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利科技》

《江淮水利科技》

由劉海聲主編安徽省水利志編輯室、安徽省水利學會主辦的講述協調人與水的關係,探索化解洪澇、乾旱、水生態失衡等水風險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水利科學方面的雜誌。

基本信息

本刊辦刊宗旨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科學發展觀,突出社會效益,協調人與水的關係,探索化解洪澇、乾旱、水生態失衡等水風險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促進人水和諧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的實現。主要欄目內容包括:研究與探討、水利工程建設、防災減災、水文水資源、水法規政策、水環境與生態、信息技術、節水灌溉、農村水利水電、水土保持、水景觀與水文化等。

《江淮水利科技》《江淮水利科技》

期刊信息

郵編:230022;

通訊地址:合肥市九華山路48號11樓《江淮水利科技》編輯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徵稿簡則

編輯部制度

(1)作者供稿。對所有來稿均按內容和時間順序進行歸類登記,以備核查。

(2)專家審稿。編輯部將來稿按專業分類交專家進行初步審定,並填寫審定意見。

(3)編前會定稿。編輯部組織有關人員召開編前會,集中討論和確定當期各欄目的設定以及論文的編排,原則上於單月月底召開編前會。需要修改的稿件編輯部將及時告知作者。

(4)編輯統稿。經編前會確定後的欄目和論文編排方案,交由編輯部進行統稿,主要工作由執行編輯按編輯規範對論文進行編輯、校對,並按出版印刷要求進行編排。

對投稿的要求

1文稿務求選題有針對性、有新意,立論和內容要正確,不與現行政策相違背,論據充分、完整,文體格式得當、規範,層次清晰,文字精練。

2禁止一稿多投,杜絕重複或抄襲內容,文稿內容不能泄露國家機密,在政論或涉外問題上應符合國家政策。

3稿件篇幅要控制在3000字以內,簡訊類文稿不超過500字,論文稿件應提供英譯標題、摘要和作者姓名。

4文稿請提供列印稿、電子文本、或傳送電子郵件投稿,文稿內涉及的外文字母、符號、數字均請用印刷體標明文種和大小寫。計量單位一律使用最新法定計量單位。

5文稿內所有附表、附圖應設計合理、大小適當,圖表內文字及數據務必核對準確、清楚,表格請使用三線表。插圖可貼在正文中或用紙袋另裝,並在紙袋上註明篇名、作者姓名,插圖數量。

6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家有關標準,文稿各級標題一律左頂格書寫,題號採用1,1.1,1.1.1,……;2,2.1,2.1.1,……等標註形式,標題層次一般為3級,最多不超過4級。

7參考文獻引用應標明出處,應擇親自閱讀、本文引用、公開發表或有案可查者刊出,採用順序編碼制,非正式出版文獻請勿引用。

A、作者名(外文姓前名後)、論文篇名[參考文獻類型]、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次):起止頁碼。

B、編著者(外文姓前名後),書名[參考文獻類型]、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8攝影作品以生態環境、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環境、節水灌溉、新技術、新材料套用、古代水利工程以及與水相關的專題性組照,要求照片清晰、層次豐富。組照請注意突出主題,配圖文字一般在200字以內。數碼照片要求不底於600萬像素,單幅在不少於300線。

9所有來稿請註明作者出生地、出生年月、學歷、單位、職務或職稱、所從事的主要工作,聯繫地址、電話電子信箱、郵政編碼。

稿件處理說明

自收到稿件之日起4個月內未被本刊採用的,可自行處理,本刊不予保留,請作者自留底稿。稿件一旦被採用,即向作者贈閱本期雜誌。

刑選

《江淮水利科技》往年期刊回顧:
2006年01期詳細介紹:
白蓮崖碾壓混凝土拱壩溫控防滲配合比設計---湯洪潔
直線補給邊界基坑降水滲流分析新方法研究及套用等4項成果獲2005度年安徽省科技獎---滕曉明
月潭水庫的開發任務與建設規模論證---王永昌董志紅徐進程瓊
大體積砼施工期溫度應力監測分析及防裂措施研究---王維雅王榮喜程乙釗趙雯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及建議---張肖
淠史杭灌區2005年水資源配置的實踐與思考---周銀平
安徽省水文“十一五”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徐業平
含山縣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措施---沈兆虎
宣州區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成效---張黎勇
合肥地區耕地水土流失及其環境效應---周俊朱江胡宏祥黃界潁
洪水風險與保險---朱兆成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管理構思---王家先
安徽省水利科技現狀與“十一五”發展重點---王鳳雲
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問題探討---汪緒武
人水和諧與水資源保護---金光炎
談生態城市建設---郝朝德
堅定不移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為安徽奮力崛起提供支撐和保障---紀冰
賀信---
發刊詞---
堅定不移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為安徽奮力崛起提供支撐和保障-全省水利局長會議在龍河口水庫召開---晉知華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