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特種郵票

《崑曲》特種郵票

在2010年6月12日“中國文化遺產日”之際,中國郵政將推出全球首套多媒體(視頻)郵票《崑曲》。志號:2010-14《崑曲》特種郵票全套3枚,郵票圖案分別選取了《崑曲》發展階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個劇目《浣紗記》、《牡丹亭》和《長生殿》。

簡介

《崑曲》特種郵票(志號:2010-14)《崑曲》特種郵票(志號:2010-14)

志號:2010-14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3-1)T 浣紗記   1.20元
(3-2)T 牡丹亭   1.20元
(3-3)T 長生殿   1.20元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6枚
 版式二 9枚(3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 150×240毫米
 版式二 165×180毫米
版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 計 者:葉華
責任編輯:董研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此套郵票通過點觸,可欣賞到崑曲片段影像。
視頻提供:江蘇省蘇州崑劇院
中國郵政定於2010年6月12日發行。

背景

《崑曲》首日封《崑曲》首日封

——《崑曲》發源於江蘇崑山一帶,是我國傳統戲劇中最古老的戲種之一,至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被稱為“百戲之師”、“中國戲劇活化石”。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崑曲》特種郵票全套3枚,郵票圖案分別選取了《崑曲》發展階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個劇目《浣紗記》、《牡丹亭》和《長生殿》。

——《浣紗記》,劇情為春秋時期吳越爭雄的故事。吳王夫差在相國伍子胥的支持下興兵伐越欲報父仇,將越王勾踐困於會嵇山。勾踐採納大夫范蠡計謀,厚禮卑辭吳王稱臣,並攜妻子大臣付吳服役。勾踐在吳三年,敝衣勞作,曲意事關。吳王不聽伍子胥勸諫赦勾踐還鄉。越王臥薪嘗膽,伺機復仇雪恥。范蠡舉薦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計,西施與范蠡傾訴離情,並把當年定情物溪紗各留一半,互囑勿忘。吳王色迷心竅不顧伍子胥反對,恣意荒淫。越國此時兵精糧足,又陰施計謀使吳年荒糧盡並出師伐齊,越乘機侵吳,西施又從中迷惑吳王,使吳大敗,勾踐拜謝西施范蠡與西施登舟遠遁。《寄子》為《浣紗記》中一折,常在舞台上演出,講的是伍子胥忠心耿耿,冒著滅族的危險死諫吳王,並把兒子寄養在齊國大夫鮑叔家的故事。作者梁辰魚(約1521-1594),字伯龍,號少白,別號仇池外史,江蘇崑山人,明代戲曲作家,他首創用崑腔演唱傳奇《浣紗記》,一時廣為傳播,為崑劇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出,明代南曲的代表,湯顯祖著。《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裡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呼聲。《牡丹亭》以文詞曲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盪及南詞婉轉清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升(1645-1704)所作的劇本,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但他在原來題材上發揮,演繹出兩個重要的主題:一是極大地增加了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內容;二是改造和充實了愛情故事。清代初期,有許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滅亡的教訓,《長生殿》也同樣,重點描寫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導致王朝幾乎覆滅;劇本雖然譴責了唐玄宗的窮奢極侈,但同時有表現了對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情的同情,間接表達了對明朝統治的同情,還寄託了對美好愛情的理想。

特色

——《崑曲》多媒體視頻)郵票是中國郵政繼去年發行的世界首套多媒體(音頻)郵票《唐詩三百首》之後推出的又一套集音頻、視頻於一體的高科技多媒體郵票。人們在欣賞精美的郵票選題、設計時,不但能聽到清麗悠遠、婉轉纏綿的優美崑曲唱腔,還能同時欣賞到美輪美奐的戲劇表演影像。整套郵票設計清雅脫俗、高貴大方,充分體現出深邃悠遠的歷史感,給人以纏綿悱惻、回味無窮的文化藝術享受。
——《崑曲》郵票專用視頻點讀筆也能夠點讀《唐詩三百首》郵票。同時,利用《唐詩三百首》郵票的專用點讀筆,可以在中國郵政中國集郵總公司的網站上下載《崑曲》郵票的音頻進行點讀欣賞,這不但為廣大消費者節約了開支,更增加了廣大集郵愛好者欣賞郵票的趣味性。

製作

——《崑曲》郵票在印製工藝上大膽創新。郵票以光碟圖像作為原稿並附彩色噴繪稿,層次、色調、圖像處理忠實原稿,充分表現了江南戲劇的柔美、細膩和華麗。郵票分三個層次製版印刷:第一層次為人物,人物下鋪珠光白,襯托出人物的細膩與優雅,人物本身的色彩及層次力求柔美和淡雅;第二層次為古建築,古建築用專金掛網製版,除要表現出建築的層次外,特別注重人物和背景的遠近關係處理;第三層次為背景色專黃底,“C H I N A”反白,“中國郵政”專金實地補65%紅棕掛網,色條紅棕掛網55%,“1.20”為紅棕實地,“元”為黑實地。

——郵票版式二採用十一色兩遍膠版印刷,大版票採用九色二遍膠版印刷。油墨採用日本進口的東洋油墨(視頻墨除外)。版式二為含3套9枚郵票的小版張,成品尺寸為165毫米×180毫米,每印張4版連,連版尺寸為384毫米×349毫米,開紙520毫米×385毫米。

——大版票16枚郵票為一版,成品尺寸為150毫米×240毫米,每印張4版連,連版尺寸為480毫米×300毫米,開紙520毫米×360毫米。

作者

《崑曲》特種郵票作者——葉華《崑曲》特種郵票作者——葉華

葉華,男,漢族,1965年出生於新疆。祖籍浙江。現為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葉華一直從事中國人物畫的創作,至今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風格,這既表現在他對題材的選擇和興趣上,也體現在他對藝術語言,形象特徵、構圖方式、視覺效果的探索和追求上。
葉華的中國人物畫在題材上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新疆少數民族為表達主體的人物畫,另一類是表現現代都市中的女性形象的題材。在以新疆維吾爾和塔吉克族為表現對象的作品中,葉華描繪的人物形象承接了中外古典藝術中創造理想美的藝術傳統,所以,在葉華的筆下,新疆民族人物,不管是青年男女還是老人,都是歡快美好和詼諧幽默的。

評賞

崑曲又名崑腔、崑山腔、崑劇,據史料記載形成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元末,雜劇與南戲(南曲戲文)在各自前行與發展之上,兩者之間相互交流與融合,互為取長補短,為明代戲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明代是我國戲曲發展極其重要的歷史時期,明代嘉靖以前,北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之後,南曲則日益發達,流行的聲腔主要有弋陽腔、餘姚腔、海鹽腔、崑腔等。明代徐謂著有《南詞敘錄》記載:“今唱家稱弋陽腔,則出於江西,兩京、湖南、閩、廣用之;稱餘姚腔者,出於會稽,常、潤、池、太、揚、徐用之;稱海鹽腔者,嘉、湖、溫、台用之。惟崑山腔止行於吳中,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聽之最足盪人。”崑腔本是元末明初流行於今江蘇崑山一帶的地方聲腔,經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由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等人在借鑑南曲、北曲的基礎上,對崑腔進行了有系統的改造,既發揚了南曲輕柔婉轉的特點,又發揮了北曲慷慨激昂的特色,聲調紆徐婉轉、悠揚細膩。伴奏樂器兼用簫、笛、笙、琵琶等,亦較弋陽、海鹽等腔豐富,成為當時戲曲中最為完整的表演藝術體系。於是,原本“止行於吳中”的崑腔,日益受到文人的青睞和推重,因而得以長期占據城市舞台的中心,並在明代中晚期取得曲壇統治地位,直至清代乾隆以前,著名傳奇作家幾乎都是崑腔來寫作的。
《崑曲》之《浣紗記》、《牡丹亭》、《長生殿》三枚郵票分別展現出崑曲發展歷程中的三個重要歷史時期,也是體現這三個重要發展階段中廣受讚譽的經典之作,即便是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也是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浣紗記》,作者明代梁辰魚,字伯龍,號少白,江蘇崑山人。此劇大約作於嘉靖末年,在魏良輔等人改革崑腔後,第一次用崑腔曲調寫作,將崑腔搬上戲曲舞台,擴大了崑腔的影響。
《浣紗記》原名《吳越春秋》,以范蠡和西施的愛情為線索,寫越王勾踐復仇滅吳的故事。戲劇肯定越國君臣發憤圖強,批評吳王夫差的昏庸,太宰伯喜否的奸佞,歌頌范蠡和西施為國家利益而犧牲自我的高尚精神,讚揚伍子胥的忠直。在對吳越歷史的表現中,寫出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戲劇不僅音律和諧,特別是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非常成功,以范蠡、西施的悲歡離合表現吳越的興亡,對其後的傳奇創作有很大影響。
隆慶以後的傳奇創作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創造了明代傳奇創作的最高成就,並深深地影響了其他作家,其追隨者號稱“臨川派”。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為“臨川四夢”中影響最為廣泛的劇目,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明代戲曲的代表作。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別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晚年自號繭翁,江西臨川人。
《牡丹亭》說得是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遊玩花園,為春色所感,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愛,醒後感傷而死。三年後,柳夢梅到南安養病,拾到杜麗娘的自畫像,非常愛慕,朝夕對畫呼喚。麗娘的鬼魂與柳相見,並復生與柳結為夫婦。後來柳夢梅中了狀元,杜寶雖不肯承認這個女婿,但在皇帝的干預下,最終一家團圓。《牡丹亭》文辭華美,故事浪漫,禮讚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積極肯定人性並深刻批判束縛人性的禮教。
清代戲曲在明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清初至康熙年間,傳奇創作保持繁榮的局面,產生了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傳奇劇本《長生殿》,在藝術上達到了清代劇本創作的最高水平。
《長生殿》作者是清代人洪昇,字日方思,號稗畦,浙江杭州人。全劇寫作歷時十數年,前後三易其稿,以安史之亂為背景,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歌頌李楊“精誠不散”的真摯愛情,表現其愛情理想,同時還希望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是一部以描寫李楊的“釵合情緣”為主,寓以“垂戒來世”之意的歷史劇,顯現出厚重的歷史感。
《浣紗記》、《牡丹亭》、《長生殿》三部戲劇具有一個共性,均是以描寫愛情為主線而展開的故事情節。但《浣紗記》郵票圖譜展現得卻是伍子胥寄子齊國的內容,似與戲劇主題不大合拍,寄子一段雖是該劇中的重要情節,卻還不足以喧賓奪主。《牡丹亭》、《長生殿》郵票圖譜內容則非常恰到好處地體現出兩部戲劇的主題思想,生動傳神地刻畫出男女兩情相悅時的親密與纏綿。
中國戲曲藝術內容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崑曲和國劇“京劇”之外,全國各地還有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戲曲,如黃梅戲、越劇、川劇等等。中國郵政是否可以考慮發行中國戲曲藝術系列郵票,在這方面,京劇就先行一步,先後發行有《臉譜》、《旦角》、《丑角》、《生角》、《淨角》以及梅蘭芳馬連良舞台藝術等。它們可分可合,分開時又可以有小組合,如京劇角色組合、京劇泰斗舞台表演組合。合在一起也能夠自成體系,儼然是有機組合的整體,自成一脈。《崑曲》郵票的發行也可以認為是繼京劇之後就這一題材很好地發展。發行中國戲曲系列郵票可以讓廣大郵人在方寸之間欣賞到中國戲曲無窮的藝術魅力,還可以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為植根於民間、成長於民間、成熟於民間的中國戲曲再度煥發出青春活力而擂鼓助威、搖旗吶喊。

首發

2010年6月12日上午10點在崑山市千燈鎮舉辦《崑曲》郵票首發式,“崑曲”一詞的解釋為“崑山的戲曲”,崑曲的發源地是江蘇崑山千燈,崑山千燈郵政支局郵政編碼是215341。這次《崑曲》郵票首發式是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辦,江蘇省郵政公司、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崑山市郵政公司、千燈鎮人民政府協辦。12日早上在崑山市千燈鎮舉行的《崑曲》郵票首發式,到時郵票設計者也來簽名助興,當天在千燈還舉辦郵票展覽。

貢獻

多媒體(視頻)《崑曲》郵票的發行,充分體現了中國郵票總體發行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為廣大集郵愛好者和《崑曲》愛好者提供了欣賞性和趣味性濃厚的又一高檔文化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