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僅限於日本國內的話,偶爾也會鼓起勇氣去享受純粹的“觀光”旅行(不過即使在國內,也還是各種短期講座和講演居多),同時如果是因為受邀出席國際學會之類的話,有時也會帶上妻子或孩子、或者只是單身前往世界各國,並利用這個機會順便探訪名勝古蹟,漫步當地的大街小巷。但是僅僅為了旅遊就特意坐上飛機越海而去的好興致,卻似乎根本就與我無緣,因為我是個天生懶得出門的人。作者簡介
川本皓嗣(1939—)日本大手前大學校長、日本學士院院士,並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國際比較文學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顧問。從廣域的“何謂詩”之角度,以日本古典詩歌中的“掛詞”(pun,雙關語)為中心,長年從事日本詩歌(包括和歌、連句、俳句、近現代詩、翻譯詩)和中國、歐美的詩歌與詩學的比較研究。主要著作有《日本詩歌的傳統——七與五的詩學》(岩波書店,1991年,獲1992年度小泉八雲獎、三得利學藝獎,中文版由譯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岩波學術講座75:解讀美國詩歌》(岩波書店,1998年);編著有《美國詩歌選》(岩波文庫,1993年)、《文學的方法》、《翻譯的方法》(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年、1997年)等。
目錄
韻律還是理性?擁護消極能力——國際比較文學協會主席離職所感
詩語的力量——俳句和意象派詩歌
俳句東與西——俳句之華在於新
掛詞、對仗與隱喻——雙關語的比較詩學
比喻、對仗與掛詞——雙重意象的比較詩學
音數律的宿命——構築東亞詩學
作為翻譯手段的漢文訓讀
東亞文化交流——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日本的日本文化研究和外國文化研究
“古典”在日本的含義
日語教育與日本文學、文化素養
日本人是獨特的嗎?——國民性論的背景
恐怖活動、權力與接受統治——比較文學研究者的政治觀
前言
當我在記憶里搜尋自己是什麼時候第一次去中國,之後文去過幾次時,發現了一個十分意外的事實。那就是自從1970年結束留學生活,從巴黎回到東京以來,我除了開會、講演和教學以外,居然沒有經歷過一次完全與工作無關的海外旅行。如果僅限於日本國內的話,偶爾也會鼓起勇氣去享受純粹的“觀光”旅行(不過即使在國內,也還是各種短期講座和講演居多),同時如果是因為受邀出席國際學會之類的話,有時也會帶上妻子或孩子、或者只是單身前往世界各國,並利用這個機會順便探訪名勝古蹟,漫步當地的大街小巷。但是僅僅為了旅遊就特意坐上飛機越海而去的好興致,卻似乎根本就與我無緣,因為我是個天生懶得出門的人。
而且,倘若是參加學會,時間也很有限。大的學會往往會安排“郊遊”(excursion)活動,加上學會,一般前後長達一周。因此在這期間,自己所擔任的所有大學課程就必須各休課一次。
精彩書摘
你們中的許多人大概還記得,在199王年ICI。A東京年會期間,日本詩人大岡信組織了一個國際連歌會議。在那個會議上,來自外國的詩人,包括洛森·朗特(RoseannRunte),一個用法語寫作的美國詩人、當時的ICI。A秘書長,僅僅想到要群體做詩便退縮了,更不用說還要接著前面一個,後面再跟著另一個。在與前面的詩句若即若離的同時,又要與前面的詩句完全斷裂,這種奇怪的規則使他們很不舒服。但是群體寫作的魔力漸漸吸引了他們,後來他們承認說,出乎他們意料並使他們驚喜交加的是,連線在他們自己的詩句後面的詩行常常揭示了隱藏在他們心中、但是當時還沒被他們自己意識到的東西。在今天的文學批評中,意圖謬誤已經是一種常識,但是認為一個單一的作者將一種單一的意義放入他的文本這種過時的觀念仍然存在。在東京,詩人們一開始感受到的震驚證實了這一點,因此,連歌看起來古怪的規則是為了揭露和顯現實際上對所有語言文本來說,都與生俱來地容許對其施加多種解釋。俳句有名的語意的不確定(而不是含混),源於它是作為連歌的起始句出現的。它在意義上非常開放,因為它雖然可以獨立,自成一首詩,但是它仍然時刻準備著充當連歌的發句,等待著另一個詩人寫出它的下旬。但是發句的作者並不知道接下來的詩句會是什麼。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他不能左右自己的發句被怎樣解釋,也不能控制第二個詩人會展現其中的哪一種含義。就像日本、韓國和中國的水墨畫一樣,俳句包含了大量的空白,等待讀者和其他詩人來填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