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嶽麓書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叢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平裝:48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807613475,9787807613473
條形碼:9787807613473
商品尺寸:22.4x14.8x2.8cm
商品重量:1Kg
ASIN:B003AOBP3E
內容簡介
《文化學概觀》內容簡介: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學?文化的性質是什麼?文化的重心在哪裡?文化的發展指向何方?東方文化何以延滯?西方文化何以演變?南方文化何以溫柔?北方文化何以豪邁?或許,《文化學概觀》能給出一個自成一家的解說……全書分為四冊,每冊分兩編,綜合探討了文化學與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學科的關係,並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搭建了文化學的理論架構。書中採用了作者在國外留學期間收集的大量文化學研究資料,旁徵博引,融貫中西,從中也可管窺作者對於東西文化、南北文化研究的主要觀點,其中一些觀點在今天仍具備一定的理論價值,因此這《文化學概觀》正可作為學習和研究文化學的人拔腳起程的地方。
編輯推薦
《文化學概觀》:現象的分類,是人類研究智識的必要條件。而且這種分類,是否精確,可以說是與人類的智識能否進步,又有了密切的關係。換句話來說,精確的現象的分類,是人類智識的進步的一種表征。自來學者對於現象做過分類的,不勝枚舉。但是這些分類,能夠達到精確的地位的,並不算多。原來所謂現象的各方面,不但很為複雜,而且有了密切的關係,沒有顯著的劃分。媒體推薦
隨著西方社會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日益分化,到20世紀上半葉,文化學派成為各學科中的最活躍的勢力。陳序經敏銳地把握住西方學術演化的脈動,系統地論證了文化學建立的可能性、必要性。他還通過對學科分類的重新整理,從內容與形式上為文化學劃定了自己的研究領域,在知識形態上確立了文化學的獨立地位。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陳序經確立了主要從宗教、政治、經濟、倫理等方面加強文化研究的路向,其文化重心與文化層累說便是由這一研究路向所決定的。——田彤
目錄
前言第一冊第一編
第一章現象的分類
第二章文化的意義
第三章文化與文明
第四章文化學史略
第一冊第二編
第五章研究的先鋒
第六章人類學研究
第七章社會學研究
第八章其他的研究
第二冊第一編
第一章倫理的觀點
第二章宗教的觀點
第三章政治的觀點
第四章經濟的觀點
第二冊第二編
第五章地理的基礎
第六章生物的基礎
第七章心理的基礎
第八章社會的基礎
第三冊第一編
第一章文化的性質
第二章文化的重心
第三章文化的成分
第四章成分的關係
第三冊第二編
第五章文化的發生
第六章文化的發展
第七章文化的層累
第八章發展的方向
第四冊第一編
第一章一致與和諧
第二章回顧與前瞻
第三章自由與平等
第四章模仿與創造
第四冊第二編
第五章個人與社會
第六章國家與世界
第七章東方與西方
第八章南方與北方
後記
序言
這部《文化學概觀》,是我的《文化論叢》中的一部分。《文化論叢》已寫完的,有二十冊:《文化學概觀》四冊,《西洋文化觀》二冊,《美國文化觀》一冊,《東方文化觀》一冊,《中國文化觀》一冊,《中國西化觀》二冊,《東西文化觀》六冊,與《南北文化觀》三冊。除了這二十冊之處,還有好多可以增補的地方,但是我個人對於文化上的主要概念。都可以在這些冊里看出來。這部書之所以能夠寫成,是得力於好多親朋的鼓勵。我不願在這裡列舉他們的名字,因為給我鼓勵最大的。卻未必喜歡我在這裡聲明。至於本書之能夠出版.也是得力於好多親朋的鼓勵;而商務印書館在印刷十分困難的時候.設法把這部書來刊行,尤為我所銘感。
後記
陳序經(1903-1967),字懷民,海南省文昌縣人。1925年自復旦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1928年獲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先後任教於嶺南大學、南開大學、西南聯大、中山大學、暨南大學,達四十年之久。在承擔繁重的學術工作的同時,歷任嶺南大學校長、中山大學副校長、暨南大學校長、南開大學副校長等職。著有《中國文化的出路》、《文化學概觀》、《社會學的起源》等。20世紀40年代,陳序經在西南聯大任教時,首開“文化學”課程,將“文化學”概念和系統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國的大學教育。而在此之前,“套用這個名詞而為一種課程的,在中國大學裡固是沒有聽見,在歐美各國大學裡也沒有聽見”。《文化學概觀》一書就是在其課堂講稿基礎上整理修訂而成,1947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此書匯集作者多年蒐集的有關文化學的材料及研究心得,內容豐富,融貫中西,具有開拓性意義,至今仍不失啟發和指導作用。
在此次編輯過程中,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以1947年商務印書館版為底本進行整理,力求保持原著風貌。
文摘
所以緩變若經過了長久的時期,則前後的差異,必定很大,而等於突變的結果。所謂突變。雖像驟然而來,但是若細心考究起來,就能明白,這種變化也有其悠長的歷史與漸來的步驟。法國的革命,雖發生於一七八九年,然其蘊釀很久,而且革命發生之後,並不像一般領袖那樣的預料,能把一切的舊制度,整個推翻,而重建一種新制度。所以,專制雖倒,專制又來,而革命之後,還要革命。直至一八七一年以後,共和的基礎,始能穩固。總而言之,突變與緩變,雖非絕對的差異,而乃程度的不同,然而突變是發展的轉機時代的分野,文化的進步,主要的是依賴於突變,突變不但是由新刺激而來,而且可以引起新刺激。突變的發生,雖是往往會使文化失調,然而失調只是文化發展的過渡的歷程,經過相當的時期以後,失調可以變為和諧,而變態可以成為常態。
在文化發展的歷程中,還有一種現象。為我們所應當注意的,是文化發展的速度的逐漸繼續增加,或是逐漸加速的學說(TheoryofAcceleration)。據牟勒來挨(Muller-Lver)的意見,康德(I.Kant)曾主張這個學說。康德以為文化時代,越發展,越短促,這就是說。每次進步的速度,愈為增加,進步又引起進步,所以進步愈速。則其時間愈短,而我們的文化發展的時代,也隨之而愈為短促。比方。我們上面已經指出,石器時代的起源、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鋼器時代,總共六個時代。據人類學者的估計,石器時代的起源,約在二十萬年前至一百萬年前之間;舊石器時代,約從十萬年前至二十萬年前;新石器時代,大約開始在一萬年前;銅器時代,大約開始於西曆紀元前二千年;鐵器時代,則與文字的使用,差不多同時發生,開始於西曆紀元前幾百年至一千年。至於鋼器時代,則開始於西曆十八世紀的下半葉。專從這六個時代的年數來看則能明白,文化在發展的初期,進行甚緩,所以時代的劃分的時間也很長。所以,石器時代的起源是在二十萬年前至一百萬年前,等到發展到相當的程度之後,其進步的速率愈為增加。結果是所謂鋼器時代,不過只有百多年。把鋼器時代,來與石器時代的起源來比較,其在時間上的差異。有了幾千倍之多。
若再把一般的歷史學者的世界文化的歷史的年代的劃分來看,也正像上面所得的結論。大致的說,歷史家的年代的分別,是這樣的。
(一)古代的時期——約五千年。
(二)中世紀的時期——一千年。
(三)新時代的時期——約三百五十年。
(四)最近代的時期——約一百五十年。
牟勒來挨曾以這個時代的分配,去證明文化發展的加速的學說。他的結論是,文化的初期的時間是最長的。這個時期所經過的年數,還長過其他各時代的年數的總和。從這個時期以後,各個時代逐漸縮短,結果是後一代比較前一代總是更短的。所謂世界史上,幾千年的文明。在時間上不過是文化演化的極短的一小部分罷。
烏格朋(W.F.Ogbum)在其《社會變遷》(SocialChange)一書里,對於這個理論。也曾加以解釋。他指出發明是文化變遷的重要原因,他把十六世紀下半葉到十九世紀的各種發明,列為一表,以說明發明引起發明。這就是說,有了一種新的發明,可以引起好多新的發明。而這些新的發明。可以引起更多的發明。烏格朋以文化的發展來比複數的利息。本錢可以生利,利變為本,不但本上生利,而且利可生利,這樣的增加下去,則本利的增加。是愈來愈大。不過,他也指出,本利的增加,可以用算術去計算。而其增加的度率,是有一定的。反之,文化的發展,有時雖很快。但有時又較慢。比方,因為某種主要的發明,而起好多發明,遂使文化的變遷的速度忽然增加。然而這種劇烈的變遷,未必能像複數的利息一樣的繼續增加。除了主要的發明。是不斷的產生,發明既不是天天會有的,那么因發明而產生劇烈的變遷的時期之後,也許會有一個變遷較慢的時期,而成為一跳一息的歷程。然而大致上,烏格朋是相信文化是累積的,而其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我們應當指出,烏格朋的文化發展的加速學說,主要是套用於文化的物質方面。在文化的精神方面,不但是發展的速度較慢,而且有時是阻止物質文化的進步的要素。西洋宗教的發生,而使科學的發展有所阻礙,就是一個例子。
羅衛(R.H.Lowie)在其《文化與民俗學》(Cultureandethnology)一書里,以為人類文化的進步。正像一個人,年紀為一百歲,他化了八十五年的時間,在幼稚園裡。用了十年的時間去讀完國小,於是很快的去用五年的功夫,去讀完中學與大學。他又指出,文化本來是一種生長得很快的東西,可是等到發展到某種程度以後,它卻增加了一種想不到的速度。向前發展。有些人,以為地球上的物質,是有限度的,所以人類的發明,也是有止境的。等到發明到了止境的時候,文化發展的速度,不但不能繼續增加。而且必因之而停頓。這是悲觀的論調,我們可以說文化發展的加速的理論。直到現在與最近的將來,大致是沒有錯誤。
又有些人,以為文化發展的歷程中。有了早熟的現象。梁漱溟先生在其《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以為文化的發展,是有了三個階段:一是物質文化的階段,二為社會文化的階段,三為精神文化的階段。這三個階段,是要循序而發展的。這就是說,物質的文化的發展,要達到某種程度,然後再進而達到社會的文化的階段。等到社會的文化發展到相當程度,然後再進而達到精神的文化的階段。假使文化發展的途徑,不是依著這種次序那就是早熟,早熟就再難發展。梁先生以為世界有了三種文化,可以代表這三個階段,西洋文化代表物質的文化的階段,中國文化代表社會的文化的階段,而印度文化代表精神的文化的階段。這三種文化。在其最初發展的時期,都是注重於物質方面。不過三者都不等物質的文化成熟,而遂轉入別的階段。西洋文化與印度文化,不等其物質文化成熟,而轉入精神的文化的階段——宗教的文化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