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毛澤東五十次回湖南》講述在50次回湖南的300多個日日夜夜裡,毛主席的偉大品格、優良作風、高尚風範和領袖魅力,在全省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永恆記憶。他深入實際、深入民眾、深入基層,察看工農業生產,了解工農兵學商的工作、學習、生活,會見黨政軍負責同志,座談農事,處理國務,運籌大政,闡述真知。他情系家鄉、關懷鄉親,深入田間地頭、城市街道、工廠車間和學校,訪民情、察民生,體現了一代偉人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博大胸懷。他十分關心湖南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搞好企業技術革新,加快湖南工業發展,把湖南建設成工業省,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毛主席50次回湖南,是新中國成立後,他深入全國各地,深入人民中間,進行調查研究,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一個縮影。
特色
《毛澤東五十次回湖南》一書,系統、生動地記錄了毛主席回湖南調研、視察、指導工作的光輝歷程,展現了毛主席作為一代偉人的動人風采,讀了深受教育和感染。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富民強省目標,加快實現由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轉變、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轉變,努力建設經濟強省、教育強省和文化強省,把毛主席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編輯推薦
從1954年首次回湘到1974年由長沙返京,毛主席先後五十次回湖南考察指導工作,開展調查研究,作出重大決策,累計停留300多天,在三湘大地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史跡和佳話。
精彩書摘
“凡是要來北京看我的,一律謝絕。如果不聽,偏要來,路費由他自己出,來了我也不見,公家也不接待;凡是要求我找工作的,我這裡是四不主義:不介紹、不推薦、不寫信、不說話;凡是反映地方工作部門工作情況的,可以作為材料收集起來,當做參考,但不要往下傳,不直接處理,免得下面無法工作”。
1951年底,毛澤東收到一封親屬來信。寫信人是他的堂弟毛澤連,要求陪母親到北京治病。1951年12月11日,毛澤東覆信勸他們不要來北京。信中說:“慰生六嬸及澤連均不要來京,也不宜在長沙住得太久,診病完了即回韶山為好。現在人民政府決定精簡節約,強調反對浪費,故不要來京,也不要在長沙住得太久。”“澤連家境困難,待將來再設法略作幫助,目前不要靠望。”
隨後,毛澤東寄去一些錢,讓毛澤連的母親在長沙好好治病。
人總有三親六故,毛澤東也不例外。他愛親友,卻從不為親友謀私利;他重感情,但從不拿原則作交易。他始終嚴守共產黨人的黨性和原則,即使在對待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以及韶山的毛氏弟兄、母舅文家的表兄弟也同樣是用“四不主義”,從不違反原則,不許他們有任何特殊。
但是,毛澤東並非是一個不懂感情的人。在他的內心深處,是深深地惦念著家鄉和親友們的。從1949年至1953年期間,毛澤東寫給韶山親友的信就有30封,字裡行間洋溢著對親友的關愛和鼓勵。
1954年4月29日,毛澤東在寫給外祖父文家所在的石城鄉黨支部和鄉政府的信中,表達了真摯的感情。他說:“文家任何人,都要同鄉里眾人一樣,服從黨與政府的領導,勤耕守法,不應特殊。請你們不要因為文家是我的親戚,覺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態度是:第一,因為他們是勞動人民,又是我的親戚,我是愛他們的。第二,因為我愛他們,我就希望他們進步,勤耕守法,參加互助合作組織,完全和眾人一樣,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後行為,應受批評,不應因為他們是我的親戚就不批評他們的缺點錯誤。”
毛澤東非常關心家鄉的農業生產。1954年12月,毛月秋給毛澤東寫信,報告豐收喜悅,並轉寄了12月13日韶山鄉全體農民給毛澤東的信。毛澤東閱信後十分高興,立即批轉中央其他領導成員傳閱,還給毛月秋回了信,說收到毛月秋和全體農民的信十分高興,並請轉謝他對韶山鄉黨政同志及全體農民同志的好意。1955年8月5日,毛澤東在給韶山鄉的信中寫道:
“互助合作大有發展,極為高興,希望你們繼續努力。”
自從1934年11月至12月隨中央紅軍長征路過家鄉湖南,毛澤東已經20年沒有踏上三湘四水的土地。儘管對故鄉和鄉親關心備至,但是,毛澤東心中裝的是全中國人民。1954年毛澤東首次回湖南,公務繁忙,行色匆匆,沒有一星半點“衣錦還鄉”的味道,顯示了革命領袖以國為家的博大胸懷。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立志舍小家為大家的獻身精神貫穿一生,始終都沒有變化。
叱吒風雲領袖人物圖書盤點(一)
他們影響了世界的進程——叱吒風雲的領袖人物,在偉大領袖人物的腳步聲中,我們聽到歷史隆隆的驚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