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歌劇《木蘭詩篇》作品取材於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古老故事,這箇中國傳說中的動人故事也為世界人民所熟知和喜愛。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詩句被一代代人經久傳誦。《木蘭詩》產生於1500多年前,是一部以生命與愛呼喚和平正義的民族史詩。
演出歷程
2004年,河南省歌舞劇院傾心推出的歌劇《木蘭詩篇》,邀請了著名歌唱家彭麗媛、戴玉強首演了劇中的主要角色,大獲成功,並由此走出國門。2006年12月,彭麗媛與維也納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愛米歇爾·奧斯汀聯袂出演,將這齣經典之作首次帶到了人民大會堂。
2008年8月,彭麗媛攜《木蘭詩篇》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奧地利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成功演出,中國原創歌劇首次登上了世界頂級歌劇聖殿的舞台。
2009年11月,受日本皇家交響樂團邀請,《木蘭詩篇》在日本東京新國立劇場音樂廳完美上演,藉助日本的世界級製作團隊,實現了對這部中國民族歌劇的改造和升級。並由雷佳、譚晶等“二代木蘭”成功完成了日本巡演。
2010年9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攜大型原創民族歌劇《木蘭詩篇》登入克里姆林宮的芭蕾舞劇院,亮相俄羅斯“漢語年”。歌唱家譚晶扮演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大將軍,為俄羅斯觀眾獻上了一幕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感人篇章。
2010年9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趕赴俄羅斯歷史文化名城聖彼得堡,在著名的馬林斯基劇院上演本次巡演的壓軸演出《木蘭詩篇》,此次演出,由總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雷佳飾演木蘭。
演出團隊
《木蘭詩篇》的創作和演出,集中了一批在音樂和舞台藝術方面都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和專家。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出演花木蘭一角是這部劇作的最大亮點,同時也折射出我國民族聲樂女高音的深厚藝術功底和造詣,極為生動的凸現了花木蘭這一中國古代巾幗女英雄的藝術形象。該作品的曲作者關峽是當代國內外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國家一級作曲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文化部專家。他創作的歌曲作品《公僕贊》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多項國家大獎;他創作了600多部影視劇音樂作品,其中《我愛我家》主題曲、《激情燃燒的歲月》主題音樂等廣為流傳;此次演出的《木蘭詩篇》是關峽歷時多年的傾心力作。
編劇:劉麟(中央民族樂團藝術室主任、著名編劇、詞作家)
作曲:關峽(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著名作曲家)
導演:高牧坤(中國京劇院院長助理、編導室主任、著名導演)
舞美設計:苗培如(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創作室主任、著名舞台美術家).
燈光設計:沙曉嵐(中國東方歌舞團舞美設計、著名燈光設計師).
特邀指揮:姜金一(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文化部指揮獎獲得者)
聲樂排練指揮:張以達(著名合唱指揮家)。
花木蘭演唱者:彭麗媛、陳靜等
男主角演唱者:戴玉強、孫衛國等
舞蹈編導:黃曉東(雲南歌舞劇院舞蹈編導)
服裝設計:顧琳和彭丁煌(總政歌劇團服裝設計師)、徐著
造型設計:莽姍姍(總政歌劇團造型設計師)
藝術顧問:陳維亞
聲樂指導:金鐵霖
藝術總監:王愛功、關峽。
藝術創作
舞台美術
這是一個大寫意的、嶄新的舞台形式。舞台空間既是“間離的”又是“整體的”的。三個表演區把情、樂、劇有機的溶匯在一起,突出人與場景變化的色彩韻律,強調色調的渲染和震撼力,使之別具東方神韻,精美酣暢。燈光
三個表演區的間離與有機溶匯於這一特定舞台空間,將意味著全劇從始至終貫穿於光效變化之中。大寫意、大色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硝煙的藍色、殷紅的血色、生命的綠色,構成了英雄本色。當木蘭中箭時,木蘭的血流遍了大地,呈現血染的風采;當木蘭夢幻中表述自己摯愛的情懷時,遞進為漫山遍野的綠色;當木蘭與劉爽喜結連理時,整個空間已成為木蘭花海。(“巴克燈”把每個演奏員都映射成牡丹花)……
服裝
用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審視古典服飾的美。服飾應是人物的、唯美的、飄逸的、亮麗的……在與燈光有機的結合下,給人以美的享受,服飾顏色的變化與場景色彩的襯托,肆意潑灑英雄的風情韻致。
特色創新
《木蘭詩篇》由作曲家關峽作曲,劇作家劉麟編劇,以《木蘭辭》為主要框架,又在古辭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引申,注入全新內涵,賦予歷史文化題材以更高的時代理念,以現代人的視角和思維敘述歷史,充分展現了戰爭與和平的主題,表現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表達了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和平宣言,從而使古老的故事放射出時代的光彩。《木蘭詩篇》以交響樂為主體,吸納和融匯了歌劇、音樂劇、戲劇、清唱劇、情景劇、舞蹈等適合情景表演的元素,為其注入新的內涵,通過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演奏、演唱,使作品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音樂篇章
歌劇是音樂的戲劇,音樂在歌劇諸多元素中是居於第一位的。《木蘭詩篇》的創作遵循歌劇創作的規律,以音樂結構統領全劇,把故事與情景巧妙地包容在序曲與四個樂章的音樂結構之中,這種創作模式在此前尚不多見。
序曲
以一個極其簡約但卻具有著濃郁中原色彩的主導音樂動機分別引入戰爭與和平兩個色彩鮮明的音樂主題,並以交錯發展的音樂織體展現著作曲家起伏疊宕、紛繁變化的樂思,哀婉的女聲合唱訴說著戰爭中失去親人的痛楚與無助,悲慨的男聲合唱迴蕩在激戰後古戰場的血色殘陽之中……折射出作曲家智慧的光芒與理性的思索。
第一樂章“柔板與敘事歌”
以柔扳的音樂展示了木蘭在戰爭即將來臨時柔腸百轉的女兒情懷,以敘事歌的形式講述木蘭女扮男裝奔赴疆場的故事情節。
第二樂章“快板與夢幻曲”
以急速的快板音樂表達木蘭與奔赴疆場的將士們“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情景,以適宜於音樂發揮的寫意式“戰場四季”展現戰爭的殘酷與漫長的征戰歲月,以夢幻曲抒發木蘭負傷後在夢幻中的心態,如夢似幻的小提琴愛情主題與木蘭的唱段交相輝映,釋放出一個被戰爭扭曲的女性心靈對愛情的渴望、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第三樂章“酒歌與思鄉曲”
則以膘悍而充滿陽剛之氣的男聲酒歌合唱表達三軍將士勝利後的喜悅,以深情的思鄉曲抒發木蘭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真切感人的女兒情懷,彰顯她立下赫赫戰功卻不慕榮華,甘願回歸田園生活的平民意識。
第四樂章“俚歌、安魂曲與終曲”
以“木蘭詩”中有關的章節和頗具鄉土氣息的音樂表現鄉親們迎接木蘭凱鏇歸來時的喜悅心情和木蘭以女兒裝扮與戰友們重逢時諧謔生動的戲劇性情景與盛大的婚禮場面。深沉凝重的安魂曲插入喜慶的音樂空間,木蘭與戰友們在最歡樂的時刻想起戰爭中死去的夥伴不禁思緒萬千……一曲充滿對和平的嚮往與讚美人類之愛的終曲《和平頌》以恢宏的氣勢將全劇推向高潮。
影響
音樂
按照音樂的規律編織劇情的作法,使得音樂得到了極大自由馳騁的空間,作曲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得以盡情地揮灑。全劇之中除了為營造第四樂章“安魂曲”的音樂氛圍使用了一段詩劇般的獨立韻白之外,沒有一句脫離音樂的語言與對白,音樂真正成為了這部作品的主體。作曲家將人物內心世界感情的抒發,放在由音樂鋪成的戲劇性支點上,因此,大段的詠嘆調與重唱都寫得極富光彩與感染力。設計
中國歌劇《木蘭詩篇》,在藝術表演形式與舞台樣式上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該劇融匯了交響音樂、歌劇、音樂劇、舞蹈與中國傳統戲曲等多種藝術元素,形成了獨具風采的“這一個”。該劇的導演高牧坤不僅熟悉中國傳統戲劇的表演程式,還對大型現代歌舞與其他多種藝術門類進行過多方探討與研究。他與舞美設計師苗培如和燈光設計師沙曉嵐一道,在將交響樂隊與人物化的合唱隊全部擺放在舞台上的同時,又通過兩個可移動的大型搖臂平台,在舞台上成功地擴展出多個如行雲流水般互相連通的戲劇表演區,為演員的表演調度、情緒性的舞蹈場面的展示拓展出自由的空間,使這台演出具有著不拘一格的獨特舞台樣式,看來令人耳目一新。在演員表演的處理上,導演還將傳統戲曲中的表演程式不著痕跡地融入到演員頗具現代感的表演之中,使得整台演出具有著濃郁的中國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演出
彭麗媛演唱的《木蘭詩篇》為作品的成功注入了無窮的激情與活力。在《木蘭詩篇》排練與演出的過程中,她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讓所有在場的人為之感動。多年以來,彭麗媛對藝術的執著與不斷進取的意志使她的歌唱藝術一直處於青雲直上的態勢。以致每過一段時間再來聆聽她的歌唱的時候都會給人以新的驚喜、新的觸動。近幾年彭麗媛在拓展民族聲樂的表現力方面又做了許多有意義的探討和卓有成效的藝術實踐,她的歌唱已漸入爐火純青的境界。在《木蘭詩篇》的演出中,她的表演真切感人,她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都顯示出紮實的表演功力。如在第一樂章中木蘭出場時的亮相和告別父母時甩抖蓬的動作都那么英姿颯爽、光彩照人,每場演出時幾乎都會激起全場熱烈的掌聲。而第三樂章她在木蘭於病中試探劉爽對自己情意的一場戲中,又把一個渴盼愛情的痴心女子表演得滿面羞澀欲言又止,舉手投足恰到好處。在劇中,彭麗媛的演唱情真意切、字字珠磯、上下氣息貫通、強弱抑揚自如,充滿了感人的藝術魅力。在演唱第三樂章中心唱段 “我等著你……” 一句的高音“C”時,她晶瑩剔透帶有頭聲色彩而富於穿透力的高音,充分展示出她作為當代最具實力歌唱家的風采。可以說彭麗媛的加盟為這部作品的成功增添了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