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技術創業叢書的總論性質的教材,《技術創業:創業者與創業戰略》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介紹了創業的基本知識和程式,包括創意、創業計畫書、企業的組織架構和融資模式選擇等;二是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為基礎,介紹了創業企業戰略分析的基本框架和競爭策略方面的內容,包括行業選擇、產品定位和定價策略等。考慮到技術創業者的知識背景,《技術創業:創業者與創業戰略》在探討理論的同時,結合了大量高新技術企業的經典案例,使得《技術創業:創業者與創業戰略》內容深入淺出,極具親和力。
目錄
第1章創業者與創業1.1全球創業活動的興起與發展
1.2創業的本質
1.3創業者
1.3.1創業者的特徵
1.3.2創業者的分類
1.3.3技術創業者
1.3.4連續創業者
1.4企業家人力資本的特性及企業的本質
1.4.1企業家人力資本的特性
1.4.2企業是企業家人力資本的間接定價器
1.5認知模式與企業家的生命周期模型
1.6創業決策過程
第2章創意與商業構想
2.1創意開發與管理
2.1.1創意的內涵、特性與來源
2.1.2創意開發
2.1.3創意的篩選與評價
2.1.4創意管理
2.2新產品開發管理
2.2.1新產品開發的內涵、類型及其特徵
2.2.2新產品開發的規劃
2.2.3編寫產品規劃書
2.2.4新產品開發應注意的問題
2.3創業計畫書撰寫
2.3.1創業計畫書的內涵和內容
2.3.2創業計畫書的編寫步驟
2.3.3創業計畫書的評價
2.3.4編寫良好的創業計畫書應注意的問題
第3章創業的資源、知識和能力
3.1創業資源
3.1.1資源的內涵
3.1.2戰略性資源的內涵與檢驗
3.1.3創業資源的內涵與分類
3.1.4創業資源的整合
3.2創業企業的知識管理
3.3創業能力
3.3.1創業能力的內涵
3.3.2創業能力的構成要素
3.3.3創業能力的層次
3.3.4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模型
3.3.5個人創業能力向企業(團隊)創業能力的轉化
第4章創業的形式
4.1公司創業
4.1.1創業與公司創業
4.1.2公司創業的內涵
4.1.3公司創業的形式
4.2個體創業
4.2.1創業者的素質能力
4.2.2技術創業者的素質能力
4.3國際創業
4.3.1國際創業的概念
4.3.2新創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生存與發展
4.3.3國際創業的形式
第5章創業資本與創業
5.1創業資本的興起與發展
5.1.1創業資本的基本特徵
5.1.2創業資本的興起與發展
5.2創業資本的組織形式
5.2.1天使投資
5.2.2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公司
5.2.3公司制創業投資公司
5.2.4政府投資
5.2.5大公司的創業投資機構——子公司型
5.2.6其他形式
5.3創業資本的運營與管理
5.3.1創業資本的運營過程
5.3.2創業企業的培育
5.4創業資本的退出
5.4.1股票上市退出
5.4.2股票回購退出
5.4.3出售退出
5.4.4清理
5.5我國創業資本的退出方式
第6章新創企業的競爭戰略
6.1產業環境分析
6.2五力分析
6.3市場結構的度量
6.4進入壁壘,障礙
6.5第六種力量:互補品
第7章新創企業的定位戰略
7.1價值和價值鏈
7.1.1價值的主觀性
7.1.2價值鏈
7.1.3價值鏈分析要點
7.2成本領先戰略
7.3差異化戰略
7.4實施成本優勢戰略與差異化戰略的條件比較
7.5目標集中戰略
7.6戰略群組
第8章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策略
8.1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
8.2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本結構特點
8.3技術標準和網路正反饋效應
8.3.1標準的好處
8.3.2標準的建立
8.4規格大戰
第9章企業定價策略
9.1量本利分析與定價
9.2成本加成定價
9.3差別定價類型及條件
9.3.1二級差別定價
9.3.2三級差別定價
9.3.3時間價值與三級差別定價
9.3.4品級調整與品級差別定價
9.4二部定價
9.5低價保證
9.6捆綁定價
9.7金鳳花式定價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創業是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進行開創新企業或改進原企業的一種市場活動。創業是人類擺脫貧窮走向富裕的根本途徑。世界經濟在近代以來不斷增長與發展,其根本原因是人們不斷地創業創新。從全球範圍來說,在人類進入21世紀後,創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當今的世界已開發國家,“創業型經濟”日趨活躍,不但刺激了生產力發展,加劇了經濟競爭,而且在創業中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配置、就業的增長、技術的進步、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還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已開發國家,隨著經濟環境的變革,新技術成果不斷湧現,經濟體制日益寬鬆,市場結構不斷最佳化,市場環境更加開放,中小型科技公司活躍,創業的扶持政策日趨完善,極大地促進了創業活動特別是技術型創業經濟的發展。21世紀以來,創業型經濟成為了已開發國家經濟活動的重要特徵,並成為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所謂創業型經濟,是指基於企業家的創意和創新,以新辦“創業型公司”為重要途徑,在微觀上實現企業家的個體價值,在巨觀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一種經濟形態。創業型經濟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為創業活動多,創業啟動和退出率較高,技術創新發明與專利多,研發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密集,經濟成長率和就業率高。與傳統經濟形態相比,創業型經濟具有更寬鬆的市場體制,更合理的市場結構,更具激勵作用的創業扶持政策,更開放的市場環境。正是由於日趨活躍的創業型經濟,才推動了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和發展。
對於許多開發中國家而言,正是由於體制和環境的制約,創新創業不夠活躍,才造成了經濟成長和發展緩慢,就業壓力日益增大,民生問題叢生,社會不穩定。因此,開發中國家應該在學習和借鑑已開發國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國的國情,創造激勵創新創業的環境、體制與政策,以此作為促進經濟成長、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穩定社會的途徑。
精彩書摘
起源場是指互相了解、相互信賴,能夠自由輕鬆地交流,從而能夠孕育出種種想法和思路的場所,是實實在在的物理意義上的場,比如家庭、會議室、辦公室、車間、研究室、餐廳、酒吧、咖啡館、茶座、各種娛樂場所等。起源場是傳播、轉移、擴散和共享個人隱性知識的場所。但起源場僅僅能夠形成共同體驗,並不產生新知識,只是一個孕育新知識的肥沃土壤。對話場是把個人的想法和思路用文字、語言、符號等形式表達出來,轉化為顯性知識的場所。對話場和創出場在物理意義上是類似的,只是在知識創造中的作用不同。它主要提供一種氛圍,促進交流意見和激烈爭論,以獲取“理不辯不明”的效果,使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部門的顯性知識,把個人的專有知識轉化為部門的共同知識。對話場能增加組織的知識存量,促進新知識的生產。
系統場是傳播、拼接和整合知識的場所。它推廣和共享對話場產生的新概念、新知識,並與其他概念對接、疊加和融合。系統場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等現代化手段展開,把對話場的知識整合一體化,轉化為組織內部的知識。系統場可以使組織內部的知識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實踐場是個人為主體的情景場所。它通過個人的主動行為,檢驗和吸收新創造的知識,並把它變成新的屬於自己的隱性知識。
四種“場”都有助於新知識的創造,每個“場”所產生的知識終將成為組織的知識基礎而歸大家共同分享。知識創造通過“場”、知識資源、SECI過程三個層面來實現。因此,“場”是知識創造過程中的主要平台,“場”的作用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知識創造的效果和效率。
(2)創業者知識創造和獲取。
第一,創業者知識管理的內涵。創業者知識管理是指對創業領域、環境和自己頭腦中‘所蘊藏的信息和知識的組織、利用過程,創辦企業的過程即所有儲備的知識重新組合、充分使用、充分吸納新知識和廣泛學習的過程,這種處於積極動態的學習和利用知識是創業者價值的真正體現,它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成功與否的一種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