可能只記得車匪在車廂里強姦致死婦女了。反正是“馬尾提豆腐——提不起來”!
那么這樣的爛戲怎么就進了央視呢?可能的情況是這樣。比如說頻道總監說了,人家別的頻道晚間播放警匪片收視率挺高的,廣告投放也比較好,我們這個頻道也得找一些這樣的電視劇。總編輯就說了,這類題材現在確實比較走俏,但新拍的電視劇都被一套、八套和安徽衛視拿去獨播了,我們又不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搞重播。不過有一部《法網難逃》可以考慮一下。以前沒有熱播過,他們也沒有要什麼條件,象徵性的給點播出費就行。這是想見的情形。真實情況可能稍微有些出入。有一條可以肯定,這部電視劇應該不是編輯看走眼,盲目選入並播出的。敢向主席保證!
演員介紹
白燕,原名陳玉屏,廣東惠州人,人稱扁姨。1936年考入廣州「國際影片公司」為演員,1937年到香港演出第一部電影《錦繡河山》(1937),正式展開其電影事業。
作品
白燕擅長演繹遭遇不幸的女性和端莊嫻淑的賢妻良母,形象鮮明,與吳楚帆、張瑛、張活游合作最多。主演的名片包括:《蝴蝶夫人》(1940)、《春》(1953)、《寒夜》(1955)、《春殘夢斷》(1955)、《豪門夜宴》(1959)、《人海孤鴻》(1960)、《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回魂夜》(1962)、《孽海遺恨》上、下集(1962)、《滄海遺珠》(1965)等等。
生平
1952年,白燕與著名演員吳楚帆、張活游、黃曼梨等創辦「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以製作優質電影為宗旨,力拒當時電影界「七日鮮」粗製濫造和「伶星不分家」(粵劇演員兼拍電影賺外快,電影公司因遷就其檔期而趕拍、濫拍,造成粵語電影水準下降)的潮流,成績昭著。1964年演罷《瘋婦》後退出藝壇,1987年5月6日因骨癌病逝香港,享年六十七歲。著有自傳《錦繡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