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電影》

《戰爭與電影》

當全面戰爭轟轟烈烈之際,在戈培爾以及希特勒本人的眼裡,讓德國電影擺脫黑白二色,都顯得是一種具有刺激性能的因素,足以與美國出產品的強心功能相抗衡。總之,戰爭證實了歌德在其色彩理論中所闡發的觀點: “色彩具有一種奇特的雙重特徵,並且,如果允許我如此表達的話,色彩還有某種雙身式的雌雄同體性,具有一種自我吸引、自我聯合、自我混合、自我中和、自我消解等等的獨特方法。它們引發那些能夠持續讓人驚恐的生理、病例以及審美效果的增生……

基本信息

內容概述

書的封面書的封面

攝影機早早就在美式戰鬥機的機槍槍管上方安紮下來,用於捕捉目標,用於正式確認敵人被擊敗的狀況,之所以會有這一情況,原因乃在於,從一開始,在瞄準行為中,在步槍的窺測式瞄準具中,在遠射火炮的平行瞄準鏡中,武器的功能就與瞳眸的功能相混淆在一起。另外,1858年納達爾首度發明從熱氣球上拍攝照片,1882年馬雷發明連續攝影槍,“一戰”期間對於航空拍攝及其譯讀的系統性工業化,這種種都顯示出,以整個地區為範圍而實施的摧毀戰具有著電影的維度,也就是說,一片風景處於不斷震盪之中,必須通過連續的攝影定格來隨時加以重建,以電影的方式對各個不確定地帶進行跟蹤,在此,膠片取代了戰區地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舞台的改換。伴隨著夜間空襲,探照燈與照明彈的使用,襲擊忽然間變成了一整場的特技效果,變成了投放在大氣層中的映射,旨在混亂一群受驚民眾的心靈。在這種投映中,音聲與光亮都帶有驚人的強度,隨之,便是原子之光將兩座城市的影像加以過度曝光。自從這昏蒙的一天之後,戰鬥中的照明便轉化為間接式的,從此,一切都在陰極顯像屏的弱光中遊戲。這是影像的戰爭,系列的鏡頭畫面湧現於螢幕之上,是末日威脅的信號,是熱核彈頭飛彈的警世兆示。

《視覺機器》(LaMachinedevision)一書的作者保羅•維利里奧,在這部新著中,提出了戰爭的感知領域這一問題,探討軍人們以何種方式掌握了對於電影技術的運用,憑之而無休無止地組織與重新組織那致命之對決。

有兩類哲學家,一類哲學家讓自己沉浸在過去之中,讓過去作為現在的遺產和教訓而存在;另一類哲學家則緊緊地盯住現在,並將現在作為預言未來的種子而對待。保羅•維利里奧顯然是屬於後一類哲學家。在他看來,未來的可能性更多地取決於技術和機器——而不是制度和觀念——的變革上面。這使他完全偏離了觀念史的路徑。顯然,這是麥克盧漢和波德里亞式的傳統——儘管他和他們在很多方面存在著重大的差異。《戰爭與電影》,這部維利里奧的代表之作,足以表明這個時代最重要預言家的不凡洞見。

——汪民安

作者簡介

保羅•維利里奧(PaulVirilio,1932—)是1970年代以降最富原創力的法國哲學家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城市建築家、隨筆作家。1963年,維希留與建築師克羅德.巴宏(ClaudeParent)成立“建築原則”(ArchitecturePrincipe)團體,並發行同名刊物,宣揚建築的“傾斜功能”(水平與直角被徹底棄絕),曾先後完成兩棟建築作品。1973年起執教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ESA),直到1999年退休。維利里奧的哲學著作圍繞著一系列以科技、速度、城市、虛擬、事件、意外及失序為核心的概念群,代表著作有:《領土的不安》(1976)、《速度與政治》(1977)、《消失的美學》(1980)、《批判空間》(1984)、《否定的視域》(1982)、《馬達的藝術》(1933)、《解放的速度》(1995)、《事件的風景》(1996)等。

關於譯者

孟暉女,20世紀60年代出生,達斡爾族。1987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本科學習,1990年肄業;1990—1993年至法國留學。現居北京。作品有長篇小說《盂蘭變》,文化史研究著作及研究性隨筆《中原女子服飾史稿》、《花間十六聲》、《潘金蓮的髮型》、《畫堂香事》《貴妃的紅汗》等,譯作《西方古董鑑賞》、《我不是殺人犯》。

目錄

前言

兵不厭詐

電影並非我看,而是我飛

“汝等入影像地獄者盡喪希望”

即時性的假象

弗恩•安德拉影院

時間占先機,則權益占先機

鏡頭推移八十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