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好運常伴是有心理學依據的,你知道為什麼嗎?如果你“想”交好運,那么你就會吸引“好運”。這是真的嗎?
想交好運的人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你知道嗎?為什麼幸運的人總是幸運,倒霉的人總倒霉?
內容簡介
一個人只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過著沒有任何奇蹟的生活方式,一種是過著一切都是奇蹟的生活方式。幸運只會降臨在相信幸運的人身上,不幸只會發生在相信不幸的人身上。幸運和不幸都是人們進行的解釋,解釋會塑造經歷。
你的人生會根據你的期望擴張或萎縮,假如把思想比作一個杯子,那么你的人生就是空氣,不管你拿出多么大的杯子,都會被填滿,所以要拿一個大杯子。
作者簡介
劉振中,心理學碩士,1997年畢業後從事心理測驗和人才測評工作。目前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博士生。獨立和參與編寫《心理大辭典》、《資訊時代的心理調節》、《管理心理學》、《素質教育論》等著作8部,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媒體評論
“人們總是在想方設法,積極努力,試圖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以求得發展。”——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
目錄
第1章把幸運握在自己手裡幸運來自於你的態度
幸運來自於你的內心
幸運來自於快樂的人生態度
幸運來自於你對靈魂的滋養
幸運測試題:測測你獲取幸運女神垂青的能力
第2章使你不幸的12種行為模式
認為自己永遠不會失敗
用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
人前人後都是“好好”先生
總為叛逆的行為找藉口
總想一夜功成名就
對生活和工作有太多擔心
對人對事冷漠無情
總是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夠好
做什麼事情都急功近利
總是越俎代庖
對生活和工作沒有追求
幸運測試題:你是否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第3章使你幸運的7種心理素質
決心——驅使你朝著目標前進的內在動力
精力——保持最佳精神狀態
自信——你的自信心、自言自語和期望
勇氣——你直面失敗和危險的能力
注意力——擺脫認知思維噪音干擾的能力
冷靜——在壓力面前保持輕鬆
適應能力——面臨錯誤、挫折或失敗時堅持不懈
幸運測試題:幸運素質測試
第4章使你幸運的13種性格
盡職盡責的性格
團結合作的性格
堅定不移的性格
腳踏實地的性格
善解人意的性格
適應環境的性格
目光銳利的性格
忍辱負重的性格
嚴格守時的性格
感恩圖報的性格
機智應變的性格
勇於創造的性格
勇敢挑戰的性格
幸運測試題:幸運性格測試
第5章使你幸運的10大習慣
善於發現問題的習慣
分清主次的習慣
利用優勢的習慣
與人為善的習慣
善於合作的習慣
善於領導的能力
積極樂觀的習慣
喜歡變化的習慣
善於自省的能力
善於談判的習慣
充滿自信的習慣
幸運測試題:幸運習慣自我評估
第6章學會成為幸運兒
認識到你有多幸運
培養幸運的態度
爭取你的好運
幸運測試題:測測你有多幸運
第7章充分利用偶然的機遇
幸運者創造並利用自己的關係網
以從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在生活中嘗試新事物
幸運測試題:你是否善於利用生活中的偶然機遇
第8章相信自己的幸運預感
幸運者相信自己的直覺和預感
幸運者採取措施增強直覺
幸運測試題:測測你的直覺力
第9章好運者期望好運
幸運者期望好運長存
幸運者面臨失敗也能堅持不懈
幸運者期望與人交往獲得好運和成功
幸運測試題:測測你的積極期望
第10章變厄運為好運
幸運者看到壞事的積極一面
幸運者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幸運者不沉溺於厄運
幸運者採取建設性的步驟,以避免再度出現不幸
幸運測試題:測測你是否具有變厄運為好運的能力
第11章通向幸運的12個關鍵
自我認同
幸運測試題:你的自我認同度有多高
健康是成功的基礎
幸運測試題:評價你的健康
與人溝通
幸運測試題:評價你的溝通水平
處理好人際關係
幸運測試題:評價你處理人際關係的水平
培養幽默感
幸運測試題:評價你的幽默感
培養積極的態度
幸運測試題:評價你的態度
自信地面對生活和工作
幸運測試題:評價你的自信程度
提高工作技能
幸運測試題:工作技能評價
提升工作質量
幸運測試題:工作質量評價
學會自我管理
幸運測試題:自我管理評價
發揮創造力
幸運測試題:創造力評價
做事不要拖拉
幸運測試題:別拖拉——給自己一個評價
前言
“人們總是在想方設法,積極努力,試圖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以求得發展。”——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
近年來,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需要的迫切性越來越強烈,對精神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心理學逐漸成為廣大民眾所關心和崇尚的熱門學問。然而,專業的心理學研究不僅體系龐大、內容艱深。而且與廣大民眾所關心的日常生活問題相距甚遠,在專業心理學研究領域和廣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樣,使得不少本來對心理學抱有濃厚興趣的人感到心理學令人生畏,望而卻步。為了彌合專業研究與普通民眾需求之間的鴻溝,同時,也為個人自我完善提供科學指導,我們推出了這套《心理學改變生活叢書》第一輯。
本輯叢書的宗旨是從老百姓所關心的人生問題出發.用心理學的觀點來闡明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關心的問題,透過對心理現象的分析為人們處理人生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心理學還是一個處於不斷成熟和發展壯大的學科;心理學的研究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夠有效干預人們日常生活的程度。因此,對於現代生活中的問題,我們並不期求通過有限的書籍就能夠揭示清楚;但我們真誠地希望讀者能通過閱讀有關心理學讀物.對人生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並以此作為思考現代生活各種問題的起點.開始有意識地、系統地、科學地規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使自己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精彩書摘
法國作家雨果說:“比大地更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你的心靈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幸運就是裡面的金礦,挖掘它吧,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構想一下,有一座電台,我們稱之為“內心”廣播電台,它能為我們一天24小時提供來自心靈深處的建議。再構想有一個調諧器可以收到電台廣播的信號。如果你撥到了正確的波段,你就會聽到廣播,獲得至關重要的信息;如果撥到錯誤的波段,便會錯過重要的信息。
你天生就擁有這種電台調諧器,孩子和動物的調諧器都是設定好的,他們知道自己是誰,也會感知什麼人、什麼情況對他們有好處,什麼人、什麼情況對他們有威脅。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變得越來越社會化,人們受到各種誘導,漸漸遠離了內心電台。人們教育你,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自私行為,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擇偶是錯誤的,從事低收入的藝術行業不如去搞電腦編程,……外界的各種信號逐漸淹沒了內心電台的聲音,你感到迷惘與困惑。
無知和錯誤是無法治癒的,但是,只要尊重內心的靈感,錯誤便很容易得到改正。
你的本能使你清楚地知道什麼適合你,情況不妙時,它會發出信號警告你。地震發生前,動物會有異常行為。研究表明:地震前,報紙上尋找走失寵物的廣告有所增加;將要發生事故的班機起飛前,旅客在最後一分鐘取消定票的比率也較高。你可能傾向於從外界尋找建議,其實你很聰明,你對自己的道路、命運的認識遠遠超過對你本身的認知。如果世界上什麼東西對你有益,你的內心會有感應。
幾千年來,探索人生方向的人們總會去尋找聖賢,但是他們也可以尋找“心靈之耳”,即傾聽內心的聲音,來獲得完美的建議。
有了這樣一個好顧問,你遇到問題時,能不找他嗎?這樣的顧問是存在的,而且可以給你幫助;只要你更多地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少去關注周圍的事情。千萬不要等到自己摔得鼻青臉腫,走進死胡同,讓別人的聲音控制你時,才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根據最深層的感知採取行動,幸運的大門就會為你敞開。美國最著名的幽默作家戴夫·巴里上國中時是班上最愛開玩笑的人,他常常在課堂上開玩笑,所以他總是惹麻煩。一天。老師責備他:“戴夫·巴里,你最好學習再努力些,要知道,你不可能靠開玩笑過一輩子。”
幸運的是,戴夫並沒有在意老師的責備,他成了美國最著名的幽默作家,他創作了許多暢銷讀物,他在美國報紙的幽默專欄上發表文章,還贏得了普利茲文學獎。
戴夫·巴里在玩笑中過著自己的生活,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如果他屈從於老師的壓力,做那些安全卻了無生趣的事情,那我們會錯過多少一針見血的文章和令人捧腹的大作。
現代社會的人,往往對所謂的“科學”存在著迷信,於是人們就喜歡用“科學”數據來說服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所謂的特大新聞,其中的數據是出於商業利益編造的。當我們看到統計數據時,要明白是誰發布這些數據,有什麼企圖?人們能用數據來表達觀點,也能用觀點製造數據。不要上它的當。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可惡的統計數據出現在媒體的廣告上。而廣告往往是由醫院或者什麼藥廠贊助的,上面赫然寫著:“從現在起五年後,百分之幾十的人將得什麼什麼病。”
這個廣告會在上萬人的潛意識中灌輸一種信條:我們會成為統計數據的一部分。那么,這個廣告就實現了它真正的目的。
也許,你會辯解,統計數據只是說明事實。的確,一定百分比的人會生病,這的確是事實;但事實總在不斷變化,它們,並不是堅固的實體,它們也有壽命,也會分解消失,讓位給新的統計數據,它們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
如果一名醫生引用數據來預測一個人的壽命,可以說他是誠實的,但他未必正確。說他誠實,是因為他的預測適用於大部分人;說他未必正確,是因為那個病人可能與眾不同。
統計數據和表格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大部分人過的都是可以預測的生活。他們看同樣的新聞節目、同樣的廣告牌,吃同樣的食物,去同樣的學校,服用同樣的藥物,同樣為錢拼搏,抱怨同樣的問題,願意接受被人控制的生活。如果你屬於這類人,數據可以預測你的未來,但你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你可以選擇而不是放棄。你應當關注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人們的七嘴八舌;你應當依據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別人的言論來形成主見;你可以把數據化的生活變成快樂的生活。數據說明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如果你希望陷入過去,就相信統計數據吧!如果你相信機會,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創造的現實上;把注意力放在你要創造的事實上,那個時候,你才能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我們的文化過分重視身體,我們很容易與內心失去聯繫,但內心會帶我們走得更遠。當然,身體是重要的,但是我們還擁有其他與身體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東西!那些只圍繞著軀體建立自身價值的人注定要遭受更多的不幸。他們因外表獲得報酬,而不是因為他們的本質獲得報酬。他們甚至以為他們的外表就是他們自己。他們吸引的是那些把他們只當作“身體”的人。他們陷入了幻想的世界,然後總是想弄清楚為什麼自己的生活總是這么倒霉。
其實辦法很簡單:讓內心做決定,不要讓我們的身體代替心靈。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這樣的思想——對我們喜歡或不喜歡的身體或部位指手畫腳。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比我們的判斷更偉大,我們可以用比外表更高的價值觀對他人做出選擇。有些人看起來很棒,可內心卻是空虛的:有些人看起來不太有魅力,卻閃耀著智慧和快樂的光芒。只有心靈才能看見真正的東西,事物的本質是肉眼所看不見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