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版
影片以伊朗少女Marjane的成長經歷為線索,探討了宗教,信仰,民族等敏感話題。加之影片背景更是設在伊朗這個超敏感地區,(之前《300勇士》引起伊朗方面強烈抗議只是因為片中輕描淡寫地對遠古“波斯”有所涉及),所以本片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深刻的政治印記。有人說坎城本就是政治偏好的,有《華氏911》問鼎在前,我們也有理由去相信本片同樣會受到評審的青睞。
劇情介紹
女孩瑪簡(基婭拉·馬斯楚安尼配音)出生在伊朗一個普通家庭里,自小聰慧而早熟的瑪簡,在伊斯蘭革命中渡過童年,基要主義者掌握大權後伊朗人民的民主希望破滅,社會動盪不安,民風日漸保守,女性被迫戴上了面紗,數以萬計的無辜人們被的投進監牢,九歲的瑪簡作為平民百姓,親眼見證了這一悲慘時期的動盪和社會的民不聊生。
進入青春期的瑪簡,受到西方娛樂文化的薰陶,儘管政府明令禁止,瑪簡還是通過黑市買到了喜歡的樂隊ABBA、Iron Maiden等的音樂,身著朋克潮流的服裝走上街頭,在麥可·傑克遜的激昂歌聲中釋放壓抑的青春,在飽受禁錮的伊朗社會中,瑪簡成了為數不多具有反抗精神的一員。
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人們生活陷入無邊的恐懼,瑪簡大膽的言行與舉動讓家人越發擔憂,父親(西蒙·阿布卡瑞安配音)和母親(凱薩琳·德納芙配音)希望女兒能在更自由的環境中生活,因此將瑪簡送往奧地利上學。在歐洲求學期間,孤獨脆弱的瑪簡經歷了青少年從身到心的苦難折磨,伊朗出身更是為她帶來很多敵意的眼光,獨立堅強的瑪簡毫不退縮,最終贏得了周圍人的認可。然而一場慘遭背叛的愛情經歷,卻令瑪簡灰心喪氣,愛情的傷痛和對家鄉的思念,令滿懷矛盾的瑪簡做出了重回伊朗的決定。
此時的伊朗,依然飽受戰火摧殘,宗教對婦女生活的限制越發苛刻,瑪簡大膽挑戰種種清規戒條的言論,使其飽受爭議與排擠,但開明的外祖母(丹妮艾爾·達里艾配音)卻鼓勵瑪簡保持清晰的頭腦和對自由的追求。一次,瑪簡與男友在車中偶一拉手,就遭到當局的罰款管制,連瑪簡的父親都不禁感慨道,如今伊朗社會之保守比自己年輕時更甚,瑪簡與男友衝動之下走入結婚殿堂。
一年後,瑪簡在如此壓抑生活氛圍中越發苦悶,她再次不顧社會禁忌和多方阻攔,毅然與丈夫離婚,做出了再次離開伊朗、移居法國的艱難決定。這一次,瑪簡也許將永遠離開她視為家鄉卻難以長久生活的伊朗。
主創介紹
《我在伊朗長大》改編自伊朗女插畫家瑪簡·莎特拉皮的同名漫畫,出生自六十年代末的莎特拉皮,以自傳的形式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折射出七十年代至今整個伊朗社會的變遷。2007年,法國2.4.7. 影業決定將莎特拉皮這一系列暢銷漫畫整合成一個完整故事,搬上大銀幕,並請來了瑪簡·莎特拉皮本人親自改編劇本和執導,由於影片本身採用動畫形式,莎特拉皮原著旗幟鮮明的創作方式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再加上同樣原為漫畫家、曾自編自導過動畫短片《憤怒藍調》的法國中生代導演文森特·巴羅納的鼎力協助,令影片在故事性到藝術性上都打上了雙保險。
由於《我在伊朗長大》系列原著在法國乃至全世界都極富知名度,因此這次改編成電影,雖然從製片公司到編導班底在法國影壇都不算非常知名,但還是憑藉莎特拉皮的名號請來多位重量級明星為動畫角色配音,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便是法國影壇女神凱薩琳·德納芙和其女兒基婭拉·馬斯楚安尼的母女檔合作——德納芙為片中瑪簡母親一角獻聲,憑藉自己在法國電影圈無人可企及的號召力,為影片大大增加了關注度;進入影壇多年,一直在大名鼎鼎的母親光環下尷尬生存的基婭拉·馬斯楚安尼,通過扎眼的姓氏不難得知,此女正是德納芙當年與義大利著名男星馬塞羅·馬斯楚安尼的愛情結晶,這次與巨星母親同台獻藝,基婭拉終於榮升為主角,其低沉的嗓音為個性十足的女主角瑪簡大大增加了感染力。
配音陣容中還有一位法國影壇泰斗級人物,那就是為外祖母一角配音的丹妮艾爾·達里艾,已年逾九十高齡的丹妮艾爾·達里艾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進入電影界,七十餘年來出演過《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多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影片,至今仍活躍在電影圈內,是法國影壇首屈一指的常青樹級別影星。巧的是,在弗朗索瓦·歐容匯集法國影壇各時代女星的《八美圖》中,丹妮艾爾·達里艾也是出演凱薩琳·德納芙的母親一角,因此《我在伊朗長大》的配音陣容中,一對現實中的真正母女、一對老搭檔的銀幕母女,成了一大巧合與看點。
幕後製作
伊朗,像眾多中東國家在西方媒體描繪下,離不開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恐怖主義、宗教狂熱的妖魔色彩。《我在伊朗長大》系列漫畫的作者瑪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見所聞,用影像和語言作辯解,將自己對於伊朗這一神秘而古老國度的個人記憶描繪出來,表達方式是輕鬆幽默的,畫面內涵卻涉及成長、親情、宗教、政治等主題。《我在伊朗長大》系列書一共四部,分別是一《面紗》、二《安息日》、三《流落奧地利》和四《回家》。2001年在法國推出時大獲好評,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全球銷售二十萬餘冊,並獲得了包括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年度最佳漫畫獎、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等多個漫畫書大獎。
影片正是根據瑪嘉·莎塔琵的同名自傳漫畫改編,由瑪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蘭德聯合執導。黑白的色調,版畫般的質感,很有風格。故事背景為1979年後的伊朗,由國王專政被推翻,伊斯蘭革命勝利,到兩伊戰爭,記錄的是這個文明古國歷史以外的女孩生活,在紛亂變動的社會和個人日常生活夾縫中,她看到的世界,不在面紗之下,她寫她流亡的朋友,不忌諱諷刺批評的父母,戀愛中的女僕,還有她小時候喜歡的作者和道聽途說的政治黑幕。影片在法國上映之後,各大媒體紛紛予以較高評價,包括《解放報》 、《巴黎競技》、《費加羅日報》、《影視周刊》等數十家媒體均給出滿分,還在第60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評審會獎。
瑪嘉·莎塔琵1969年出生於伊朗西北部城市雷什特,當地有世界最大的鹹水湖裡海的。後來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長大,在那裡的法語公立學校學習,之後去了維也納,後又在1994年到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學習插圖藝術。她寫過幾本兒童讀物,創作的插圖發表在世界各地的報刊雜誌上,包括《紐約人》和《紐約時報》。早年在維也納留學時,因遠離故鄉的孤僻氣質吸引了從事藝術的人與她成為朋友;而她善感的內心和對藝術的領悟天賦使其從事插畫藝術多年。莎塔琵雖然至今已經在法國生活了十幾年,仍然十分懷念祖國“法國就像是我的妻子而伊朗則像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哪怕她是失常的或者是發瘋的,並不會改變她是我母親的事實。我當然可以選擇自己的妻子但是我可能會選錯、離婚或者和藏在另一個地方的女人一起生一個孩子”。
莎塔琵在法國的電視上看到很多有關祖國伊朗的片段,奇怪的是報導的內容都並非她生活所體驗的,她開始跟很多朋友談這件事:她不認為大家所看見的伊朗就是當地真實的情況,她跟朋友獎很多她童年時在伊朗生活的趣事。在工作室的一次聚會上,她的朋友跟她說:“你該為你的故事做些行動。”他們又為她介紹一些插畫家,這也讓她決定要以插畫的形式為她的故事創作。她認為圖像本身就是寫作的一種方法,因為她能寫也能畫,於是就更覺得最好同時透過文字和圖畫的搭配創作。她又曾經把插畫創作跟電影比較,作為一種說故事的經驗,作者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有什麼想說,再發掘不同的方法並選擇最佳的方式去說,像有些藝術家要強調加入音樂/聲音的元素。而她在創作《我在伊朗長大》的時候,就有意識地透過插畫強烈的視覺傳達去書寫,簡單的線條所勾畫友善的臉蛋,搭配占據相當篇幅的黑色背景,面紗少女、烈士、暴警……等等重複的人物圖像,是她這套插畫書圖畫的基調。
影片《我在伊朗長大》是瑪嘉·莎塔琵與文森特·帕蘭德的導演處女作,文森特在從事導演工作之前也是漫畫家。因漫畫分格與電影分鏡頭相類似,因此在技術方面的過渡與銜接過程中,二人可謂是得心應手。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重量級女影星凱薩琳•德納芙也被吸引為該片貢獻聲音,出演母親一角,而這一角色英語版的配音演員已經確定是吉娜·羅蘭茲(Gena Rowlands)。
拍攝花絮
2007年6月27日發行的泰國各大報紙紛紛在頭版位置報導了反伊朗電影《我在伊朗長大》被取消參加曼谷電影節的訊息。據報導,英文報紙《曼谷郵報》援引此次電影節主辦方泰國旅遊組織發言人的講話報導說,考慮到伊朗和泰國的良好關係,應伊朗使館的要求,取消電影《我在伊朗長大》參加曼谷電影節的資格。另一份報紙也在頭版位置報導了這一訊息。這份報紙援引一位伊朗使館外交人士的話報導說,因為由於電影《我在伊朗長大》中有不符合事實的鏡頭以及對伊斯蘭革命和伊朗人民的不利的描述,因此要求電影節主辦方取消其參加資格。反伊朗電影《我在伊朗長大》本來是要作為曼谷電影節第一個電影在7月19日的開幕式放映的。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位於伊朗南部法爾斯省境內設拉子的東北2公里。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波斯波利斯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曾經是波斯帝國行宮和靈都(今日伊朗的塔赫特賈姆希德)。古老的波斯是眾神的王國,賈拇希德是古代波斯神話中王的名字。
在提到同名漫畫的創作初衷時,插畫家出身的瑪嘉·莎塔琵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联系在一起。我們為一個在伊朗長大的伊朗人,知道這個形象遠非真實。正因為此,創作《我在伊朗長大》對我來說才這么重要。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
影片簡評
《我在伊朗長大》身為卡通片,簡單粗線條的平面構圖似乎在這個以3D為主打的動畫時代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看過影片的觀眾都會生髮感慨,動畫只是電影表現形式的標籤,《我在伊朗長大》真正打動人心的是它的真摯內容與獨特氣質。
由於從原著構建到電影執導改編,全權由瑪簡·莎特拉皮根據個人經歷來創作,影片在對伊朗社會變遷的描繪上有著同類影片無法相比擬的真實感,雖然影片故事折射出伊朗近三十年間的政治動盪和社會現狀,但瑪簡從一個純粹平民視角,敘述主題並沒有局限在伊斯蘭專政當時對一批人的迫害和打擊造成的創傷,而是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膩,娓娓道來自己一生坎坷的經歷,其講述苦痛經歷的自嘲口吻,回顧往事笑中帶淚的情緒表達,無不令人動容而感同身受。
莎特拉皮本人曾這樣描述創作《我在伊朗長大》的重要性;“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從中不難見莎特拉皮創作此原著系列及改編電影的深沉用心,影片除了對造成民不聊生現狀的政治時局的控訴,更讓人心有戚戚的是那種身遭束縛者迷茫的心態,國家的動盪使人終生在一種無歸屬的心境中遊蕩,無論在怎樣安逸的環境中,都難以掃去身為異鄉人的陰霾。
雖然導演瑪簡·莎特拉皮和文森特·巴羅納都是初次執導電影長片,但由於兩人的漫畫家身份,以動畫形式表現的《我在伊朗長大》絲毫不見技術方面的生澀,漫畫分格技術本就與電影分鏡頭相類似,因此技術方面的表現二人相當得心應手,誇張的畫面感配以憂傷的心境,令影片抹去了同類題材所固有的沉重感,在不失幽默的敘述方式下透露出濃重的哀愁。
影片雖然原著頗具影響力,但改編電影的過程和宣傳都一直相當低調,直到去年在坎城電影節上悄然亮相,便以超級黑馬的姿態拿下電影節評審會大獎。也正因為在坎城奪得大獎以來,影片人氣大增,名氣如滾雪球般日漸響亮,最終擠掉了法國影壇的獎項熱門大作[玫瑰人生],代表法國參加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雖然卡通片在此獎項爭奪歷史上鮮有問鼎者。
一句話評論
《我在伊朗長大》讓人笑中帶淚,並且沒有局限在伊斯蘭專政當時對一批人的迫害和打擊造成的創傷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義,引人入勝。——《巴黎競技》
藝術操控遊刃有餘,睿智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人道報》
《我在伊朗長大》的每一分鐘都是全新的觀念,徹底改變了世界。這是一部真人電影,具備所有一部現代影片應有的特徵。—— 《解放報》
如果看過《我在伊朗長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會乖乖地閉上嘴巴、停止爭論,意識到卡通片的確能夠成為讓成年人和孩子們都感興趣的傳播媒介。—— 《綜藝雜誌》
漫畫版
書評
大家對伊朗的印象是否只有戰爭、石油和宗教狂熱?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導政伊朗等中東國家戰爭連連?你又想不想了解伊朗的歷史?伊朗人民在政治動盪下是怎樣生活的?
《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這套連環圖述說了一個伊朗小女孩在伊斯蘭革命時期的成長故事。這個小女孩經歷了國王被推翻、伊斯蘭革命、與伊拉克戰爭等國家大事。伊朗作者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述說的正是她本人的成長經驗。
作者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隨著主角Marji的成長,大家可以深入地了解伊朗的歷史、政治和文化。
《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全系列共四冊書,在法國推出時大獲好評,被譯成十多種文字,並獲得了包括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等多個漫畫書大獎。
瑪嘉·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 1969年生,一個長得中東面孔,講起話比西方人還大膽、直率的伊朗人。
從小聽爸媽揭發政府弊端,認清這是個不得不革命的時代;看《辯證唯物主義》連環漫畫,發現馬克思和上帝長得超像;上街頭遊行抗議,因為革命要取得勝利,需要全體人民的支持。最大的夢想是當女先知,集上帝的正義與愛憎於一身。
十四歲被送往維也納當小留學生,從此學會一個成年人該會的所有事情。
2001年出版自傳漫畫《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橫掃各國漫畫大獎,包括: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年度最佳漫畫獎,有十五國譯本,全球銷售二十萬餘冊。
反對布希,反抗強權,但強調自己不是恐怖份子,也不是女性主義者,只是說話大聲的人道主義家。目前選擇定居巴黎,因為巴黎不禁菸,而且巴黎人不平則鳴,常罷工。偶爾沒車可搭,沒電可用的巴黎是她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