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有些財富在金錢之外,分享就是其中一種想獨享財富,意味著失去財富。要慷慨地和他人分享,要給予。分享是一種精神,他會感染人,從而聚集更多的機會和財富。財富如水,分享是渠,分享才是財富的根本價值。
人生的每一樣財富都值得重視,值得你花時間去創造,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追求金錢而忽略其他方面,其實你就是在不斷流失財富,你將變成世界上最窮的人。
財富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財富並不完全等於金錢和權力,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人生價值。金錢是財富,財富不只是金錢。我們應選擇財富,珍惜財富,做真正富有的人。
分享是一筆隱形的財富,聰明和技巧都留不住它,只有當你成為一個樂善好施,能衝破自私的桎梏的人時,它才會從四面八方向你聚集。
有時候,在應該與他人分享財產、知識、業績等東西的時候,如何克服虛假的情感比觸動我們的錢包更為困難。而財富是上天的恩賜,給予或收取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把自己的東西主動拿給別人分享,這需要勇氣,體現的是仁愛和寬容;而積極地分享別人的思想,則意味著尊重,體現的是民主和合作。
內容簡介
不願分享,難免對人小氣苛刻,周圍的好友也會逐漸與之疏遠。不願分享,就會害怕他人超過自己,總是將自己的經驗、成果等藏匿起來,將同事看成冤家,將客戶當做賺錢的潛力股,時刻都在為自己打算,這樣的人即使能獨當一面,也不會得到他人器重的。
不願分享,也就不能仗義疏財,更不可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遇到危險,唯恐避之不及。
不願分享,即使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只是曇花一現,終將敗北而歸。
因為不願分享,他們的憂是苦,樂亦是苦。
正因如此,《有一種財富叫分享》從多個角度詮釋分享於人生的重大意義,希望能給不知所措的你一些受用一生的啟示,並引導你拋棄自私自利的錯誤觀念,從與人為善人手,用真實的眼睛看待簡單的財富之道,用平和的心態處理分享與人生的關係。讓你在當前經濟低落的時候,重新審視對分享這一行為的認識和理解,更新財富觀念,成為一個快樂的付出者,同時獲得心靈的成長、身心健康和一生的幸福。
目錄
第一章分享精神——人生的另類財富1.分享對人類不可或缺,猶如生活之需要陽光
2.把分享當成人生觀,生活將會和諧多彩
3.生命是杯茶,因被分享而馨香四溢
4.分享的過程,是自我成長最好的途徑之一
5.有形的東西越分越少,無形的東西越分越多
6.快樂不取決於財富多寡,而在心境富足
7.心底無私天地寬
8.一份驚喜,一份關愛
9.饋贈會讓你更富有
第二章分享——溫暖他人,就是溫暖自己
1.愛就要學會去欣賞
2.關愛陌生人,就是善待自己
3.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4.愛有不同的名字,其中一個叫體諒
5.分享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維生素
6.你可以用愛得到世界,也可以用恨失去世界
7.學會分享,你就進入了幸福的海洋
8.愛最強有力的證據是奉獻
9.世界上沒有比冷漠更嚴重的事
10.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第三章懂得分享才能享受人生
1.不能分享是痛苦的
2.要享受人生,先享受練功
3.學會分享,其實是另一種生活
4.快樂要與人分享,才能加倍快樂
5.分享是對生活的感恩
6.幸福就是和人分享現在
7.沒人分享,再多的成就都不圓滿
8.奢華是一種完美生活的分享
9.好心態才有好生活
第四章品質決定成敗一小心道德缺失
1.貪婪收穫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2.經得住那一觸即碎的誘惑
3.要容納愈多的活水泉源,需要愈寬大的胸懷
4.貧困時不忘給予才是真正的仁慈
5.學會分享可讓心靈站立
6.該幫助他人的時候不要袖手旁觀
7.競爭時,請留一點給別人
第五章分享可將壓力減半
1.與人傾訴可提高你的承受力
2.大膽地晾出自己的煩惱,方可解開心結
3.與問題面對面,才可將壓力減半
4.透過分享,人的發展也會比較平衡而完整
5.找個人和你一起分擔痛苦
6.分享是心靈的一塊創可貼
7.開朗與豁達是對心靈的善待
8.分享他人的人生苦旅,撐起自己的精神家園
第六章不善分享,事業就不可能做大
1.成果與他人共享,它的價值就越高
2.分享是聰明的生存之道,更是王道
3.倒掉心情垃圾時也可得到葵花寶典
4.把別人的權力送給別人
5.莫對下屬留一手
6.分享是一種明智
7.從他人的錯誤中獲利
8.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9.交流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10.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第七章好人緣是“分享”出來的
1.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重要
2.分享辦公室外的“happytime”
3.互相幫助,才能改善人脈關係
4.適當“讓利”,不獨占功勞
5.偶爾分食“小吃”會顯得更親密
6.善於分享的人易融入社會
第八章學會做一個愛分享的人
1.知足才有正面的人生觀
2.瀟灑對待金錢
3.乾什麼事情不怕自己會吃虧
4.以達觀的態度面對他人的自私
5.把分享當成自己的義務
6.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
7.少一點預設的期待
8.只要用點心,生活處處見溫馨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分享精神——人生的另類財富1.分享對人類不可或缺.猶如生活之需要陽光
分享於人類而言,猶如陽光和水一樣重要。它不可潛抑,亦無法掠奪,卻能締造人們希翼中的天堂。唯有分享,才能讓人類彼此扶持,彼此關懷,讓人在愛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永遠充實和快樂。
人是群體性的動物,在生活中需要不斷交往,並發揚人與人之間的互尊、互助精神,換言之,需要一種分享的精神,才能讓彼此更好地生存下去,並保持社會的和諧和進步。翻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分享精神在原始社會表現得最徹底。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猿人幾十個人組成一群,過著群居生活,這就是原始群,既是社會組織,也是基本的社會單位。那時,侵略思想、侵略行為很少,社會上盛行的是互助協作、共同分享的思想。因為生產力很低,加之每個部落的成員數目很有限,人們只有通過互助協作、共同分享才能逃避猛獸追殺,以及飢餓煎熬,在恩威莫測的大自然面前生存下來。
最能表現出分享精神的就是狩獵。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出獵,食物平均分配,共同6食用。內蒙的伊殼昭盟古時曾有全盟出動的“千人大獵”,濟農(盟長)帶頭,各旗王爺、仕官和普通百姓都要參加,人數上萬,持續幾天。所獲獵物,除第一頭贈給濟農作禮物外,其餘不分官民,人人都有相同的一份。
物質文化常和他們的生活習尚相互影響。他們沒有獨家享用的習慣,一家有粥大家吃。內蒙地區有“見面分一半”的說法,很多人以為這是向別人討要食物的口實,實際上此話源於狩獵。如果你在野外碰到誰打著獵物,你就是一個超級幸運兒。因為你可以不勞而獲,和對方分享這份獵物。既然獵物天授,就應當見者有份。不僅如此,每個人都能得到_部分,無論是參與的還是沒參與的、左鄰右舍、路上邂逅的人,都有權利享受這種“天賜之物”,獵人不得獨吞。
由此看來,分享精神古已有之。正是由於這種精神,人類才能互相幫助而不是互相戰鬥,因而才有了今天的繁盛和進步。
可以說,分享精神是一種社會文明,也是一種社會需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主張“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指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無論是苦是甜,都要一起承擔。沒有這種精神,人類就容易被私心所蒙蔽,為了一己之利而陷入你爭我奪的混戰中,這樣人與人的關係及交往上,就會出現矛盾,更不要說友好相處了。如此一來,人類何以發展?
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善於分享的人,因為他們會令這個世界更美好。平等待人和公正處世是善於分享者的品質。這種品質集中體現為仁愛、博愛、慈悲。它驅使人們能盡心盡力自願去做一些乃至犧牲個人利益的事。比如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乃至節衣縮食,幫助比自己窮困的人,都是分享精神的具體體現。《孟子?離婁下》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關心別人的人,也會得到他人的關愛;尊敬別人的人,也會得到他人的敬重。這種良性的反饋,必然使人產生欣慰,受到鼓舞,使人愉快,獲得歡樂,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現代社會是一個人與人互相依賴、互相依存、互相幫助的和諧,因此,我們更應講究分享精神,勤於付出,樂於奉獻,多做好事,這樣可以使我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獲得歡樂,有益於身心健康,更有利於人類的進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
2.把分享當成人生觀.生活將會和諧多彩
連續劇《水滸》的主題曲中這樣唱道:“你有.我有,全都有啊,風風火火闖九州。”“我有,你有,全都有”是每個人都期盼的平等。然而,世上沒有絕對的平等,要讓“我有”成為“你有”,成為“全都有”,需要我們具有與人分享的美德。
善於分享的人是以善立世,將自己的所有無私地奉獻出來,不為別的,只因心中裝著他人。而那些囚在狹隘自私的牢籠里的人,永遠都無法領略與人分享的風光和大氣。
有些人常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很自私,他們凡事只為自己打算,從不站在他人的立場去考慮。也許他們會取得一些成就,也能過上優越的生活,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由於不善於分享,他們必將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瑞典科學家諾貝爾在讀國小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一次,柏濟因為生病而請了長假。有人悄悄地對諾貝爾說:“柏濟的病一時半會不會好起來,他耽誤了那么多的功課,看來這回你得拿第一名了!”
但是諾貝爾卻沒有幸災樂禍,相反,還將自己的課堂筆記寄給了躺在病床上的柏濟。結果,那個學期末,柏濟依舊名列第一,諾貝爾則排在第二。多年之後,諾貝爾靠著自己的勤奮努力,成了舉世聞名的化學家,又因發明了火藥而擁有巨額財富。他在臨死之前留下囑,宣布死後將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並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
在對手身處劣勢的境況下,諾貝爾沒有暗自竊喜,而是竭盡全力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拿出來與其一起分享。他不擔心對方趕超自己,而是懷有一份豁達的情懷幫助勁敵。這又是怎樣的大度啊!如今世人都知道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很少有人知道,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諾貝爾的故事發人深省:諾貝爾的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美德。
反觀我們周圍有些人常常敝帚自珍,吝於與人分享,深恐與人分享是成就了別人葬送了自己。如此不但傷害了彼此的人際關係,也造成孤僻小氣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喪失了自己成長進步的環境與動力。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大眾。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分享對治自私心,幸福之根本。人類文明,在分享中誕生。和諧,在分享中產生。快樂,在分享中加倍。痛苦,在分享中減輕。仇恨,在分享中溶化。人際資源,在分享中整合。生命資源,在分享中得到善用。潛能,在分享中激發。命運,在分享中改變。以分享的心,回報大眾。
——英國佛教教育基金會理事淨因法師
一個敢於與人分享自己經驗、成果的人,必定如諾貝爾一樣心底無私、胸懷天地。這樣的人雖處於弱勢,也能給強者提供機會,創造和平友好競爭的環境。與此同時,他們必將銳意進取,勇往盲。
若人人具備這種分享的美德,我們的社會必定更和諧、更進步。只有具備分享的美德,我們才會利用好我們的公共資源。這正如我們打開網際網路,就可以查閱各種資料。這些資料都是懂得分享的人慷慨的施與,正因為有了他們樂於與我們分享,我們才可以足不出戶“讀萬卷書”,寫各種“有理有據”的論文,獲得各種你想獲取的信息。
把與人分享當成人生觀,你的生活將會豐富多彩,有滋有味,你也會在與人分享的同時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人格。因此,讓我們學會與別人分享成長、成功與財富,我們自己也一定會最快樂、最幸福、最成功和最富有。
3.生命是杯茶,因被分享而馨香四溢
當我們明白分享也能讓生命和他人以及周圍一切事物建立起愛的關係,而有了價值時,那還待發育成長的生命,就會變得高壯豐盈。“分享”足夠幫助我們找到今天、明天生命的全部意義。它的活力足以承載我們重新踏上生命信心的路。
世上值得慶賀的事也未免太多了。慶賀新生兒的出生,慶賀金榜題名,慶賀洞房花燭,慶賀老來得子,這些都是人生的大事。同樣,很多小事也值得慶賀,慶賀孩子能自己洗衣服,慶賀父母去遙遠的異地旅遊,慶賀出色地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慶賀……其中,最應該慶賀的就是我們都還活著。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只是時間的早晚不同而已。人生很無常,也不可測,因此,每個人都要好好地活著,並懂得和他人一起分享生命中的喜悅和哀愁。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地區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汶川大地震。這個從天而降的災難頃刻間奪走了我們數以萬計同胞的生命,那么多的傷者,那么多的屍體,那么多無家可歸失去親人的人。但地震也讓我們有了心痛的收穫——收穫了人間的大愛,收穫了生命的真諦。沒有經歷過這般苦痛,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過的生命也許無法真正體會活著的涵義,無法理解生命的可貴。汶川大地震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親歷過生死離別,將會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更會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分享,分享苦難與哀愁,分享幸福與歡樂,分享我們彼此的生命!生命值得我們活著,好好地活著,狠狠地活著,酸甜苦辣地活著。
我們曾無數次地為生命中的玫瑰而歡呼雀躍,卻從來沒有為生命中的荊棘而獻上感恩,因為我們還不懂得感恩。我們應該感謝生命給了我們這么多的豐富內容,我們感受到和正在感,受的又是那么的奇妙,我們懂得了享受生活中的快樂,也學會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苦難。但生命只是一個過程,我們會珍惜其中的每一次經歷,生活也還會在無窮的變化中,有時我們還會經歷風風雨雨的襲擊面臨逆境。明天,也許是苦難的卻是滿足的!也許是貧窮的卻是快樂的!我們會為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我們也依然相信窗外的藍天下,生活的光輝永遠照耀有自信的人!我們將會生活得更加精彩!
大千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有什麼能像生命一樣給我們帶來勃勃生機和無限希望,天地之間從沒有什麼能像人的生命一樣給我們帶來無上尊嚴和沉重使命。多彩的生命需要我們有包容的心態,需要我們有欣賞的眼光,需要我們有感動的淚花,更需要我們有分享的意識。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是一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