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9年9月1日)平裝:22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1158593
條形碼:9787301158593
商品尺寸:22.6x15.4x1.2cm
商品重量:399g
ASIN:B002TOJLPA
內容簡介
《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集中考察了這一轉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海登·懷特和安克斯密特的理論取向,由劍橋學派主將斯金納的個案出發分析了思想史研究領域所呈現的理論問題,並結合20世紀史學理論的發展史,探討了在史學理論新前沿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歷史學的客觀性等問題的思路。20世紀70年代,西方史學理論領域發生了學術範式的轉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興盛一時的分析的歷史哲學逐漸被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所取代,後者至今仍是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最主要的理論形態。這一轉型通常被稱之為敘事的轉向。媒體推薦
歷史學並不僅僅是史料學。史料是一堆磚瓦建材,但是要建築歷史學上的大廈,卻有賴於乃至取決於歷史學家所精心勾繪的那張藍圖。——何兆武
在我看來,此書乃是一部關於20世紀西方史學的理論與歷史的專著,而其重點則在於史學理論發展之歷史。不過,作者的敘述方式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嚴格地依照編年式的編排,而是有重點地突出當代所謂後現代主義的史學理論,然後再把它們置於史學理論的歷史進程中加以分析,論述的。後現代主義史學理論的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呢?此書的書名已經切中鵠的地指認出來——敘事的轉向。
——劉家和
雖然被公認為後現代主義思潮在歷史哲學和文學理論領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懷特卻從來沒有否認歷史事實的客觀存在,以及人們獲取歷史知識的可能性。他沒有像比如後結構主義的一些思想家那樣,走到主張”一切皆文本”、“作者之死”的地步。
安克斯密特和懷特一樣,認為過去的歷史實在乃是沒有定形的混沌一片,本身並沒有敘事性結構潛藏在內而等待歷史學家將其揭示出來,恰恰是敘事才賦予了過去以結構和意義。
——彭剛
作者簡介
彭剛,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學士、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著作有《精神、自由與歷史:克羅齊歷史哲學研究》,譯作有《自然權利與歷史》、《新史學:自白與對話》、《邂逅:後現代主義之後的歷史哲學》等。目錄
序一序二
第一章海登·懷特:敘事、虛構與歷史
第二章安克斯密特:從“敘事實體”到“歷史經驗”
第三章昆廷·斯金納:歷史地理解思想
第四章史料、事實與解釋:20世紀西方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考察
第五章相對主義、敘事主義與歷史學客觀性問題
附錄
一後現代視野之下的沃爾什
二在“母雞”的氣象與“雞蛋”的品質之間
引用文獻
索引
後記
序言
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一詞,包含了兩種含義:一是指過去所曾經發生過的事件、思想和活動,二是它同時也指我們自己對它們的認識和理解。這裡便有兩種不同層次和不同內涵的對象。但是人們卻往往習焉而不察,把這二者等同為一,混為一談,由此便產生了許多理解上和思想上的混亂。我們通常說的一部中國史如何如何,這可以是指過去發生過或出現過的事件和思想都是些什麼,但也可以是指某些文獻或證據表明過去發生過或出現過什麼事件和思想。這二者本來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對象,卻往往被人混為一談而不加以區別。一部中國史,可以是指中國過去的歷史發生過什麼事實,但也可以是指有關中國歷史的資料向我們表明了某種意義。雖然兩者都被簡單地稱之為歷史,但兩者的內涵卻不相同,各有其不同的訴求和祈向。一種是指事實上都發生了什麼,一種是人們是如何在理解或解說這些事件的。既然歷史事件無法重演,我們就只能是在事後進行間接的推論。因此這些論斷就都是事後的推導,而不是直接的斷論。所謂意義,並不是史實直接給定的,而是讀史者事後推論得出的。
後記
這裡呈獻給讀者諸君的並非一部框架嚴整的專著。全書的各個部分雖然貫穿了我所關注的主題——當代西方史學理論尤其是後現代史學理論視野下的歷史學客觀性問題——但各部分又基本保持了專題論文的風格。近日看到義大利史學名家、《乳酪與蟲子》的作者金茲堡的一段話,意思是希望在歷史寫作中將自己研究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表現出來。這倒多少給了我一點自我安慰的理由,覺得只討論自己花費了心力而又真正進行了專門研究的論題和對象,而不是為了框架的嚴整,強行添加一些自己心得甚少的內容,也許對自己和讀者都更負責任一些。書中的內容大致可分為理論家的個案研究和問題研究兩個部分。本書的焦點集中在對於西方後現代史學理論的考察。如同正文中所提到過的,在我看來,廣義上的後現代主義史學理論,當指後現代思潮在史學領域內所產生的效應。如後結構主義、後殖民主義、多元文化論、福柯的知識考古學和微觀權力分析等,都在史學理論和史學實踐領域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文摘
第一章海登·懷特:敘事、虛構與歷史一
20世紀之初,西方歷史哲學的領域中發生了從思辨的歷史哲學到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的轉型。按沃爾什廣為人知的概括,前者指的是對客觀歷史過程的哲學反思,它所要探詢的是客觀歷史過程的目標、意義、規律、動力等問題;後者則是對歷史學的學科性質、尤其是歷史認識和歷史解釋的特性進行理論的分析和探討。我們也可以更加淺白地將二者之間的分野,視作是二者分別以“歷史”和“史學”作為自己理論反思的對象。分析的歷史哲學在20世紀60、70年代之前,由附庸而蔚為大國,成為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研究的主流,在對歷史解釋的特性、歷史研究的客觀性等問題的探索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然而,在不同的學科領域,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某一種理論範式之下對該領域的理論探討,往往會因為該範式所提供的核心問題在一定階段內可被深入的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的各種可能性被大量消耗之後而陷入僵局。這正是20世紀60、70年代,分析的歷史哲學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迅速發展之後所面臨的局面。而此時歷史哲學領域內再次發生了重大的理論轉型,此種敘事的轉向(narrativeturn,又有人稱之為修辭的轉向[rhetoricturn]或語言學的轉向[linguisticturn])使得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浮出水面,取代分析的歷史哲學而成為當代歷史哲學的主流形態,使得歷史哲學這一學術領域在危機中又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美國歷史哲學家海登·懷特(HaydenWhite,1928-)則是促成這一轉型的最為關鍵的人物。他在其主要著作《元史學:19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①和一系列論著中所提出的基本思路和觀點,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近幾十年來西方(尤其是英美)歷史哲學的理論取向和思考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