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職業生涯》

《心理學職業生涯》

《心理學職業生涯》是由斯騰伯主編,郭秀艷等譯的於2008年8月1日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心理學書籍。

作者: 斯騰伯格 主編;郭秀艷 等譯
《心理學職業生涯》心理學職業生涯

出 版 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365000 版次: 1 頁數: 320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1760369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編輯推薦 本書是全社會了解心理學全貌的最佳讀本,是選擇心理學作為職業生涯的必讀指南。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 張侃
《心理學職業生涯》是為考慮從事心理學職業的人所準備的。本書中,在各種各樣領域中取得極大成就的心理學家講述了他們的工作:誰讓他們入行的,他們喜歡或是不喜歡工作中的哪些方面,他們的典型工作曰是什麼樣子的。這些心理學家提出了一些建議、信息以及他們自身職業生涯的感受,他們誠懇地說出了其所屬職業的薪水狀況和工作機會,以及在其領域中達到預定目標的所需條件。
現在,心理學家的職業機會比以往要更加豐富且令人激動。正如《心理學職業生涯》所展示的,心理學家的工作已經不再局限於實驗室研究者或是個體治療師這樣的傳統角色。以下的內容都會在本書中涉及:
學校心理學;(商業)諮詢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心理諮詢;醫院中的臨床心理學;軍事中的臨床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公共服務;心理學學術生涯;健康心理學;管理型醫療領域中的心理學。

內容簡介

《心理學職業生涯》於1997年初版,現已成為學生與指導老師等相關人士極具價值的資源。為了反映從初版時到現在這段時間裡心理學的變化,以及突出心理學領域的當前趨勢,本書(第二版)應運而生,它包括5個新添加的章節,分別涉及醫學院、行政管理、兒童心理、神經心理以及政府部門方面的心理學職業生涯。

目錄

貢獻者
致謝
譯者序

第一編 學術界
第1章 教學、研究及更多:心理學家的學術生涯
第2章 學習的學問:教育領域中的心理學家
第3章 教育明天的管理者:商學院的心理學家
第4章 在醫學院做一名心理學家
第5章 我的職業輪迴:從做學問到做行政,再回到做學問
第二編 臨床與諮詢心理學/77
第6章 獨立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無限機遇
第7章 兒童臨床心理學職業
第8章 心理諮詢師各式各樣誘人的丁作機會
第9章 臨床神經心理學:大腦一行為的關係
第10章 醫院中的職業生涯:臨床心理學
第三編 各式各樣的組織機構
第11章 從事公共服務的職業生涯:科學和政策之間的交匯
第12章 政府部門中的心理學職業
第13章 對良好學校環境的促進:學校心理學職業生涯
第14章 工業/組織心理學職業:勞動力技能的提高和保留
第15章 在商務大廳:把諮詢心理學作為職業
第四編 其他領域
第16章 軍事心理學:對心理學專業知識的靈活套用與實踐
第17章 健康心理學:心理、生理和社會的交匯
第18章 管理型醫療領域中的心理學家:一個意想不到的職業
第19章 促進測驗的編制、使用和研究:教育和心理測驗組織中的心理學家
跋:為心理學職業生涯做準備
索引
關於主編

書摘

第一編 學術界
第1章 教學、研究及更多:心理學家的學術生涯
參與撰寫這本書的作者都非常清晰地表達了一個事實:心理學家在很多不同的環境下做著許多不同的工作。然而,幾乎所有心理學家都是在專門學院及綜合性大學中接受訓練的,所以幾乎這個領域中的所有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對學術環境有所了解。大多數讀這本書的學生也身在學術環境中,所以他們了解他們教授所做的工作。然而,我過去35年來與學生交流的經驗表明,儘管他們知道學術職業生涯的某些顯見的方面,他們還是不了解那些不太明顯之處。本章我會討論其中的幾點。
  要寫一些和心理學學術生涯有關的東西是困難的。這是因為學術界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在一家社區學院裡任教的心理學家可能是一個兼職教授,他在學術界外有另一份工作。文學與藝術學院裡的教授可能會把許多時間花在教學上,一個學期經常要上三四門課。對於那些在大一些而且有研究生項目的大學(通常被叫成研究型大學)里的雇員,通常被要求做研究,並且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而在社區學院和其他文學與藝術學院裡的教學任務可能會使得教師沒有時間做研究或從事其他活動。典型研究型大學裡,教師一個學期里只給本科生或研究生上一門或兩門課。
雖然學術心理學的職業生涯在多樣的學術環境裡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卻有共同的特徵,例如給學生上課和提供指導意見。在這一章里,我會概述這些共同特徵,同時會提及不同學術環境裡的不同工作性質。我在普渡大學、多倫多大學、萊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教過書,還在華盛頓和李大學及耶魯大學受過教育,所有這些經歷都會在本章中提到。所有我任教過的學校都是研究型大學,但是其中兩個(普渡大學和多倫多大學)是公立的(即由政府支持的),而另外兩個(萊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則是私立的(即很大程度上由私人募集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學校的學生人數差別很大,從普渡大學的33000個學生(我在那裡的時候)到萊斯大學的大約4000名學生。
學術心理學生涯的性質
學術界裡個人生涯的性質就像我提到過的那樣,它部分取決於學術機構的種類。學術生涯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要承擔教學工作,這是所有高等教育機構中常見的事情。任何把自己一生獻給學術的人都應該熱愛教學,同時電熱愛學習。另外他們也應該有把這種對學習的熱愛傳達給別人的渴望。廣義上講,教學會有多種層面,並且會發生在不同的場合。除了教授正式的課程外,教授電會在許多場合與學生互動,例如小型討論會、單獨討論、研究會議,有時還會在教室外的環境(這取決於你的學校),例如餐廳里。
身為學術界一員,有許多讓人快樂的好處,其中之一是向學生學習。剛開始學心理學的學生經常有不同且有趣的看法。而且,教員也能從學生撰寫的學期報告或研究論文的新穎主題中,或者對既有研究的出色綜述中獲取到新的信息。
人們通常會把學院教授看成這樣一種人:他們先通曉自己所研究的領域,轉而傳授該領域的知識。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或者最多是部分正確的),教育只是學習的起始過程,學習還會繼續貫穿在學術教學的整個生涯中。教授必須緊緊跟上自己領域的快速發展,才能讓他們的課程跟上時代。當然,沒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傳 授領域的所有方面,但是身為一個教授,就要求他至少能夠對自己所教的領域有廣泛的涉獵,不遺漏關鍵內容和新的重大進展。
總之,對於投身於學術的人,其主要品質就是熱愛學習以及渴望把這份熱愛傳遞給別人。但是除了教學,一個人在學術環境中還會做些什麼呢?接著我會轉向這個問題。學院教授的活動
除了教學,教授們還做什麼?答案是:還有很多的事情!比如:進行研究、寫作以及在專門委員會工作。因為在某些外人看來,他們教學工作太少,所以人們經常批評學院教授。例如,人們之所以那樣說,是因為教授花在課堂里的時間和高中老師比起來要相對少一些。然而,這種在教學上所花時間的多少並不是說學院教授這個職業要求不嚴格,或他們工作不賣力。相反,他們工作非常賣力,這份職業也要求嚴格。但是很多外人沒有意識到教授們要達成的要求往往更多。下面所舉的例子有些個別,因為這些事都是我做的。但是所有教授都要在他們職業生涯中的某段時間做其中大多數的事情。
備課
在一個教授真正可以走進教室前,他或她已經做過大量準備了。對於一個小時的課程,準備內容需要幾個小時的背景知識閱讀、記筆記、準備幻燈或者其他活動,例如安排課堂講授。教授必須知道選定的課本里有什麼,還必須在備課時參考其他書籍和研究文獻,這是因為課程的內容通常遠遠超過課本本身。有時候學生會抱怨課程的工作量或閱讀量,但是顯然教授做得要多得多。剛開始教學的學院教授經常把很多自己的時間花在備課上。他們經常教一些課時較多的科目,並且要在一個學期里為每個大約40節課的科目準備材料,而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即使教了好幾年的有經驗的教授,也必須不停地更新他們的材料。如果他們決定教一門新的科目時,他們必須從零開始準備。對於那些一個學期教三四門課的教授,備課會占用他們職業生涯早期的幾乎所有時間。
技術上的新進展使得備課稍微有些變化。許多大學教科書的出版商提供了輔助材料軟體包,其中包括傳統的輔助用具(例如課程的輔助讀物,投影膠片(acetate transparency))或者是最新的錄像資料和其他資料。所有這些都可以幫助教授備課。這些輔助用具會讓課時較多的科目變得更有趣,但是某種程度上它們也對教授在學習新技術、預習這些材料及把它們融進課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授課
教授們可能會在課堂上授課,或者在小型的討論會(就是把講課和討論結合起來)上授課,或者在閱讀小組(每人都閱讀一些材料,然後討論)里授課。雖然這些講課方法都遭到了多年的批評,但是它們可能仍然是最常見的上課方式。然而,很多人都撰文建議教授將標準的(即非交流式的)講課法轉換成學生能更完全地參與進來的方式(例如小組間的暢所欲言(break-out discussion)、課堂練習或實驗、演講)。每個讀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在教學上有非常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是天生的好老師,因為他們集人格魅力、知識、口才和幽默於一身,而且精於表演。如果每個人都致力於教學,他們一定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老師。(見Bernstein和Lucas撰寫的章節“有效教學的技巧”,2004。)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樣,教授們花在課堂里的時間看上去是有限的。在我職業生涯的很多時間,我一個學期教兩門課,通常一門本科生的課,一門研究生的課,所以我每周要在教室里花6小時。然而,我通常每周要工作60—70,小時,因為我的時間全被這部分所列的其他事情給占用了。
 編寫和批改考卷
  編寫和批改考卷是教學的一部分,但是與備課和上課是分離的。這些事會占用大量時間,通常取決於所教科目的數量、每個科目學生的數量以及所安排的測驗和作業的種類。選擇題和其他“客觀”測驗(例如判斷題或者項目匹配題)非常容易批改,但是出這類題通常要花很多時間。設計小論文和簡答題更快,但是這些測驗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評閱。
在我自己看來,我不喜歡只出客觀題。有證據顯示這類題使得學生專注於學習孤立的事實,而不是把材料整合起來,從而接觸更廣泛的內容以及核心的主題(例如Schmidt,1983)。所以我比較喜歡讓學生去寫小論文,這樣可以讓他們在研究時尋找相互關聯的主題。當我在教心理學導論的時候,我會安排四次測驗,這些測驗都由小論文和客觀試題混合構成。另外,所有的學生都會寫一篇關於某本書的小論文,最後還要進行一個附加的期末考試.在我教授的關於記憶的其他本科生課上,學生們要進行兩小時小論文測驗,寫兩篇小論文,還要進行期末考試(以小論文的方式)。一門課通常有150個學生,另一門課有35個學生,為這兩門課出題和批改試卷所需要的時間是很多的。幸運的是,雖然我會自己做一些批改工作,但是兩門課上我都有助教,他們會幫忙做這些瑣事。當我教研究生課程時,我通常要求學生的不期里寫一些和不同課題有關的小論文,然後讓他們就感興趣的課題的一些研究寫一篇長一些的綜述。
……

插圖

《心理學職業生涯》插圖

相關詞條

圖書小說文學教育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