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巴黎的鱗爪》創作於1925年,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充分地體現了其“濃得化不開”的散文藝術風格。徐志摩的散文,實際上是詩的一種形式,即使不分行也讀得出是詩,是詩化了的意境,是詩歌語言的魅力。
作品分析:
《巴黎的鱗爪》一文的主題
這篇散文寫的是舉世聞名的巴黎的“麟爪”, “巴黎”,本身就是一個迷人的字眼。它說不完,道不盡,它是一座堪
稱近代人類藝術褓姆的城市,沒有哪一座城市象它那樣把生活與藝術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藝術,藝術即是生活;沒有哪一座城市象它那樣,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現實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現實。作為藝術家的徐志摩來到他朝思暮想的藝術之都,可以想見他當時是一種怎樣的一種歡欣雀躍的心情,但其筆下所描繪的天堂般的,充滿誘惑的巴黎,並不僅是光明、微笑、歡暢的,同時也交織著黯淡、惆悵和悲愴。作者沒有去寫絢麗的羅浮宮,壯觀的凱鏇門,迷人的賽因河,而是把視角投向社會的底層,寫的是悲愴落漠的心靈,陰暗醜陋的畫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設制不和諧,然而精細的讀者卻能從這表面的不和諧中,悟出巴黎迷人的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構思、材料選擇,娓娓敘述又都是在不經意中。這篇文章的精妙之處在於,作者以他敏銳的觀察力,道出了巴黎人的獨特之處:雖失意仍不失對人生的希冀;雖厭惡卻不掩摯切的友情,貧困潦倒並不礙對藝術的痴迷;真誠而不勢利,灑脫而不猥瑣,這正是巴黎不和諧中的和諧,雜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誘惑在於斯,美亦在於斯。
《巴黎的鱗爪》一文的藝術成就
首先,情感真摯、坦率、純真、濃厚。徐志摩是個偏於感情的、至情至性的人,熱情奔放,往往連自己也控制不住,在他的散文里,處處都注入了他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染上了濃厚的感情色彩,令人感到“濃得化不開”,象捧著一團火一樣。 如這篇散文中對巴黎的讚美“讚美是多餘的,正如讚美天堂是多餘的;咒詛也是多餘的,正如咒詛地獄是多餘的。巴黎,軟綿綿悲涼滋味,在你臨別的時候輕輕地囑咐一聲“別忘了,再來”,其實連這也是多餘的。誰不想再去?誰忘得了?香草在你的腳下,春風在你的臉上,微笑在你的周遭”。
其次,語言華麗、絢爛、奇妙,意象繁複。徐志摩追求語言的華麗,詞藻的雕琢和鋪張,表情達意,常常嫌一句話不夠,往往再加一句,淡描恐不盡意,還要濃抹,所以印象非常繁複。讀他的文字,如春華大地,萬花竟放,又如清泉汩汩,一瀉千里,非常的自由華麗,令人目不暇接。有人形容他的文字艷如桃李,有人將他的散文比喻為黃昏時將落的太陽照射的雲彩,是那么的繽紛華麗,卻又瞬息變幻。這篇散文詞藻的瑰麗多彩、濃郁鮮明,文字的雕琢鋪張、輕盈飄逸,語句的繁複多變,都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徐志摩的散文特色。
第三,形式自由,如天馬行空,任意往來,是地地道道的“散”文。作為一個感情充沛的詩人,感情的自由奔放,使他常常通過瑰麗奇特的想像來表情達意,把自己的感情熔鑄入對想像事物的描寫之中,這就使徐志摩的散文風格不可能是嚴謹的,而必然是自由的。
在這篇散文中,作者抓住剎那間的靈感,展開浮想,讓感情之流,自由流淌,像無羈的野馬,任意馳奔,結構似乎沒有,線索也似沒有痕跡,只有那股自由、瀟灑的意態。一般說來,散文的風格以簡約質樸為好,但是像徐志摩散文這樣的字有華麗,也不失為一美。雖然他的綺麗、濃烈、絢爛、甜膩、雕琢、鋪張的文風常遭非議,但徐志摩正是以這種“濃得化不開”的文字在散文界獨樹一幟,讓散文界看到了散文的又一種筆法,更加證實了散文的筆法是可以多種多樣的。
《巴黎的鱗爪》散文集內容提要
本世紀之初興起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帶來了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文學從思想內容、語言、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全面革新,形成了各種流派百舸爭流的新局面,從此,建立起了現代意義的新文學。新文學在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績,湧現了大批傑出的作家。三十年代左翼文藝的興起,推動著新文學的深入發展,文學與人民、與時代的聯繫進一步加強;在民族危難的時期,作家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創作了許多受到人民歡迎、具有強烈感染力的優秀作品。四十年代,以表現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和新的生活為特點的解放區文學,同國民黨統治區的揭露黑暗、嚮往民主自由的文學創作互相輝映;這二者的匯合,為新中國文學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文學的發生和發展,適應了現代社會變革的需要,它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也創造了自身的輝煌。
為了顯示新文學的成果和發展軌跡,我們選擇在現代文學史上有影響、有地位的作品原集,彙編成這套“新文學碑 林”,每一本書都力爭以初版原創風貌與讀者見面,內附原版封面與插圖。希望它的出版能為中國文學史的教學與研究提供一套精良的參考資料,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一套珍貴的文學讀本,為今天的年輕人了解那個雖然陌生但 很有才氣的徐志摩。
《巴黎的鱗爪》散文集圖書目錄
巴黎的鱗爪
一 九小時的萍水緣
二 “先生,你見過艷麗的肉沒有?”
翡冷翠山居閒話
吸菸與文化
我所知道的康橋
拜倫
羅曼羅蘭
達文謇的剪影
濟慈的《夜鶯歌》
天目山中筆記
鷂鷹與芙蓉雀(W.H.Hudson)
生命的報酬(YoiMaraini)
從小說講到大事
作者介紹
徐志摩,我國現代著名詩人,1896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硤石的一個富裕商人家庭。青年時留學歐美,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獲碩士學位。1922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大夏大學、南京中央大學等校教授,並參與主編《詩刊》、《新月》等文學期刊,是新文學史上著名文學社團新月社的主要成員之一。1931年因飛機失事去世。
文學成就
徐志摩是現代評論派散文的代表作家。 1924年 12 月,胡適支持陳源(陳西瀅)、徐志摩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標榜自由主義,否定功利主義,提倡唯美主義的藝術,被稱為現代評論派。徐志摩的散文以自由而華麗著稱,有人曾用“魔”字來形容他散文的風格,在中國現代散文的園地里自成一家。
自1920年第一次赴英國,到1928年再度到劍橋大學敘舊,期間徐志摩共有過三次歐遊經歷,並寫下《巴黎的鱗爪》、《我所知道的康橋》等多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