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役》

《最後一役》

本書是對這次戰役的扣人心弦的報導,包括了對戰鬥的敘述,但它卻並不是軍事報導。更恰當地說,它是普通人的故事。

基本信息

《最後一役》是有關戰爭中普通人的故事,是有關軍人和平民的故事,他們都陷於絕望、挫折和對失敗的恐懼之中。它是登峰造極的歷史,是對戰爭以及戰爭深淵中個人生活與命運的匠心獨運的闡釋,而且是論述戰爭的最為不朽的著作之一。

基本資料

《最後一役》

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comeliusRyan)
ISBN:7503319186
頁數:425
開本:16開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定價:42元

圖書簡評

柏林之戰,對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所發動的最後進攻,開始於1945年4月16日,星期一,凌晨4點整——西方盟軍稱之為A日。在這個時刻,在德國首都東邊不到38英里的地方,漲水的奧得河上方的夜空突然燃起了紅色的火焰,使人目瞪口呆的炮兵掩護炮火立即發射出來,俄國人對城市的進攻也由此開始。

本書是對這次戰役的扣人心弦的報導,包括了對戰鬥的敘述,但它卻並不是軍事報導。更恰當地說,它是普通人的故事。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達到終結的鬥爭,是對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發起的最後攻勢,它毀滅了歐洲一個有歷史意義的首都,並導致了龐然大物般的納粹的垮台。它也是二戰中最血腥、最關鍵性的時刻之一,其後果將在未來幾十年複雜的國際政治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最後一役》是對這次戰役的扣人心弦的報導,講的是野蠻的極端行為。一個古老城市所遭遇的“迦太基式”的命運。一方面是令人震驚的軍事勝利,另一方面是面對盟軍的攻擊柏林市民的嚴酷狀況。喘恩一如既往,深入到支配著事件的軍事和政治力量的核心,探討了生存這個更為直接的問題。在這裡,“吃飯比愛更重要。躲藏比戰鬥更有尊嚴,生存比贏得勝利在軍事上更正確”。

內容簡介

在北緯地區,黎明來的早。甚至在轟炸機正在飛離城市的時候,第一縷光線就已經開始在東方出現了。在寂靜的清晨,巨大的黑色煙柱,在潘科區、韋森塞區和利希滕貝格區的上空高聳。遭到炮火打擊的柏林烈焰熊熊,烈焰的反光在低矮的雲層上面與柔和的日光混合在一起,難以區分。當煙塵在廢墟之上緩緩飄過的時候,德國的遭受到最嚴重轟炸的城市格外荒涼、恐怖。它被煤煙燻黑了,成千上萬個彈坑重重疊疊,倒塌的樓房的房梁歪歪扭扭。成片的住宅樓不見了,就在首都的心臟處,一個個街區整個地消失了。這個荒原里,原先的寬廣的馬路和街道,現在成了坑坑窪窪的小徑,在山一般的廢墟中蜿蜒蛇行。一英畝又一英畝的地方,到處都有內部被焚毀、沒有了窗子、房頂坍塌的樓房,在目瞪口呆地注視著天空。突襲之後,殘存的纖纖煤灰和灰燼像雨水一樣飄落下來,給廢墟塗上了一層薄粉,而在大廈聳立的街道上,磚瓦破碎,鋼筋被破壞,只有鏇轉的灰塵在移動。灰塵在寬闊的菩提樹下街打鏇,那些著名的樹木現在是光禿禿的,樹葉的萌芽在樹枝上被燒焦了。這條著名的林陰大道兩側的那些銀行、圖書館和高雅的商店,沒有遭到破壞者甚少。不過在這條大道的西端,柏林的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也就是那個八層樓高的布蘭登堡門,儘管傷痕累累,卻仍然得意洋洋地(viatriumphalis)站立在它的十二個巨大的希臘式建築的石柱上。在附近的威廉大街上,街道兩邊是政府大樓和以前的宮殿,現在,從幾千個窗子散落出的玻璃碎片在瓦礫中閃閃發光。大街第七十三號就是那座美麗的小宮殿,在第三帝國之前它曾是德國幾任總統的官邸,其內部現在已被一場兇猛的大火焚毀。以往人們曾描述它是一座微型凡爾賽宮,但現在,在前院的那個裝飾華麗的噴泉上的海上仙女們被炸碎了,倒在柱廊式的前門上。而沿著屋頂的輪廓線,那兩個萊茵河少女的雕塑被飛過的碎片擊打得傷痕累累,頭炸掉了,俯身倒在一片狼藉的院子上面。在一個街區之外,第七十七號雖然也有傷痕,但卻保持完整。成堆的瓦礫堆在這座L型的三層大樓的四周。大樓的黃褐色的外牆凹凸不平,每一個人口處的上方都有爪子上裝飾著字的令人炫目的金鷹,現在那些金鷹彈痕累累,還有深深的割痕。從上方伸出來的,是那個氣勢雄偉的陽台,世界曾經從那個陽台上聽到許多瘋狂的高談闊論、長篇講話。德國國務總理辦公廳,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官署,還在。選帝侯大街,也就是柏林的第五大街,遭到了重創,大街的上端是一度時髦的威廉皇帝紀念堂,如今它的變了形的結構骨架膨脹了起來。燒焦的時鐘表面上的指針停在7:30整——自從1943年以來指針一直就是這個樣子。1943年,單是在11月份的一個晚上,炸彈就徹底摧毀了這個城市的一千英畝的區域。在一百碼之外的地方,原本是國際著名的柏林動物園,現在成了雜亂的廢墟。水族館被完全摧毀了。爬行動物、河馬袋鼠老虎大象的館舍,以及幾十座別的建築,遭到了嚴重毀壞。圍繞著這些館舍的蒂爾加滕,即那座著名的占地630英畝的公園,成了一片荒地。裡面的彈坑有房間那么大,湖裡填滿了瓦礫,附近的大使館樓房也部分地被摧毀了。這個公園曾經是長著茂盛樹木的天然森林,現在大多數樹木都燒掉了,留下了醜陋的樹樁。在蒂爾加滕的東北角,是柏林的最壯觀的廢墟,不過它不是被盟軍的炸彈毀滅的,而是被德國的政治毀滅的。那座巨大的德意志帝國國會大廈,也就是議會的所在地,在1933年被納粹故意放火燒掉了——又嫁禍於共產黨,這樣就給了希特勒以藉口,從而攫取了完全的獨裁權力。議會大廈的一個立有六根柱子的入口,上方的柱廊上鑿著黑字:“DemDeutsehenVolke”——“致德意志人民”。柱廊倒塌了,柱廊下面的廢墟茫茫一片,幾乎把整個大廈都淹沒了。

作者介紹

科尼利厄斯·瑞恩(comeliusRyan),1920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在那裡成長。他後來成為傑出的戰地記者,與美軍第八和第九航空隊一起執行了14次飛行轟炸任務,報導了D日登入以及巴頓將軍的第三集團軍穿越法國和德國的挺進。歐戰結束以後,他又報導了在太平洋的戰爭。除了他的經典著作《最長的一天》 、《最後一役》和《遙遠的橋》之外,他還寫了許多其他作品,在世界各地用20多種語言發行。瑞恩在1973年被法國政府授予榮譽勛位勳章,當時被稱譽為”也許是現在在世的最為才華橫溢的記者”。他死於1976年。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