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沉思課:印度心靈導師的生命沉思課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1版(2010年2月1日)
外文書名:PassageMeditation
平裝:23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46322339
條形碼:9787546322339
產品尺寸及重量:22.4x15.2x2.2cm;340g
內容簡介
《沉思課:印度心靈導師的生命沉思課》內容簡介:一旦疑惑產生,心靈之旅隨之啟程。票已在手,需要的只是登上火車,而沉思的目的就在於此。沉思,在印度已有兩千年的傳統,人們把它叫做“悲傷的終結”或者“生活藝術的掌握”。不管是孩子們在學校里,還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有沉思的習慣,以求得心靈的安寧。1959年,艾斯華倫從印度前往美國,並將這種帶有深沉智慧的傳統教授給西方人,他也因此成為“現代沉思之父”。今天,藉由《沉思課:印度心靈導師的生命沉思課》,這位印度的心靈導師也將在我們中間開設“沉思課”,將永恆智慧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的心靈由狂躁轉而寧靜、由掙扎歸於和諧。
作者簡介
作者:(印度)艾內斯·艾斯華倫(EknathEaswaran)譯者:高天羽
艾內斯·艾斯華倫,他是聖雄甘地的摯友,深受其思想影響,並著有Gandhi,theMan一書,第一次從思想角度解讀甘地的一生。在印度,他是知名的作者和演說家,與著名靈性大師吉達·克里希納穆提一樣,同是與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新時代運動”(NewAgeMovement,又稱“東西文化合流運動”)緊密相連的思想大師,在西方具有廣泛影響力。1959年,他作為“東西文化合流運動”的東方學老代表前往美國,1960年,他開始在美國系統地教授沉思課,並在大學裡開設有學分的沉思課,將沉思這一東方智慧帶入西方文明。1978年,《沉思課》出版,初版時即售出195000冊。艾斯華倫共著有26本心理靈修書籍,是全球公認的沉思修行的創始人和永恆智慧的引導人。
目錄
導言沉思之路
第一章段落沉思
今天的科技儘管昌明,但大多數人還是缺乏安全感,因為他們的所思所行,都是朝向那些不能給他們安全感的東西。段落沉思會讓你沉浸於啟迪性的文字,從而將我們的思考轉向永恆的東西,終結不安的東西。
第二章真言復誦
每個人都漂浮在海面上,坐著一條叫做“自我”的無舵小船,在颱風和海浪中隨波逐流。面前的海水寬廣險峻,遠處的海岸不見蹤影,如果沒有幫手,我們還能指望安全靠岸嗎?
真言就是這樣一位幫手,幫我們安全靠岸。復誦真言,假以時日,它就能讓我們穿越心靈之海。
第三章放慢身心
心靈加速就會得病;
心靈放慢便得健全;
心靈靜止,可臻化境。
第四章專注一點
那些不能接受挑戰的人、無法做出良好表現的人,他們的問題不在於任何與生俱來的無能,而在於心靈的散漫。他們都習慣把不快當做工作的固有屬性;但更多時候,不快只是工作者心靈的狀態。無聊也是一樣。之所以覺得無聊,主要是因為心靈被分散了。
第五章訓練感官
一輩子沉迷於感官刺激的人到頭來往往筋疲力盡,活力會順著它們流走,就像水從漏桶里流出一樣。如果能對感官進行訓練,我們就能保住自己的活力、生命的精華。
第六章捨己從人
佛陀曾說:“被自我戰勝的人,其痛苦如野草般蔓延。”只有放棄自我,舍已從人,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心靈的平和、穩定的交往、愛。
第七章靈性伴侶
一顆種子被種在鄉間,它的四周就要圍上籬笆,以此獲得一些保護。同樣的道理,作為靈性種子的我們,最好也讓具有靈性頭腦的人們圍在我們身邊,提供保護。
第八章靈性閱讀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男人在路上發現了一塊大石頭,石頭上寫著“我下面藏著個大真理”。男人使勁翻轉石頭,終於把它翻了過來。石頭上寫著:“已經知道的東西不去實施,還要去找什麼新的真理呢?”
靈性閱讀也是一樣,我們需要花點時間才能將遇見的真理吸收進去。
寫在後面的話
後記請君上路
後記
不久前,一條身長四十英尺的年輕座頭鯨在游往阿拉斯加途中被舊金山的魅力所吸引。它偏離航向,游進了舊金山灣,進入海灣之後,它非但沒有認識錯誤、原路返回,反而繼續深入,游向了薩克拉門托。等我知道了它的窘境,它已經游進淡水區,被困在了薩克拉門托河人海口的淺灘上——這是個相當不適合鹹水動物的環境;而且,對這條習慣了上千里開闊海面的生靈而言,眼下的環境簡直小得像一隻浴缸。
新聞記者給它起了個綽號叫“亨弗萊”。亨弗萊立刻在媒體上造成了轟動效應。新聞每天都向全世界播報它的最新情況,同時數百名愛鯨人蜂擁來到舊金山,來幫助海岸警衛隊對它施救。但亨弗萊還是沿著死胡同一個勁地往裡游。
後來有人靈機一動,提出用鯨歌的錄音將它重新引入海中。聽到錄音,亨弗萊歡快地蹦跳起來,濺出的大片水花讓旁觀的人類喜出望外,接著它就攪起浪花,以三十英里的時速朝大海游去。金門大橋上,兩個方向的車輛都停了下來,亨弗萊的支持者們走出車門,擁至大橋的欄桿邊,發出陣陣歡呼。他們都被罰了一大筆錢,但就像其中的一位婦女對記者說的那樣:“這錢絕對值。”
當一頭被困的動物重獲自由,我們心中的什麼地方都會為它歡呼。我們都是為自由而生的,儘管我們不明白自由是什麼意思,應該怎么尋找。我們隱約覺得不該把生命浪費在淺薄的快樂和利益上。我們天生嚮往廣闊的天地,天生要突破邊界,達到一位英國神秘主義者所說的境界:“以天空為袍,以群星為冠。”有一種潛能從我們出生起就不離左右,它無比巨大,遠遠超過我們在日常世界裡所能想像的任何東西。
當亨弗萊的故事在每日新聞中播報時,我們這些人類旁觀者有著高屋建瓴的優勢。我們可以查看地圖,在電視上看到航拍圖像,還能見到事件的全景:逼仄的河口,寬闊的海灣和亨弗萊要找的、通向大海的狹窄通道。對我們來說,該怎么做一目了然。但亨弗萊沒有我們的這種巨觀視角。它所知道的全部,就是一次有趣的消遣演變成了一個陷阱。我們很容易想像它的驚慌:獨自被困,情況不明,不知該向誰求助。
這就是我在發現沉思時的感覺:仿佛一生都在狹窄的房間裡度過,剛剛發現了真實的世界。試想一下,一輩子都在一間斗室里度過,那是什麼感覺!你會忘記外面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