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王國

a,簡稱Chin 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 從此,“中國”一名以戰敗國的身份多次登上過國際舞台。

中央王國,又稱中央帝國或中華帝國,也就是中國。是明清以來西方國家對中的稱呼。
明代開始來華的西方傳教士,開始稱我國為“中國”、“中華帝國”或“中央帝國”,而不是用明朝、清朝或大明、大清;當時和傳教士有交往的一些士大夫,也已用“中國”來稱呼自己的國家。這時的“中國”,顯然已是指稱與外國相對的有自己主權與疆域的國家。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中國”之名最早出現在外交文獻上,是1842 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一名以戰敗國的身份多次登上過國際舞台。清政府外交文書中使用“中國”一詞,往往包含著一種傳統心態,即著眼於“中國”一詞的字面含義——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理解為 Central Empire ,當作一種尊稱而樂於使用。但西方人對“中國”一詞的理解,只是表示一個特定的國家即 China 而已,並無特別尊崇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