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劇情
艾格尼絲原來本是個出色的歌劇演員,可是因為經濟所困,成為了一個酒店的歌舞少女。而她三年前在鄉村的鄰居海琳被男朋友簡拋棄後,決定報復簡.海琳,利用艾格尼絲母親的無知,以一個大好人的形象幫助艾格尼絲母女擺脫困境,並欲擒故縱地安排簡和艾格尼絲相識,使簡掉入情網欲拔不能,簡和愛格尼絲結婚了,海琳把愛格尼絲的出身告訴了簡,達到了報復的目的,然而,簡終究是深愛艾格尼絲的,在艾格尼絲垂危之際,簡用深沉的愛喚醒了自己的妻子……
延伸閱讀
布萊松將這個俗套的關於復仇、愛情超越一切的故事,表達得優雅精緻,有幾分神秘色彩。Maria Casarès扮演的Hélène,有冷酷而險惡的美麗,甚至魔力。
幕後花絮
影片在經營懸念方面頗能沉住氣。這是布烈松的第二部作品,跟他後來的代表作有很大區別:本片中他啟用專業演員,尤其是細緻展現了女主角的城府和復仇心理,後來作品以非職業演員為主;其次,本片著重視覺對比,而後來的作品傾向低沉的灰色;本片的鏡頭呈動態,而後來偏靜態;本片的台詞(大導演考克多編劇)有濃郁的文學色彩,後來作品則非常簡潔。但有一點是一脈相承的,即布烈松作品均有充沛的內力,絕不拖泥帶水。
導演介紹
生平
羅伯特·布萊松1901年9月25日出生於法國奧弗涅。1933年,原本是畫家的布萊松迷戀上了電影,經法國導演雷內·克萊爾的推薦轉入電影界。1940年6月至1941年4月,布萊松曾有過短暫的軍旅生活,但不久就被德軍俘虜,作為戰俘在監獄裡呆了一年多。殘酷冷漠的監禁歲月成為布萊松以後藝術創作的寶貴源泉。他在獄中結識了布呂克·貝爾謝神甫,從而喚起潛藏在布萊松內心深處的宗教情結。1943年,出獄後的布萊松受布呂克·貝爾謝神甫委託,拍攝出他的長片處女作《罪惡天使》。從此確立他以哲學性、天主教思想為主題的電影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強烈地凸現出了布萊松的造型意識——未有任何修飾、色調單一的修女道袍,在布萊松的魔術般的鏡頭下形成了有稜有角的幾何圖形,並且似乎帶有異常豐富的光澤。
兩年之後,布萊松根據狄德羅的《宿命論者雅克》中的一個插曲改編並導演了影片《布勞涅森林的婦人》。布萊松的第二部長片,雖然還未形成自己的影像風格,但無論在畫面和場面調度上都沿襲了他第一部作品的細膩感覺。只不過畫面造型更為考究,場面調度更為流暢。片中婦女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絲痛苦,每一分快樂都在布萊松指揮自如的場面調度中盡顯無疑。
1951年,《鄉村牧師日記》的問世標誌著布萊鬆開始了一種全新的探索(布萊鬆開始嘗試使用非專業演員)。這部改編自貝爾納諾斯同名小說的影片,是使布萊松名聲威震的成功之作。影片極具風格化,正如安德列·巴贊在評述這部影片時所指出的那樣,與原小說相比,影片反而“更具‘文學味’”。也許從《鄉村牧師日記》起,布萊松意識到“採用取自生活的模特兒”所帶來的無窮力量。
1956年,在拍攝《一個死刑犯的越獄》時,布萊松與“演員”徹底道別,開始自覺地使用他所稱謂“模特兒”的非職業演員。影片的故事十分簡單,就是描述男主角Francis如何(策劃)逃獄。導演把全片的敘事焦點集中在囚犯的角色身上,令他們的心路歷程相當清晰。為了逃獄大計萬無一失,Francis多次跟多位囚犯作討論,每一次討論都有新的進展、新的戲劇張力,當中尤以他跟隔鄰囚室的囚犯和比自己年輕得多的少年囚犯的交談,最能牽動觀眾把戲追看下去。相反,導演是不把獄警、懲教官員的主觀視點放在眼內,觀眾或會奇怪囚犯的逃獄大計始終沒有被揭發。此外,戲的結構是同時將男主角追求自由的生命力和不安感,逐段戲逐段戲加強和加深,直到結尾他跟少年囚犯攀牆逃獄的一場高潮戲,便以最精煉的影象,將矛盾的身心掙扎,強烈地爆發出來。
1959年,布萊松拍攝了他認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和自豪的影片《扒手》。這部改編自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罪與罰》的作品成為展現布萊松真正藝術風格的符碼。而《巴爾塔扎爾的奇遇》是電影史上極其異類的電影。全片的主角竟是一頭驢。透過驢的眼睛,冷冷地注視著這個世界。驢輾轉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販賣,最終被殺,成了這個殘酷世界的犧牲品。布萊松在本片透過動物展示人性,用最樸實的方式抒發關懷自醒。
1967年的影片《穆謝特》再次從天主教作家貝爾納諾斯的文學作品中獲取靈感,《溫柔女子》和《夢想家的四個夜晚》又一次光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兩部富於宗教意味的小說《溫柔》和《白夜》。美麗與罪惡,快樂與痛苦,獎賞與懲罰,寬容與嫉妒,這些聖經故事中屢見不鮮的道德敘述成為布萊松以上影片中始終堅持的主題。
1983年的《金錢》成為布萊松的最後絕筆,是根據托爾斯泰中篇小說《偽息券》改編而成。故事說的是年輕的伊凡被指控販賣偽鈔並因此丟掉了飯碗。他成了一起搶劫案中的司機,於是鋃鐺入獄。被釋放後,他殺死了自己下榻的旅館的老闆,後來還殺死了收留他的那戶人家的全家。就是這么一個在現在看來還是比較酷的故事,在布萊松的冷漠攝影機下,將缺乏仁愛的社會景象展露在觀眾眼前。人們將布萊松稱為“電影書寫者”,或“秩序的安排者”。他把膠片比做紙,攝像機當作筆,進行另一種意義上的書寫。在《金錢》這部電影中很少有長鏡頭和全景鏡頭,每一個鏡頭就像一個文字元號或音符,割裂來看都是意義不大的。剪輯就像一個“秩序的安排者”,將這些沒有意義的符號進行重組。最精彩的是伊凡殺人的那一段:1、伊凡走進旅店,看見店主夫婦。2、旅店燈箱,外景。3、伊凡下樓,走進洗手間。4、伊凡打開水龍頭洗手,血水流入面盆。就這樣,一場謀殺就無聲無息的結束了。
布萊松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每部都是佳作。“布萊松之於法國電影猶如莫扎特之於奧地利音樂,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於俄國文學。”法國導演戈達爾這樣說過。他曾根據自己數十年的拍片筆記整理出版過一本《電影書寫札記》。布萊松於1999年12月18日在巴黎去世,享年98歲。
作品年表
1934:《公事》
1943:《罪惡天使》
1945:《布勞涅森林的婦女》LesDamesduBoisdeBoulogne
1951:《鄉村牧師的日記》Journald\'uncuré
獲獎記錄:1951年第1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獎
1956:《一個死刑犯的越獄》
獲獎記錄:1957年第10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59:《扒手》pickpocket
1962:《聖女貞德》TrailofJoaAnofArc
獲獎記錄:1962年第15屆法國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1966:《巴爾塔扎爾的奇遇》AuhasardBalthazar
1967:《穆謝特》Mouchette
1969:《溫柔女子》Unefemmedouce
1972:《夢想家的四個夜晚》
1974:《湖上的朗斯洛》LancelotduLac
1977:《也許是魔鬼》LeDiableprobablement
獲獎記錄:1977年第27屆德國柏林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1983:《金錢》L\'Argent
獲獎記錄:1983年第36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