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小姐(1)
“她孤獨地走出校門,走到公車站等車,看起來十分難過……我和她同搭一班公車……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金陵女中不允許學生到歌廳當駐唱歌手,鄧麗君被迫休學。1967年,鄧麗君告別學校,轉而加入宇宙唱片公司,以14歲的年齡,正式出道當了歌手,鄧媽媽趙素桂遂護女於左右。
從此她與母親輾轉於台北各大歌廳獻唱,不論風雨晝夜,鶯吟燕舞,有時竟要一夜連趕六場,而演唱帶來的收入漸漸成為七口之家的經濟支柱。她的這個趕場的經歷,也是許多“外省第二代”的女孩子的經歷,貧窮與孤獨縈繞著這些外省人,所不同的是,鄧麗君是真實地愛著唱歌,以及舞台上的燈火和最後的掌聲。
14歲的少女情竇未開,她清秀可愛,未深嘗憂愁,歌喉清越,唱的都是歡快的謠曲,鄧麗君越唱越好,漸漸有了“娃娃歌后”之稱。
隨後有了第一次上電視演唱(15歲)、演出第一部電影《謝謝總經理》及演唱台灣首部電視劇《晶晶》主題曲(16歲)的經歷,鄧麗君漸漸被人熟識,被觀眾認可。
也是在16歲的時候,鄧麗君第一次走出台灣,應新加坡總統夫人的邀請出席在新加坡國家劇院舉辦的慈善演出。鄧麗君的眼界大開,目光因而轉至東南亞和香港。
第二年的1月,17歲的鄧麗君參加了香港工展會主辦的“白花油慈善義賣”,即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義賣歷史上最年輕的“白花油義賣皇后”。隨後的10月,鄧麗君與張沖拍攝了個人的第二部電影《歌迷小姐》,這部電影大獲成功,“歌迷小姐”的稱號也取“娃娃歌后”而代之,成為鄧麗君另一頂桂冠。
新加坡和香港的行程很為鄧麗君開了眼界,她始知海外各地遍居華人,這個發現讓她興奮,培育了她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同時她也希望自己的歌聲可以傳播得更遠。1971年,鄧麗君跳槽到了麗風唱片公司,這是一家有東南亞背景的唱片公司,在公司的支持和策劃下,鄧麗君如願以償地在東南亞巡迴演唱一年,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地,她甜美的歌聲如飛花,四處飄揚。
東南亞巡迴演唱的歷練,使鄧麗君的舞台技巧不斷精進,演唱水準也大有提高。花里春風不覺時,及至1973年6月,20歲的鄧麗君再次來到新加坡國家劇院,但這次她是來出席“遠東十大巨星慈善晚會”的,自從1972年底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之後,鄧麗君漸漸樹立了東南亞的歌后地位,新加坡國家劇院的這次晚會則使她更上了層樓。這年9月,鄧麗君又拿大獎,在香港獲頒“十大歌星金駱駝獎”,大獎連連,登高而遠望之,鄧麗君的目光又投向了音樂市場巨大的日本,真可謂春風得意。
鄧麗君的母親在鄧麗君的一生中發揮了超乎尋常的作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鄧母改變了鄧麗君的一生。她最早幫助鄧麗君下定決心唱歌,首次登台唱歌也是鄧母帶著她。其後,她就像是一個護雛的老母雞似的,護著鄧麗君。陪著自己的寶貝女兒經歷了人生的光輝以及黑暗。她陪著鄧麗君在日本呆了漫長的幾年,我們在鄧麗君相關的行程中,也隨時可以看到鄧母的身影。這位母親在愛女逝去多年後的某天,給鄧麗君寫了一封信,信中所述令人記憶最深的一句話讓人心慟:天國好嗎?你好嗎?
鄧麗君站在一個巨大的黑漆漆的樹洞後面,標誌了年輪的樹樁很像是一幅地圖。13歲的她肯定不知道,日後她竟然也像日月潭一樣,成為人們對台灣印象的一部分。
鄧麗君這一年從金陵女中休學後,常到南投的日月潭遊玩。期間她簽約宇宙唱片公司,正式踏足歌壇。
照片中的鄧麗君一副意氣風發的表情,正處在每個少女的醜小鴨時代。當時的她,雖然小有名氣,卻不是個大明星。此時的華人年輕歌后是鳳飛飛、歐陽菲菲等人。鄧麗君為了專心於歌唱生涯,14歲自台北金陵女中二年級輟學,成為了少女歌星的一員。
鄧麗君於1965年正式出道,從此往來於電台、歌廳之間演唱國語歌曲,賺取了比父親多幾倍的收入,為清貧的家庭貼補家用。她的弟弟在回憶她這一段時間時充滿了感謝和傷感。對於年輕的鄧麗君來說,休息時間總是太少,常常一個晚上要趕多個場。她從少女時期就成了家庭的經濟支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1966年,金陵女中因鄧麗君不能顧及學業,要求她在讀書與唱歌之間選擇其一,當時的鄧父認為學校是多管閒事,與校方不能達成妥協,最終,鄧麗君從學校輟學,結束了義務教育。其時鄧麗君在東方歌廳駐唱,一次酬勞是1000至2000元,幾乎是當時一般人一個月的花費。
實際上,鄧麗君是個“好學分子”,除了國語,她還能熟練地使用閩南話、廣東話,而日語、英語她也很精通。
1967年,鄧麗君攝於台灣日月潭的另一張照片。鄧麗君有張惹人憐愛的娃娃臉,她由此被稱為“娃娃歌后”。這位小女生不但有著特異的嗓音,而且她所擁有的古靈精怪的天才式少女姿態也給當時的台灣留下極深的印象。
歌迷小姐(2)
正式出道後鄧麗君的母親為她取了“鄧麗君”這個藝名,20世紀70年代進軍日本歌壇後,所屬公司又為她取了另一個藝名“泰麗莎·鄧”,英文名則是“TeresATeng”。
13歲時,鄧麗君就成為台視的專屬歌星。1966年,還在金陵女中就讀的鄧麗君就參加了金馬獎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比賽,她以《采紅菱》奪魁,更打開了名氣。14歲時,也即1967年,鄧麗君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公司為她灌錄了第一張黑膠唱片,也就是鄧麗君之歌的第一
集《鳳陽花鼓》。她的歌唱事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1967年鄧麗君第一次躍上了電視螢屏,參加台灣電視公司節目“群星會”的演出,由於是第一次上電視台唱歌,鄧麗君非常緊張,竟然把歌詞給唱錯了。這個出醜的記憶在她的弟弟的回憶中留下了相當深的印記。在接受鳳凰衛視的專訪時,鄧長禧說自己的姐姐其實很普通,她“第一次上台就忘記了歌詞,後來也經常忘記”。但這些細節並沒有掩蓋鄧麗君的光芒,在眾多歌星中,娃娃臉的鄧麗君清新淡雅,展現了獨特的清新氣質。
鄧麗君在台北東方歌廳演唱,時年14歲,自金陵女中休學後,鄧麗君成為東方歌廳的駐唱歌手,並趕場於台北市的各大歌廳。
童年時,鄧麗君在蘆洲國小上學,班上的同學十之八九都是本省人,一個班通常只有一兩個像她這樣的外省人或者外省第二代,蘆洲當地人大多姓李,但鄧麗君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孤立,她經常用半生不熟的閩南話與同學們一起嬉鬧,也經常打著赤腳和他們一起挖芋頭。
很小的時候,父親清早都會帶著鄧麗君去附近的郊外練習發聲,晚上則隨著媽媽出去唱歌。在她上中學的時候,因為學校不允許學生在夜總會當專屬歌手,她被迫中途休學。她的老師回憶她當日離開學校時候的情景:“她孤獨地走出校門,走到公車站等車,看起來十分難過的樣子……我和她同搭一班公車,站在搖晃的車廂里,我告訴她:將來讀書的機會多的是,不妨看開點!現在雖然休學了,但也許明年還可以回到學校來讀書。聽了這些話,她的表情似乎開朗了些。”
在七重天歌廳演出,穿著花衣,提著籃子,不勝羞澀,表演一個村姑。從鄧麗君第一次登台起,鄧媽媽就拎著化妝箱,緊伴著女兒。無論任何惡劣的演出場所,跟進跟出,風雨無阻,母女倆相依為命,到處奔波跑碼頭。她才華出眾,所到之處均博得滿堂喝彩。於是,鄧爸爸計畫讓她走上專業歌手之路,便開始帶著她走唱四處,推銷表演,充當她的經紀人。當時,台灣的歌壇尚未走上正軌,歌手的社會地位還很低微,對女性歌手更是輕蔑,這些意味著鄧麗君沒有少女時代。年幼的鄧麗君就和緋聞糾纏不清,諸如懷孕、墮胎、未婚生子,惡毒謠言不絕於耳。但她的生存武器就是歌唱才能,她以實力粉碎了各種不實的謠言。她在15歲時就灌制了七張以上的唱片,她幾乎平均每個月都推出新的唱片。她自幼便勇於挑戰變幻多端的音樂領域,舉凡民謠、流行歌曲、電影主題曲、拉丁、搖滾等都得心應手。她聰慧努力,中英文歌都能朗朗上口。她的歌聲柔美、抑揚有致,具有絕佳的歌唱實力。
為了全力在歌壇衝刺,鄧麗君終於面臨課業與歌唱生涯無法兼顧的困境。據鄧麗君的國小老師回憶,鄧麗君雖然功課不很突出,但是上課很用心,也會自動寫作業,無須老師太過操心。但對學生課業與生活管理相當嚴格的金陵女中,則認為鄧麗君缺課時間太多,因此要她放棄歌唱,專心課業。這一度讓鄧家與校方關係緊張。甚至傳言鄧麗君的父親曾為此直接到金陵女中與校方協商,希望校方不要這么嚴苛。但後來鄧麗君與父親商量後,出於對歌唱的熱愛,加上校方堅持鄧麗君必須二擇一的立場並未改變,1967年鄧麗君終於忍痛從金陵女中辦理休學,並正式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專心在歌壇發展。不過國中生涯不能與她的同班同學一起畢業,也成為鄧麗君心中的長痛。1967年,鄧麗君自金陵女中休學,正式走上從藝之路。她雖然外表柔弱,內心卻是個很堅強自足的人。但學歷的缺失似乎已是成功人物成功的一個通例。鄧麗君雖然休學後再沒有回到這家女中上學,但這並不妨礙多年後,這家中學將她的照片與歌集收藏起來,作為自己校史的一部分。
1968年穿著大氅在台北東方歌廳登台演出前留影於後台。奔波於各大歌廳演出雖然很辛苦,但她很滿足於自己的表演。歌廳的舞台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不華麗也不喧囂,面帶微笑的鄧麗君有著少女時期的微微羞怯和快樂。
歌廳的走紅使鄧麗君的身價迅速上漲,這引起了同在歌廳唱歌的其他女歌星的不滿,她們嫉妒這位相貌圓潤可人、歌聲甜美的“娃娃歌后”。
實際上,開始在歌廳唱歌的那一段時間,鄧麗君每天都要承受著其他歌手的排擠,有時,原定讓她唱的歌最後卻被別人唱去了。每遇到這個時候,和她一起趕場的鄧媽媽總是安慰她說,不要和別人去爭,你還年輕,受這點委屈算不了什麼。而這些歌手,有相當部分都是歌廳老闆的女朋友。
漸漸走紅的鄧麗君有著不少穩定的歌迷,他們通常都會在固定時間來到歌廳里捧場,有時送一些小禮物給她;甚至有些歌迷為了能和鄧麗君見面竟然走起了“媽媽路線”,巴結鄧麗君的母親,說要請她們一起吃飯云云。
歌迷小姐(3)
鄧麗君在東方歌廳表演《梁祝》之梁山伯,她女扮男裝,扮相清秀。少女時代,鄧麗君以民謠、戲曲等見長,她字正腔圓,拿捏準確,相當受歡迎。
鄧麗君在大哥鄧長安的婚禮上獻歌一首,時年15歲。
或許與鄧麗君在歌壇有關,鄧家大哥結婚竟也請來了樂隊。鄧家子女甚多,鄧麗君排行
第四,與大哥的年齡相差有十歲多。
鄧麗君去世後,鄧長安曾為紀念妹妹開了一家名為“筠園小館”的餐廳,餐廳里擺放有四十多張鄧麗君生前的珍貴照片和物品,這些照片與物品多半沒有在媒體上曝光過;而走進餐廳時,耳邊就傳來鄧麗君的曼妙歌聲。
不過這家位於香港的餐廳,由於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鄧長安計畫關閉,並表示要拍賣鄧麗君的那些照片。許多歌迷聽說這個訊息後,都表示要買下收藏。
鄧麗君的父親鄧樞為河北省大名縣鄧台村人,早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4期;而母親趙素桂是山東省東平縣人,原為公務員,他們於1943年結婚。
鄧麗君踏入歌壇後,母親即跟隨左右,保護、照顧成長中的女兒,風雨無阻。
據估計,鄧麗君去世後,身後遺產約有新台幣兩億元以上,由於中年後一直退隱,且表示不參與商業演出,因此沒有來自公開演唱所帶來的收入。她的遺產多半來自唱片版稅,不動產包括位於法國香榭麗舍大道、價值新台幣三千萬至四千萬的住宅,價值一億七千萬新台幣的香港赤柱別墅,位於台北市孫中山紀念館附近的大樓住家則至少價值一千萬元;另留有馬自達跑車和勞斯萊斯汽車等動產。
因為沒有結婚,鄧麗君最後的一位愛人保羅沒有繼承權,而鄧父在她之前已過世,所以鄧麗君的所有遺產全部由母親趙素桂繼承。鄧家以她的這些遺產成立了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出版與鄧麗君相關的作品,或扶持樂壇新人,推廣音樂教育。
鄧麗君與母親在東方歌廳後台休息時的合照,她依偎在母親的身上,照片為1968年所攝。
和許多做兒女的人一樣,鄧麗君最感謝的人就是母親。1995年5月,鄧麗君去世後的幾天,鄧媽媽在台灣《聯合報》上發表了一封信,標題為《鄧麗君媽媽一封要燒的信》。
麗君,女兒:
你聽到媽媽在叫你嗎?媽媽曾一再地叮嚀,要把身體保養好,你就是不在乎,又用“已經好多了”來安慰媽媽,唉!現在說什麼都已太晚了,媽媽真的氣你不聽話。
今天是你發生不幸的第七天,也即是習俗中的“頭七”,又適逢母親節,以往你在身邊,總會一大早拿一朵白康乃馨,為我佩上,紀念你外婆,又再佩上一朵紅康乃馨,再神秘兮兮地拿出早已選好的禮物,祝母親節日快樂。如果不在身邊,哪怕再遠再忙,也都會打通電話來賀節,使我不論你在何處,都會感受到那份溫馨。
記得,你父親過世後兩年多的一天晚上,你自香港來電話,問我好嗎?我奇怪地問你有事嗎?你回答說沒事。
第二天上午10點多,家裡門鈴響了,我納悶地在想是誰來訪,打開門嚇了一跳,只見你拎著行李回來了,你則調皮地笑著說:“母親節要給你一個大驚喜。”我才知道當天是母親節,母女倆過了一個溫馨的母親節。
女兒!你為什麼那么不注意自己的健康呢?到今天已是“頭七”了,我才開始漸漸接受此無情、殘酷的不幸事實。雖在悲痛中,由各界的慰藉,尤其是熱忱、執著的廣大歌迷們給予的肯定與支持,稍解我胸中的痛楚,但事實畢竟是事實,再殘酷也得接受,但願由於你的不幸,能喚起大家對健康的重視,不再因自己的疏忽,再造成一個家庭的不幸。
今天是母親節,由悲痛的我,伴你過“頭七”,現在輕輕地告訴你:女兒!安息吧!願你不再辛勞了,你所堅持的信念,大家都也知道了,不要有所牽掛了,你三位哥哥及五弟以及廣大的肯定你的支持者,都願你早日安息吧!
不知道為什麼,我胸中總有一團團的痛,這也是我心中永遠永遠的痛,千言萬語也訴不盡,但,女兒,安息吧!
母字
鄧麗君一向以身為中國人為榮,鄧麗君的愛國意義上指的多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神州大地。
1968年在東方歌廳演出。鄧麗君在東方歌廳與搭檔一起演唱台灣民謠。
在東方歌廳的演出後台,已是娉婷少女。
在唱片業還不太發達的上世紀60年代,鄧麗君的唱片成績已經驚人,1968年,出道不滿兩年時間的她前後已經發行了八張唱片。當時的鄧麗君還是個童星,她演唱的歌曲還主要是民謠,譬如1968年她就發行了一張《鄧麗君台灣民謠·丟丟銅》的翻唱唱片,很符合鄧麗君在宇宙唱片公司的風格,歌曲曲目幾乎包羅萬象:有地方自然歌謠《思想枝》;也有童謠《天黑黑》《丟丟銅》;以及歌仔戲哭調子《三聲無奈》,甚至還有《十一哥》《歹歹夫吃抹空》這樣的念謠等等。
鄧麗君最初是在台灣宇宙唱片公司旗下錄音出碟。從1967年14歲開始的四年時間裡,她推出了原唱個人專輯達20張。這些作品以鄧麗君之歌第一集、第二集……第二十集的順序排列,其中因為鄧麗君早年信仰天主教,忌諱13這個數位,所以系列中少了第十三集,總共是19集。此外,唱片的系列號還曾以《台灣民謠》為名發行過。《鄧麗君之歌》系列中的第四集曲目變更後,曾經再版過,第八集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