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指南

本課題立足於當代“大學生創業率偏低”這一實際現狀;根據上海市團委08年提供的數據,當前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2%,這一數字與美國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有整整十倍的差距。本文從大學生創業者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真實案例,圍繞大學生創業所需條件進行討論,深入研討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出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並且提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本文共分為四個章節,重點談了三個問題;分別是大學生創業者素質,大學生創業難點和大學生創業環境,這三點因素包含了大學生創業過程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

《大學生創業指南》

國內第一本由在校大學生創業者編寫的創業指南
作者:楊銳
2009“西華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
原題大學生創業失敗原因分析及其對策
完成:2009—10—1

中文摘要

摘要:本課題立足於當代“大學生創業率偏低”這一實際現狀, 根據上海市團委08年提供的數據,當前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2%,這一數字與美國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有整整十倍的差距。 本文從大學生創業者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真實案例,圍繞大學生創業所需條件進行討論,深入研討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出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並且提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本文共分為四個章節,重點談了三個問題;分別是大學生創業者素質,大學生創業難點和大學生創業環境,這三點因素包含了大學生創業過程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第一, 起點理論,素質作為一個人的前提,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講創業素質更是尤為重要。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創業素質和條件,以及如何掌握這些創業素質和條件,執行力的強弱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二, 路上理論,本文指出了大學創業過程中普遍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缺少資金、缺少經驗、項目方向錯誤、以及忽視細節等,針對每一問題筆者都提出了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第三, 環境理論,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可以孕育出一大批優秀的創業企業。大學生創業環境大致可分為外環境和內環境,外環境主要體現在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創業環境上面,文章提出了大學生應該怎樣合理正確地使用創業優惠政策;內部環境主要在於創業者自身,文章認為社會應該加強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創業氛圍,這樣才能提升中國大學生創業素質。
前言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馬雲常對青年創業者這樣忠告。
創業是一門藝術,就像畫畫一樣,每個人都能畫,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畫得好,能夠稱得上大師的只有那么幾個。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看著創業成功者頭頂上巨大光環而走上創業之路的,而不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哪怕自己根本不具備創業者的素質。倉促上陣必將狼狽下馬。創業是一場關於人的膽識、智慧、情商加上執行力的綜合考研,對創業者的要求不只是簡單做好一份工作,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心理要裝著整個項目熟悉裡面每一個構成元素,並且能夠自由駕馭、戰略規劃、統籌調配,均衡內部關係使之達到一個最具戰鬥力的狀態。總而言之創業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藝術。
近些年各地不斷出台扶持大學生的優惠政策,不少大學生也加入了青年創業的大軍。與具有社會工作經驗的創業者相比,大學生創業更顯劣勢。不僅缺乏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尤其缺乏人際關係和商業網路。由於對市場情況的不了解,缺乏真正有商業前景的創業項目,許多創業點子經不起市場的考驗;缺乏商業信用,在校大學生信用檔案與社會沒有接軌,導致融資借貸困難重重;喜歡紙上談兵,市場預測普遍過於樂觀;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看不起蠅頭小利,往往大談“第一桶金”不談賺“第一分錢”;獨立人格沒有完全形成,缺乏對社會和個人的責任感,甚至畢業後有繼續依賴父母過日子的想法。因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在社會中普遍偏低!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究竟是多少?現在社會上說法不一,最高的有10%、最低的更是達到了0.01%。根據廣東省團委公布的數據;廣東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是1%,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地區的是浙江也只有4%,全國的平均水平在2%左右,而在歐洲和美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是20%。很明顯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大大低於歐美平均水平。為什麼中國會有那么多的創業大學生走不到成功的終點,半路殺手真的對大學生創業者有那么大的考驗。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實際出發、聯繫客觀事例、綜合各方面因素、全面系統地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現實要求我們必須搞清楚大學生創業為什麼
有人說;大學生創業肩負著這個時代的使命。那么只有2%的成功率,創業失敗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學生難以擺脫的命運。為什麼明知道大學生成功率那么低,各地政府還紛紛出台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那是因為創業不僅僅只是一代人的奮鬥,我們需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培養出我們這個民族的創業精神。創業需要有人流血需要有人葬送,前人貢獻的就是後人可以不斷吸取的經驗。踩著前人“屍體”前行總比摸石頭過河好。《贏在中國》評審馬雲講:創業者多去看別人失敗的經歷,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這么幾個,去學習那些失敗經驗以後,不僅不會讓你的膽子更小,而是讓你的膽更壯。

目錄

一;第一章 生死起點
第一節: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條件
1.1.1 創業者必備的素質
1.1.2 創業前必要的知識儲備
1.1.3 創業者應具備的綜合能力
1.1.4 創業者必備的經營管理能力
1.1.5 創業者應具備的風險投資常識
案例1
案例2
第二節;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業能力和素質
1.2.1 大學生創業需要在期間有常識的做好準備
1.2.2 大學生創業需要在創業進程中不斷完善提高
1.2.3 掌握伴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的心理變化
.2.4 在過程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過創業能力、素質
案例 3
案例 4
第三節;大學生創業考驗執行力
1.3.1 所謂執行力
1.3.2 執行力構成四要素
1.3.3 團隊執行力
二;第二章:創業在路上
第一節;不管你是兔子還是烏龜都必須方向正確
2.1.1 如何選擇創業項目
案例 5
2.1.2 寫好一份策劃書
案例 6
第二節;創業三道坎
2.2.1 創業資金不足
2.2.2 創業團隊內部矛盾
大學生創業缺少經驗
案例 7
第三節;大學生創業注意細節
2.3.1 創業需要注重的細節
2.3.2 創業需注意技術方面的細節
2.3.2 大學生如何守業
三;第三章;創業環境
第一節;大學生創業政策環境
3.1.1 大學生創業政策主要集中在七個方面
3.1.2 發揮政策的實際效應
3.1.3 樹立正確的政策理念
第二節:大學生創業教育
3.2.1 什麼是創業教育
3.2.2 創業教育的內容
3.2.3 創業教育的意義
四;第四章:總結

第一章;生死起點

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方法有很多種,有些是浴血奮戰最後戰死沙場,有些是招人暗算結果冤死,還有人不明不白到頭來糊塗死,最可憐的就是那種明明自己不行還要偏偏上去送死。
如果讓史玉柱賣燒餅,他都會比一般人賣得好。創業者比創業項目更重要,這是很多成功創業者認同的觀點。我們常常說一個創業團隊好,不只是他們做的項目好,更重要的是這個創業團隊裡面的人好,個個精兵強將才能打出漂亮仗。投資銀行可能會看重於你的創業項目,但是作為創業者卻應該先看清楚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具備創業者素質,然後再決定是否選擇創業。

第一節 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條件

自主創業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同時他也屬於“三高”行業;挑戰性高、技術含量高、淘汰率高。創業本身的過程是對創業者自身能力智慧、膽識氣魄的一種全方位的考驗,他對創業者的個人素質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
1.1.1 創業者必備的素質
創業者本人的意志、品質、氣質、個性、愛好、特長、商業意識以及性格等與創業有著緊密的關聯。合格的大學生創業者應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具有堅毅、自製、勇敢、果斷等品質。具有風險意識,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體魄,具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和面臨失敗時的自我激勵能力,具有獻身精神、有達到目標的自信心、勇氣和執著力,能解決創業時來自內部和外界的大量未知風險帶來的各種突發問題,並承擔巨大壓力,經受失敗的考驗。
第二,要正直、守信,有責任感,大學生創業者對團隊成員、投資者都必須有責任感,具有務實精神,能夠踏實做事,待人誠懇。樹立起一個領導者的親和力與個人魅力。
第三,具有敏銳的商業意識,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辦事,遵循公平交易原則,遵紀守法,誠實可靠,同時,具有科學的經濟頭腦,要思路清晰,能夠分析判斷經濟運行趨勢,權衡經濟利益,核算投入、產出,能夠尋找、捕捉和創造商機。
第四,具有自我實現欲望和創新精神,創業者的動力並非源於對金錢的貪婪,而是出於自我實現和成功的強烈欲望,以及強烈的創新意識。
第五,具有團隊意識,創業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學會凝聚起整個團隊的力量。反過來講一個能讓創業者思想、能力、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和善於學習借鑑的團隊,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美國的心理測驗專家約翰•勃勞恩說:“創業的技巧雖然是學來的,但是具有某些素質的人占了先天的優勢。”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創業的素質,心理社會學家認為以下十類人不具備創業的素質:缺少職業意識的人;優越感過強的人; 唯上是從,只會說“是”的人;偷懶的人;片面和驕傲的人;僵化和死板的人; 感情用事的人;“多嘴多舌”與“固執己見”的人;膽小怕事,無主見的人;患得患失又容易自滿的人。
1.1.2 創業前必要的知識儲備
大學生創業面對茫茫商海,僅具備基本的素質還遠遠不夠,還要做好許多知識和能力的準備。
第一,具有紮實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非專業知識。只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寬廣的非專業知識相結合,才能從戰略的高度正確分析形勢和事物的發展趨勢,用遠大目光和敏銳的洞察力,把握事態的發展,產生精闢獨到的見解和謀略,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把握其規律,樹立並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
第二,商業經濟學領域知識的儲備,如商品交換、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商品價值規律等知識。通過學習這些商業知識,創業者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才能實現價值的增值,創造財富。
第三,應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如人事管理、資金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生產管理和市場行銷管理等知識。通過學習管理知識,改進管理方法,豐富管理經驗,不斷發掘新的管理資源,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應具備相關的政策知識,如工商註冊登記知識、經濟契約知識、稅務知識、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法律知識對大學生創業必不可少,它可以幫助大學生創業者順利走好創業之路。
1.1.3 創業者應具備的綜合能力
對創業者來說,具備各種能力是創業成功的前提條件。因此,大學生在開始創業前或在創業過程中必須不斷培養和提高自我綜合能力。
第一,創業者具備的學習能力,既獲取知識的能力,包括對知識的接受、轉化與套用。要能夠把在創業過程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成為自身的工作經驗。
第二,創業者具備實踐能力、科研動手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能夠將自己頭腦中的思想、創意和靈感轉化為現實的科技發明成果和現實產品。
第三,創業者具備組織領導能力,即要有出色的領導水平,具備統帥和用人能力。創業者要有對自己員工的指揮、調動、協調以及對非人力資源的集中分配、調度、使用能力。還要有對公司組織機構的設計與再設計工作的能力,表現為對組織機構的設計、人員的配置,如對組織成員職位的任命安排、明確其職責範圍等等。
第四,創業者具備管理能力,即要有經營決策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指揮協調能力、抵禦和化解風險的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對這個創業項目進行計畫、組織、領導、控制。
第五,創業者具備協作能力,協作是創業者事業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協作性是一種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善於理解對方、體諒對方,善於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質,它與創業者獨立思考,自主行動並不矛盾。培養協作能力是創業者獲得他人支持的重要前提條件。
第六,創業者具備溝通能力,無論對團隊核心人員還是對公司員工、合作夥伴、投資方等等,溝通是最關鍵的。創業者要能夠隨機應變和左右逢源,在人際交往中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能研究和理解對方的心理,促使相互間心靈溝通、情感融冶,獲得理想的人際關係。 【1】
1.1.4 創業者必備的經營管理能力
經營管理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是指對人員、資金的管理能力。它涉及到人員的選擇、使用、組合和最佳化;也涉及到資金聚集、核算、分配、使用、流動。經營管理能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綜合能力,是運籌性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的形成要從學會經營、學會管理、學會用人、學會理財幾個方面去努力。
(1)學會經營。創業者一旦確定了創業目標,就要組織實施,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學會經營。
(2)學會管理。要學會質量管理,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質量不僅是生產物質產品的生命,也是從事服務業和其他工作的生命,創業者必須嚴格樹立牢固的質量觀。要學會效益管理,要始終堅持效益最佳原則,效益最佳是創業的終極目標。可以說,無效益的管理是失敗的管理,無效益的創業是失敗的創業。做到效益最佳要求在創業活動中人、物、資金、場地、時間的使用,都要選擇最佳方案運作。做到不閒人員和資金、不空設備和場地、不浪費原料和材料,使創業活動有條不紊的運轉。學會管理還要敢於負責,創業者要對本企業、員工、消費者、顧客以及對整個社會都抱有高度的責任感。
(3)學會用人。市場經濟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市場、擁有顧客、擁有發展。一個學校沒有品學兼優的教師,這個學校必然辦不好;一個企業沒有優秀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這個企業就不會有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個創業者不吸納德才兼備、志同道合的人共創事業,創業就難以成功。因此,必須學會用人。要善於吸納比自己強或有某種專長的人共同創業。
(4)學會理財。學會理財首先要學會開源節流。開源就是培植財源,在創業過程中除了抓好主要項目創收外,還要注意廣辟資金來源。節流就是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樹立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的思想。大凡百萬富翁、億萬富翁都是從幾百元、幾千元起家的,都經歷了聚少成多、勤儉節約的歷程。其次,要學會管理資金。一是要把握好資金的預決算,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要把握好資金的進出和周轉,每筆資金的來源和支出都要記賬,做到有帳可查;三是把握好資金投入的論證,每投入一筆資金都要進行可行性論證,有利可圖才投入,大利大投入、小利小投入,保證使用好每一筆資金。總之,創業者心中時刻裝有一把算盤,每做一件事、每用一筆錢,都要掂量一下是否有利於事業的發展,有沒有效益,會不會使資金增值,這樣,才能理好財。
(5)要講誠信。就創業者個人而言,誠信乃立身之本,“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如不講信譽,就無法開創出自己的事業;失去信譽,就會寸步難行。誠信,一是要言出即從;二是要講質量;三是要以誠信動人。
1.1.5 創業者應具備的風險投資常識
大學生創業絕大多數人擁有技術但缺少資金。技術和創新只有與商業和資 本 結 合,完成研發和商品化,產生盈利,才能獲得成功,也才能獲得經濟利益的回報。因而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很大可能會去尋找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在國外創業者尋找VC是最普遍的做法,國外的創業成功率那么高就是依賴於國內高度發達的風險投資資本市場。創業啟動資金和後續資金的充沛與否已經成為創業者成敗的關鍵因素,大學生要想創業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風險投資常識。為了籌集到創業所需要的足夠資金,在公司創辦之初,就要選擇市場急需而且前景好、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這樣才能引起風險投資公司的興趣。【2】

案例1


成都“第一研究生麵館”開張
自古君子遠庖廚。遙想那是2004你的聖誕節,成都市一所高校食品科學系6名研究生聲稱自籌資金20萬元,在成都著名景觀———“琴台故徑”邊上開起了“六味麵館”。
就在大才子司馬相如和美女實業家卓文君當壚沽酒的琴台故徑旁,6個研究生的麵館橫空出世,這個開頭,夠石破天驚。放眼成都,一時之間恐怕找不出第二家比這更牛的麵館了,人家連跑腿的小二哥都是清一色碩士呢。
自稱秘訣:南北結合天下無敵。店長講“北方的面講究筋口好,有嚼頭;南方的面在湯底上追求獨特口味。我們要是把這些特點結合起來,就是天下無敵了。”看來,這“六味麵館”的秘訣就是“南北結合”!
壯志雄心:5年後開20家連鎖店。第一家店還未開張,六位股東已經把目光放到了5年之後,一說到今後的打算,他們六位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開分店啦!今年先把第一家店搞好,積累經驗,再談發展。我們準備兩年內在成都開20家連鎖店,到時候跟肯德基、麥當勞較量較量。
情傷錢損:無人管理,草草收場。不久後,由於麵館長時間處於無人管理和經營欠佳的狀況,投資人已準備公開轉讓。這家當初在成都號稱“第一研究生麵館”的餐館僅僅經營了4個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場。內中滋味:研究生門館關門有內幕?
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來製造廣告轟動效應,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人預料。“研究生麵館”開業不久,6名研究生就一個個被學校領導找去談話,要他們在學業和麵館之間做出選擇:要么退出,要么退學。
創業失敗--原因分析
其一,生意不紅火,管理上也出現混亂,6位研究生稱功課繁忙,店堂內經常無人管理。其二,麵館本身:“味道不好,分量不足,吃不飽。”麵館所在街道非繁華商業市區。其三,每月支出龐大,入不敷出
當時就有人評論道;6個碩士準股東已經在考慮5年後的宏圖偉業了,老實說,讓人有點擔憂。我們都是飲食男女,用最直白的話講,我們不看你的文憑,只看你的口味。所以,別拿5年後的美景來說事。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在這個凡事講求實用的年代,一個九眼橋請來的師傅都可以做出一碗香氣騰騰的臊子麵來,請給我一個心無旁騖直奔你們麵館的理由先!如果非得要為這個前途未卜的麵館占一卦的話,我只能虛頭巴腦地套用一句王家衛式的台詞:一個傳奇,我看到了開頭,我猜不到的,是它的結尾。

案例2


大學生小劉畢業後一直想自己做老闆,看到鄰居在小區里開了一個食品雜貨店收益一直不錯,頗為心動。於是,小劉租了小區內一個庫房做店面,籌集了一萬多元錢做啟動資金,進了一些貨品,開了一家食品雜貨店。但是經營了兩個月後,小劉的食品雜貨店就撐不住了,不得已關張。為什麼同樣是食品雜貨店,鄰居可以幹得紅紅火火,小劉的店就經營慘澹呢?原來,小劉為了突出自己食品雜貨店的特色,沒有像鄰居一樣進茶、米、油、鹽等大眾用品,而是將經營範圍鎖定在沙司、乳酪、芝士等一些西餐調味食品上。但是小區裡的居民對她的貨品需求少,加之她店面的位置在小區邊緣,而且營業時間不固定,由著她的性子開,很多鄰居都不願意繞道過去,所以生意不紅火。 兩個月雜貨店就被迫關張。
專家評說:求新求異並非處處適用市創業培訓中心專家指出:小劉創業之初求新求異的心理,很多大學生都有,這是優點但也是致命的缺點。經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經營要符合市場環境的需要。像小劉的食品店之所以會關張,是因為她沒有搞好市場調研,這個食品店如果在一個涉外社區內也許會經營得很好,但是她選擇的是一個普通居民區。普通社區裡的食品雜貨店對茶、米、油、鹽的需求遠遠要大於沙司、乳酪、芝士等西式調味品,再加之鋪面的選址不合適,營業時間不固定,也是小劉創業失敗的原因。

第二節、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業能力和素質

知識需要積累,能力需要錘鍊,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創新創業往往需要通過長期艱苦的探索和磨練,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所成。因此,決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而且有些東西是無法事先完全準備好。比如,管理、財務=風險投資等等。即時事先準備好,真正面對實際問題,可能發現和學習的東西完全不同。當今社會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大好機遇,有這方面優勢和志向的大學生應該在主動學習積累知識和技能背後的、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心態調整、方法論方面的共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大膽艱苦的嘗試,勇於在實踐中磨練,成為新的創業者。
1.2.1 大學生創業需要在校期間有意識的做好準備
大學生創業必須有著投身創業的理想和志向,否則,往往被創業中的困難、挫折所嚇倒。有創業志向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就應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有意識的培養創業的意志品質。在樹立崇高理想的基礎上,和實際學習目標結合起來,在學習過程中不怕困難和挫折,嚴於律幾,出色的完成學業。同時,應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確立目的、制定計畫、選擇方法、執行決定和開始行動的整個實踐活動中,實現意志目的,鍛鍊意志品質。在此基礎上,還應加強意志的自我鍛鍊,注意培養提高自我認識、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自我命令、自我鼓勵的能力。此外,培養健全的體魄,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也是鍛鍊堅強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
1.2.2 大學生創業需要在創業進程中不斷完善提高
大學生要想培養商業意識,就套用心去鑽研有關商業知識。特別是在創業實踐中善於觀察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質,善於收集和利用信息,摸清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積極主動去尋找和創造商業機會。同時,大學生要想挖掘自己智慧潛能,就必須認識智慧潛能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而又極其複雜的綜合概念。因此,在鍛鍊和培養自己的創業才能時,不能局限於單純從成才的方面去尋求提高的捷徑,而必須在多方面打好紮實的基礎知識,既有通過學習增長知識和智力,還要通過創業和實踐來增長才能,也要通過創業過程中的競爭和自我否定增長才能,以求得創業才能得綜合性提高。
1.2.3 掌握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心理的變化
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者一般都將經歷如下歷程:首先,不甘學習、生活和發展現狀――建立創業發展規劃目標―組織創業團隊―為目標實現奮鬥;接下來,不考慮任何物質利益的嘗試―挫敗―失敗―再嘗試―挫折―局部成功;最後,成功點逐步增多―成功量的累積到階段性的飛躍――最終走向成功。伴隨這樣的進展過程,大學生創業者心態也將發生變化:由起初的興趣、特長和愛好――目標和熱情―團隊工作的樂趣―夢想和理想化的前景激烈;接下來是挫折、懷疑和信心的反覆摧殘和重建;最後是重新評估和隊目標和自身的再認識―責任―新的樂趣和興奮點
1.2.4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供創業者素質
大學生創業需要在校期間有意識做好準備。有創業志向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在樹立崇高理想的基礎上,和實際學習目標結合起來,不怕困難和挫折,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加強意志鍛鍊,培養健全的體魄。 大學生創業需要在創業過程中不斷完善提高。 大學生在鍛鍊和培養自己的創業才能時,要通過創業實踐來增長才能,也要通過在創業過程中的競爭和自我否定增長才能,以求得創業才能的綜合性提高。
與創業進程心態變化相對應的學習過程;起初,被動盲目學習和積累―專注目標直接相關內容――擴大目標外延――理解目標的社會背景和真實必要條件;接下來在嘗試、失敗、總結、調整的循環中發現缺陷(包括知識、能力甚至目標本身)並改進――領悟隱藏在市場、技術、商業背後的秘密即規律性---有的放矢的學習;最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思維體系---有選擇的補充和提升知識水平。因此,大學生創業知識、能力和素質一方面需要事先有意識的準備,另一方面需要在創業進程中不斷完善提高。【2】

案例3


開學初小李想開家快餐店。經過一段時間的選址,他發現某校門口的一家快餐店正要進行轉讓,於是悄悄地對該店的四周展開了一番“偵察”,快餐店地處學校的門口,這所學校有近千名學生,旁邊又有一個建築工地,民工少說也有百餘人。因此,對前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再說快餐店的證照齊全,如果自己重新開辦一家,辦這些證照既費時又費力,不如現成的轉讓一家。經過幾天談判,儘管店內設備最多值二三千元,他也以萬餘元的轉讓費接受過來。但開業後,生意並非像他所預料的那樣,前幾天可能是知名度還不夠,他增加了一些花色品種,還增加了特色點心,並在媒體上作了宣傳,接下來的時間仍未見效。
這時他對學校的情況又做了仔細分析,該校女生居多,而且年齡偏小,大多數比較保守安分,習慣於在學校食堂就餐。就在我開張的同時,旁邊同樣有幾家新的快餐店開業,而且與它們相比,無論在規模、水平等方面都處於下風。後來,知情人告訴我,這家快餐店一年內已經轉讓了好幾次,如果生意好,店面怎么會捨得轉讓。而且那些民工的消費水平極低,每餐僅花費三四元,因此沒有什麼利潤可言。
殘酷的現實使他不得不打起了“退堂鼓”,與其長期虧下去,不如趁早退卻,開張三周后,他就打出了“轉讓”的招牌,過了十天,終於找到一個“主顧”轉讓出去,仔細一算,開店一個月,虧損達一萬元。
這件事給了小李深刻教訓,當初調研不夠仔細認真,只憑客觀想像而且又不聽朋友建議,才導致這種敗局,投資開店要慎重,尤其是轉讓的店面。

案例4

創業風險缺乏 剛開始就失敗了
日前哈爾濱兩位大學生當了“20天小老闆”就賠了四千多元。因為對創業風險缺乏認知,剛‘揚帆’就‘觸礁’了。哈爾濱市某知名大學商業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劉小東等二人為了創業,從同學們手裡每人三百元、五百元地借到了2萬元,一個月前從中央大街賽麗斯商場6樓“佳佳樂”快餐排檔老闆手裡購買了其經營權並簽訂了轉讓契約。不料,接手後才發現賽麗斯商場6樓近期就要轉項經營,“佳佳樂”快餐檔擋無法續約,等於花了2萬元購買來的經營權只能“有效”一個月。劉小東在短短的二十來天裡就賠了四千多元。
目前,“佳佳樂”快餐排檔原老闆楊某已答應退還給劉小東2萬元“轉讓費”。劉小東告訴記者,轉讓前他曾專門諮詢過賽麗斯商場6樓經理,後者明確告知劉小東“可以續約”,並未提及商場近期將要轉項經營之事。因此劉小東認為,賽麗斯商場未能告知其風險,應擔負其損失。哈爾濱商業大學一位副教授認為,大學生創業值得鼓勵,但是事先一定要把各種風險估計充分,同時要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目前各種各樣的店鋪轉讓的信息漫天飛,其中的真真假假讓很多人難以分辨,說不定那就是個陷阱,正等著你帶著錢往下跳呢。且看哈爾濱市兩位大學生的創業故事吧。

第三節;大學生創業考驗執行力

前兩節講了關於大學生創業必備的能力素質,在掌握豐富理論知識之後,就進入了創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考驗創業者的執行力,這個過程會貫穿整個創業過程的始末。創業者擁有強大的執行力是創業成功的最重要保證。往往由於大學生缺少實際工作經驗,因而在執行力方面顯得尤為薄弱,這也成為了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1.3.1 所謂執行力
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願,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執行力,就個人而言,就是把想做的事做成功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哲學家乘船到河對岸,划船的船夫雖然年齡已經很大了,卻一直在使勁地划船,非常的辛苦。於是哲學家就對船夫說:“老先生,你學過哲學嗎?”船夫回答道:“哎呀,抱歉,先生,我沒有學過哲學。”哲學家攤開雙手說:“那太遺憾了,你失去了50%的生命呀。”過了一會兒,這位哲學家看到老先生如此辛苦,又說:“老先生,你學過數學嗎?”那位老船夫就更自卑了,說:“對不起先生,我沒有學過數學。”哲學家接著說:“哎呀!太遺憾了,那你將失去80%的生命呀。”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巨浪把船打翻了,兩個人同時落入水中,船夫看著哲學家如此費勁地在掙扎,就說:“先生,你學過游泳嗎?”哲學家說:“我沒有學過游泳。”老船夫無奈地說:“哎呀,那真抱歉,你將失去100%的生命了。”
上面這個小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哲學家和一個船夫,通過這個故事,你可以非常感性地認識到:頭腦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驚濤駭浪是不能劃上等號的。只有具有強大的實戰能力,才能用自己頭腦中的學問去和生活中的驚濤駭浪對抗。商海無情是現今社會人人皆知的事實,在無情的商海中搏擊需要強大的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的核心就是強大的執行。
1.3.2 執行力的構成四要素
1,良好的溝通
有效地提高執行力,在一般情況下首先要進行充分地溝通,對完成目標任務取得較為一致的認同。否則,上面再好的決策經過中、下層執行的'七折八扣',就會走樣。曾經有一位策劃經理說:如果執行的方向錯了,後果只有一個:你不是在計畫怎么成功而是計畫怎么失敗。 如果說有什麼可以讓員工更清楚執行的方向,那就是良好的溝通。將決策傳遞給各個層級的員工,幫助他們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標,取得他們的支持,這是成功的保證。
2,賞罰分明
分明的獎罰措施也是保證執行的重要條件,否則人們就沒有動力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每個人的工作績效,也就是他的執行力度,將直接導致他個人利益的增減。實際上,獎罰措施就是一種激勵行為。當然,獎罰措施的細緻、分明並且公平、公正、合理是很重要的
3,堅定的決心
有多大的決心,做多大的事。沒有一定要完成這個項目的決心,就最好不要做這個項目,否則不但浪費了人力、物力,還會失去員工對你的信任,在你下一次做出決策時,就會得不到員工的支持。為了表明完成項目的決心,領導者可以制定一份跟進工作的計畫:目標是什麼,誰負責這項工作;什麼時候完成什麼工作,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是什麼。及時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讓員工真切感受到領導的決心。
聯想集團在1999年進行ERP的改造時,業務部門執行不力,改造深入不下去。按這種態勢發展,聯想必將癱瘓。最後,柳傳志在一次會議上表明了自己的決心:(ERP)必須做好,做不成,我會受很大影響,但我會把李勤(當時的聯想集團副總裁)給幹掉!李勤當即站起來:做不好,我下台,不過下台前我先要把楊元慶和郭為幹掉!
4,協調內部資源
對內部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挑選執行決策的人時,領導者不能只看這個人的能力如何,還要看他是否對執行有熱情,是否喜歡具體的執行工作。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也就是人盡其才,讓每一個人都能有用武之地,人的工作做好了,會在一些事務的處理上產生良性的互動,使在不同崗位的人按照企業的意志發揮效益,使各自掌控的資源得以合理的支配。
1.3.1 團隊執行力
學術界對於團隊執行力的理解是——將戰略與決策轉化為實施結果的能力。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也對此做出過自己的定義。通用公司前任總裁韋爾奇先生認為所謂團隊執行力就是“企業獎懲制度的嚴格實施”。而中國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先生認為, 團隊執行力就是“用合適的人,乾合適的事”。綜上所述, 團隊執行力就是“當上級下達指令或要求後,迅速做出反映,將其貫徹或者執行下去的能力。”一個好的集體,一個具有競爭力的集體需要具備許多因素,包括有“集體文化”、“集體理念”等。此外,我覺得,團隊執行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創業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創業是一群人在協同作戰,這時團隊執行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缺乏團隊執行力的團隊一般會暴露出4大類問題:
⑴人員問題:下屬缺乏貫徹執行的能力。
⑵結構問題:執行結構過於複雜,不適合貫徹執行命令。
⑶士氣問題:下屬缺乏貫徹執行的原動力,或者下屬貫徹執行時態度不端正
⑷團隊文化問題:團隊缺乏明確的奮鬥目標或奮鬥理念。
每個團隊都有它的核心團隊,用通俗的話來看就是其領導班子。領導班子結構既不可過於簡單也不可以過於複雜,它需要根據整個團隊的人數以及需要執行任務的難度而定。如果一個團隊人數偏少、任務偏易,而執行結構卻又偏複雜時,往往導致上級的精神與指示不能及時執行與貫徹下去。而相反,如果一個團隊人數偏多、任務偏難,可是執行結構卻過於簡單的話,往往導致下級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目的性不明確且任務過於繁重。由此可見,要作為一個具有高執行力團隊的領導者,必須掌握結構複雜或簡易的度。
根據現實資料表明,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執行力不足的問題顯現得尤為突出。大學生從學校里走出來沒有工作經歷,對執行力的認識大多數還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因而在創業工作中暴露出執行力不足的問題。大學生在學校期間,動腦時間要遠遠大於動手,而在創業過程中動手的時間要遠遠大於動腦,對於這個轉換過程的適應,是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這一點,不要讓“執行力不足”這一問題成為大學生創業的軟肋!

第二章;創業在路上

創業是一條很特殊的路, 我們可以看見他的起點,看不見的是他的終點。一群人揚帆起航到達終點的卻只是寥寥無幾,不是因為門太窄,而是由於路途太艱辛遙遠。創業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路?

第一節:不管你是兔子還是烏龜

都必須方向正確
創業項目選擇失誤,不良創業項目的侵害,是造成大學生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不論是採取自主挑選項目進行創業,還是選擇連鎖加盟、轉讓合作的項目創業,深入了解項目相關市場、理性認識分析自身條件、制定切實可行創業計畫,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創業基本步驟,同時還要注意發現及規避市場中的很多虛假或帶有欺騙性質的創業項目。
2.1.1 如何選擇創業項目
選擇創業項目是大學生自主經營創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選擇創業項目,還是根據市場的冷熱程度選擇項目,困惑著很多希望自主經營創業的大學生;其實同樣的問題不僅僅困惑著想創業的大學生,也使其它各階層想創業的人因不知所措而感覺茫然,如果能夠理性認識分析自己具備的實際條件、並結合市場需求與地區經濟特色,是可以找到適合創業運作的項目;投身於IT風險領域創業,中國也不乏很多成為IT行業風雲人物的驕嬌者;利用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的傳統優勢搞種植養殖,也同樣可以走出自己的創業成功之路。當初的孵小雞、養鵪鶉和培育蔬菜種不是也造就了今日的希望集團。所以創業不在於項目的大小,關鍵是選擇是否具有良好的前景。
專家說,創業如同婚姻:只有合適的項目,沒有最好的項目。那么,當我們擁有著愛情一般的創業衝動時候,究竟該怎么樣去選擇合適自己的項目呢?大學生創業選擇項目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要適合自己。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因此應儘量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經驗、興趣、特長能掛得上鉤的項目。
二;要看準所選項目或產品市場前景。對於創業者來說要多考察當地市場。對所發展項目要有直觀的利潤。有些產品需求很大,但成本高、利潤低,忙活一陣只賺個吆喝的大有人在。
三;要從實際出發,不貪大求全。瞄準某個項目時最好適量介入,以較少的投資來了解認識市場,等到自認為有把握時,再大量投入,放手一搏。
四;要儘量選擇潛力較大的項目來發展。選擇項目不要人云亦云,盡挑一些目前最流行最賺錢的行業,沒有經過任何評估,就一頭栽入。要知道,那些行業往往市場已飽和,就算還有一點空間,利潤也不如早期大。
五;要周密考察和科學取捨。當今,各種信息充斥每個角落,許多人都是根據信息來選擇項目的。所以,我們對信息一定要重考察、善分析,沒有經實地考察和對現有的用戶經營情況進行了解,千萬不要輕易投資。重考察,要一看信息發布者的公司實力和信譽,當然少不了向當地工商管理部門了解情況:二要看項目成熟度,有無設備、服務情況如何,能不能馬上生產上市等;三要看目前此項目的實際實施者在全國有多少,經營情況如何等。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個舉例:你有個項目半年利潤率在8%-12%,我認為這樣的項目實在不能再做了。半年才平均10%(做這樣的項目無疑是浪費生命),就算是不受市場等各種因素影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一年下來,才20%的利潤。就是說,投資100萬,一年才收入20萬(如果投入10萬才有2萬的利潤,還不如打工了),這要5年才能把本收回。這還要必須保證別人沒有大的投資擴建衝擊,一旦有人弄出個規模很大的同類項目,那就必然被對手吃掉,到那時誰能保證你還能年年利潤10%呢?恐怕早就破產或被人家吞併了。年利潤20%的項目說明了什麼?只能說明這個行業已經非常飽和了,不能再繼續投入了,除非你能壟斷全國的市常如果真的壟斷了全國的市場,20%是很好了,但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你可能壟斷全國市場,你能拒絕實力雄厚、量本利精算到骨頭裡的外商不來和你競爭嗎?
針對這一點舉個例子:一個35歲左右的女人。每年秋天,她就投入30萬,收購東北的松籽。前後頂多2個月,就純收入50萬。也就是說,兩個月的淨回報率是167%。她是年年如此,其他時間就在家打麻將或旅遊。而且,她每5年一大收(這可能是這一行的規律),投入100萬收購,淨收益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說,在選擇項目要考慮市場的飽和度和運營可行度!其次,選擇項目最重要的標準是看這個項目是否具有自己特點,即這個項目的“個性”,它有沒有區別於其他項目的特點。所謂有“個性”並非一個空泛的概念,“個性”是由許多具體實在的內容組成的,它包括這樣幾個特點:創新:項目必須是要新穎的,是市場還沒有飽和的,仍擁有著可開拓的領域;創意:有新意、有特點、有自己特有的“賣點”。敢為人不願:即使是再好的項目,在具體實施時也會碰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創業者用冷靜的頭腦去思考如何應對。不要隨大流,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即使目前可能在市場上還不是很“吃香”,但好的項目一定可以在長久利益上勝出,是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案例5

女大學生創業記:失敗於4000萬的項目
19歲的大二女生主動休學經營起了一個總投入4000萬元的商業地產項目,她也因此成為了廣州大學城裡的創業明星,大半年過去了,這位創業明星累計虧損已經達到20萬元,承租的地產依然沒有整體開業,陷入了越來越尷尬的境地。
2007年夏天,陳晞租下大學城附近一商場二、三層,總計5600平方米的毛坯物業,準備打造中國第一個校園文化會所。按照她的構想,物業的3樓將成為大學生兼職和創業園區;2樓將成一個各小眾圈子聚集地,有茶館、酒吧、清吧和咖啡廳。經營一段時間後,陳晞將其中2600平方米物業轉給了別人做旅館,又多租了一樓500平方米物業做超市。
項目運行運行開始以來,陳晞每天忙著招租和裝修,僅半年時間她和進駐商家已總共投入了160多萬元。她當時構想在她生日那天就能整體開張,但是現實根本沒她想的那么簡單。如果資金不是說幾百萬元、上千萬元一下子砸下去,日夜搞裝修,而是靠現在這樣一點一點招商的話,肯定不可能。
陳晞陷入困境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一直想著要打造一個理想中的青年公館,所有承租她物業的商家必須符合她設計好的經營項目和裝修布局,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她寧願不租。她認為堅持自己的想法並不是浪漫主義,而是為了從市場角度考慮。現在同類商業項目的競爭太激烈了,一定要形成差異化競爭。也許她是對的,但現實是如果她等不到有人租的那一天的話,會死得很慘。”
按照陳晞的想法,她要打造的青年公館將形成一個整體概念。“如果只賣雞的話,肯定沒人願意來,但是你賣的是一個整體概念的話,那他肯定來的。我們首先會把這裡的許多細節、亮點都想到位。然後通過接送、會員服務等把客戶鞏固起來。”
三樓的招商已經按照她的構想招商完畢,並實現了收支平衡。但是二樓除了招到了一個咖啡廳外,許多人都不願在這裡投資建茶館和酒吧。“一些人都屬於暴發戶的觀念,類似於進一個雞蛋5角,然後賣出去一塊,賺5角這種觀念,只是一種做貿易的觀念。你給他講品牌增值,做好會員資料庫,他都不感興趣。”陳晞說。
學生的身份對陳晞的生意始終會有一些影響。“他們會說我年輕,你可以理解為他們是誇我年輕,還有我顯得年輕。應該說年齡也有一點影響,關鍵是看年齡上有一些代溝,有時50多歲、40多歲的人過來,他根本不明白後現代的酒吧是什麼樣子,他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冷冰凍的酒吧會有生意。”
為了讓二樓的空地能儘快轉變為有收入回報的經營場所,陳晞最近想到了一個較為現實的辦法,“我願意以每平方米28元租出去,這是我的成本價。我也不只是出租,而是要參與經營項目的利潤分成,幫助做項目的策劃和市場推廣。我可以給投資者設定一個經營目標,如果達到了這個目標就占利潤的兩成,如果達不到這個經營目標我就不分成。如果你的生意真能比以前好,為什麼不同意分成給我呢?我相信廣州一定會有認同我這個思路的投資人。”
但如果這樣也不行的話,陳晞還想了最後一條路,把已進駐公司的租約轉給房東,自己退出整個項目。大半年以後,陳晞的創業團隊發生一些變化,一些兼職的創業人員離開了,現有的10名成員都是全職工作的。
儘管陳晞做起了如此大的生意,但她打算9月份重返校園讀書的想法並沒有變。“目前我9月份去讀書的想法還沒有變。這個項目招商完成後,實際上會更辛苦,我還要考慮項目的運作。在學習上我會做一個衡量,如果確實需要繼續休學的話,我也會做,要看實際情況吧。”
近3個月又投入了20萬元左右,又找家裡借了幾萬元,也找朋友借了錢。就像馬雲說的那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然後我們把今天和明天都過了,就怕死在明天晚上。
三點建議:
●創業項目千萬不要太理想主義,聯繫實際才是最關鍵的。
●大學生創業千萬不可用好高騖遠,跑得太快容易絆倒,爬得太高還會高原反應。
●創業就是一場戰役,切記糧草充足,後備補給勿斷。
2.1.2 寫好一份創業策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定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畫書,即可行性報告,在上面把你想幹的事情,怎么去乾,由誰去乾,在哪裡乾,什麼時間乾等問題進行清晰地闡述;還要回答你所選的項目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像,主觀判斷。根據計畫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定出詳細的工作步驟。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寫好一份創業策劃書是一個必要步驟,讓你的創業項目有一個清晰明了輪廓,最簡單的作用就是他會讓你時刻目標自己在乾什麼!
如何寫好一份策劃書
創業計畫一般包括:摘要,創業組織概述,產品與服務,市場分析,經營策略,管理隊伍,路線研究,財務分析,機會和風險,資本需求等方面。創業策劃書的常見格式如下;
一、摘要
是創業計畫的一到兩頁的概括。簡潔提出創業計畫的設計和總體計畫,要求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簡潔的語言。使人能夠最快地了解計畫書的主要內容。
二、創業組織概述
宗旨
名稱、結構
目標
經營策略
產品的價值
需要設施
三、產品與服務
描述產品/服務的優勢:產品/服務的功能、價值、套用領域、服務方式。
技術描述:獨有技術簡介;技術發展環境。
C.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過程及完善計畫
D.產品/服務的前景
四、市場分析
市場需求預測
市場容納能力
競爭優勢
市場發展的走勢及應對策略
五、經營策略
行銷計畫:前期廣告計畫,市場供求應對
規劃和開發計畫:開發狀態和目標
製造和操作計畫:後台完善操作,所用設備和改進
六、管理隊伍
介紹管理隊伍的構成
管理隊伍的能力和經驗
大致管理計畫
七、路線研究
創業前期資金技術來源
創業資金使用及技術完善過程及時間表
資金流動及發展計畫
創業組織的發展步驟
八、財務分析
前期項目資金預算
收入預測
收入的分配及利用
財務制度的完善計畫
九、機會和風險
對於機會的預測和把握
對於可預測風險的應對
十、資本需求
對於項目的預算
對於項目的額外預測花銷
一般人認為,商業計畫書的主要作用就是去吸引風險投資,吸引不來錢,等於廢紙一張。”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全面的。創業計畫書是一種和國際接軌的商業檔案,具有明顯的商業價值。這種商業價值是從多方面表現出來的。尋求風險投資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除此之外還有如下作用。
1、指導作用
創業計畫書是創業全過程的綱領性的檔案,是創業實踐的戰略設計和現實指導。因此創業計畫書對於創業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只有那種沒有真正的戰略思考和可操作性的創業檔案才沒有明顯的效果。
2、聚才作用
創業計畫書的聚才作用是很寬泛的。主要表現在:
吸引創業人才進入;
吸引新股東加盟;
吸引有志之士參加創業團隊;
吸引對創業計畫感興趣的單位贊助和支持。
3、整合作用
創業計畫書的整合作用是一個最根本,最重要的作用。在創業的過程中,各種生產要素是分散的,各種信息是凌亂的、各種工作是互不銜接的。通過編寫創業計畫書的過程,梳理思路,進行調研,完善信息,找到各種程式之間的銜接點,最終把各種資源有序的整合起來,調動起來、圍繞著創造和形成商業利潤,進行最佳要素的組合。這種整合,才能把各種分散的資源聚攏起來,形成一種增量資源,才能得到明顯的經濟效益。
4、爭取創業資金支持的作用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創業的要素。是創業企業能夠獲得快速發展和崛起的前提。創業企業要獲得風險投資的支持,其中一重要的途徑就是從審驗你的創業計畫書開始。因此,寫好創業計畫書具有獲得風險投資支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案例6;

創業失敗,大學生一元錢賣公司
小胡是北京一所名牌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各門功課都很優秀。一次小胡陪當年畢業的學兄參加大學生招聘會。那天,他和學兄不停地奔走在各個招聘點,廣泛散發應聘資料,然而,忙活了一整天,他的學兄和其他大部分畢業生一樣,最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件事對小胡的觸動很大,他由此想到了自己和同學,想到了2003年是高校擴招生畢業的第一年,屆時大學生就業壓力會更大。如果開辦一家公司,幫助大學生找工作,然後收取一定的中介費,既幫助了大學生就業,又為自己找到了工作,豈不是又贏?
2003年7月,小胡詳細寫了一份籌辦公司的計畫書,然而深諳市場風險的父母堅決反對。見過不了父母這一關,滿腔熱情的小胡找到姨父談了自己的想法,思想開明的姨父被小胡創業的激情所感動,決定支援他3萬元。在姨父的遊說下,小胡的父母終於鬆了口,給了他5萬元的“創業基金”。小胡的6位同學又湊了4萬元,成了他公司的股東。加上他河南高中的同學,小胡的公司共有8名股東。
2003年7月,小胡來到武漢考察市場,把公司辦公地點選在了高校林立的洪山區匯通大廈。8月27日,小胡正式註冊成立了思邁人才顧問有限公司,任總經理,並建立了專業的人才網站——思邁人才網。思邁公司的主旨是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人才評估、諮詢、培訓、交流、獵頭、人事代理等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開通“綠色通道”,提供求職培訓、素質測評、推薦安置工作等服務。 開業之初,由於人才網路、企業網路沒有運作起來,各種服務項目沒法開展。於是,小胡決定從最基礎的為大學生找家教和其他兼職做起。
為便於工作,小胡在武漢各高校聘請了24名代理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收集大學生寢室電話,散發公司傳單,召集召開大學生求職聚會等。這些聘請的代理人作為公司的員工,由公司發工資。小胡給他們開的工資是200元/月的底薪,外加0.1元/張的傳單派送費,他是按北京的通行價格來實施的,在實際運作中,小胡才發現,按武漢標準,這些工作僅需50元的底薪便足夠了。
為了宣傳公司,小胡決定散發一些廣告來提高公司知名度。設計好宣傳單後,小胡分別給12家廣告公司打了電話,讓他們先報出價來。按照構想,思邁公司準備印刷8種宣傳品,預算資金是8000元。為贏得較低的價位,小胡決定採取競標的方式進行。12家廣告公司經過競聘,小胡選中了一家叫價較低的廣告公司。但是,這家以低價位贏得了契約的公司在拿到契約後,又對小胡展開遊說:如果按照小胡的構想,這樣的廣告是如何達不到宣傳效果,必須怎樣印刷才行。小胡經不住業務員的遊說,很快改變了原來的方案,結果8000元的預算僅印製了3種宣傳品,便沒有錢了。
家教首先要聯繫學生,按事先的構想,9月至10月是思邁免費服務期,9月底前發出的2萬張傳單,應有2000—3000人成為思邁會員,公司將為成為會員的大學生免費服務。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因懷疑思邁免費服務的真實性,很多學生不敢來。到9月底,僅有500名學生來報名,因仍有人持懷疑態度,150人在辦卡時故意填錯了身份證號,實際入會的僅有350名會員,會員卡做好後,卻又有150人因擔心收費沒來領卡。最後,2萬張宣傳單換來的僅是200名免費會員,大大低於原先的構想。
聯繫學生不甚理想,家長方面也受到了挫折。為取得家長需求信息,小胡花了5000元在報紙上刊登了廣告。最後,5000元廣告換來的僅是35個客戶,且多需美術、音樂等特殊家教,最終沒有做成。
到2003年10月8日,公司12萬元的創業資金已花卻了5萬多元,卻沒有任何收入。 在這種情況下,小胡開始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管理一個公司,決定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10月10日,經理人正式接管思邁公司,但僅接手一個星期後,經理人便辭職不幹了。當初一起投資的6名同學見狀,抽走了4萬元的股份。最後僅剩下小胡高中的一個同學堅持著和他一起乾。
“是該結束了!”小胡盤點發現,三個月的時間,公司淨虧7-8萬元。面對這種情況,小胡決定將思邁以1元錢價格轉讓,他提出的條件是接手人不能變更公司的辦公地址,不能變更公司的營業項目。他希望把思邁轉賣給真正有志於從事人才中介的公司或個人。
失敗的原因
針對思邁公司的失敗,小胡自己進行了反思。
第一,公司缺乏有效的財務監管。儘管思邁名義上有個會計,但公司的存摺、銀行卡和密碼都在小胡手上,他用錢隨用隨取,會計根本無法有效監管和控制。
第二,公司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由於思邁員工大部分自願幫忙,並無工資約束,很多員工因要上課而不來上班,造成公司運作陷於癱瘓。
第三,缺乏對行業的詳細了解。據一位從事人才中介行業多年的人士介紹,一個成功的人才中介公司應先擴大影響,當知名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介入實際運作,從而實現高效收入。行業前期虧損時間一般都需半年至一年以上,而小胡此前構想的虧損時間僅為兩個多月,虧損資金也僅有幾萬元。虧損預期太短,資金太少,這是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創業三道坎

就像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學創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任何一個解決不好都有可能導致創業的失敗。每一個困難對創業者來講都是一個考驗,只有闖過去了你才會擁有成功的機會,
2.2.1 創業資金不足
根據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主要調查結果,資金是困擾大學生創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創業者在項目選擇和經營管理方面都沒有問題,並且經過努力市場也在逐步打開,但是由於資金周轉的匱乏與嚴重不足,輕則造成創業項目運作周期拉長前景難料,重則迫使項目停滯不前中途下馬;做生意其實玩的就是“錢生錢”的遊戲,只是區分項目投資回報率高與低的問題。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在這個民眾智商普遍偏高的社會裡很難上演,遵循市場法則、尋找價值規律才是生意之道。創業需要錢,而大學生一般都沒什麼錢。如何尋找創業資金?就成為大學生創業者一個面前的現實問題!
一, 銀行貸款
大學生創業貸款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之前,除了要了解貸款人的資信情況外,還要對其為人、職業、貸款用途、抵押物情況等進行詳查。對於大學生貸款,他們要求創業的大學生除了要有實體店,還要具有一定的還本付息能力。但是大學生一般很難具備這兩個條件,所以往往是‘開花’的多,‘結果’的少。這與我國的信用系統不健全也有關係。
當前各地紛紛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其中包括給大學生提供優惠的貸款條件。以成都市為例;成都市自主創業小額貸款:高校畢業生在成都市自主創業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據實際人數放寬到20萬元,貸款3年內由政府全額貼息。當然,銀行也對申請人提出了不少的要求;
(例如,成都市商業銀行大學生創業的貸款條件)
●銀行對貸款申請者的要求
(1)年滿十八周歲,具有合法有效身份證明和貸款行所在地合法居住證明,有固定的住所或營業場所;
(2)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及相關行業的經營許可證,從事正當的生產經營活動,有穩定的收入和還本付息的能力;
(3)借款人投資項目已有一定的自有資金;
(4)貸款用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和本行信貸政策規定,不允許用於股本權益性投資;
(5)在本行開立結算帳戶,營業收入經過本行結算。
●貸款申請者需提供申請資料
(1)借款人及配偶身份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有效居住證原件)和婚姻狀況證明;
(2)個人或家庭收入及財產狀況等還款能力證明檔案;
(3)營業執照及相關行業的經營許可證,貸款用途中的相關協定、契約或其他資料;
(4)擔保材料:抵押品或質押品的權屬憑證和清單,有權處分人同意抵(質)押的證明,銀行認可的評估部門出具的抵(質)押物估價所告。
然而,銀行畢竟是商業機構,發放貸款首先考慮的還是資金的安全。出於貸款資金安全的考慮,往往把門檻稍微抬高了一點,或者說嚴格了一點。貸款評估十分嚴格是創業貸款的特徵之一。銀行向個人或企業提供貸款一般需要質押、抵押、擔保三種條件。廣發行的大學生創業貸款細則規定:貸款必須抵押,抵押的範圍包括動產、不動產抵押,定期存單質押、有價證券質押、流通性較強的動產質押,符合要求的擔保人擔保。及時一下地區不需要抵押但是也需要擔保人。而且發放額度根據具體擔保方式決定。因而這種方式使得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申請創業扶持基金
創業扶持基金區別於創業基金(及風險投資),創業扶持基金是一種帶有公益性質的投資行為。一般他們具備兩個特點;投入金額數量較小、不要求高回報率。創業扶持基金一般幫助有成長潛質的企業籌集啟動資金,使之順利通過創業初試期。
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創業扶持基金就是YBC
YBC組織即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組織。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英文名稱為Youth Business China-YBC)是由團中央、全國青聯發起的一個旨在幫助中國青年創業的國際合作項目。該項目參考總部在英國的青年創業國際計畫(Youth Business International)扶助青年創業的模式,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工商界的力量為青年創業提供諮詢以及資金、技術、網路支持,以幫助青年成功創業。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的英文名稱是YOUTH BUSINESS CHINA,簡稱YBC。
YBC項目的宗旨是:培養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提倡企業社會責任,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YBC項目的業務主管單位是共青團中央,組織實施單位是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基金會。
YBC通過接受社會捐贈和資助,建立青年創業專項基金,為符合條件的青年創業者提供無息啟動資金和“一對一”導師輔導等公益服務。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組織在全國很多地方都設有辦事處,大學生創業者可以到當地查詢了解,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可以向YBC當地辦公室提出申請,並遞交商業計畫書,尋求創業支持。項目辦公室將組織專家對創業者進行面試評估,並決定是否為其提供創業支持。對通過評估的青年創業者,YBC將為其提供3—5萬元無息、無擔保、無抵押的創業啟動資金,並為其指派一名創業導師。創業導師將在三年的時間內,為青年創業者提供陪伴式創業輔導,包括“一對一”創業指導和專業技術支持,幫助他走上成功創業之路。
YBC創業扶持基金是一個相對較容易申請的基金,因為他本身帶有公益性質,所以帶有幫助扶持的意思。雖然數額不是太多,但是對大學生創業者在起步階段還是有重要的重要。創業扶持基金在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的組織,比如近日成都市新津縣出台《新津縣大學生創業基金管理辦法》,設立100萬元創業基金,扶持本縣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充分抓住這些有利因素,轉化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三;尋找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VC
在我國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其實把它翻譯成創業投資更為妥當。廣義的風險投資泛指一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狹義的風險投資是指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投資。根據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一種權益資本。從投資行為的角度來講,風險投資是把資本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旨在促使高新技術成果儘快產品化、產業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投資過程。從運作方式來看,是指由專業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資中介向特別具有潛能的高新技術企業投入風險資本的過程,也是協調風險投資家、技術專家、投資者的關係,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一種投資方式。
在國外,一般的創業者都會去尋找風險投資,而那些青年創業者也正符合哪些風險投資家的胃口。但現在是在中國,風險資本市場還不夠成熟,創業者在國內尋找到風險投資還相對較難,而大學生創業者能夠尋找到風險資本的故事還比較少見。之所以選擇創業投資那么困難,是因為大學生創業者與風險投資之間存在不少障礙。
風險投資者首選的評價因素不是項目本身的潛力,而是管理團隊的構成、管理者的素質、創業者自身持續奮鬥的稟賦等,因為只有優秀的管理團隊才能把項目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從近幾年先後舉辦的大學生創業大賽看,許多項目本身有非常好的市場潛力,具有比如在5到10年內至少獲得10倍回報的能力,但他們最欠缺的是管理技能與經營經歷。所以近幾年創業大賽即使獲得金獎的項目也很難吸引到大額的風險投資,因為風險投資家不相信沒有任何經營經驗的大學生能夠擔此重任。
因此,最為重要的首先是要想辦法克服這樣的障礙。辦法之一是或許可以搞些資源外取的策略,比如通過設法吸引到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助一臂之力,以彌補他們經營管理經驗上的不足。這就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平台,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資者的一部分顧慮。
其次,要設計好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對於這個學生創業團隊而言,目前已經在“網上支付卡”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果這一突破偏重技術創新,一定要注重市場經營方面的創新,設計好有效的商業模式,風險投資家關注的是如何賺錢,而不僅是項目本身是否有賺錢的可能。
第三,創業者要能與風險投資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任何風險投資公司都不會將資金投資於一個無法溝通的團隊。如果一開始即不易溝通,以後投資者便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現實中並不乏此類例子,風險投資公司投入了巨額資金,但雙方不易溝通,風險投資公司只好撤資,創業者的起步項目也只能中途夭折。
第四,準備好創業計畫書。對於必不可少的創業計畫書而言,至少要回答清楚一些常見的問題。比如,對市場是否有足夠的認識,目前的市場是起步期、成長期,還是種子期、成熟期。因為從經驗看,風險投資更多投向起步期與成長期,而對種子期和成熟期則相對較少。但對市場認識而言,由於信息的不對稱,熟悉行業的創業者與不太熟悉本行業市場的風險投資者往往存在分歧,這就需要創業者對本行業有一種非常清醒的認識,說服風險投資者認識到市場已經到了成長期的前期。再如,對於“網上支付卡”這一領域而言,本項目面臨的最大市場風險是什麼,是否是信用體系的不完善,還是競爭對手問題,要對風險投資者有一個清晰的描述。為了獲得理想的回報,風險投資者必須弄清楚項目本身有沒有重大的缺陷。所以,創業者往往以過於自信的心態來應對創業與成長,或許會掩飾一些重大的缺陷。但對風險投資者而言,他們更多的是以一種挑剔的苛刻心理來選擇項目。因此,通過細緻的調查、詳實的數據、周密的分析、科學的邏輯去應對風險投資者的理性選擇,是聰明的應對之策。
從出現的問題來看,大學生創業者應有一種更上一層樓的成長心態,這是極為重要的。許多研究驗證了創業者的成長導向與企業成長的相關性,只要有良好的成長意願,又有獨一無二的技術支撐,以及良好的市場前景,得到風險投資家青睞,應該說在這方面大學生創業者是具有優勢的。【3】
2.2.2創業團隊內部矛盾
大學生創業需要一個團隊地有效地協調合作,但是團隊內部的分歧與矛盾也會影響創業項目的運作甚至導致計畫流產。與其他人合作共同創業是很多創業者經常採取的方式,很多大學生在創業時也會尋找自己的創業合作夥伴,尤其是與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創業就更顯得順理成章,互助形式的合作創業有很多優勢,同時也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各自投入資金的多少、是否明確的分工、能否健全的合作機制、團結一致的創業精神等,這些都有可能使合作夥伴之間關係產生裂痕,發生的矛盾如沒有得到及時的協調處理會逐步激化並不可收拾,創業夥伴的分道揚鑣也就難以避免並使創業項目擱淺。
劉先生大學生畢業以後在青島從事家庭裝修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工作,經過四五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青島地區家庭裝修材料市場的領頭羊,2002年全年銷售額三千多萬元,市場占有率穩步攀升。不過劉先生最近的心情非常鬱悶,因為和他一塊從大學生出來打天下的幾個公司元老級人物離開了他的公司,這其中最令劉總心痛的是公司的王副總。王副總在公司的威望極高,是公司元老中算是相當有才幹的,公司的發展有一大半應歸功於王副總。最近公司制定發展戰略,王總和一些同事認為公司應該開拓農場中低端市場,而王副總和一些老員工認為公司應該堅守住城市高端市場。分歧使得劉總與王副總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再加上公司員工之前對於分紅制度的不認可,這也使得公司陷入內部成員不統一的局面,最終導致公司內部一些老員工的離去。對此劉總大為惱火。
一個團隊在工作中內部難免會產生一些分歧,有些分歧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平靜下來,但是有些分歧矛盾甚至會導致整個團隊的分裂。那么我們就應該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使那些原本可以調節的問題得到合理及時的解決,從而避免分裂的結局發生。
一;團隊為什麼容易產生矛盾
創業團隊的構成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之為有核心主導的創業團隊,這種創業團隊一般是有一個人想到了一個商業點子或有了一個商業機會,他就去開始組成所需要的團隊。例如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創業當初就是由維諾德•科爾斯勒(Vinod KhMla)確立了多用途開放工作站的概念,接著他找了Joy和Bechtolsheim兩位分別在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專家,和一位具有實際製造經驗和人際技巧的麥克尼里(McNeary),於是,SUN的創業團隊誕生了。
第二類稱之為群體性的創業團隊,這種創業團隊的建立主要來自於因為經驗、友誼和共同興趣的關係而結緣的夥伴,經由合夥彼此在一起發現商業機會。例如Yahoo!的楊致遠和斯坦福電機研究所博士班的同學大衛費羅,微軟的比爾蓋茨和童年玩伴保羅艾倫,HP的戴維•帕卡德和他在史丹福大學的同學比爾•體利特等多家知名企業的創建多是先由於關係和結識,基於一些互動激發出創業點子,然後合夥創業,這種的例子比比皆是。
創業團隊產生矛盾最容易發生在企業從創業階段向集體化階段過渡的時期。創業階段的特徵是組織的創立者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生產和市場的技術活動中,以求得在市場中的生存,企業的組織是非規範化和非官僚制的,工作時間較長,大家為了生存而奮鬥,不太計較個人的得失。而集體化階段的特徵是企業已經度過了生存期,組織獲得有利的領導並開始提出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部門也隨著權力層級、工作分派及勞動分工而建立。企業在由創業階段向集體化階段過渡的這段時間中,隨著企業從不規範過渡到正常經營管理狀態,創業團隊中的很多矛盾很容易暴露出來,而這些矛盾正是創業團隊分裂的主要原因。筆者總結了一下,歸納為四大因素:
一;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有些成員因其能力已經不適應更大規模、更規範的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
二; 這一點在我國眾多的中小鄉鎮企業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很多鄉鎮企業的創業元老文化程度不高,當初的成功往往是因為敢拼敢幹,吃別人不能吃的 苦,乾別人不敢做的事而發展起來,但隨著企業進入一個規範發展的時期,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制約反而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創業團隊很有可能走向分裂。
三;創業團隊成員的經營理念與方式不一致,團隊思想沒有統一,有些成員不認可公司的目標和策略價值觀有衝突,導致創業團隊解散。
四;創業成員之間因為性格、個性、興趣不合,導致磨合出現問題,創業活動難以正常開展,創業團隊解散。
群體性的創業團隊中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群體性的創業團隊是由一些因為私交很好而在一起的夥伴來共同創業,例如朋友、同事、同學、校友、親戚等,多是由人際關係來尋找共同創業的夥伴,或是有相似的理念和觀點,例如具有相近技術研發背景的人,基於對某一技術的狂熱而結合。可以說,在人際上的交集是成為群體性創業團隊成員最重要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團隊成員在性格上的差異和處理問題的不同態度就容易被掩蓋,有些團隊從表面上看,好象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但真正全身心投入者只有一到兩個人,同時團隊內又缺乏真正的溝通,那么該團隊實際上並未形成真正的團隊,充其量只是幾個人力量的加總而已。若團隊成員間目標不一致,則造成的結果就是1+1<2了。這種情況必定會導致創業團隊的解散。
團隊在創立初期沒有確定一個明確的利潤分配方案,隨著企業的發展,利潤的增加,在利潤分配時出現爭議導致創業團隊解散。
二; 創業團隊如何保持穩定?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建立優勢互補的創業團隊是保持創業團隊穩定的關鍵。在創建一個團隊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相互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考慮成員之間的能力或技術上的互補性。太陽微系統公司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鑑的例子,創業期初維諾德•科爾斯勒找來的三個人分別是軟體專家、硬體專家和管理專家,SUN的創業團隊非常穩定,穩定的團隊為太陽微系統公司帶來了穩定的發展。
創業團隊是任何一個公司人力資源的核心,在建立創業團隊的時候,“主內”與“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總管”和具有戰略眼光的“領袖”,技術與市場等方面的人才都應該儘可能的考慮進來,保證團隊成員的異質性。創業團隊的組織還要注意個人的性格與看問題的角度。如果一個團隊里能夠有總能提出建設性的可行性建議的和一個能不斷地發現問題的批判性的成員,對於創業過程將大有裨益。作為創業企業核心成員的領導者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一定要選擇對團隊項目有熱情的人加入團隊,並且要使所有人在企業初創就要有每天長時間工作的準備。任何人才,不管他(她)的專業水平多么高,如果對創業事業的信心不足,將無法適應創業的需求。
在團隊已經組建以後,無論是有核心主導的創業團隊還是群體性的創業團隊,要保持項目團隊的穩定性,筆者以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創業團隊一定要有碰撞後形成的一致的創業思路,成員要有共同的目標遠景,認同團隊將要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同時還要有自己的行動綱領和行為準則。這些其實就涉及到團隊文化的建設問題了。
二、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確定一個清晰的利潤分配方案。把最基本的責權利界定清楚,尤其是股權、期權和分紅權,此外還包括增資、擴股、融資、撤資、人事安排、解散等等與團隊成員利益緊密相關的事宜。
三、要保證團隊成員間通暢的溝通渠道,進行持續不斷地溝通。團隊開始工作時要溝通,遇到問題也要溝通,解決問題時也要溝通,有矛盾時更要溝通,溝通的時候要多考慮團隊的遠景目標和未來的遠大理想,多想有利團隊發展的事情。
孫子曰:“上下同欲者,勝”。只有真正目標一致,齊心協力的創業團隊才會得到最終的勝利。【4】
2.2.3 學生創業缺少經驗
創業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是一門最講究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學問。僅是在籌集創業資金及創業意識與技能培訓等方面上努力,是遠遠不足以幫助大學生順暢地通達創業成功的彼岸的。因為創業資金及創業知識僅是實現成功創業的冰山一角而已,成功創業除了還需要具備優秀的創業團隊和商業實戰經驗,在創業過程中要從創業體驗中獲取創業經驗與創業本領。
這如同出色的游泳教練,如果僅在理論上用國際最先進的游泳技術與知識教一個學員練學游泳,倒不如一個沒有什麼高深理論知識的人把這位學員推下水裡,讓這位學員更迅捷地學會游泳。創業與游泳雖不是同一範疇,但擁有著很多共同點,都是更多地強調體驗中學習、學習中摸索、摸索中領悟、領悟中發展。因此,不管是政策傾斜,還是政府智力支持,實際上都是“授之以魚”,而非真正的“授之以漁”。如此,大學生們的激情創業路必然會越走越艱難,顛簸在艱辛的創業路上,加之缺乏正確的創業心態與必需的創業經驗,就很容易放棄創業,從而創業導致功虧一簣。
大學生們剛走出校園,儘管不乏優秀的創業項目、創業團隊、商業模式及充足的創業資金,然而,卻缺乏成熟的創業心態與足夠的創業經驗,使得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會走一些彎路,花費大量不必要的成本,甚至因為缺少市場經驗對市場趨勢把握不準而錯過發展機會。那么大學生創業者應該怎樣去儘可能避免這些問題,怎樣讓自己更可能多的掌握實戰經驗。
如果要想自己的創業人生更加精彩,不防尋找一個平台或者機會先體驗創業、摸索創業,在這過程里不斷積澱創業經驗及磨礪創業心態與技能,然後,再踏上真正創業這一條路。如此,大學生們的創業路或許會走得更加順暢,即便在這過程中遇到再大的挫折,也已具備充足的經驗與良好的心態去應對,變困難為商機,化商機為效益。為此,也建議有志於創業的在校生,最好在校期間尋找“創業練手”的平台與機會,趁早體驗創業、摸索創業,積累創業經驗。
一直在學校讀書的大學生,突然來當老闆辦企業,往往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 。缺經驗怎么辦?成都市的做法是:“導師帶徒”,請企業家來給有創業願望的大學生 言傳身教。
我知道成都市大學生創業園劉明和他的導師尚陽每周要見2—3次,請導師指導解決企業經營困難 。劉明是成都理工大學的學生,也是成都高博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吳陽是成都一名成功的青年企業家,2008年在成都推出大學生創業“導師帶徒”時,以結對的方式成為劉明的創業導師。
一開始,他們幾個大學生非常理想化。企業做什麼項目不知道,但自 信滿滿,就覺得自己能一鳴驚人。吳陽說,劉明的創業經歷在大學生中很典型,熱情很高,但不夠實際。於是吳陽建議他們針對市場情況和自身優勢多做調研,最終選定開發“電器儀表”的項目。
之後的研發、生產,考驗的是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劉明從導師這裡可以學到很多,比如怎么控制成本,怎么搞前期調研。劉明說,有時候導師自己去和客戶談生意也帶上他,一方面學習如何談判,另一方面認識了更多的企業家,積累人脈。
然後他們遇到了困難。錢花得差不多了,理想的產品又研發不出來, 幾個人開始爭吵,甚至要解散。吳陽說,這時就要給一些鼓勵和支持,一些導師在必要時 還會自己借錢給大學生,幫其渡過難關。
產品終於研製生產出來,在有關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取得了第一筆收入,但之後的推廣又停滯下來。因為前期享受了許多政策優惠,所以後來一碰到困難就想著請政府幫忙。吳陽明確告訴幾位大學生,企業的發展不能老靠在政府身上。
最近,劉明和他的團隊完成了產品的第一次招商,初步確定了60多萬元的首期貨款,預計今年可實現銷售額500萬元。“這個小企業活了。”以自己十多年的辦企業經驗,尚陽對他們做出判斷。
今年,成都市聘請了上百名企業家導師,一對一或一對多來指導大學生創業,效果良好,有的導師已指導成功了八九家大學生企業。目前,導師隊伍正不斷擴大。
大學生創業者獲取經驗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商場中間摸爬滾打自己摸索出經驗,二是,學習前人創業者的經驗。很顯然,學習別人的經驗要比自己去摸索好很多。學習歷史的作用就是避免後人重蹈覆轍,而且創業更是一條蜿蜒崎嶇的路,經驗不足會使得很多大學生迷路。所以我認為,大學生創業經驗不足是個問題,但是缺少還不是致命的問題,只要多去看看那些創業先行者們成功或是失敗的經驗,照樣能夠彌補自身的缺點,也能夠使自己變得經驗豐富。
例7,
重慶一個大學生引資百萬創業失敗的經歷
劉遠進,曾是重慶高校名噪一時的創業明星,當他的同學還在為找工作四處奔波時,他卻以薄薄3頁的網站創業計畫書,獲得雲南一海歸老闆的100萬風險投資。可因經營不善,網站被迫關閉,劉遠進也從網站CEO跌落到創業者的起點。
劉遠進是第一位願意奉獻自己創業失敗案例的人。或許不少正在創業或準備創業的讀者,會從他的創業經歷中得到一些啟示。 投資100萬元的網站運作半年就垮了?曾經的大學生創業明星和風光一時的CEO,現在和普通大學生一樣為找工作而忙碌?幾個月時間,劉遠進的人生跌宕起伏了一番。
那么劉遠進是如何白手起家,引來百萬投資創建校園網站的?在重慶工學院的教室里,略顯憔悴的劉遠進,一連抽掉兩根“龍鳳呈祥”香菸後,終於打破了沉默。
學馬雲涉足電子商務
“創業,在校園一直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從大一開始,劉遠進賣過小靈通,也為廣告公司拉過訂單,積累了一些做生意經。因學IT的緣故,馬雲的創業故事讓他很受啟發,一個英語教師搞電子商務能成功推出阿里巴巴網站,自己是學IT出身為何不嘗試一下?”劉遠進想。
去年暑假前,劉遠進對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進行反覆研究,最終選定B2C(企業對個人)模式,準備建一個面向大學生的團購網站。
劉遠進便帶著創業計畫書融資。一周后,劉遠進便得到回報———在天涯網創業家園里的貼子,引起一個雲南的、有海歸背景的老闆關注。隨著談話逐漸深入,兩人開始通電話。不久雲南老闆便稱,將飛赴重慶,為劉投資100萬元。
面對天上掉下的餡餅,劉遠進認為是“運氣好”。劉遠進說,投資人也只有20多歲,這是他們能溝通的重要因素。當然,持之以恆的態度也打動了投資者。
2005年8月,隨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新聞報導,劉遠進的“e路校園”網站在重慶的大學校院迅速傳播開來。隨後的兩個月,網站每天點擊率達4萬-8萬次,會員迅速發展到8000多人,與國內同類網站比,發展速度已算中上水平。
成為公司CEO後,劉遠進說,生活也“上了個檔次”,“抽幾塊錢的煙已成為過去,身上揣的都是二三十元的高檔煙,因為工作關係,出門打的也頻繁起來。”
網站經營半年後關閉
“突如其來的幸福”使得劉和他的團隊多少有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說來慚愧,身為大學生的他,竟一直未考慮到寒、暑假學生離校後,可能對生意造成的影響。
“到當年12月,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網站人氣驟然下降,點擊率最低滑落至日均2000多次,新增用戶也由以前的每天300多個降至50個,儘管如此,房租、水電、人工等日常開銷還得繼續。”
本來面對前幾月人氣驟增的局面,劉遠進打算年底啟動網上團購。但隨後在市內各高校調查及網上測試發現,本土高校學生對網購的熱情遠遠低於預期。在網站人氣爆跌之時,這無疑又給一心想走校園電子商務路線的劉遠進當頭一棒。
儘管公司問題重重,但劉遠進仍盡最大努力維持網站運作,只不過網站宣傳勢頭已大不如前,人氣則持續走低。
到次年春節,經過近半年的折騰,好不容易閒下來的劉遠進開始冷靜思考。當時,網站預期的三大盈利點:網上團購、網路廣告、SP分成,第一個仍未啟動,後兩個收益也不理想。
劉認為,加上一、二期資金,雲南老闆共投入了近40萬元,由於對網站前景和自己的經驗沒有信心。劉遠進不忍心看到老闆的後續投資打水漂。春節剛過,劉遠進便到雲南與投資人反覆溝通後,於今年3月,忍痛將運作半年多的“e路校園”關掉了。但他未透露公司最後的資金狀況。
知識經驗欠缺導致失敗
對於創業的失敗原因,開始劉遠進認為是資金、人才、環境三大要素都不具備。但隨著交談的深入,劉承認,這些都是表面現象,知識和經驗的欠缺,才是創業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劉遠進舉例,創業之初公司未制訂詳盡的財務收支預算,使得開支大大超出預期。從去年10月到今年春節,宣傳費就用了近10萬元。
都說網路燒錢厲害,劉遠進算是領教了,“當時我們的想法是在校園四處散發海報和小禮品,同時通過媒體宣傳,用大投入將網站迅速炒到一個高度,順勢便把重慶市場吃下來。事實上,因缺乏網站運營經驗,所有的願望都成為泡影。”
社會經驗的欠缺也給劉遠進上了一課。“不得不承認,在與社會打交道方面吃了一些虧”。經驗不足還給劉遠進公司帶來的致命傷害還體現在:面對人氣驟降束手無策;網站運行前,對本地校園電子商務的市場需求也無科研報告等。 【5】

第三節:大學生創業注重細節

創業進行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很多細節上沒有把握好,就會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大學生創業者要加強風險意識努力做到百密而無一疏。
創業風險與其他事件的風險相比,其特點是創業風險發生的鏈條長。從項目選擇、資金籌措、團隊組建、產品生產,市場開拓以及事業發展壯大等等,戰線長,變數大,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存在風險。而成功的創業者是有計畫地冒風險。精明的創業者讓其他團隊人員一起共同分擔風險。這就要求創業人才,在創業的過程中要學會規避風險、轉移風險、補償風險、抑制風險、評價風險、預測風險和管理風險的能力。
2.3.1 創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
1。 積極利用現有資源。不少在職人員都選擇了與工作密切相關的領域創業,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是最大的創業財富,要善於利用這些資源,以便近水樓台先得月。對能幫你生存的項目,要優先進行考慮。不要在只能改善形象或者帶來更大方便的項目上亂花費用。
切不可誤用資源,在職老闆不能將個人生意與單位生意混淆,更不能吃裡扒外,唯利是圖,否則不僅要冒道德上的風險,而且很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你的地盤,時間、金錢和才能任由你使用。但是,如果亂搞一氣,你的生意就會逆轉而下。
2。如果你需要合伙人的錢來開辦或維持企業,或者這個合伙人幫助你設計了這個企業的構思,或者他有你需要的技巧,或者你需要他為你嗚鼓吹號,那么就請他加入你的公司。這雖能讓兼職老闆輕鬆上陣,但要慎重選擇合作夥伴,在請幫手和自己親自處理上,要有一個平衡點。首先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不要聘用那些適合工作,卻與你合不來的人員,也不要聘用那些沒有心理準備面對新辦企業壓力的人。
此外,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責、權、利一定要分清楚,最好形成書面文字,有合作雙方和見證人的簽字,以免起糾紛時空口無憑
3。 細緻準備必不可少。創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融資、選項、選址、行銷等諸多方面,因此在職人員創業前,一定要進行細緻的準備。
通過各種渠道增強這方面的基礎知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為創業開一個好頭;撰寫一份詳細的商業策劃書,包括市場機會評估、贏利模式分析、開業危機應對等,並摸清市場情況,知己知彼,打有準備之仗。
不要對未經試驗的創意隨手扔在一邊。如果用這種創意來做生意,也得留心其中可能的陷講。自問一下:你是否得花大力氣來宣傳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你具有足夠的財經資源、技能、人手和業務關係嗎?找錯潛在銷售客戶--你沒有必要在那些沒有決策能力的人身上浪費你的時間。
4。 儘量用足相關政策。政府部門有很多鼓勵創業的政策,是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和支持,創業時一定要注意“用足”這些政策,如免稅優惠、在某地註冊企業可享受比其他地區更優惠的稅率等。這些政策可大大減少創業初期的成本,使創業風險大為降低。
5. 經商之道,以計為首。所有商業經營活動,如果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一種僅僅同物質打交道的經營活動,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今天的"食腦時代"里,商業經營活動實質上已經變成了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智力角逐,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智力遊戲",是人與人之間的謀略大比試。因此,正如古代軍事家所說的"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一樣,經商之道也應該以計為首。面對空前慘烈的市場競爭,你想要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和切入點、站穩腳跟、生存下來、謀取利益、發展壯大,那么,就必須首先考慮如何運用自己的商業智慧制定全面系統的、可執行的、可操作的和切實有效的經營策略和實施方案,以便確保每戰必捷,戰無不勝。
6. 決策失誤時,不要對失誤過於敏感,你的失誤會帶來直接後果,如發錯貨可能致使一個客戶立刻與你斷絕關係。作為企業家,冒風險時,要謹而慎之。如果出現失誤,不要過於敏感。接受事實,從中吸取教訓。
7. 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你第一步的成功全靠你的創意好、時機合適、運氣不錯和良好的業務關係。不過,這一切隨時都可能離你而去。因此,不要太過自信,投入過量的資金,使自己陷入泥沼之中。
 2.3.2 需要注意的技術方面的細節
1. 創業要以適度創新為原則。
在大學區域形成優勢技術,或者產業集群 。以江浙一帶的板塊經濟為模板,最好專注於產業鏈的一部分。
2. 充分利用原生態技術成果和技術交易市場。一些發明狂人只是因為發明而發明,缺乏市場的知識,性格也比較孤僻,但是其發明具有重大市場價值,因此值得關注和引進。另外技術交易市場中關於產品的發現。
3. 在專利與KNOW-HOW之間的取捨。KNOW-HOW指的是技術訣竅。
4. 產品的系列專利註冊和保護防禦。比如,DELL的主要產品是電腦,但是他有可能在其他不擅長的領域也註冊同樣的商標,因此,我們可以選擇買進其商標使用權。
5. 挖掘失敗專利的金礦或者說到期的專利,到專利局諮詢。
6. 注意不要與原工作單位進行競爭中出現損害原單位的行為和不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有關事宜。
2.3.3 大學生如何守業
比創業更難的是“守業”。守也本身也是一個漫長而細緻的工作。要守住創業成果,首先項目得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創業項目在經歷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創業者選擇了服裝及飾品零售這種投資少、門檻低的項目,但由此帶來的同質化也很嚴重。
後續資金匱乏也困擾著不少創業者。比如眼下的商鋪租金下降,而創業者的經營經驗也豐富了,很想再開一家店,但後續資金不足,這個想法很難實現。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在長期經營中公司形成了壞賬,死帳,甚至導致資金鍊斷裂,由而使得公司陷入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面對困境與化解危機考驗著大學生創業者的能力,
不少大學生創業時有決心,守業時卻沒恆心。 經營總會碰到一些難題,只要堅持就能克服,但一些大學生碰到問題就容易打退堂鼓。其實大學生創業者應該抱有足夠的信心,因為國家也在想盡辦法讓大學生創業走得更遠。在2008年全國“兩會”上,如何讓大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熱議話題。2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高校畢業生創業可享受包括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在內的4 項優惠政策。
大學生在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就上了創業的舞台。要讓大學生創業並且走遠,加強自身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很多的創業大學生,對於財務管理、 團隊管理等創業急需的技能大都比較缺乏培訓,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領頭羊都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一個團隊怎么可能凝聚戰鬥力。守業就是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成功企業家總結的經驗,讓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守業。
1) 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沒有奮鬥的中心目標或明確的努力主向,就沒有成功的希望。
2) 缺乏毅力。不管做什麼,大部份人開始時都滿懷信心,但卻不能善始善終。大部份人一遇到失敗就容易放棄。網路上流傳的“剩者為王”的概念大抵如此。
3) 消極的個性。因為消極的個性,而將別人拒於千里之外者,不會有成功的希望。成功來自力量的運用,而力量又來自與他人的合作,消極的個性無法促成合作。
4) 缺乏果斷的決策力。成功的人士會果斷決策,然後如果有必要,再慢慢改進。失敗者往往花很長時間才能作出決策,但很快就需要修改,而且要頻繁修改。猶豫和拖拉是一對雙包胎,只要找到其中一個就一定能找到另一個,所以必須趁它們沒有將你完全束縛在失敗的車輪上,果斷地把它們消滅。
5) 過度謹慎。不主動抓住機會的人往往只能撿別人挑剩的機會,過度謹慎和不夠謹慎都不可取,人生本來就充滿偶然成分。
6) 偏執。心胸狹窄很難取得任何進步,偏執說明一個人不積極獲取知識。
7) 沒有進行事先詳細周密的市場調查,只是道聽途說某某行業好賺錢,就貿然投資進去。在國外做生意通常要委託專門的市場調查公司作專項調查,而我們國人往往頭腦一熱拍腦袋憑直覺來決策,而且更多的因素是為節省這筆費用而免去這個環節,但是自己又沒有能力作系統的市場分析。
8) 生意上貪大求新,野心很大,排場不小,但是卻往往超過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一些人尤其是曾經成功的商人,不願意再從最小的公司做起,希望一開始就是大的資金起點,規模搞得很大﹑固定費用不少,但是一旦業務遇到一些困難,企業就很容易倒閉。
9)沒有從自己最熟悉﹑最特長的業務起步,往往聽說什麼賺錢,就開什麼店,做什麼業務,在業務深入到一定程度後,方才發現自己的經驗﹑知識﹑能力和人際關係都與業務不吻合甚至相差太遠,從而導致失去競爭能力。
10)打價格戰,國人討價還價現在已經成為生活中的習慣,而業內圈子內不合理價格競爭也一直在上演,其結果是要么偷工減料以保證利潤,要么保證質量而僅微利甚至虧損,如以薄利多銷為策略經營,則會有不得不經營低檔貨的可能。
11)缺乏依法經營和自律觀念。毋庸諱言,在國內一些人的正常經營是靠鑽法律空子或者走政策邊緣而發財的,如把這種思維定勢帶到創業初期,則必然會導致出現許多法律的不良後果,一些企業以僥倖心理雇用學生黑工﹑不執行最低工資保障﹑不給買必要的保險﹑沒有必要的消防措施等,一旦出問題,則損失大得難以承受。
12)只注重硬體的投入,在軟體上卻捨不得投資。現在開辦的許多服務場所設備﹑裝修都不錯,但感覺服務質量﹑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卻不高。
13)在創業初期,財務上沒有遵循審慎原則,大多比較冒險,因為對業務前景過於樂觀,沒有預留足夠的準備資金,在生意不順利時,財務上往往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
14)單純以為商業經營萬事不求人,而獨在小樓自成一體,這樣的經營很難能獲得會計師﹑律師﹑商業顧問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企業只能在低水平層次上經營,卻不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合法避稅,有時還有意無意觸犯法律,反而留下法律上的後遺症。
15)企業的經營理念不清﹑不執著。有人可能認為1-2個人的小企業﹑小餐館不需要經營理念﹑哲學,認為那些東西太高了,談企業文化是大企業的事情,只有緊跟著市場流行變化走才比較實惠。這種想法不能算錯,從商業生態的角度上講,各種各樣的企業都有其生存的必要,所以,如果創業經營相對有特點和特色,肯定會更容易獲得顧客的認同。

第三章:創業環境

創業環境是決定創業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創業環境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即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出台大學生創業政策是為了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是為了創造內部環境。其中涉及到市場、行業、經濟、環境、政治、社會等各各方面,因此在評價創業環境時,內外考慮,綜合評價。

第一節:大學生創業政策環境

對於相對弱勢的大學生創業團體,國家出台相關的創業優惠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小樹苗要多一點關照成活率才會偏高。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大學生創業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各地區也紛紛出台優惠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相對於歐美比較成熟的市場環境而言,中國大學生創業的制度環境其實還不完善。由於整個社會處於轉型期,使得創業者肩上的負荷更重,創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都還不完善,融資和金融環境都處在調整階段。雖然國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但是,大學生創業之路卻異常艱難,與外國成熟又完備的創業環境相比,社會上還尚未形成利於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政府出台的在創業培訓、創業扶持、政策支持與優惠措施等現有政策有待落實,而且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
3.1.1 大學生創業政策主要集中在七個方面
融資服務的政策包括勞動部門、小企業服務中心等部門制訂和操作的各項政策,主要有勞動保障部門的開業貸款擔保政策、小企業擔保基金專項貸款、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開業貸款擔保 、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等。 政策優惠主要涉及創業貸款、擔保及貼息等。 
場地扶持的政策重點有兩方面的政策:一是都市型工業園區的政策,二是開業園區的房租補貼政策。 這兩大類園區各自都有針對入園企業的房租補貼政策。 其中,在開業園區之內,除了房租補貼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配套指導服務,如提供代理記賬、專家指導、貸款直接申請的渠道等。 
稅費減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1)商貿型、服務型企業的優惠政策;(2)高校畢業生創業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3)失業、協保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從事個體經營的優惠政策;(4)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開業專家指導的政策目前上海有一支由600多位各行業專家組成的公益性專家志願團,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服務,包括一對一的諮詢服務,也可以由多名專家組成“專家團”為創業者提供“會診”。 另外,還有每隔兩周定期舉行的開業講座服務、網上諮詢指導服務等。 
開業能力提升的政策這一板塊的政策可以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創業培訓的政策,二是職業經理人培訓的政策,三是開業專家講座方面的信息。 其中創業培訓政策為個人提供創業理論、個性化輔導和開業實訓三段式的培訓。 這一政策的適用範圍是上海市戶籍的所有意向創業者,本市的失業人員以及農村富餘勞動力可以享受全額的培訓費用補貼。 
鼓勵科技創業的政策主要包括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政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基金政策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相關政策等。(比如,上海市政府出資1.5個億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分3年實施,每年有5000萬元的額度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高校畢業生以科研成果或者專利發明創辦企業的,就可申請享受這一政策。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相關政策則包括立項、註冊登記、稅費減免、貸款扶持、風險投資支持等。 
非正規就業孵化器的政策非正規就業是一種小企業的孵化器,個人在創業過程暫時不具備申辦小企業的條件或是擔心申辦小企業成本太高,特別是有意向從事一些勞動密集型、有利於吸納就業的社區服務業,可申辦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享受有關扶持政策。 非正規就業組織能夠享受到政策包括無須辦理工商登記、3年內減免地方稅費、社會保險繳納優惠、免費技能培訓,還能享受從業風險的綜合保險等。【6】
例如成都市對大學生創業提供的優惠政策
◆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全部向高校畢業生開放。高校畢業生創辦個人獨資企業、合夥經營企業,不受出資額限制,設立登記免交驗資報告。
◆ 小額擔保貸款: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合夥經營的,可根據實際人數放寬到20萬元。貸款3年內由政府全額貼息。
◆ 高校畢業生創業成功(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3個月內正常經營)的,一次性給予5000元創業補貼。
◆ 高校畢業生創辦的企業招用首次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契約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每招用1名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給予1000元崗位補貼。
◆ 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及其創辦企業招用的高校畢業生,3年內免收人事代理服務費。
◆ 高校畢業生創辦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可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內繳足。
◆ 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具有發展前景的初創型科技企業,提供孵化投資。
◆高校畢業生創業導師團,免費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政策諮詢、項目開發、跟蹤輔導等服務。
3.1.2 發揮政策的實際效應
要選擇適合自身的政策。大學生的創業政策包括七大方面,其中每一具體政策都有一個適應的範圍。比如你創辦的是科技型企業,卻一定要享受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政策,這種想法就是不成熟的,也會導致失敗的。創業者要想了解某一創業政策更具體的內容以及該項政策是否適合自己,可以諮詢有關開業指導專家。 每個人的創業方向、創業特點不同,每項創業政策的適用範圍和對象也不同,個人在用好創業政策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政策,即要適合自身的創業條件,要適合自身的創業行業,要適合自身的創業類型,要適合自身的創業過程。
任何一項政策都不會自動發揮效應。並不是說,你享受了政府擔保的開業貸款政策之後,這筆開業貸款就可以順利得到利用、實現其價值。又如,創業者選擇進入開業園區,政府給予減免房租,但如果你不能實現盈利,又有何意義?
創業者必須通過自身的經營服務活動,使政策的效應得到切實發揮,使它創造出更大的產值。創業者在選擇了適合自身的創業政策後,應該使政策的運用能真正的降低經營成本,改善經營狀況,提升經營能力,為實現企業的發展壯大做貢獻,使企業走上長期發展的道路。這也是制定這些政策的出發點。
3.1.3樹立正確的政策理念
如今就業競爭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通過自行創業尋求自己的理想。但創業並非一蹴而就。創業,需要努力發掘創業機會,並適時抓住這種機遇;創業需要正確把握創業要素,並積極把這種落實在創業的每一個環節;創業需要謹慎制定創業規劃,並穩步的實施創業規劃。這裡要強調的是,創業,還需要用好創業政策,通過正確合理的運用創業政策,為您的創業助一臂之力,為您的創業保駕護航。
創業政策是個人創業的助推劑,但不是個人創業的萬能藥。一個人不可能完全靠政策去取得創業的成功,你必須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才能實施創業;如果什麼條件都不具備,就去實施創業,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失敗。不少人曾經問我,我很想創業,但是我沒有資金、沒有項目、沒有場地,政府能不能給我創業?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建議他去打工。創業的人畢竟是少數,打工的人才是多數。可以說,創業是艱難的。
任何人都不能靠政策來創業,任何人也不是為了享受政策而創業,這是用好創業政策必須樹立的理念。比如開業貸款擔保政策,是你創業過程中發生融資困難時,政府才給你提供的這樣一項政策,你不能為了享受這一政策而創業。總之,創業首先必須要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基礎,在看準市場商機的同時,去選擇創業,並適時的通過創業政策為自己服務,就能讓您更好的走上創業之路,走順創業之途。

第二節:大學生創業教育

戊戌變法之前,學子們上私塾。“學而優則仕”,考科舉,是讀書人的必經之路。但考中的做了官的總是少數,那些考不上的呢?考不上的自然要分散到各個行業中去勞動謀生。其中下海經商而講信譽的,被社會贊為“儒商”,就是“讀書人做買賣”儒雅可信的意思。我國幾千年的整個封建時期的私塾教育,也是只傳播文化,教導做人,不管分配工作。
很多人講,大學生創業失敗的關鍵是缺少創業意識。當代的大學生為什麼會缺少創業意識呢?首先,這是個社會問題。這種創業意識的缺失,與我國從建國以來,也就是五十年代起,高、中專畢業生全部由國家包分配的歷史有關。從1950年——1966年,這十七年來,大學中專畢業生已經被分配了十七屆。這也就是說,逐年的大學畢業生乃至全社會都已經習慣了畢業就有工作的模式,沒有人為工作發愁,即便是喊著豪言壯語到祖國最困難的地方去,到基層去,到農村去,也是有工作崗位的,有穩定的工資待遇。所以,今天的大學畢業生,需要走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時候,前一段歷史時期大鍋飯制度(理想化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形成的依賴意識,仍在起作用。包括家長們在內,他們也不太支持大學生創業,他們意識不到我們今天所說的創業實際上是歷史傳統的回歸,是與1949年以前的傳統接軌。
  因此,在當前國家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大環境下,創業教育就顯得刻不容緩。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具有開創性個人的教育。它以提高學生自我就業能力為目的,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白手起家”創辦小企業的精神和能力,使較多的畢業生成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通過創業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自覺為自主就業打基礎、做準備,對培養未來的創業者十分必要而有益,而且可以引導、幫助他們發現商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機會型創業,這也是促進就業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事實證明,大學生十分需要接受創業教育,遺憾的是目前能夠滿足這種需要的高校實在太少。
3.2.1 么是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不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應該突出教育創新和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在我國現階段創業教育應突出強調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加強創業教育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新趨勢。伴隨著知識經濟的降臨而萌發的創業教育,正在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而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新趨勢,而且已經延伸到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領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4月在漢城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突出強調要加強創業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會議指出,為了適應21世紀新的挑戰和變革的需求,教育和培訓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能力是一種核心能力,它對個人在各種工作領域激發創造力和革新性至關重要。創業者創立的小企業能夠提供現代經濟中大量的工作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會議認為,創業能力應包括:創業態度,創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創造機會的能力,對承擔風險進行計算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業經營概念,如生產力、成本和自我創業的技能。
目前正在全球興起的創業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特彆強調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參與意識和實幹精神,使學生掌握創業技能,以便能在社會生活中隨機應變地進行創業活動。
目前,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潮流。在美國,創業教育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1600多所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德國早在1999年就提出“要使高校成為創業者的熔爐”,同時提出目標,在今後10年中,每年有20%-30%的畢業生能自立創業。印度也在1996年提出“高校自我就業教育”的概念,鼓勵大學生畢業後自謀出路。
在我國,高校創業教育才剛剛起步。就總體情況看,這一教育尚存在不少問題,如對這一教育的必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體系完整的教育課程;即便有創業教育課,也多為“紙上談兵”,主講教師多為缺乏創業經歷的“學院派”;創業實踐環節薄弱:即使有實踐,也往往停留在大學生開店鋪、創意設計競賽等層次;缺乏完善的大學生創業實踐保障體系。
3.2.2 創業教育的內容
鑒於創業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針對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高校亟須變革現有教育方式,積極推行有實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具體策略如下。
一、大力宣傳創業光榮的價值理念,發揮榜樣帶動作用,營造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氛圍
高校要將創業光榮理念在大學生剛進校門時就通過創業課程(重要的公共選修課)、講座等途徑傳授給他們,改變上大學只為謀求高薪舒適工作的傳統認識,培養創業意識。與此同時,高校應大力宣講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通過典型帶動激發在校大學生獨立自強、創業進取的精神。要通過舉辦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畫大賽、網站設計、廣告創意設計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以及開闢大學生創業園等舉措,營造濃厚的鼓勵支持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建立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選聘富有實際創業經驗的創業導師,構建完整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創業教育不能離開課堂這一傳授知識的有效途徑和基礎環節。創業教育的課程不僅要傳授創業專業知識,而且要傳授經營管理和相關綜合知識;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能夠激發創業意識、培養創業品質、增強創業能力。課程體系應包括涵蓋創業理論、創業風險、創業能力、創業心理、創業技巧、創業規範等內容的“創業學”、“中小企業創建”、“創業政策與法律法規”等課程,還應包括市場經營和企業管理課程。此外,完整的創業教育,除專門開設創業教育課外,還應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採取“文理工互補”多科融合方式,為學生提供大量跨專業、選修和輔修課程的機會,加強“通才”培養,為創業打下寬厚的知識基礎。
完整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主要由三類人員組成:第一類是教授創業理論課的本校教師,主要由工商管理、企業管理、法律專業的教師擔任。第二類是從事創業沙龍講座的工商、稅務部門、企業、投融資機構的專業人士,以傳授企業登記註冊、交納稅費、企業管理、融資貸款方面的知識與技巧。第三類是富有實際創業經歷並取得成效的創業導師,此類人員豐富的創業經歷、現身說法對於大學生尤具說服力。大學生最為關鍵的創業實踐環節,最需要這些導師點撥迷津、傳授寶貴經驗。當前,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富有實戰經驗的創業導師尤為匱乏,亟須加強這一類師資的選聘,以解決創業教育“紙上談兵”的問題。
三、構建多層次創業實踐平台,打破創業教育的瓶頸
高校需構建多層次創業實踐平台,打破創業教育實踐環節薄弱的瓶頸制約。具體可考慮:第一,積極開展各種創業計畫競賽,為大學生創業進行熱身。定期開展“金點子”商務大賽、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網站設計、裝飾裝潢設計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鍛鍊大學生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為其創業進行熱身。第二,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爭取建立多個創業教育實習基地。通過組織大學生去相關專業的行業企業參觀、實習,讓其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主要業務流程與市場行銷定位,為大學生創業奠定實務基礎。第三,鼓勵大學生以專業為依託組建“創業工作室”,積極承接企業外包業務。譬如,可與開辦公司的畢業校友聯繫,說服其將部分業務如廣告設計、網站設計、市場調查、產品外觀設計等外包給創業工作室承擔。第四,高校應積極創建大學生創業園,挑選有詳實創業計畫並有一定實踐基礎的學生創業工作室進駐創業園,通過完善創業保障體系服務於學生創業活動,孵化進入創業園的學生創業項目。
四、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保障體系,提升大學生創業取得實效
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保障體系包括以下內容。其一,高校將創業實踐納入教學體系,計入學分,允許大學生創業期間暫停上課或暫緩做論文,對學製做一定的調整。其二,通過多種渠道整合社會資金建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包括吸引社會上的風險投資基金、企業家捐助的資金,並與銀行等融資機構積極聯繫,爭取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小額信貸優惠,以保證大學生創業獲得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其三,聘請擁有豐富創業經歷的人才作為創業導師,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為其指點迷津。其四,積極與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協商,為學生辦企業爭取從速登記註冊、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其五,通過傳媒、校友會、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種渠道整合社會資源,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輿論、資訊、市場、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7】
3.2.3 創業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創業教育目的不是教會大學生多少創業方法,而是真正培養一種創業意識。中國人的創業條件不比國外差,我們唯一缺少的就是他們那種獨立、叛逆的性格。要改變一個民族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觀念是一種相對穩定牢固的意識。比如“出頭椽子先爛”——凡事不敢實踐,害怕風險。這在許多人頭腦里都是一種非常明確的意識。比如“從眾”意識——也是一種害怕風險的意識,相信跟著大多數就能安全。比如說“門當戶對”的門第意識。這實際上都是世界觀問題。以上所提到的幾個例子,一眼可以看穿其世界觀的本質是自私的,保守的,狹隘的,封建的。不是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就一定具有開放的意識。不是受了高等教育就一定具有民主意識。正向毛主席說過的: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大學生創業,需要創新精神,需要創新的觀念,需要創新的勇氣,需要創新的智慧。但必須首先解決為誰創新、為什麼要創新的問題。
一個人要想有創新的靈感和效果,必須有創新的勇氣和智慧;要想有創新的勇氣和智慧,必須有較崇高的目的和強烈的使命感。我們當代大學生必須要解決一個你應該為誰讀書、為誰創業的問題。
  不少學生會說為父母讀書,為自己創業,這樣的回答不能說錯誤,但十分淺薄,幼稚,象國小生。作為一個大學生來說,為父母而讀書,聽起來好象很實際,很煽情,但掩飾不住它的狹隘性;在創業問題上這么考慮,同樣膚淺。大學生讀書掙錢盡孝道是應該的,但大學生讀書掙錢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盡孝道嗎?國家花那么多錢辦大學就是用來讓大學生們孝道父母的嗎?——如果說孝道的話,為什麼一個大學生不能首先孝道自己的祖國之母,民族之母?在這方面,老大學生們做得很好。在蘇聯專家全面撤走,帶走了所有資料的時候,老一代大學生們及時地頂了上去,成為國家建設的脊柱。在美國對我國搞經濟封鎖政治封鎖的時候,鄧稼先等一大批老大學生在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為我國研製成功了核子彈、氫彈。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安心地改革開放,還要念當年那些老大學生們的無私奉獻。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在他們身上,已經不是簡單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又發展了一步,成為一種精神——創新精神。創業者必須有一種創新精神。就是說,光知道應該創新是不夠的,必須把這種意識變成一種動力,創得成也得創,創不成也得創!要創出一條路來,不成功寧可為之犧牲!這就是創新精神了。創業需要這種精神和激情。
  所以,大學生有沒有創新意識,敢不敢去創業,已經不是你自己的問題了,全世界都在注視中國的大學生,預測著中國的未來,美國更不希望中國繼續強大。大學生們有勇氣創新、創業,中國的改革才能後繼有人。這才是問題的所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最大意義就是在於改變人的意識,這不是一代兩代人的問題,培養起來的是一種民族的創業精神。

第四章 總結

在寫了近五萬字以後我還在思考,大學生到底應不應該創業?適不適合創業?應該怎樣去創業?在想過之後我最後明白這個問題是我不能回答的,我想也沒有人能夠回答。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我想到了用采優劣勢對比分析的辦法,辨證地去思考大學生創業。通過調查訪問我收集了一些社會上關於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列羅出出大學生創業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明顯:具有較高程度的文化水平,對事物較有領悟力,有些東西一點即通;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領者;思維活躍,不受拘束,想像力比較豐富;運用IT技術能力強,能夠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到許多信息;精力旺盛,自信心較足,對認準的事情有激情去做;沒有成家的大學生暫無家庭負擔,其創業很可能獲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劣勢突出:缺乏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尤其缺乏人際關係和商業網路;缺乏真正有商業前景的創業項目,許多創業點子經不起市場的考驗;缺乏商業信用,在校大學生信用檔案與社會沒有接軌,導致融資借貸困難重重;喜歡紙上談兵,市場預測普遍過於樂觀;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看不起蠅頭小利,往往大談“第一桶金”,不談賺“第一分錢”;獨立人格沒有完全形成,缺乏對社會和個人的責任感,甚至畢業後有繼續依賴父母過日子的想法。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創業很少有能一次成功的,當年剛開始創業順風順雨的史玉柱風光無限,剛剛研究生畢業就下海創業,僅僅幾年時間就創造了別人難以企及的成績,在那個年代史玉柱可能是中國商業界“跑”得最快的人,有一句話講人跑得越快就摔得越慘,果然在後來史玉柱果然摔了全中國最慘的一跤,從“首富”變“首負” 他僅花了幾個月,財富來去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勝利來得太快很容易沖昏人的頭腦,當年“十大改革風雲人物”之一的史玉柱決意在美麗的珠海蓋一棟自己的大廈,可在他一次又一次和總理握手之後,這棟原本18層的房子嗖然間被拔高到72層,史玉柱意氣風發地決心要蓋中國第一高樓,雖然當時他手裡揣著的錢僅僅能為這棟樓打樁,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
創業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是一條極賦風險的路,甚至比爾蓋茨都說過;沒有人能夠保證我們能永遠活下去。馬雲也經常對自己的團隊說過;我們要做好下一個季度死去的準備。而對於我們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時刻做好警惕,那么創業失敗必將成為大學生創業者最正常最經常的事情。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良好的素質、豐富的經驗,過硬的能力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即使完全具備了這些條件也不一定能夠創業成功,何況還是創業條件不夠成熟的大學生創業者。現實的結果是大學生創業失敗是“正常”的事反而創業成功卻成了“非常”。難道大學生就不能創業了嗎?但是現在又是一個需要創業者出現的年代,這個時代賦予了一批青年人創業的使命,創業又成了必須走到路。所以我認為,大學生創業應該把自己看清楚,把問題想清楚,之前未雨綢繆總比將來總結反思好。對於大學生到底應不應該創業?適不適合創業?應該怎樣去創業?這個問題只有留給大學生創業者自己回答了。
參考文獻;
【1】 申永東,《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程》,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 張建平《大學生就業案例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趙瑞君,中國大學生就業,大學生自主創業素質談,2002-05期
【4】 張玉利,《財富》(中文版)2006年第5期(下半月刊);
【5】 彭燁,創業團隊建設,《企業研究》2003年09期
【6】 《重慶晚報》,重慶一個大學生引資百萬創業失敗的經歷,2006-6-14
【7】 楊永華大學生創業網》2008-12-12,
【8】 鄧於君,關於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推行, 《光明日報》,2009-6-1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