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探索·發現》欄目是中國第一個大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紀錄片欄目。它以科學探索的態度,講述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地理故事;發現和詮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蘊含的自然規律和文化內涵;探索生命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統一的關係;介紹中國和世界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 “在未知領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領域重新發現”,是《探索·發現》的欄目宗旨和始終如一的追求。
探索發現是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不經過虛構,直接反映生活的一個片種。它從現實生活本身選取典型,提煉主題,通過電影形像再現生活。紀錄片是現實生活的見證、歷史的忠實寫照,因而能以其無可爭辯、令人信服的真實性和來自生活的特有的藝術魅力,去影響、激勵和啟迪觀眾。“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於1926年在一篇評論中最先使用的。
欄目簡介
分類《探索·發現》欄目的題材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地理類、人文歷史類。
自然地理類: 展示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岩石土壤等特殊自然現象和奇異景觀,研究自然地理,探尋自然規律。展現地球上的生命現象,研究各種生命體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說明大自然對各種動植物的關愛和限制,萬物生靈對大自然的選擇與適應,提倡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的現代觀念。
人文歷史類:側重研究人類歷史,對重要的歷史遺存、歷史現象進行發掘探秘。對我國豐富的人文遺產和考古發現進行分析研究,通過介紹大量的歷史知識和科學知識,講述文物背後的神奇故事,展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明。同時關注在特殊地域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人群,力求用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並揭示他們獨特的生活、生產方式和文化習俗。
《中國檔案》
2002年歲末《探索·發現》創作集體試圖從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角度對中國的世界遺產進行一次規模宏大的文化詮釋。於是30集大型電視片《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誕生了,這在中央電視台是第一次。《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系列電視片,以敏銳獨特的觀察視角,表現了深厚的文化意蘊,極具人文地理美學價值,這部系列片於2003年1月3日起播出後,觀眾反映熱烈。在此基礎上,中國青年出版社和中央電視台經過多次協商和溝通,歷經10個月,完成了這部中國世界遺產全景式的圖書作品。
驕人成就
《探索·發現》開播四年多以來,製作和播出了1000多集的節目,其中有一大批節目,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如大型系列節目《考古中國》(45集)、《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30集)、《秘境追蹤》(38集)、《極地跨越》(148集)、《走進非洲》(102集)、《喪鐘為誰而鳴》(7集)、《歷史不容忘卻》(53集)等;兩台大型直播節目:《古文明 新發現—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動》和《嘿!火星》;
常規節目形成了以《滇緬公路》、《北洋水師》、《解放戰爭》為代表的“戰爭調查”系列;
以《三星堆:消失與再生》、《濮陽星圖之謎》、《發現虞弘墓》為代表的“考古發現”系列;以《照片背後的故事》、《發現大熊貓》、《東方紅衛星傳奇》為代表的“歷史揭秘”系列;以《紅柳的故事》、《尋找滇金絲猴》、《“外星人”遺址揭秘》為代表的“自然探奇”系列。
《探索·發現》開播以來,有三部作品榮獲國際電視節目獎:《紅柳的故事》獲2002年法國儒勒·凡爾納電影節“科技與社會獎”;《尋找滇金絲猴》獲2002年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TVE”大獎;《楠溪江》獲2002年聯合國國際環境、自然和文化遺產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播出時間
《探索·發現》欄目每周一至五在中央十套播出,每期45分鐘。
首播時間 20:45
重播時間 次日07:40 13:50
《探索·發現》欄目周一到周四在中央四套播出,每期30分鐘。
首播時間 13:05
重播時間 19:05
主持人
祖籍:山西
學歷:大學本科
職稱:主任播音員
中國廣播電視主持人節目研究會理事,現在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千秋史
話》、《到西部去》欄目中擔任主持人。
業餘愛好:文學寫作、鋼琴、唱歌、京劇
最喜愛的作品:電影譯製片《王子復仇記》
從業宗旨:只求品位,不求轟動。
獲獎作品:
1992年,朗誦散文作品《婆娘們》獲首屆全國廣播朗誦大賽專業組一等獎。
1995年,獲第二屆全國廣播電視主持人“金話筒”評選金獎。
1998年,在中央電視台擔任解說的12集系列片《春節的故
事》、紀錄片《國交》(上、下部)、《十一世班禪》等,先
後獲得“中國彩虹獎”一等獎。
1999年,在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大慶之際,擔任解說的央視重
點獻禮片——16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先後獲得全
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央電視台1999年優秀節目一等獎、
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評選一等獎、全國社教類系列片
特別獎。
2000年,《新中國》解說,獲第六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
“長片最佳解說獎”單項獎。
2001年,擔任解說的紀錄片《祖屋》,獲第34屆美國國際電影電視節銀屏獎銀獎;同年,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之際,
擔任解說的央視重點獻禮片——8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使命》、20集文獻系列片《歌聲飄過80年》獲全國“五個一工
程獎”和特別獎;同年,擔任解說的3集大型電視專題片《偉大的創造》,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2002年,擔任解說的4集大型系列片《軍旅先鋒》,獲第十屆全軍優秀節目系列專題一等獎;同年,擔任解說10集電
視紀實片《人在單位》;同年,為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擔任解說的央視重點獻禮片——10集大型理論電視專題片
《走進新時代》、5集大型文獻片《世紀宣言》等,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2003年,擔任解說的央視6集文獻紀錄片《宋慶齡》獲全國電視“金鷹獎一等獎”;擔任解說的央視10集文化紀錄片
《江南》獲全國“星光獎一等獎”;同年,擔任解說的央視20集大型電視藝術專題片《獨領風騷——詩人毛澤東》獲
2004年,參與《名家朗誦——聆聽經典:“葉聖陶散文”、“歐陽修詩詞”作品欣賞》cd的出版演播;擔任解說電影
紀錄片《百年毓秀》、《千秋三峽》;10集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李先念》、6集《陳嘉庚》等。
在央視《探索發現》欄目中擔任解說的大量紀錄片作品,如:《解放戰爭》、《世界文化遺產之中國檔案》、《極地
跨越》、《走進非洲》、《撼天記》、《北洋水師》、《庚子國變》、《徽洲》、《江南》、《獨領風騷——詩人毛
澤東》、《中國史話》、《考古中國》、《喪鐘為誰而鳴》、《戰俘存亡錄》,主持並解說時長為六小時的大型特別
節目《辛亥革命》等,均受到觀眾的好評。
首播頻道
首播頻道:CCTV-10
簡介:《探索·發現》以紀錄片的手法,講述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尋自然界的神奇奧秘,挖掘歷史事件背後鮮為人知的細節和人物命運,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國的地理探索,中國的歷史發現,中國的文化大觀”。
播出信息
CCTV-10每日播出,每期45分鐘。
首播時間 22:00
重播時間 次日 01:27 09:45
主創人員
王新建
王新建,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中央電視台工作。曾先後在總編室節目組、社教中心地方組、社教中心紀錄片部任編導、製片人。1989年,創辦中央電視台第一個長篇紀錄片欄目《地方台50分鐘》(後改名《地方台30分鐘》),並任製片人,其間製作的紀錄片《歸還者之路》、《大地的呼喚》,曾獲“星光獎”二等獎和全國社教節目一等獎,1998年任編導之一的《改革開放20年》,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1年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節目“科學·教育”頻道開播後,創辦《探索·發現》欄目,並任製片人。
盛振華
盛振華,1971年10月出生,先後畢業於安徽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曾任《東方時空·早新聞》主編,現為《探索·發現》主編、《古文明·新發現:金字塔考古行動》聯合總導演。代表作品:大型紀錄片《似水流年》、《顧維鈞1919》、《改革開放二十年人物誌:地平線》,大型直播節目《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九·一八”七十年祭》。曾多次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和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人物片金獎。
王林
王林,出生於山東省泰安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92年起,在中央電視台總裝備部記者站從事紀錄片創作。1994年—1999年先後參與中央電視台《孫子兵法》、《熱血豐碑》、《新中國》、《中國軍隊》、《太空英雄》等大型紀錄片的攝製。其中《新中國》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電視片評選特等獎;《孫子兵法》和《熱血豐碑》獲全國優秀電視片評選一等獎。
2002年-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任編導。主要作品有兩集紀錄片《東方紅衛星傳奇》、五集紀錄片《北洋水師》;系列片《世界文化遺產之中國檔案》之《敦煌》、《雲崗石窟》、《天壇》;中央電視台與鳳凰衛視合作拍攝的大型系列片《中國鄰邦大掃描》導演之一;系列片《秘境追蹤Ⅱ》之《登月謎局》、《機器人類》。2005年起,任《探索·發現》欄目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