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 時間:1833年8月1日
2 地點:廣州
3 創辦者:郭士立
4 內容:事實政治為主,宗教宣傳退居次位
5 1834年,該刊發表《新聞紙略論》一文,論述了報紙起源、新聞自由等理論,是我國中文報刊上刊
6 地位:中國第一份境內創辦的近代報刊
7 辦刊宗旨:力圖消除中國人妄自尊大、敵視外人的思想障礙
8 目的:《東西洋考》就是為更快地打開中國的大門,為帝國主義侵華政策服務的。
9變化:
在業務上:
(1)設立了新聞專欄,發表國際和中國廣州、澳門的新聞。選錄《京報》。
(2)刊出中外貿易進出口貨物的價目表
(3)言論上設立專欄,重在回答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4)注重社會新聞,內容上更貼近生活,題材多樣化,稿件末尾的“編者按語”是中文近代報刊首次出現的內容
10評價:
《東西洋考》在性質上已完全脫離宗教刊物範疇,成為替外人打開中國大門搖旗吶喊的輿論工具。
報刊業務方面,在先前傳教士所辦刊物的基礎上有重大改進;
在新聞報導、言論撰述以及編排技巧諸方面,已在相當程度上具有近代報刊的基本特徵。
對比
1、性質:《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是純粹的宗教宣傳刊物,它之所以宣傳大量天文知識,是因為這類知識是宣揚上帝全能的最佳材料。《東西洋考》已沒有闡釋教義的撰文,宗教內容已退居次要地位,言論也不再用來闡述教義,而是用來宣傳中外人士之間的行為準則,如中國人不要稱外國人為蠻夷,中國人和外國人做生意要公平、誠實,中國應學習各國的長處等等。2、內容:《察世俗》著重介紹西方近代科技的實用知識,如蒸汽機、農業技術、急救方法等等。這類知識既為中國社會所需要,又可反映西方科技水平,改變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看法,顯示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友好感情。《東西洋考》卻大量介紹東南亞各國和印度的情況,目的是打破中國人閉關自守的觀念,美化英國殖民統治。
3、《東西洋考》每期都有一定數量的新聞,絕大部分譯自外報,少數為廣州、澳門的地方新聞,後期也錄有一些“京報”的材料。《東西洋考》比較重視貿易活動,後期曾多次刊登中外進出口的物價表。
4、在編輯業務上,《東西洋考》比《察世俗》有明顯的進步,文字通俗、文章簡短、又作連載,每期有目錄,便於閱讀,欄目也比較固定。
相關條目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