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梳理經濟迷局,透析錯綜複雜的大國博弈。衝突與合作並存,強硬與妥協交錯,救市之戰中暗流涌動。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某種角度來說,國際貨幣新秩序的建立是一次全球利益在制度上的重新分配。這場國家利益之爭的最終目標,不是尋求任何一個國家的勝利——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幾乎不可能發生一而是要在爭唆磨合、爭鬥之中謀取一個階段性的平衡點。
這是一個不確定的年代。貨幣體系、經濟秩序、監管制度、國際經濟組織等,都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壓力。對不同立場的國家或區域組織來說,即將發生的改變,是機會也是威脅。而最終世界將走向何方,則為各國博弈的結果所左右。
內容簡介
《救市博弈:暗流涌動的大國博弈》是站在經濟危機一年後的時間點上回看這次危機,因此,更注重以翔實的數據說話,深刻剖析了各國在救市行動中的衝突與合作,妥協與交鋒,並對各國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進行了梳理,描繪出這場博弈之戰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帶來的巨大改變。
在這個多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世界秩序和貨幣體系即將發生巨大改變的後危機時代,《救市博弈:暗流涌動的大國博弈》將有助於讀者拓展觀察世界經濟局勢的視角,動態、巨觀地看待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
作者簡介
王俊峰,管理學博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理事。1988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1993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博士學位。最早提出國家“綠色GDP”概念和國家能源、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三元數量經濟學模型,2000年進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從事國際技術經濟和國際金融風險領域的研究。2007年初開始但任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併兼任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理事。鍾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經濟學碩士。曾作為國際交換生赴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進行交流學習,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經濟發展周期和反周期巨觀調控研究”和一般項目“資本市場發展中基礎性制度建設研究”的數據蒐集整理和實證分析研究,並撰寫了課題總報告和專題分報告。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分析師盈利預測之於股價的影響研究》、《產品市場競爭、董事會結構與公司績效——基於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等文章。
目錄
叢書序前言救市背後的故事
上篇全球聯手救市
第一章美國:揮金如土的救市計畫
本章導讀
巨擘們的倒掉
布希7000億“拯救”華爾街
歐巴馬7870億“新政”
借錢容易還錢難
流動性陷阱與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房市見底?
探底後的4種可能性
第二章中國:心暖則經濟暖
本章導讀
繞不過的美國險灘
“四萬億”的大蛋糕
大同中的微妙差異
羅傑斯:中國經濟最先復甦
中國式焦慮與張弛之道
第三章歐盟聯合救市
本章導讀
金融危機拖累歐盟市場
團結就是力量
歐盟:鬆散聯盟的弊端
復甦中的隱憂
第四章其他各國救市計畫
本章導讀
“冰火之國”的昨天與今天
澳大利亞“路過”蕭條
俄羅斯走在十字路口
麻生太郎加碼救市天平
隧道中央的韓國經濟
中篇大國博弈:救市之戰
第五章世紀救市大戰
本章導讀
綠色之爭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新貨幣體系的象徵意義
國際舞台上的新勢力
第六章硝煙中的美國
本章導讀
誰動了誰的乳酪?
所謂“華爾街原則”
那些難以取悅的人們
你方唱罷我登場
我們的錢呢?
美國對抗世界
第七章中美“G2二重奏”
本章導讀
歐巴馬:只買美國貨
中美太平洋“海戰”
中國操縱匯率?
“G2”之幻
磨合中的中美關係
SD-SED-SE&D
突破“零和博弈”
第八章“新老歐洲”與“鐵三角”
本章導讀
新老歐洲的分歧
歐盟“鐵三角”之“德法軸心”
歐盟“鐵三角”之游離的英國
歷盡波折的《里斯本條約》
經濟危機中歐盟內部的博弈
第九章歐盟的朋友和敵人
本章導讀
從作壁上觀到強烈譴責
被推遲的中歐峰會
歐盟的“東部夥伴關係”
經濟危機後的歐盟與世界
第十章大國峰會“華山論劍”
本章導讀
新興國家在華盛頓的崛起
達沃斯在冬季
霧都棋局
“金磚四國”夢
G8的橄欖枝
你好,匹茲堡
哥本哈根僵局
下篇環球同此涼熱
第十一章探究國際貨幣新秩序
本章導讀
美元沒落
歐元崛起
“超主權貨幣”與“人民幣國際化”
“亞洲貨幣基金”與“亞元”
碳貨幣與碳關稅
世界貨幣體系的三個未來
第十二章未來世界
本章導讀
“一年級研究生”歐巴馬的多邊外交
全球化、去全球化與多極化
經濟失衡與權利失衡
博弈與均衡
美國救市製造“二次危機”
新能源泡沫
國際金融變局的未來
前言
次貸危機無情地剖開了華爾街的秘密,華爾街資本家們製造的以毫無節制地追逐利潤為目的的產品中的斂財技巧如今變得盡人皆知。從2008年5月開始,貝爾斯登、雷曼、美林、高盛與摩根史坦利,這五個華爾街大名鼎鼎的投資銀行接連倒下,它們或破產或轉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向世人上演了一場驚天劇變。但事情並未就此完結,由於美國金融業令人吃驚的滲透能力和擴張能力,次貸危機迅速波及到美國的實體經濟,通用汽車這家百年老店也終於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轟然倒塌。除了美國,歐盟也未能幸免於難——其與美國在金融業上的緊密聯繫使其遭受的經濟災難並不次於美國。此後,危機終於蔓延至全球範圍,冰島傳出國家破產的驚人訊息,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政府領導人也開始為本國經濟的衰退而焦頭爛額。當次貸危機隨著全球金融彼此難以分割的密切關係迅速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並波及實體經濟的時候,各國再也不能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來面對這場危機了。全球性的集體救市隨著金融危機的快速擴張和蔓延隨之展開。
精彩書摘
就目前而言,在美國瀰漫著一種樂觀的氣氛,在銀行積極還款、股市偶有飆升的背景下,不少人認為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末日趨走穩。克萊門特·朱格拉說過,“蕭條的唯一原因就是繁榮”,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通常衰退後都會出現急劇的復甦。商業周期的研究專家維克多·扎諾維茨(VictorZarnowitz)曾提出過一個定律,“嚴重衰退之後幾乎總是會出現急劇復甦”。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當經濟出現大規模的衰退後,房價在暴跌後維持的較低水平使之缺乏繼續下跌的空間,美國政府對於經濟的大規模刺激計畫也開始收到效果,住房需求回溫後,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另外,降低稅收使私人消費和投資增加,並通過乘數效應提高國民收入,最終轉化為消費,因此,美國經濟在經歷了短暫的觸底後,必將開始走向穩定上揚的光明大道。花旗銀行2009年1月和2月實現盈利190億美元,幾乎達到去年前3個月的210億美元盈利業績(資料來源:網易財經)。另據美國富國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該行出現30億美元的盈餘,折合每股盈利55美分。在美國其他領域的市場上,類似令人振奮的數字也時有出現。因此,有人把2009年出現的經濟指標的上漲看作“v型”復甦的例證,“見底”、“復甦”成為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然而,有限的回暖並不是樂觀的理由,現在人們口中所謂的“復甦”或“回暖”,也只不過是發生在美國經濟的“局部地區”,一來沒有普遍性,二來沒有持久性。如果關注一下全局性的數據,就會發現現在就開始對市場抱有樂觀態度顯得為時過早。2009年6月5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已經從4月份的8.9%攀升至5月份的9.4%,2009年8月份,美國失業率升至9.7%,創26年來新高,2009年9月,該記錄又被打破,美國失業率攀升至9.8%。2009年10月,失業率再次攀升,達到10.2%。2009年11月,美國失業率上升的趨勢終於稍有抑制,下降至10%。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曾預測美國失業率的上升將持續至2011年。失業率是反映經濟衰退的顯著標誌,從中我們不難解讀美國經濟發展前景中的黑暗面。表1-4為美國曆年失業率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