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房筆叢》

《少室山房筆叢》

《少室山房筆叢》是一部文學史料著作。明代胡應麟撰。作者論述《世說新語》的特色是“以玄韻為宗”,認為“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較有見地。

《少室山房筆叢》

正文

文學史料著作。明代胡應麟撰。胡應麟(1551~1602),字元瑞,更字明瑞,號石羊生,又號少室山人,蘭溪(今屬浙江)人。萬曆四年舉人。詩文宗七子,但有所變化,甚得王世貞欣賞。家藏書 42384卷,築室山中,專事著述。所著《少室山房筆叢》是一部以考據為主的筆記。全書共 48卷,分為 12部分。其中《經籍會通》論古來藏書存亡聚散之跡,《丹鉛新錄》專門駁斥楊慎考據的謬誤,《史書佔畢》是對史書及史事的評論,《藝林學山》品評文學遺產的優劣,《九流緒論》考論諸子百家的源流,《四部正訛》考證古籍偽書,《三補逸》論述汲冢三種遺書,《二酉綴遺》采掇古籍中奇聞怪事,《華陽博議》雜述古人博聞強志之事,《莊岳委談》廣泛論及社會雜事包括戲曲小說等項,《玉壺遐覽》和《雙樹幻鈔》分論道、佛二教。此書對文學研究也有一些參考價值。卷二十九里關於小說分類的記述,可了解當時人們的小說觀,對認識小說的歷史演變頗有幫助。作者論述《世說新語》的特色是“以玄韻為宗”,認為“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較有見地。卷三十四里關於《逸周書》、《穆天子傳》的介紹,為追溯小說的濫觴提供了資料。卷三十六和卷三十七里有關魏晉志怪小說、唐宋傳奇及筆記的論述,其中分析六朝筆記小說與唐代傳奇的不同,“凡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設幻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常為後世學人引用。卷四十一里有關於《三國志演義》《水滸傳》的評述。另外,《丹鉛新錄》、《藝林學山》兩部分對考辨詩文典故詞曲名稱的來源、作家籍里等均有助益。書中徵引典籍,極其宏富。但也有不少舛偽疏誤之處。

配圖

《少室山房筆叢》《少室山房筆叢》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