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水”起名於日本,其水質介於自來水(上水)與排入管道內污水(下水)之間,亦故名為“中水”。“中水”的定義有多種解釋,在污水工程方面稱為“再生水”,工廠方面稱為“回用水”,一般以水質作為區分的標誌。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的非飲用水。在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廁所沖洗、園林和農田灌溉 、道路保潔、洗車、城市噴泉、冷卻設備補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 。
城市污水經處理設施深度淨化處理後的水(包括污水處理廠經二級處理再進行深化處理後的水和大型建築物、生活社區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經處理後的水)統稱“中水”。中水利用也稱作污水回用。
城市可根據污水處理能力的大小和當地情況,選擇不同的回用方式。大體有以下幾種:①選擇式回用方式,即在污水處理廠周圍的一些居民區鋪設管道,實行分質供水回用;②分區回用方式,即根據城市狀況,分區實行污水再生利用;③全城回用方式,即全城鋪設中水管道,適用於新建城市和有污水處理能力的小城鎮。
國際現狀
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在一些國家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有著廣泛的套用。這些國家均以自身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國力的中水回收技術,使中水回用體系越來越完善。
為了有效利用中水,日本在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間,專門設定了中水道。為鼓勵設定中水道系統,日本政府制定了獎勵政策,大力加以推廣。新建的政府機關、學校、企業辦公大樓以及會館、公園、運動場等公共建築物基本上都設定了中水道。
美國1971年已有358家工廠企業利用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回收量5.1億立方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每年利用淨化污水2.7億立方米,相當於100萬人口一年的用水量。1985年,德國城市75%~80%的污水已經過二級處理後加以利用。以色列在中水回用方面也頗具特色:占全國污水處理總量46%的出水直接回用於灌溉,其餘33.3%和約20%分別回灌於地下或排入河道,其中水回用程度之高堪稱世界第一。
水質要求
中水水質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
1.滿足衛生要求。其指標主要有大腸菌群數、細菌總數、余氯量、懸浮韌、COD、BOD5、磷化物等。
2.滿足人們感觀要求,即無不快的感覺。其衡量指標主要有濁度、色度、臭味等。
3.滿足設備構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質不易引起設備、管道的嚴重腐蝕和結垢。其衡量指標有pH值、硬度、蒸發殘渣、溶解性物質等。
常見方式
生產中水利用
冷卻水的循環利用是工業節水的主要途徑。這種中水利用技術主要是經過冷卻器變成的熱水經過冷卻構築物使水溫降到回用水水溫,從而循環使用。冷卻水在循環使用時,應注意水中細菌的繁殖、水垢的形成、設備腐蝕、水壓、水量變化等問題。
由於生產工藝中各環節的用水水質標準不一,因此將某些環節的水經過適當的處理後重複利用或用於其它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環節中。可以在第一次作為冷卻水使用後,用於其它對水質、水溫要求較低的場合。如可先將清水作為冷卻水用,然後送入水處理站經軟化後作鍋爐供水用。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後用於生產、生活等。在採用這個辦法時,要注意各車間供水系統的密切配合,加強冷卻水的管理,避免因一個環節出問題而影響其他車間供水。
生活中水利用
生活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使用標準後,用於沖廁、綠化、景觀、噴灑路面以及冷卻水的補充等雜用。中水水質應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1、中水水源
選擇中水,應首先選用優質雜排水,一般可按下列順序取捨:
A、冷卻水;B、淋浴排水;C、盥洗排水;D、洗衣排水;E、廚房排水;F、廁所排水
2、處理工藝
當以優質雜排水和雜排水作為中水水源時,可採用以物化處理為主的工藝流程,或採用生物處理和物化處理的工藝流程。
當利用生活污水作為中水水源時,可採用二段生物處理,或生物處理與物化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流程。
3、中水設計建設規定
凡建設項目都應按規定同時配套設計中水設施,屬以下情況的建設項目必須配套設計建設中水設施:
A、賓(旅)館、飯店、商店、公寓、綜合性服務樓及高層住宅等建築的建築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
B、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綜合性文化、體育設施的建築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
C、住宅小區規劃人口在3萬人以上(或中水回用量在750立方米/日以上)。
有關中水設施的管理按照建設部發布的《城市中水設施管理暫行辦法》執行,中水設施的設計按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編制的《建築中水設計規範》
常規工藝
中水利用技術特點為用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等手段對工業所排出的廢水進行不同深度的處理,達到工藝要求的水質,然後回用到工藝中去,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國內中水處理基本工藝有:二級處理→消毒;二級處理後→砂過濾→消毒;二級處理→混凝→沉澱(澄清、氣浮)→砂過濾→消毒;二級處理→微孔過濾→消毒。
物理處理法
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採用這種流程的特點是:裝置緊湊,容易操作,以及受負荷變動的影響小。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形式排出。
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一般採用的方法有: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這種流程的特點是: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進行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占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生物處理法
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相關設計
設計依據
1、《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50014-2006);
2、《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GB/T18920-2002);
3、《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GBJ15-88;
4、《建築中水設計規範》GB50336-2002;
5、《居民小區給水排水設計規範》(CECS57-94);
6、回用水標準符合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7、建設方提供的有關生活污水水質、水量、布局、工程圖紙等基礎資料;
8、其他相關標準及規範。
系統分類
中水處理回用系統按其供應的範圍大小和規模,一般有下面四大類:
排水設施完善建築群該系統中水水源取自本系統內雜用水和優質雜排水。該排水經集流處理後供建築內沖洗便器、清洗車、綠化等。其處理設施根據條件可設於本建築內部或臨近外部。如北京新萬壽賓館中水處理設備設於地下室中。
排水設施不完善建築群城市排水體系不健全的地區,其水處理設施達不到二級處理標準,通過中水回用可以減輕污水對當地河流再污染。該系統中水水源取自該建築韌的排水淨化池(如沉澱池 、化糞池、除油池等),該池內的水為總的生活污水。該系統處理設施根據條件可設於室內或室外。
小區域建築群該系統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築小區內各建築物所產生的雜排水。這種系統可用於建築住宅小區、學校以及機關團體大院。其處理設施放置小區內。
區域性建築群
該系統特點是小區域具有二級污水處理設施,區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或利用工業廢水,將這些水運至區域中水處理站,經進一步深度處理後供建築內沖洗便器、綠化等用途。
理解誤區
中水的套用範圍並不夠廣泛,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以各單位或社區自建中水系統“小中水”居多,利用率更高的城市集中回用很少。這種中水回用的自給自足的“小中水”模式,由於水源的不穩定、回用規模較小,導致設施得不到充分利用,中水供給很不穩定,成本偏高。部分地區有一定規模的中水公司,但是限於管網問題、運輸成本,也沒有得到廣泛套用。
專業中水公司雖然降低了中水的處理成本,但是如何將中水輸送到用戶手中又成了一個問題。中水市場發展的現狀需要有大量的輸配管網,但中水管網需要的投資巨大,施工的難度也很大。中水在利用中仍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這也是阻礙中水發展的一個很大的原因。不少人對中水水質存在疑慮,對其使用存有牴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