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世界(上下) 內容簡介
“前人,在他自己著作後面,總有自敘傳一類的文字,略敘家學淵源及生平師友往還論學的經過,讓後人知道他那一脈學術思想的線索。《史記》的太史公自序便是。我所寫的,比這些還更廣大一些,我頗想勾劃出我們那一世代的生活輪廓以及當年所共同經營的文化工作;史的意味,比較更重一些。”本書是曹聚仁晚年未完成的回憶錄。全書收入一百七十一篇文章,在作者家屬整理、校訂的基礎上,又作了較為全面的核對、校訂,使全書更加貼近原貌。
我與我的世界(上下) 本書前言
近二十年間,我看過屬於傳記文學的專集,在五百種以上,當然並不嚴格地限於“傳記”或“自傳”,包括“回憶錄”、“懺悔錄”、“感想錄”、“隨筆”、“談話錄”、“旅行記”、“日記”、“書簡集”在內,見到了就看,當作現代史料看,頗有用處,三十五年前,由於政治關係,陳仲甫先生拘囚在南京地方法院,我就替他設法提供材料,寫起自傳來。他動筆寫了八章,局勢忽變,朝野合作抗戰,便恢復了自由,自傳便中停了。抗戰第二年,我還在漢口某晨中,見了仲甫先生,他也頗有意寫下去,可是,他晚年住在江津那幾年,並沒把自傳寫起來,坊間所見陳氏自傳依舊是開頭那么一截子,我們總覺得不夠味似的,十多年前,我又曾勸知堂老人寫回憶錄,這回總算勸成功了,全書有三十八萬字,完完整整地一份史料。於今,倒是變成別人勸我來寫回憶錄的日子了!過去大半個世紀,世變的劇烈,比以前三四個世紀還要多,而四五十年前,和我交遊的年輕朋友,如今,都和“天下興亡”有了密切的關係,值得用一條索子貫串起來。從我是一個研究歷史的人來說,把第一手史料保留起來,也真有“匹夫有責”了。這是我決定談談過去經歷的主因。
寫“自傳”、“回憶錄”也是過去二十年間潮起了的新風尚,一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忽然如劉備那樣過著灌園種菜的生活,自有髀肉復生之嘆。寫自傳,也是他們在立功既無望,立德更不成之後,只有在立言方面,力爭一席地的必然趨勢。且說國民革命軍北伐時,草山老人手下有一位大將,叫劉峙(經扶),他是江西吉安人。北伐完成後,便任河南省主席,到了抗日戰爭初期便任華北戰局的統帥,一直到內戰後期,徐蚌會戰時期,他還是戰區司令長官。以他一生在軍政方面的經歷,至少可以和麥克阿瑟爭一日之短長。可是,他那本自傳,實在不高明,不獨枯窘得索然無味,真實性也很低。倒是另外一位偏將劉汝明將軍,他的生平並無赫赫之功,他的自傳,卻寫得虎虎有生氣,在我所看到過的五百多種傳記中,自是第一流作品,而真實性也很高。劉汝明將軍,當然不會忘記和范長江兄吵嘴的事。(長江兄曾在大公報中刊過“劉汝明可殺”的專欄)他的筆下,雖是諷刺了長江,倒也寫得頗有風度,這就更不容易了。
外交界人士的回憶錄,那位活到九十歲的曹汝霖,他曾經是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在中日外交中,他又是擔當折衝工作的主角,他那部《一生之回憶》實在糟透了,跟他有關的那一截事,寫得不盡不實,有些自己辯護的話,反面欲蓋彌彰。跟他毫無關係那一截,所記的都是道聽途說的謠傳,不值一笑,他這部傳記的失敗,可以說和龔德柏先生的回憶錄一樣,失之於浮誇,顛倒了輕重。(龔德柏自負很高,時時和別人賭頭,有龔大炮之稱。他的回憶錄,牛皮吹得大極了。)
在這兒,我並不想把別人寫的傳記,一一點起將來,加以甲乙,還附上了考語,我只憑記憶所及說說我的感想,汪公紀先生,他在《序(波逐六十年)》(胡光��先生回憶錄)中說:“......《波逐六十年》確能脫俗,近年來寫傳記之風大行,不管是聞人或非聞人,都喜歡把近代史和‘我’就無‘大事’而發生的‘大事’也就是‘我’做的。《波逐六十年》並無此病,以客觀的立場,介紹了所聞所見,描敘了中國工業在千辛萬苦中的處境與進展,使讀者不能不欽佩他記憶力的奇強,分析事物的精細以及他對工業知識的淵博,......這番話,他說得非常中肯,不獨指出胡先生的敘記恰如其分,也道破了曹汝霖、龔德柏他們的誇大狂的缺失,把自己吹得太達分,便顯得他們的醜陋可笑呢!”
有一天傍晚,我過海到普慶去看戲,事先到對面街上去吃點東西,路過巷口一家書攤,擺著一部原刻本《三水梁士詒年譜》,那位女老闆居然以十港元代價賣給我,我真是喜出望外。可是,帶回家一看,更是喜而不寐,這部傳記,實在編寫得太好了(葉恭綽先生主編),時人形容美女的身裁說是該凸出地方凸出,該凹進地方凹進,這才富有誘惑力。這年譜的妙處正是如此。我們且看曹汝霖要把黃秋岳出賣江陰炮台的“謠傳”,寫入他的一生中去,豈不蠢得可笑?我和譽虎先生,相識而不十分知契,單看這部梁氏年譜,便悔當年不多去叨教了,十五年前,我初到北京,李微塵兄要我去訪問張國淦老人,那時老人病已垂危,不能見客,後來,讀了張紙的《辛亥革命史料》覺得他的史筆,斷製得當,足為師法的。
近年間,台北出版的《傳記文學》(劉紹唐主編)每為朋友所稱道,《傳記文學叢書》也頗多可誦之作,(叢書中那本《什麼是傳記文學》也正是我們所要討論的課題),其中一種字數很多,連載得很久的,便是章君�M先生執筆的《杜月笙傳》共四大冊,他們斤斤自喜,以為了不得的著作,實在不夠分量。國民黨的興亡,畢竟是草山老人的事,杜月笙只能算不渺不足道的配角,董顯光的蔣傳,三小冊,還抵不上杜傳的一半,單看這一點,已經輕重失宜。杜月笙有種種缺點,而其過人之處正在這些缺點,如今,章氏把他的缺點都掩蓋起來,把他寫成一個聖人,我們試看太史公筆下的郭解,則章氏所寫的杜傳,只好拿去覆瓿了。
近二十年中,我所讀到的傳記,自以林崇鏞先生的《林則徐傳》為首選。而沈亦云夫人的《亦云回憶》,從她的眼中,看到了她的丈夫黃膺白先生的奔赴艱危的經歷,筆下無誇大虛飾之辭,而黃氏的精神人格躍然紙上,這便不是如龔德柏輩所能企及的了。
當代三大傳記文學家:一、英國的史特拉齊,我讀過他的《維多利亞女王傳》。二、德國的盧德威克我讀過他的《拿破崙傳》和《人之子》。三、法國的莫羅亞,我幾乎讀過他所寫的各種傳記:《雪萊傳》、《拜倫傳》《狄士累利傳》、《伏爾泰傳》連《法國的崩潰》在內。盧德威克的作品夠分量,史特拉齊的作品夠紳士派頭,我卻愛莫羅亞的活潑有生氣。這當然都是我個人的感受,他所寫的《人生五大問題》給我的影響和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不想上下。
一九五二年,莫羅亞應劍橋大學之請,擔任克拉克基金會講席,發表了六篇有關頭傳記文學的論文。他曾說到史特拉齊的新傳記文學:“你把維多利亞時代的傳記閱讀一頁,再把史特拉齊的傳記閱讀一頁,就會發現那是兩種頗為不同的傳記。”特里衛連(G.O.Trevelyan,1938--1928《麥考萊傳》作者)的作品,儘管其結構十分完善,只不過是一篇文獻,而史特拉齊的作品卻是一件藝術品。無疑地,史特拉齊同時還是一個正確的歷史家,可是他有本領用一種完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出他的資料,而這種形式在他是最關重要的東西。
接著,莫羅亞說到現代傳記的特質:“這個時期的第一個特質,是學者們的理智的方法打進了心理學和倫理學的園地。二十世紀初期的青年,不論對於任何問題,都要自己去探討,並且接受自己的研究的結果。”年青的一代人所特有的這種自由探討的精神,顯然對於小說家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對於歷史家和傳記家的影響,也同樣不小。他又說:“一個現代的傳記作者,如果他是誠實的,便不會容許自己這樣想:“這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一位偉大的作家,在他的名字的周圍,已經建立一個神話一般的傳說”他的想法應該是:“這是一個人,關於他,我擁有相當數量的檔案和證據,我要試行畫出一幅真實的肖像。這幅肖像將會是怎么樣呢?我不曉得。在我把它實際思量和探討所向我顯示的任何結果,並且依據我所發現的新的事實加以改正。”我們這個時代,對於真實的觀念,已經形成正確的想法,我們不會讓傳記作者由先入為主的觀念來左右他的判斷,我們要求他根據對於事實的觀察,來做出整個的敘述,然後再細心而不帶感情的做一番新的獨立的研討,藉以證實那些敘述的內容。莫羅亞一直是“我所心嚮往之”的新傳記作者,這番話也正是我所要說的一番話。
我與我的世界(上下) 本書目錄
上冊
代序:談傳記文學
我的自剖
金華佬
我的童年
初試雲雨情
已酉辛亥之間
先父夢岐先生
育才學園
地盤動了
浙東
我的母親
她的婆婆
神道的黃昏
父子之間
時代的諷刺
永生的時代
另外一群人
環繞蔣畈的另一群人
金華一年半
諸侄
“志趣卑下,行為惡劣”
杭州初到
明遠樓前
我們的校長
五四運動來了
“留經運動”
後校長姜伯韓
前四金剛
後四金剛
我們的教師
從夏丐尊先生說起
白屋詩人劉大白
《霞底謳歌》
一師的毒案
一代政人沈仲九
衙前那一群朋友
拾遺
杭州
湖上
失望的旅行
在上海生根
國學與《國學概論》
我做了教授
“可殺的張鳳”
孤山文瀾閣
四庫全書
《世說新語》中人物
書記翩翩潘伯鷹
詩人汪靜之
補說汪詩人
史學家楊人�F
《情書一束》的故事
藍布衫的故事
暨南前頁
暨南中頁
暨南後頁
南社--新南社
小鳳葉楚愴
上海甲記
插說一段話
再插一段話
上海乙記
法學士陳望道
未進大觀園的吳稚暉
將進大觀園的吳稚暉
進了大觀園的吳稚暉
幾位有些相干的師友
和平老人邵力子
文白論戰史話
望平街巡禮
陳靈犀與社會日報
申報《自由談》
黎烈文與《自由談》
我與黎烈文
小品散文
《背影》作者朱自清
魯迅與我
我與魯迅
補談魯迅
我和林語堂吵了嘴
初談“余致力”
也談郁達夫
“不除庭草齋夫”
下冊
再記姜伯韓先生
三個胖子剪影
插說蘇州
“烏鴉”商標的《濤聲》周刊
楚狂老人陳子展
洋人
辣斐德路
務本女中
《芒種》與《太白》的時代
太白社
《論語》與幽默
大眾語運動
一幕對話
立報
京派與海派
補談海派
“文人相輕”
文壇續話
酒人與詩人
上海丙記
幾個小人物
回力球
“機遇”之頁
上海丁記
語文教學
朋友與我
緣法
有趣的例子
我的家
我的夢想與夢境
房龍的故事
屠格涅夫與我
羅素的啟示
性與道德
續談性與道德
歷史因素四等分論
羅素在中國
《讀書三昧》
斯巴達與雅典
談裘可桴
談蔣夢麟
莫羅亞的路子
前夜
軍旅之事
東戰場的輪廓
戰場剪影
插說一段話
戰神的腳步
戰場初旅
軍事新聞
從“四行倉庫”談起
最黑暗的日子
一個戰地記者的基本條件
亂離初頁
首都之戰
生命究竟
生命意義
金華---南昌---武漢
向徐州行進
台兒莊巡行
隴海路上
大武漢的命運
東戰場巡迴
新聞圈內
山城初往
鵝湖之憶
東戰場再巡迴
折衝側語
再插述一段閒話
弋陽一瞥
神州初旅
閩學
沿海風景線
溪口之行
杭州灣之南
東南堪察加之行
《談敵軍之用兵》
外匯率與市場物價
矛盾中之矛盾
魔術箱中之市場物價
撫河行進
上下古今談
情與理
亂世男女
從唐仲友說起
“履霜堅冰至”
讓我交待一下
我與我的世界(上下) 文章節選
羅素的啟示
我說我在五四運動後期,在杭州一師講壇上,有機會和羅素教授握手,是一生最光榮的事,他是貴族家世,卻為反戰爭,爭和平而甘於入獄的戰士,其次,他又是英國紳士們嫉視的公敵,他是一個有膽識的叛徒,不過,他的北京大學講演的數理哲學,我實在一點也不懂。雖說,我對於數理哲學十分有興趣。等到他講學回國,我才看到他的談社會人生的論文,後來又讀了他的《自由與組織》(近代世界史話)才知道他這位理性主義者,真是我的引路的明燈,也從他的評介,我才切實地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真諦(我總覺得河上肇的《資本論》研究不夠深入)有一時期,我真想到倫敦去拜他的門下。
事有湊巧,我忽然讀到羅素談屠格涅夫的文章。他說屠格涅夫對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影響。後來,他也讀到托爾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著作,他們都比屠格涅夫更有天才,但他們都不曾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他說“屠格涅夫的作品是我首次接觸到的俄國東西,但我立刻發現他的小說無限地感人,且無限地誘人,當我僅從文學中去了解愛的時候,他的一些書像詩化的愛情故事那樣使我興奮。他所摯愛的所憎恨的書中人物(他並不假裝他是超然物外的)”在我看來,比任何英國小說家所描寫的更為有趣,描寫得更為細微。當時,加尼特夫人的譯本尚未出版,我從德文譯本中讀了他的小說,很少文學書籍像它那樣感動我。羅素也說他的祖母提起駐巴黎的俄國外交官中的朋友,他們自稱為“屠格涅夫派”她也如此稱呼他們。他曾向祖母問及她是否知道那位小說家,還問她是否屠格涅夫跟她的朋友有什麼關聯。祖母回答他:“他們曾提到過有個會寫小說的兄弟”她確實曾見過那上說家,他還送過她一本書,但她從來沒有去讀過,也不知寫的是那一類的書(羅素祖父,曾任駐德公使)
羅素說:“我最先從屠格涅夫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熱心而滿懷希望的青年人社會。若我認識這樣的年青人,我也會愛他們的。或許有著完全跟我意氣相投的希望與憤怒。他們都受到那令我戰慄的犬儒貴族的壓迫與籠絡。他們曾英嘗試英勇的反叛行徑,因而受到了英雄式的挫傷,這些人,一直深得我心,直到後來他們被布爾雪維克所擊敗,浪漫式的反叛激奮者,從一七八九年到一九一八年的年青人與部分年老人的一代,在這漫長的年代,歐洲每一個最有才的人都相信,世界上各處存在著的悲慘和壓制,都是由壞人的小派系所造成,人們早晚會在高貴的憤怒下揭竿而起,反抗他們,而在地球上建造天堂。一代接著一代過去。人們都失望了,年青人得到的新收穫。不斷地取代了“失去的領袖”的地位。
羅素說:“浪漫式的反叛的漫長行列從法國大革命開始。詩人華滋沃斯在經過幻滅之後,曾詳細談到他極完全的沉靜,所鎮定下的年青時代之情緒,斷頭台與恐怖統治在人們的記憶中,遮暗了法國大革命初期所激起的希望,但浪漫的傳統得以殘存,一直還靠著浪漫的實際而保有生機。(華滋沃斯有過這樣詩句:“天恩在於黎明時得以倖存,而年青正是天堂。)”
羅素說到新大陸成為喜愛自由的人的一片希望之士,因此,詩人拜倫為了對拿破崙的反感,寫了一首感人的詩去讚頌華盛頓。他說:“在拜倫和雪萊時代,希臘是產生繆思靈感的地方,而土耳其則是暴政的象徵。當希臘記得贏得獨立之後,就輪到義大利了。伯郎寧和史文達歌詠出對義大利愛國亡命者的讚美,其中馬志尼是最著名的象徵。由於憎恨拿破崙政權,格拉斯頓終於轉變為自由分子。馬志尼的經歷是一個特出的典型,他渾身都是具有創造統一的義大利之熱情。但加富爾控制了這種對薛伏衣王族的熱情,結果是他深受其人之嫌惡。他認為這一連串的事件,在義大利並不特別,舊政權一個接一個地被推翻,造成這種推翻行為的動機是由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立生,也是由他們所領先領導的。革命成功所造成的每個政權,都使理想主義者感到幻滅。但他們的希望並未完全消失,他們只不過是旅行到任何新的土地上去,只要那兒仍有壓制存在,而且未來的光榮,似乎仍然可能到手。(體會得這一番話,我們就可以明白,清未啟蒙人士對於拜倫、馬志尼、加富爾這些英雄人物的嚮往了。)
他又說:“在我年青時,俄國的革命者是浪漫式反叛的繼承者,因此沙皇主義的俄國,被全世界的自由分子視為令人戰慄恐怖的地方。”西伯利亞一詞凍結住他們的血液。直到一九0五年十月英雄式的俄國人奮力推翻沙皇政權,沒有一個自由分子會懷疑他們有一天會成功,而成功的結果是自由將在人類精神不斷被奴役的地方,壯觀地茁長起來我也分享著這些希望,而且在屠格涅夫的書中發現了他在想像中描述那些將要去創造新世界的人們,《處女地》的主題是政治的革命家,這書曾使我極為感動,但屠格涅寫得最好,影響我最深的小說是《父與子》。書中主角巴扎洛夫不太關心政治,但他在其他的一切方面是個反叛者,他稱呼自己為“虛無主義者”這個詞是屠格涅夫在這部小說中所創造的,而它後來用以象徵一些人的“希望”與“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