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舊金山到慕尼黑,從海法到多倫多到紐約,《斷層線》跨越半個多世紀,從四個六歲孩子的視野,講述這個世界的變與不變。這四個孩子的特殊連續性是:後一個是前一個的子女。一個1940年的德國女孩,和一個21世紀的加利福尼亞男孩,他們之間並無什麼共同點,卻有著血緣的紐帶。每一代人對生老病死、戰爭、和平、幸福、痛苦,都有不同的觀念。
編輯推薦
為21世紀外國文學大獎叢書之一。該小說曾獲得2006年費米娜獎,並獲得2008年英國奧蘭治獎提名獎。
小說通過一家四代的歷史,勾勒出20世紀以來歐洲的重大事件。全書文筆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等我們長大,我將找到你,我會儘快追隨你的歌聲找到你,然後我們廝守終生,是,我們來發誓。由法國外交部和法國駐華使館的“傅雷”圖書資助出版計畫資助出版。
媒體推薦
南茜,休斯頓有以細微筆觸復活童年時代悄悄發生的悲劇的天才。她直擊人心:童年的期待和夢幻在日常小事上撞碎,令人難為情地哭泣;未履行的諾言;愛和等待落空。沒有評判,沒有論證,人物一個接著一個上場,既是犧牲品,也是劊子手。
——法國《新聞》雜誌
南茜.休斯頓把她在敘述上的創造力發展成特長,每一部小說都有新意。
——法國《費加羅報》
作者簡介
南茜·休斯頓(NancvHuston(1953—),生於加拿大,現居巴黎。母語為英語,十五歲到巴黎後學會法語,在巴黎她身為說非母語的人,這使她找到了文學創作上敘述的聲音。她用法語寫作,又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翻譯成英語出版。著有二十多部小說和散文集,其中《葬禮的器具》獲得1996年中學生龔古爾獎和國際圖書獎;《天使的痕跡》獲得1998年ELLE雜誌讀者獎。 《斷層線》獲得2006年費米娜獎,並獲2008年英國奧蘭治獎提名獎。小說通過一家四代的歷史,勾勒出20世紀以來歐洲的重大事件。文筆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寫作背景
南希·休斯頓說她寫作《斷層線》的動機源於閱讀吉塔·塞倫尼的《德國創傷》(GittaSereny,TheGermanTrauma),以及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傷痕“Lebensbolm”(生命之源);那是納粹為了繁衍純種日耳曼後代而建立的“種馬場”,而繁衍的手段除了有計畫地進行交配之外,還有在納粹占領區竊取具有雅利安特徵的孩童,再予以洗腦、教化。
不過,通往這個神秘過去的道路卻繞了好幾個彎。2004年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與20世紀40年代住在歐洲的外曾祖母乍看之下並沒什麼關聯。南希·休斯頓將全書分成四條脈絡,分別由同一家族的四位小主人翁為出發點描述所見所聞與所感,讓讀者依序進入個性迥異、生活環境不同但卻都是六七歲的索爾、杭達、莎荻、克莉絲汀娜這四人主觀的世界,看他們如何在為一些乍看瑣碎、互不相干的事欣喜或煩擾。四條脈絡,前後呼應,環環相扣,故事的結束也是開端,而讀者成了唯一可以拼湊事實原貌的全知旁觀者。
所以讀者從輕鬆、瑣碎或天真的隻字詞組,越來越能感受到背後隱含的嚴肅、悲痛與深沉,而歷史的洪流也許只是克莉絲汀娜家族史的背景。休斯頓更關心的是杭達為了知道“生命之源”的希伯來語而痛失好朋友大哭一場,令克莉絲汀娜沒齒難忘的創痛只是得不到一個洋娃娃。讀者因為“全知”,面對這種“側寫”的手法時,愈能升起無法抑制的悲慟之情。被納粹偷來的克莉絲汀娜在納粹家庭過著快樂的生活,休斯頓沒有描繪納粹家庭的殘忍,反而驚心動魄地描述克莉絲汀娜與養母分離的場面。克莉絲汀娜得知自己不是波蘭人時,第一件事是躲在浴室里唱著和小白花有關的歌,這是全書極為令人動容的段落之一。這裡,休斯頓超越了對“納粹”、對“人類罪行”的指控,而指向更基本的“人類對立”與“文化認同”的荒謬。
對於喜愛歷史、心理分析、對當代文學理論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斷層線》是一座質純量豐的礦山。譯者特別想提出的是,休斯頓在試圖創造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描述一個“不可說”的題材時,仍不忘提出大膽的歷史對照,譬如當代美國與六十年前納粹的呼應。對於小索爾與希特勒的相似性,南希·休斯頓指出:“我相信美國正往法西斯主義移動,就某些方面來看,美國與納粹統治前的德國確有幾分神似,讓我害怕,不過我並非為了這一點而寫《斷層線》,我想藉此書探索人性不可預測的一面:一個了不起的小孩可以變成庸才,一個有點古怪的小孩可以變成令人讚嘆的大人。”
2010年最受思想家關注的好書
美國《外交政策》評出2010年最受思想家關注的20本好書。一起看看外國經營們在閱讀哪些書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