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海關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叢書名:外貿企業管理子系列
平裝:15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801656733,9787801656735
條形碼:9787801656735
商品尺寸:23.9x16.3x1.8cm
商品重量:222g
ASIN:B00347AT34
內容簡介
《小企業做大外貿的四項修煉》以比較輕鬆的寫作手法對如何建設好一支優秀的外貿團隊進行了系統的講述。它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逐層遞進。首先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主人公在一家剛起步的進出口公司里的遭遇,分析了這家小公司在用人、企業制度等方面的諸多不成熟之處以及缺陷;其次,從小企業所處的實際狀況和困境出發,總結出符合實踐的有助於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秘訣;再次,作者針對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市場開拓瓶頸,根據個人經驗總結了“國際行銷五步法”,只要把這五個步驟做到位,即使小企業也可以在國際市場獲得一席之地;最後《小企業做大外貿的四項修煉》重點講解價值工作鏈,以及如何鑄造一支優秀的外貿團隊。《小企業做大外貿的四項修煉》是目前市場上第一本打造外貿團隊、開拓國際市場的實用管理指南。
編輯推薦
《小企業做大外貿的四項修煉》:由中國海關出版社傾情打造的中國第一個外經貿圖書品牌,致力於給中國的外貿人帶來最專業、最實用、最時尚、最輕鬆的非凡閱讀體驗。目錄
第一項掐滅火苗,不做溫水裡的青蛙【分析一】你找到合適的外貿人才了嗎?
【分析二】外貿主管的職責
【分析三】外貿準備工作,你做了嗎?
【分析四】拿什麼激勵你的團隊?
【分析五】外貿主管在公司的位置
【分析六】公司的決策機制
【分析七】你公司的責、權夠清晰嗎?
【分析八】公司的問題誰知道?
【分析九】找準外貿的方向
【分析十】不打無準備之仗
【分析十一】網路推廣效果靠誰?
【分析十二】效率型會議
【分析十三】行銷需要差異性思維
【分析十四】不是所有的培訓都要錢
【分析十五】外貿主管的溝通
【分析十六】人性化制度
【分析十七】及時發現問題
【分析十八】解決問題有重點
【分析十九】老總更需要不斷學習
【分析二十】好的準備工作是成功的一半
【分析二十一】改革從哪裡開始?
【分析二十二】你是一個善惡分明的領導嗎?
【小結】國際貿易是一項系統工程
第二項練內功,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秘訣
一、小企業也可以在國際競爭中取勝
二、企業文化——改寫小企業的成長基因
三、突破企業成長的思維局限
四、將“重視人才”落到實處
五、授權與監督
六、用制度來駕馭企業
七、用過程管理掌控交貨期
八、形象工程天天做
第三項決勝千里之外:國際行銷五步法
第一步:知己——把握最容易的取勝因素
第二步:知彼——快速提升50%取勝幾率
第三步:戰略定位——先勝然後求戰
第四步:策劃——搬弄十八般武藝
第五步:高效執行——戰略成功的臨門一腳
第四項價值鏈:鑄造攻無不克的外貿團隊
一、組建外貿團隊的基本原則
二、外貿團隊價值工作鏈
三、建設高效外貿團隊文化
四、團隊作業流程
五、團隊培訓
六、改革團隊考評與激勵方案
七、價值工作鏈考評方案
八、做一個下屬敬重的團隊領袖
九、模板化:讓複雜的工作簡單化
十、低成本、高效率管理客戶資源
文摘
首先,對人才的招聘不夠重視,沒有事先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拔程式,也沒有比較專業的主考官,所以即使人才找回來了,公司對他們的能力也沒有把握。這也成為他們不願提高人才待遇的一個原因。用很多老闆的話說,就是“我怎么知道你行不行?如果你一年能幫我賺100萬,我給你30萬沒關係呀”。言外之意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看不到你給我賺的鈔票,就別想我給你提高待遇。這其實是一種小商販的心態,成不了大氣候。因為有些東西短期內看不到現金回報,卻對公司的發展意義重大,比如說組建一個好的外貿團隊,制定一個科學的團隊激勵制度,做一份詳細的市場調查與分析,等等,這些都是公司的無形資產,是一個公司成長壯大的奠基石。其次,公司最樸素的“節約”觀念在作怪。公司總是希望以最低的工資招到最好的人才。其結果就是公司留不住人,人才流失嚴重,人員流動頻繁。在不該節約的地方節約,恰恰是一種浪費。因為人才的頻繁流動不利於既定政策和方案的一貫執行,同時新來的人員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和調整,這也浪費了公司的資源和機會。
2.葉公好龍
一方面他們對優秀的人才充滿期待,希望招聘到非常出色的外貿業務代表和外貿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這些人才的能力太強,甚至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難以駕馭、或者以後離開自己獨立門戶,所以又處處予以轄制,使人才無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如同被養在籠中的猛虎。所以,這些企業老闆,對真正優秀的人才,只是好其名,而非好其實。這種自我矛盾的心態,直接導致他們的政策經常前後不一或朝令夕改,嚴重影響到公司的工作效率。
3.價值錯位
有些剛開始做外貿的企業,把一個外貿業務代表的價值和一個國內市場業務代表的價值等同。表現形式就是以同樣的工資待遇、同樣的激勵措施、同樣的管理模式來對待外貿人員。他們完全忽視了外貿業務的特殊性,以及對外貿人員素質的特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