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2版(2008年6月2日)外文書名:MusicatYourFingertips
平裝:21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6335803X,9787563358038
條形碼:9787563358038
商品尺寸:22.8x15.4x1.4cm
商品重量:299g
品牌:北京貝貝特
ASIN:B001DXCWO0
內容簡介
《指尖下的音樂》巨細靡遺地講述鋼琴演奏的每個細節。小至指法的運用、練習技巧的方法,大至整場音樂會的排練。另外舉例分析霍洛維茨、魯賓斯坦等名家的演奏曲目,闡釋曲目設計的藝術。除了演奏技巧,書中更流露出作者面對音樂的謙卑與努力,及其頂尖藝術家的風範。編輯推薦
露絲·史蘭倩斯卡,當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累積數十年燦爛演奏生涯和教學經驗,淬鍊成書《指尖下的音樂》。譯者王潤婷曾追隨作者門下兩年,盡窺堂奧,以孺慕之心、流利譯筆,傳述大師獨門秘笈。
媒體推薦
“當代最優秀的女鋼琴家。”——《鏡報》
“自莫扎特之後最傑出的音樂神童。”
——《紐約時報》
“她是我所認識最具才華的人。”
——拉赫曼尼諾夫
作者簡介
露絲·史蘭倩絲卡,世界著名鋼琴家,“美國第一鋼琴夫人”,被倫敦《鏡報》稱為“當代最優秀的女鋼琴家”。4歲起就以音樂神童的身份演出,8歲於紐約公演時,被《紐約時報》譽為“自莫扎特之後最傑出的音樂神童”,並說聽她的演奏是“一種驚心動魄的經歷”。她幼時受教於歐美兩地所有的傑出鋼琴家,盡得浪漫派後期大師們琴藝與音樂觀精髓之真傳,其本人即可稱為“一部鋼琴音樂的活歷史”。從藝76年來,已在世界各地舉辦了3000場以上的獨奏會,和許多著名管弦樂團有過密切合作。她同時也是一位備受歡迎的音樂評審及音樂教學大師,成年後精湛的音樂表達和完美的教學理念,以及總是一針見血地解決許多鋼琴演奏上的問題,為她帶來無數獎項。著作《指尖下的音樂》廣為流傳,是習琴者必備參考書之一。
目錄
中文版序代序樂壇異人
譯序山丘上的木屋
前言三十年個人經驗的累積
第一章個人因素——藝術家的成長
第二章音樂是一種語言
第三章培養均衡地彈奏的能力
第四章練習的秘訣
第五章音樂的吸引與傳達
第六章鋼琴曲目的建立
第七章實用曲目的介紹
第八章精心設計演奏會曲目
第九章完整的準備演奏曲目
第十章聽的藝術
第十一章我的教學經驗
第十二章無聲練習
第十三章錄音機的效用
第十四章裝飾音
第十五章大學程式群體課的內容
第十六章如何走上演奏台
序言
為中國學生所寫直至目前,並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將鋼琴演奏這門藝術作完整而又透徹的講述。我們手邊,有許多討論鋼琴演奏的書,部分是為初級鋼琴學生所寫,部分是鋼琴家寫下的演奏心得及建言。所有這些關於鋼琴彈奏的書,都極有價值,值得研讀。
這本書,主要是為正在發展的鋼琴家所寫。著重於“如何有效地練習”這方面。因為沒有良好有效的練習習慣,鋼琴家在音樂演奏上便無法得到最理想的成就。借著穩定、安全又有目標的練習方法,則無論你對未來的憧憬是多么的遠大、理想有多么的崇高,都能因為它的幫助而走向無限的成功。
文摘
第一章個人因素——藝術家的成長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一首樂曲成為一件藝術品?是什麼特別的原因使得這首樂曲成為一個具有牽動力量的鏈條,能帶動每一位聆聽者的靈感,而在其內心描繪出一幅富有創造性的想像世界呢?貝多芬的交響曲在過去一個半世紀當中,一直受到大眾的熱愛,經過了上千次的演奏,依然能釋放出無比的熱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創造性的火焰”,持續激發著人們的想像力,不斷地喚起演奏者與聆聽者心中的熱情。在音樂中,我們的耳朵絕對不會遺漏一個純正藝術品所欲傳達的精神。這種感受,就好比在一群觀眾面前製造一朵美麗、鮮艷的玫瑰花:細心編排它的葉子,它的花瓣,一片又一片,直到它在我們手中成為一朵完美的生命;此時吹口氣,使它真實地活一下,即使一剎那也好。相信這個情景將使看過的人永難忘懷。當我們演奏一首樂曲時,上述的情景就是我們必須致力做到的,即使樂曲只有幾分鐘或幾十分鐘,我們也要將音樂活生生地呈現出來。因為,唯有把音樂中特有的生命力傳達出來,我們的演奏音樂的再創造——才是深具意義的。
身為一個音樂家,我們的音樂所能表達的,僅僅是真實的自我,不是他人;音樂就像一面鏡子,赤裸裸地將自己反映出來。內心如有任何些微造作、虛偽與不真誠,我們都會感到羞恥,而在音樂中表露無遺。
我們也時常將經歷到的靈感,小心翼翼地儲藏在腦海里,當需要的時候,它們就從記憶里蹦出,像火花一般地點燃我們再創造的力量。我依稀記得小時候聆聽約瑟夫·列文涅彈奏李斯特的《鍾》,依格納茲·弗利德曼(IgnazFriedman)詮釋的蕭邦《三度練習曲》,拉赫瑪尼諾夫魔術般地演奏他的《第三號協奏曲》,以及米沙·埃爾曼(MishaElman)演奏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時,那天鵝絨般柔軟的音色。當時內心的震撼,一直到今天,仍然不斷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在我們的生命里,這些都是至高無上、極其感人的時刻。因為,藝術家們的音樂,肯定了我們這謙虛、卑下的人,是有能力創造出“生命的美”的。而借著非常嚴格、完整的訓練,培養寬廣有膽識的音樂觀念,我們才有可能達到此一創造性的目標。
一位藝術家的形成,是由許多個人特殊的因素所發展出來的,如:高度的想像力、聰慧、靈敏、易於變通,處在任何環境下都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即使面臨的是崎嶇之路,仍然頑強地、辛勤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縱使短淺的音樂評論者將我們列為少數不可理解的族群,卻依然有勇氣、有膽識,堅信自己在藝術上的追求是正確的。在音樂的生涯中,各種障礙都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必須是絕對的樂天主義者。唯有如此,才能毫無怨尤地花上無數小時、好些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在一段非常平凡、不顯眼的技巧上下工夫。有時候,信心是我們唯一能夠擁有的東西,它帶領我們跨越了絕望的天塹。
愛做白日夢、幻想太多的音樂家,應該訓練自己多做些練習;而一些太少夢想、不斷苦練的音樂家,則應該強迫自己不時地舒解、放鬆一下,讓想像力能自由地徜徉。對一個演奏家來說,他的心、他的頭腦和手是在一起工作的。這心充滿了好奇與美,這頭腦知道如何使情感得以宣洩,而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服從且實現心與腦所給予的音樂意念。
當我們埋下一粒種子,種植一朵花時,我們很清楚花的名字,花的顏色、形狀,以及它盛開時的模樣。我們之所以選擇這朵花,主要是我們內心的一雙眼睛已代替肉眼,看到花在未來綻放的情景。音樂的形成與此相去不遠。在練習每首樂曲之初,我們必須能先想像出音樂里每一個音符的音色,每一個樂句的走向,及整個作品欲表達的情感與氣氛。有了想像後,還需要有能力把這些意念顯明地傳達出來。如此,我們創造出來的境界,才能馬上在聆聽者的心中引起共鳴,留下完整且深刻的印象。
先前你在花園種下的玫瑰,經過了細心的呵護與培養,當它成熟開花時,必定於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刻——在清晨破曉的薄霧中、在正午光亮的艷陽下、在夕陽西下時、在月圓光華里——都是美麗的。同樣,當音樂成熟時,不論彈奏於立式鋼琴、小平台鋼琴或巨型演奏琴,也不論演出於起居室、小劇院、大型體育館,或是戶外,我們的再創造都必須是精心的、動聽的,具有絕對的說服力。
雖然“人”的力量極其有限,每個人得之於天賦的能力都並非完美,但是,如果一些不曾顯現的潛力能夠在早期被不斷地刺激、啟發出來,全力發揮,則有朝一日,我們還是可以實現成為一個藝術家的夢想。
藝術是人類精神的無價之寶,為藝術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其間任何小小的成就,都能使我們得到無上的滿足,而在這滿足之中又對音樂有了更灤的認識,對音樂的美有著更高一層的感受。
音樂就像我們呼吸的空氣一般,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樂也是一種語言,比任何話語都更能打動人心。而能夠在情感上與人們相互交流的音樂演奏,便是世間最光輝與神聖的榮耀,它使得極盡枯燥與單調平凡的練習,都變成了無比快樂的過程。
譯註
注一:約瑟夫’列文涅(JosefLheVinne,1874~1944),俄國鋼琴家,曾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在歐美旅行演奏時,經常與愛妻羅西娜舉行雙鋼琴演奏會。晚年歸化美國。著有《鋼琴彈奏的基本原則》一書。
注二:依格那茲‘弗利德曼(IgnazFriedman,1822—1948),波蘭鋼琴家、作曲家及編纂者。萊謝蒂茨基的弟子。善於演奏蕭邦的作品。
第二章音樂是一種語言
音樂是一種活生生的語言,比任何用口語說出的言詞更易打動人心,表達深刻、強烈的情感;而演奏家就是音樂語言的敘述者。
從課堂上學習的第一個音開始,到音樂生涯的終了,音樂家們都必須不斷地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讓每一個彈奏出來的音符具有意義。
雖然,當我們坐在鋼琴前面,永遠無法很完整地聽到自己所彈奏的聲音,但是大部分的鋼琴家仍然完全依賴他們的耳朵來帶領音樂的進行。李斯特曾經說過:“一個鋼琴家在彈奏鋼琴時,對自己的音樂應該持有十分嚴格的批評,這種批評就像發自另一位與自己有相同競爭力的鋼琴家口中。”許多鋼琴家在演奏時,非常忙碌地製造音樂,而忘了用耳朵去聽,這是因為他們在練習的時候,就沒有聆聽自己彈奏的習慣。因此,如果我們想給予自己的音樂一些建設性的批評,必須在練習時便訓練自己用耳朵仔細地聆聽。假想自己是一個聽眾,遠遠地坐在離鋼琴右邊4英尺的地方(那裡是鋼琴發聲後,所有聲音聚集的點),全神貫窪地聽著我們的音樂是否連貫,線條是否有意義,整首樂曲是否充滿了音樂的起伏與流動。
當我在練習的時候,時常將琴蓋完全打開,放下譜架,為的是使自己習慣於彈奏時眼前有寬廣的空間。在正式演奏時,打開的琴蓋將所有的聲音傳達到觀眾席上,我便透過眼前的空間,找一個可以集中凝視的點,幻想自己正坐在那裡聆聽著。而當我彈奏一首協奏曲的時候,交響樂團里某位第二小提琴手便是我凝視的對象。任何一種情況下,我都儘可能地把最細微、精緻的音色呈現給那位特定位置上的聆聽者,那個人就是我——一位最接近鋼琴的聽眾。一旦在練習與演奏時養成了這個習慣,則不論在兩千個或兩萬個聽眾前,也不論是在一間小客廳、一座演奏廳,或是在麥克風前面,音樂便都能自然而不困難地自指尖流露出來了。
小提琴家米沙.埃爾曼(MiachaElman)認為,將音樂線條演奏得圓滑有方向,使音與音之間具有黏密性、不中斷,對於一位鋼琴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要求,而這個要求比起其他樂器的演奏者要困難得多。聲樂演唱者與弦樂演奏者在演出時把音樂線條完滿地表達出來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他們通常努力的只是一個單旋律。但是琴鍵藝術家卻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例如:兩隻同時演奏的手,兩隻要幫忙的腳,及如何在不受和聲及踏板的干擾下,把旋律自由自在地彈奏出來。有時候,演奏一首樂曲,為了使旋律能唱得圓滑、有方向,從頭到尾不中斷,我們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經過一切努力後,還必須能排除一切干擾,集中所有的心力於音樂線條的表達上;不過分誇張地彈奏樂句的高點,不在漸強與漸弱的樂句中失去方向,也沒有任何生硬的起伏。因為音樂的表達,永遠都需要以自然的流動為依歸。
一個鋼琴家,在練習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將樂句的氣氛與精神,簡明而完整地表現出來,傳達作曲家所希望我們傳達的信息。一旦在某個樂句中,做到了我們所想像的情景,那便是令人興奮無比的突破。我曾經說過,音樂在所有的語言中是最富有想像力、最扣人心弦的;也正因為如此,音樂也是最難以捉摸、最難以表達的。我們只能間接地靠樂譜的提示來理解,而沒有辦法得到像文字般清楚的說明。
針對上述的問題,我認為有一個解決的方法,這個方法不論用來練習一首海頓的小步舞曲,還是用來練習一首李斯特的狂想曲,都同樣具有幫助。那就是以“話語”為鑰匙,幫助我們打開音樂之門,了解樂曲的精神。練習時,分析樂曲中每一個句子,然後用平靜且能聽得見的聲音告訴自己,你認為某一樂句欲表現的情緒是什麼:是愉悅、悲傷,還是思鄉、抱怨?是痛苦、歡樂,還是熱情、預言?在你決定了最適當的“感覺”後,將這種“感覺”在鍵盤上一次又一次地做試驗,直到你雙手彈奏出來的音樂成功地呈現了先前在口語上給予自己的提示。經過這樣的練習,很快地,你便能透過音樂傳達出自己的情感。接下去,你可以再試著用各種不同的彈奏方式來表達相同的情緒,這時,和聲與小心使用的踏板,便不再帶來任何困擾,而能夠幫助你將旋律作盡情的歌唱了。
我記得拉赫瑪尼諾夫曾經針對樂句表達的問題,對我做過一個示範:他拿出一條橡皮筋,輕輕地拉,而後放手,讓它自然地反彈回去。下一次,則不斷地向外拉,直到橡皮筋超過它張力所能負荷的極限,結果它斷了。他解釋道:“在一首和諧而完整的音樂表達里,任何一個音樂的線條都不應該被拉得太長,超過它應有的長度。”因此,在彈奏每個樂句的結尾時,身體和音樂必須同時做到一個自然的反應——呼吸,雖然我們不可過度與誇張地呼吸,但是絕不能沒有。呼吸使得我們帶領聆聽者在有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一個樂句,也使得音樂的緊密度被完整且堅固地保持著。在某些樂段中,一連串的樂句進行,像過門般地帶著我們走入另一種新的情緒里,這種過門的感覺,就像是通道上的一盞燈突然被打開——如蕭邦《F小調協奏曲》第二樂章的第21小節里的Eb大和弦,經過它的指示,音樂走向了另外一個境界。
談到過門,我們需要討論一個很迫切的問題,那就是“漸弱”的表達。因為某種原因,我們常在“漸弱”的樂段中減慢速度。事實上,“漸弱”只是單純地在樂句的音量上慢慢減少,與節奏上的變化沒有絲毫的關聯。如果在減弱音樂的同時放慢了速度,則這位彈奏者若不是初學鋼琴,便是一位拙劣的音樂家。蕭邦深深感到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於鋼琴彈奏者身上,因此他強烈地認為,練習時應該使用節拍器。
關於音樂中的“漸慢”,不論樂句是基於何種音量上,“漸慢”都必須是自然而且幾乎無法被察覺到。卡薩爾斯(Casals)曾將“漸慢”與汽車在紅燈前的暫停作比擬:“紅燈前,突然地剎車停下,你必定會向前沖,很可能還會撞破頭骨;如果你能慢慢地、緩緩地停下,則車內一切事物都還能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你也可以完完整整地走出汽車。”因此,“漸慢”應是極盡溫和之可能,只有彈奏的人知道,他們在音樂的進行上動了一些手腳。
通常,我們彈奏過的曲目會跟隨著我們的成長日趨成熟。在我彈奏蕭邦《F小調協奏曲》第三章的第一主題時,我便深深地感覺自己在詮釋上的轉變。赫尼克(Huneker)曾經形容這個樂章是“馬祖卡舞曲的氣氛,非常高雅,充滿了純淨甜美的旋律”。
我第一次接觸這首樂曲是在12歲的時候。那時,我用一種很直接的態度來彈奏它,氣氛是天真無邪的。數年後,我使這個樂句更為光亮圓滑,在快樂的氣氛中加入許多高貴典雅的色彩,因為我開始感覺到,這個樂章反映出當時瀰漫在蕭邦與他巴黎聽眾間的一種貴族氣息。這種感覺跟隨著我經歷了許多場音樂會,直到多年後的一天,我突然發現,我並不滿意其中一個音符的表達,這個不滿意使我整個改變了自己對這首樂曲的解釋。我開始使用較為戲劇性的彈奏代替了原先歡樂的特質。這真是一種令人著迷的成長過程,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我經歷了無數類似的經驗。
當我們與一首樂曲一同成長時,總是不斷地想在詮釋上尋求更新的音色表現、更新的細節及意境。不論在過往的日子裡,我們是如何感受著這首樂曲,這些感受皆會隨著時光的更替,而變得半真實,那是再也無法重溫的舊夢了。
我從不在樂譜上做記號。因為我喜歡在每一次重新彈奏某首樂曲時,都有新鮮的感覺。一些小細節很可能在上一次演奏時,並未被注意到,或是未能完全理解它們的意義,而在這一次卻可以被發現,而給予整個樂句新的面貌及涵義。
創造本身就是賦予生命,而再創造亦應是生動、充滿活力的表現。像空中飄浮的白雲、微風裡晃動的枝葉,人們熟睡時,體內的器官及腺素依然是不停地在活動著,一旦它們靜止不動,便是我們死亡的時刻。一條小河停止流動,會形成一個沉滯的小池塘,而音樂的線條失去進行的方向時,音符也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絕大多數傑出的音樂作品都有一個完整的結構,在這個結構下,樂曲中每一個音符與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它們在樂曲中有一定的位置。通常,一條長的樂句是由許多小樂句組合而成,而每一個小句子裡又存在著許多更小的元素。單獨看一個小句子與整體看一個大的樂句,在音樂的表現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