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

《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

《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針對污水再生利用發展迅速並受到高度重視的現實情況,在開展大量科研研究並充分結合實際工程的基礎上,討論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諸多問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第1版(2010年7月1日)
叢書名:淨水廠、污水處理廠非常規處理技術與工程實例詳解系列叢書
平裝:56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112119653,7112119650
條形碼:9787112119653
商品尺寸:25.6x18x2.6cm
商品重量:998g
ASIN:B003X0D3GM

內容簡介

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內容簡介:將污水進行再生並加以利用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針對污水再生利用發展迅速並受到高度重視的現實情況,在開展大量科研研究並充分結合實際工程的基礎上,討論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諸多問題。主要包括再生水水質特性及檢測方法;再生水利用途徑及研究分析;城市污水再生水相關標準解析;再生水處理工藝技術;再生水處理新技術;再生水的安全評價與風險分析;國內外再生水處理工程實例。
《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適合我國再生水處理及回用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參考書,也可供高等理工院校學生和設計、研究部門作為參考。

編輯推薦

《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淨水廠、污水處理廠非常規處理技術與工程實例詳解系列叢書

目錄

緒論
0.1城市污水再生和利用現狀
0.1.1中國的水資源狀況
0.1.2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
0.1.2.1技術可行性
0.1.2.2再生利用的可靠性
0.1.2.3經濟可行性
0.1.2.4衛生安全性
0.1.2.5環境可行性
0.1.3國內外再生水的利用現狀
0.2再生水的回用途徑和水質要求
0.2.1城市河湖景觀環境用水
0.2.2城市綠化用水
0.2.3工業用水
0.2.4沖廁及道路澆灑
0.2.5再生水標準的完善
0.3再生水工藝技術的發展
0.3.1再生水的典型處理工藝
0.3.2對營養物的深度去除工藝
0.3.3再生水的安全控制技術
第l章再生水水質及檢測方法
1.1再生水水質
1.1.1不同再生水生產工藝下的水質特性
1.1.1.1常規混凝沉澱+臭氧工藝的再生水水質
1.1.1.2超濾+臭氧工藝的再生水水質
1.1.1.3MBR+臭氧工藝的再生水水質
1.1.1.4雙膜法(MBR+R0+臭氧)工藝的再生水水質
1.1.2再生水中重點關注有機物
1.1.2.1內分泌干擾物在再生水中的分布及含量水平
1.1.2.2抗生素類物質在再生水中的分布及含量水平
1.1.2.3個人護理品麝香類物質在再生水中的分布及含量水平
1.2再生水水質檢測方法
1.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標準水質指標檢測方法
1.2.1.1回用於城市雜用水水質檢測方法
1.2.1.2回用於景觀環境用水水質檢測方法
1.2.1.3回用於工業用水水質檢測方法
1.2.1.4回用於農田灌溉用水水質檢測方法
1.2.1.5回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水水質檢測方法
1.2.2未列入標準的常用指標
1.2.2.1總有機碳
1.2.2.2U254
1.2.2.3高錳酸鹽指數
1.2.2.4幾種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間的關係
1.2.3重點關注有機物檢測技術
1.2.3.1重點關注有機物介紹
1.2.3.2重點關注有機物分析檢測技術
1.2.3.3重點關注有機物分析檢測方法
第2章再生水利用途徑及研究
2.1城市雜用
2.1.1城市雜用的歷史
2.1.2再生水城市雜用的必要性
2.1.2.1生活沖廁
2.1.2.2城市洗車
2.1.2.3道路沖洗及降塵
2.1.2.4城市綠化
2.1.3再生水回用於城市綠化
2.1.3.1再生水中對植物有影響的物質
2.1.3.2再生水澆灌對灌木植物生長影響
2.1.3.3再生水澆灌對綠化植物的品質影響
2.1.3.4再生水灌溉對綠地土壤的影響
2.1.3.5再生水灌溉對地下水的影響
2.1.3.6再生水灌溉關鍵水質指標
2.2工業回用
2.2.1再生水工業回用的歷史
2.2.2再生水回用於工業的必要性
2.2.2.1鋼鐵冶金行業
2.2.2.2石油化工業
2.2.2.3造紙行業
2.2.2.4熱電行業
2.2.3再生水工業回用的方式
2.2.4再生水工業利用的示範工程
2.2.4.1生產性試驗的條件
2.2.4.2石灰投藥量對出水水質影響的研究
2.2.4.3石灰法系統運行穩定性研究
2.2.4小結
2.3農業回用
2.3.1再生水農業回用的歷史
2.3.1.1美國
2.3.1.2日本
2.3.1.3捷克
2.3.1.4以色列
2.3.1.5突尼西亞
2.3.2再生水農業回用的必要性
2.3.3再生水農業回用的關鍵問題
2.3.3.1環境安全性
2.3.3.2食用安全性
2.3.4農業回用水對於農作物的影響
2.3.4.1再生水灌溉對作物生長與產量影響
2.3.4.2再生水灌溉對作物品質的影響
2.3.4.3再生水灌溉作物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2.3.4.4再生水中微量元素在作物體內中吸收與遷移
2.3.5再生水灌溉對農田土壤環境的影響
2.3.5.1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2.3.5.2土壤常規養分和理化性
2.4景觀環境回用
2.4.1再生水景觀利用的歷史
2.4.2再生水景觀利用的必要性
2.4.3再生水景觀利用維護方式
2.4.4再生水景觀利用的設計和運行
2.4.5再生水景觀利用示範工程
2.4.5.1示範工程背景介紹
2.4.5.2示範工程效果
2.4.5.3再生水景觀湖藻類特徵
2.4.5.4影響再生水景觀水體爆發的因素
2.4.5.5再生水景觀湖水力循環及水生植物的作用
2.5再生水地下回灌
2.5.1地下回灌的必要性
2.5.2國內外再生水地下回灌發展歷史及研究套用情況
2.5.3地下水回灌方式
2.5.4地下水回灌工程設計和運行
2.5.4.1土壤地質條件勘察
2.5.4.2室內實驗模擬
2.5.4.3預處理工藝設計
2.5.4.4回灌工程設計
2.5.4.5地下水回灌運行
2.5.4.6地下水回灌監測
2.5.4.7地下水回灌數值模擬
2.5.5高碑店再生水地下回灌示範工程介紹
2.5.5.1土壤岩性特徵
2.5.5.2水文地質特徵
2.5.5.3快速滲濾取水工程
2.5.6再生水地下回灌水質分析
2.5.7再生水地下回灌數值模擬
2.5.7.1水文地質條件
2.5.7.2污染物風險評價
2.5.7.3小結
2.5.8結論
第3章再生水利用相關標準解析
3.1景觀回用水質標準解析
3.1.1國外的再生水景觀回用標準
3.1.2國內的再生水景觀回用標準
3.1.3標準解析
3.1.4標準建議
3.2市政雜用
3.2.1國外的再生水雜用水質標準
3.2.2國內再生水雜用標準
3.2.3國內外再生水雜用標準解析
3.2.4標準完善建議
3.3再生水回用於工業水質標準解析
3.3.1再生水回用於工業相關標準
3.3.1.1國外相關標準
3.3.1.2國內相關標準
3.3.1.3再生水回用於工業用水國家標準
3.3.2工業用水國家標準解析
3.3.2.1水質指標的選取原則
3.3.2.2水質指標的取值
3.3.3目前國家標準存在的局限及需注意問題
3.3.3.1存在問題
3.3.3.2執行中應注意事項
3.4再生水用於農業灌溉水質標準解析
……
第4章再生水處理工藝技術
第5章再生水處理新技術
第6章再生水的安全性分析與風險評價
第7章國內再生水處理工程實例
第8章國外再生水處理工程實例

序言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屬於貧水國家,水資源緊缺形勢日益加劇。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其中有136個缺水情況嚴重,一些城市已經出現水資源危機。僅以北京為例,近10年來,北京地區連續乾旱,年平均降水量僅為450毫米,相當於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低於北京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也低於全國其他主要城市年平均降水量。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突出因素。
一般來說,城市可利用的水資源有地表水、地下水、雨水、遠距離調水、海水(苦鹹水)、再生水。同其他水源相比,再生水利用比遠距離調水費用低,既節約了水資源也可以削減環境污染負荷,同時它還具有水源穩定、水質安全、供水系統可靠等特點。再生水根據用戶需要可以利用在農業、工業、景觀娛樂、城市雜用及地下回灌等方面。目前世界再生水利用率最高的國家是以色列,其回用率已經高達78%。我國近幾年也在逐年加快再生水利用的步伐。北京市為從根本上解決水環境問題,達到水的可持續利用,提出將北京市區全部污水再生處理後達到地表Ⅳ類水水質標準的水戰略,徹底治理北京水污染,為北京提供穩定可靠的新水源。再生水大範圍推廣使用,從技術、經濟、安全性使用、標準建立等諸多方面有待於更多的嘗試和研究。為了更好地解決再生水生產及利用工程中實際遇到的問題,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充分結合我國再生水發展的國情,並引用國內外大量實際工程案例進行詳盡分析,使本書的內容適合不同層次的相關人員閱讀,也有助於從事再生水利用工作的參考借鑑讀者更好地去創造我國再生水回用的嶄新局面。
本書由甘一萍白宇編著。各章編著分工為:緒論甘一萍;第1章陳虎、念東;第2章趙穎、王佳偉、白宇、楊健、常江;第3章胡俊、白宇、陳虎;第4章白宇、盧長松、劉秀紅、柏永生、高金華、許燕、李鑫瑋、李魁曉、張靜慧、盧愛國、劉金瀚、甘一萍、常江、胡俊、周軍;第5章張輝、楊岸明、張道友、周軍;第6章李魁曉、周軍、陳虎;第7章楊岸明、王佳偉、劉秀紅、常江、張道友;第8章王佳偉、李鑫瑋、胡俊。
本書的編寫過程中,要特別感謝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謝相關技術公司提供的技術資料,感謝所有參與工作的同事和朋友們。
編著者水平有限,書中缺點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文摘

0.3.1再生水的典型處理工藝
再生水最初開始使用時,主要用途只是作為城市綠化和市政雜用水,比較關注的水質指標是COD和懸浮固體,較多採用的典型工藝是化學混凝(沉澱)過濾,可以在原污水二級生物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去除水中20%的COD和50%以上的懸浮固體,改善出水水質。作為一種水處理方法,化學混凝法源於其在飲用水行業的套用歷程,技術發展主要體現在混凝劑的發展與研製,及其與新工藝的集成處理效果。污水生物處理的二級出水中仍含有COD和較高的濁度,化學混凝的主要作用是增強後續沉澱或過濾單元對懸浮固體和膠體物質的去除效果,在去除有機污染物和懸浮固體的同時,去除污水中的一些無機成分,如磷酸鹽和重金屬,並降低濁度和部分色度。
在污水中加人一定量的化學混凝劑,污水中的細微顆粒和膠體就會發生凝聚和絮凝現象,形成粒徑明顯增大的絮體粒子,可以沉澱或過濾去除,使後續固液分離單元的去除能力明顯提高。常用的絮凝劑類型為金屬鹽(鐵鹽、鋁鹽、複合藥劑)、石灰和有機聚合物。在混凝沉澱後,採用石英砂介質對絮體進行過濾,濾層濾料主要通過壓力、攔截和物理變形去除絮體顆粒,過濾是保證污水再生處理系統出水水質的關鍵工藝過程。
混凝(沉澱)過濾工藝在再生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單元處理和集成處理也在不斷最佳化和發展,混凝和澄清技術上,出現了微絮凝過濾、高效加速澄清池等工藝技術,與之配套的後續過濾技術也不斷發展。近年來,隨著對再生水水質穩定性和感官指標要求的增高,過濾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套用。濾池出現了許多新的形式,如V型濾池、D型濾池、無閥濾池等,濾料也從單一砂濾池增加到纖維束濾池,彗星濾料、燒結陶粒、塑膠顆粒等;新的過濾池型如濾布濾池、V型濾池、活性砂濾池等,代表了濾池的發展方向。
膜過濾技術的套用和技術成熟度的提高,也帶動了大型工程化的套用和推廣,微濾膜或超濾膜可作為再生水處理的最後保障。微濾在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中和濾池過濾的作用有些相似,同一般過濾介質相比,微濾具有孔徑均勻、過濾精度高、孔隙率高、濾速快以及在過濾過程中無介質脫落等優點。它可以作為反滲透和納濾工藝的預處理單元,也可以作為整個污水深度處理工藝的最後處理單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