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經堂詩話》

《帶經堂詩話》

宗柟幼人家墊,見先大父詩稿,有次和新城王公之作。知公與伯兄考功西樵,為先會大父同年友,而其叔兄進士東亭,又會大父典試所得士,心竊暗之。稍長,侍先君側,聞與客談次新城三王,並著盛名,尤以公為海寓詩宗。 

《帶經堂詩話》

正文

清代詩話著作。30卷,卷首序例1卷,王士禛撰,張宗柟輯。張宗柟(1704~1765),字汝棟,號含廣,浙江海鹽人。王士禛是清代著名詩人,在康熙朝主盟詩壇數十年,他所倡導的“神韻說”影響詩風近百年。晚年自述,平生論詩宗旨,凡經三變。最初主張博綜該洽,入其室者俱操唐音,中歲越三唐而事兩宋,晚年復以“大音希聲”,來療救“淫哇錮習”。王士禛原有《漁洋詩話》3卷,是應友人所請雜論詩歌的著作,不足以代表其詩論全貌。另有《漁洋詩話》1卷本,是他人摘取其五言詩七言詩凡例而成。乾隆張宗柟匯集王士禛著作18種內的論詩之語,編成此書。全書以類為經,以年為緯,計分8門64類,全面地反映了王士禛的論詩主張和理論成就。但張氏唯全是求,寧濫勿缺,不僅重文並錄,頗嫌瑣雜,亦有真偽混淆,以誤傳誤者。翁方綱即已指出,王士禛早年學詩於其兄,未免手錄其兄之語,有人誤以為王士禛之言。此書初刻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同治十二年(1873)廣州藏修堂重刊。後有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現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新校本,收入郭紹虞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中。

配圖

《帶經堂詩話》《帶經堂詩話》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