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國家形成:春秋戰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

本書通過比較東西方兩個相似歷史時段,即秦國統一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和拿破崙征服歐洲失敗前的時期,提出了一個關於世界政治的動態理論,分別利用古代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歷史檢驗了動態理論,集中關注了該理論對國家形成的意義,強調了國際關係學與比較政治學的不可分割,並從動態理論的角度對世界政治轉型進行了思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書中目錄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美國許田波著,徐進翻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為“東方編譯所譯叢”系列之一。

內容介紹

封面封面

本書通過比較東西方兩個相似歷史時段,即秦國統一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和拿破崙征服歐洲失敗前的時期,提出了一個關於世界政治的動態理論,分別利用古代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歷史檢驗了動態理論,集中關注了該理論對國家形成的意義,強調了國際關係學與比較政治學的不可分割,並從動態理論的角度對世界政治轉型進行了思考。

本書緣起於一個特殊的困惑:為什麼政治學家和歐洲問題專家們視歐洲國際政治中的制約與平衡(checks and balance)現象為理所當然,而中國問題專家和漢學家們卻視中國的強制性普世帝國(coercive universalempire)為理所當然?這個問題看似不尋常,其實不然,因為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656一前221年)存在一個多國體系,所以當時的中國非常類似於近代早期的歐洲(1495--1815年)。雖然人們一貫認為中國即是指“中央王國”(Middle Kingdom),但這個詞最初是指“中原諸國”(cen—tral states):“中”是指中原,而“國”是指“諸國”。“中國體系”經歷了與近代早期歐洲體系類似的國際和國內政治現象,包括封建等級制度的解體、頻繁的戰爭、國際的無政府狀態、領土主權國家的出現、均勢的形成、中央官僚制度的發展、國家與社會的談判、國際貿易的擴展,等等。如果說在歐洲是均勢盛行於國際政治,且立憲政府在國家一社會博弈中勝出的話,那么為什麼在中國卻完全是另一幅情景?

書中目錄

譯者序
中文版前言
致謝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動態理論
 案例
 研究方法
 世界政治的動態理論的基本架構
 國際政治的動力學
 國家形成的動力學
 自強型改革對自弱型權宜措施
 “替代性”解釋
第二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國際政治動力學
 制衡邏輯的早期勝利(公元前656-前284年)
 秦國的崛起及統一(公元前356-前221年)
 超越均勢
 克服擴張成本的上升
 發動最後的統一戰爭
 為什麼秦國能制定更明智的策略
 小結
第三章 反思近代早期歐洲的國際政治動力學
 兩弱的平衡:自弱的法國與自弱的哈布斯堡帝
 國(1495--1659年)
 強弱的競爭:自弱的法國與自強的英國(1661—1715年)
 霸業在望:大革命及拿破崙時期自強的法
 國
 初始狀況與客觀環境
 近代早期歐洲的自強型改革諸模式
 比較戰爭的強度
 哪個體系更霍布斯化和馬基雅弗利化
 “替代性”解釋
 小結
第四章  國家形成和轉型的動力學
 國家形成的制衡邏輯
 自強型改革、國家形成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制
 型政府
 自弱型權宜措施、國家畸形化和近代早期歐洲
 的憲政政府
 初始狀況與客觀環境
 國家形成與國家力量的差異
 秦朝的崩潰和漢朝國家一社會關係的轉型
第五章 結論與意義
 國際政治和國家形成動力學的再結合
 後拿破崙時代世界政治的轉型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許田波,現為美國聖母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她2000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獲博士學位,並曾先後獲得哈佛大學約翰·奧林戰略研究所、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聖母大學海倫·凱洛格國際研究所、哈里·弗蘭克·古根海姆基金會和世界政治研究所的研究資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