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小說]

《桃之夭夭》[小說]
《桃之夭夭》[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小說每一章都以一句描寫花的古詩為題,比如“一枝梨花春帶雨”、“新剝珍珠豆蔻仁”、“千朵萬朵壓枝低”等等,獨具匠心。《桃之夭夭》中主要講述了:她的母親是滑稽戲演員,年輕時有過傳奇般的經歷,人雖漂亮伶俐,但終究只落得小有名氣。而她,有著曖昧不明的身世,有著與生俱來的風姿綽約,宛若桃花般艷麗妖嬈。時代的變遷,讓她經歷了文革、下鄉,插隊落戶等幾番坎坷,這是無法抗拒的運。世事的蒼涼,讓她自幼在煩囂與問詰中成長,這卻多少緣於她招人嫉羨的撩人風韻。這樣一個惹人憐惜的女子,雖未目睹過什麼幸福,但依然歡歡喜喜地長大。她的美,在於青春歲月里的灼灼其華,更在於瓜熟蒂落後的惠澤四方。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桃之夭夭》《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是著名作家王安憶最新的長篇。小說娓娓敘述了上海市井之間,一個叫郁曉秋的女子半生的人生歷程。這個上海女子,原本可以像雯雯、妹頭一樣,在上海的屋檐下過著自己平淡卻充盈,煩惱又熱鬧的生活,但是,她顯然是個異數。她的母親是個滑稽戲女演員,年輕的時候有點小名氣,終究到老了,也只是個跑龍套的,她的父親在她出生前的一年半就因貪污和玩弄女性進了班房。歷經社會與情場失意的母親對她是只有冷漠和淡淡的恨,兄姐也因了她的出身而鄙視她憎惡她,同學和鄰里更是對她側目而視。她的身世,成為市井間無數人流言蜚語的話題,她的充滿青春氣息的美麗,在上海人的眼裡,被毫無道理地認為是刺眼的不安分的象徵。但是,正是這個上海弄堂里的異數少女,卻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一條艱難卻純淨的人生道路,以潑辣而旺盛的生命力,從容面對多舛的生活和變幻無端的命運,頑強地“灼灼其華”。

作者簡介

王安憶,1954年出生於南京,1955年隨母移居上海。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當代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著有《雨,沙沙沙》《流逝》《小鮑莊》《尾聲》《荒山之戀》《海上繁華夢》《神聖祭壇》《烏托邦詩篇》《69屆國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妹頭》《我愛比爾》《紀實與虛構》《長恨歌》《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梟雄》《啟蒙時代》《月色撩人》等作品。《長恨歌》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其作品在海內外都有較大影響。

目錄

第一章梨華一枝春帶雨
第二章新剝珍珠豆蔻仁
第三章千朵萬朵壓枝低
第四章豆棚籬落野花妖
第五章插髻燁燁牽牛花

精彩書摘

關於她的出身,弄堂里人有許多傳說。
她的母親,一位滑稽戲演員——人們都這么以為,並不知道更早的說法是,文明戲演員——十三歲時,跟一個遠房表哥在大世界文明戲班裡唱幫腔,串串小孩子的角色。她長相是清麗的,疏眉淡眼,眼型很媚,細長的眼梢甩上去。倒也不是吊眼,而是人稱的丹鳳眼,笑起來先彎下去,再挑起來。嘴唇薄,上唇邊略有些翹。當時正逢周璇紅出來,就叫過她一陣“小周璇”。因她的長相有點像周璇,又會唱,但不是像周璇那樣的嬌嫩的“金嗓子”,而是沙喉嚨,班子裡人戲稱她“水門汀喉嚨”,與她細巧的長相併不符的,很是潑辣。難得的是,她會唱各地小調,會說各路方言。申曲,灘簧,滴篤戲,小熱昏,評彈,淮揚大班,京劇里的老生;蘇,錫,杭,甬,紹,豫,魯,甚至於廣東戲和廣東話。沙沙的嗓音,高得上去,低得下來,初聽嚇一跳,再聽聽,卻覺得收放有餘,一點不吃力。而且口齒清楚,吐字伶俐,很得觀眾喜愛。十五歲時,聽說有新辦的戲劇學校招生,和班上幾個小姊妹一起去考。那個年齡,總是到處留心機會,不甘心現狀。如她這樣,紅都紅過了,自覺得諳透粉墨生涯,就要闖一闖了。那時節,正流行女學生的風格,她剪了短髮,發梢燙鬈了,向里彎。戴一副黑邊眼鏡,身上穿一件洋裝連衣裙,蘋果綠的縐紗,泡袖,鑲蕾絲,橫搭袢的方口黑牛皮鞋,就像女學生演劇里的葡萄仙子。不過,手腕上掛了一個白色的珠包,裡邊放手絹,粉盒,一支鋼筆,一枚骨刻圖章,還有一包香菸。這一點角兒的派頭並未使她變得老成,反而有種天真的滑稽。她生來小樣,與那些十二三歲的考生坐在一處,並不顯得年長。考官中有一位,穿了米色西裝,腳上皮鞋鋥亮,卻很“冬烘”地手捧一隻水菸袋,像捧鴉片煙槍的手勢,呼嚕嚕抽得水響,沿了坐成排的孩子踱過來。踱到她身邊時,操一口蘇白問道:小姑娘叫啥個么事?她即用蘇白回敬:小狗小貓也有個名字,如何叫“啥個么事”?那考官定住眼睛,看她一時,踱了過去。因戲劇學校實際是京劇學校,招募的是京劇人才,所以她並沒進得去,不過,那個問她“啥個么事”的考官,〖JP2〗就此認得了她。在難料的世事中,他們將再次碰頭,那一回,他於她可真是有著救命恩人的意思了。

點評鑑賞

在寫作風格上,王安憶延續了前一部長篇《富萍》的筆法,《桃之夭夭》的寫實風格幾近細碎煩瑣,在這種細碎與煩瑣下,上海這個城市,特別是上海的小市民世界,不再是故事的背景,而成為有血有肉的生命本身。

相關版本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01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0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