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我八歲的時候,我遇到了那位送我幸運草的男孩,這株幸運草我一直保持著,幻想著我十八歲的那天,我就可披上白紗,跟他攜手,走這段漫長的人生。 我十八歲了,走進了這所著名的高中,預備展開我多采多姿的高中生活,那位幸運草男孩還是沒有出現。
作者:瓊瑤,中國台灣當代作家。筆名瓊瑤、心如、鳳凰等。湖南衡陽人。她生逢戰亂,1949年隨家遷台灣,就讀於台北師範附小及台北一女中。高中畢業後未能考取大學。 16歲在台灣《晨光》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雲影》。 讀高中時,先後發表200餘篇文章 。 1963年自傳式長篇小說《窗外》出版,一舉成名 。1963 ~ 1985年 ,共創作長篇小說 《幸運草》 、《煙雨濛濛》 、《 幾度夕陽紅 》、《彩雲飛》 、《心有千千結》、《在水一方》 、《月朦朧 ,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碧雲天》、《冰兒》等42部。美化人生的愛情理想是她小說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她小說引人入勝的主要手段;具有濃郁詩意、雅俗共賞的文學語言是她小說獨具魅力的重要特點。
影視作品
60年代末,台灣電影界開始關注瓊瑤現象,紛紛向瓊瑤購得小說的電影改編著作權。1966年,瓊瑤第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幾度夕陽紅》問世,這就是早期瓊瑤二廳式(餐廳加客廳)電影的開始。到了70年代,瓊瑤和平鑫濤有了相當的資本積累,想到別人可以買走她的小說賺到大錢,為何不能自己組建公司將這些小說拍成電影?1968年,夫妻倆組建火鳥影業公司,由於瓊瑤的完美主義,只拍了《月滿西樓》和第二部作品——1970年由高山嵐導演的《幸運草》兩部電影公司就被迫關閉。
《幸運草》系列電影
春歸何處(1967)
原著:《幸運草》(黑蘭)
導演:周旭江
主演:張美瑤/柯俊雄
夢圓(1967)
原著:《幸運草》(尋夢圓)
窗里窗外(1967)
原著:《幸運草》(迴旋)
陌生人(1968)
原著:《幸運草》之“陌生人”
導演:楊蘇
主演:甄珍/楊群
女蘿草(1968)
原著:《幸運草》(晚晴)
幸運草(1970)
原著:《幸運草》(幸運草)
導演:高山嵐
主演:夏凡/范菱/江明/曹健
評價
瓊瑤的成名作《窗外》,在1966被中國育樂有限公司拍成了黑白片,由崔子萍導演,吳海蒂主演。同年 ,被拍成電影的還有《幾度夕陽紅》 ,主要導演是著名導演李翰祥,它被破例拍成上下兩部, 並分兩次上映,卻依然是觀者如堵。而那些買不到瓊瑤長篇小說著作權的電影公司,轉而買下瓊瑤的《幸運草》、《潮聲》小說集中的短篇小說,改編成電影,而其餘模仿瓊瑤小說,或者直接盜取瓊瑤小說情節而冠以別名的電影,更是數不勝數。一方面為保證自己作品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拍成電影,另一方面是受到形勢的鼓舞,瓊瑤和扶助她成名的皇冠公司,於1968年組成了“火鳥”電影公司,開始拍攝瓊瑤電影,首部作品是劉藝導演、康威、 李湘主演的《月滿西樓》。但成績並不如人意。“火鳥”的第二部作品是1970年由高山嵐導演、夏凡、江明、 曹健主演的《幸運草》,票房依然不佳,高山嵐在第八屆金馬獎上,也只獲得一個最佳彩色美術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