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一種好制度》

《尋找一種好制度》

本書運用制度經濟學的工具,使用通俗的語言,結合平實的現實案例,分析出各種問題的制度根源。該書是作者多年精華文章的合集,內容豐富,涉及對大量熱門行業的經濟問題的解說。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尋找好制度的歷史,有成功也有失敗。人類尋找好制度的歷史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17-19世紀英國運送犯人到澳洲,開始是按上船時犯人的人頭給私營船主付費。私營船主為了牟取暴利,就不顧犯人的死活,每船運送人數越多越好,生存環境異常惡劣,加之船主剋扣犯人的食物,囤積起來以到達目的地後好賣錢,使得大部分犯人在中途就死去了。更殘忍的是,有的船主有時一出海就把犯人活活扔進海里。英國政府為了降低犯人的死亡率採取了多種辦法,要么成本太高,要么效果有限。最後,不得不採用新辦法,他們規定按到達澳洲活著下船的犯人的人頭付費。於是,私營船主就千方百計地讓最多的犯人活著到達目的地。後期運往澳洲的犯人的死亡率相當低,最低時只有l%,而原來最高時競有94%。由此,英國政府發現成本最低的辦法就是改變規則。規則(或制度)一變,人的行為也會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是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本書分為六大塊,一是制度主義時代;二是市場經濟、成本與信用;三是產權與民間資本;四是分配、消費與再就業;五是尋租與反腐敗;六是文化、教育與非正式規則。這些隨筆從不同層面反映了筆者用制度方法分析我國經濟社會中的一些問題,記錄了筆者對我國轉型時期社會經濟問題的思考。

作者簡介

盧現祥,男,1960年3月出生於湖北武漢市。1998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財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制度經濟學與中國轉型經濟問題。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世界經濟》、《財貿經濟》、《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曾出版《西方新制度經濟學》(1996年)、《尋租經濟學導論》(2000年)等。承擔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的研究,多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

前言

為什麼把這本小集子叫尋找一個好制度?這是因為本書幾乎大多數文章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並且在筆者的心目中中國社會經濟中的許多問題都要通過尋找一個好制度去解決。制度儘管不是萬能的,但是通過制度和制度創新去解釋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社會問題至少是一種思路。本集所收錄的隨筆基本上都是1996-2006年在《長江日報》、《湖北日報》、《廣州日報》、《亞太經濟時報》、《光明日報》等報紙上發表的。
為了讀者閱讀的方便,我把這些隨筆分為六大塊,一是制度主義時代;二是市場經濟、成本與信用;三是產權與民間資本;四是分配、消費與再就業;五是尋租與反腐敗;六是文化、教育與非正式規則。這些隨筆從不同層面反映了筆者用制度方法分析我國經濟社會中的一些問題,記錄了筆者對我國轉型時期社會經濟問題的思考。作者對報刊上發表的文章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為了保持原貌,一些“過時”的資料也沒有更改,請讀者諒解。尋找一種好制度不是幾十篇隨筆能尋找到的,這些隨筆只是反映了筆者在尋找一種好制度過程中的一個側面或心得體會。

尋找一種好制度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所需要探討的一個永恆話題,她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尋找。如果這本小集子來增進人們一點制度意識,筆者就心滿意足了。

媒體評論

什麼是最好的制度?效率、自由、民主與全體一致性、交易成本最小化是檢驗這個問題的四條標準。

——阿蘭·斯密德

圖書宣傳信息

現實社會中大量經濟與管理方面的問題根源在制度,上到國家治理,下到公司運營,都涉及到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具有一定經管專業知識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者能從平實的故事解說中受到很多啟發,發現問題的根源,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特別適合經濟學研究者和愛好者的閱讀。什麼制度才是好制度,相信它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圖書目錄.

什麼是好制度--代序言1?
為什麼說21世紀是制度主義的時代6
產權與管理:到底誰重要?9
到底是缺錢,還是缺制度10
好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1
制度的績效11
制度之間的競爭12
制度比人品更重要13
我國地區差距擴大的制度因素14
李約瑟之謎與中國足球16
生意中的交易成本17
加入WTO: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終結19
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和既得利益集團21
所有制問題上的意識形態偏好症22
我國公有制認識上的誤區與私有制認識上的禁區23
如何界定國有資產流失24
奴隸制度是一種好制度嗎?25
市場經濟、成本與信用27?
論我國市場化的“質”27
我國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問題31
為什麼越貴的東西越有人買33
花旗銀行為什麼敢對存款收費?34
物流中心與物流成本35
行政審批制度與制度成本36
硬成本與軟成本37
靠什麼來維持社會信用38
信用是一種無形資產39
論社會信用制度的產權基礎40
我國應該建立個人破產制度41
產權、環境與民間資本43?
一隻狐狸“創造”一種規則43
產權:重要是誰在使用44
有恆產才有恆心45
“賴索托經濟學實驗”46
如何讓人們負責47
是產權重要還是效率重要47
論產權失靈48
我國的家庭產權安排及其文化基礎50
我國均分制的家庭產權安排對資本積累的影響52
沒有產權約束的股市是風險最大的股市53
環境保護的實質54
環境外部性內在化的主要途徑55
環境保護的關鍵是產權56
也談“公地悲劇”問題59
為什麼我國私營企業“長不大”62
剌激民間投資比加大公共投資更重要64
論多種所有制形式發展中的“國民待遇”問題65
讓民間資本“火”起來67
讓更多民眾擁有財產性收入68
分配、消費與再就業71?
從香港的清潔工的收入談起71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我國收入分配的差距72
到底是哪些人富了73
論中國的富有階層?74
為什麼百萬富翁越來越年輕?77
為什麼我們花不明不白的錢78
節儉並非永遠是美德79
消費者“主權”80
消費愛國81
個人投資離我們還有多遠83
如何減少我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假冒偽劣商品?84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86
尋租活動的制度成本87
制度與反腐敗88
官員的“吃住行”應該貨幣化89
略論我國的集體尋租問題90
官員的低工資與“在職消費”91
政府官員“忙”什麼?92
由“太鋼曝光展覽”引起的思考93
制度租金94
我國一些改革為什麼變形95
為什麼費大於稅?96
我國能高薪養廉嗎97
用制度創新降低行政管理費用98
為什麼公共工程領域的腐敗現象嚴重99
我國三次大的經濟轉型與腐敗100
為什麼私有產權較少會帶來租耗103
反行政壟斷難在什麼地方?105
反腐敗到底是瞄準政府官員還是瞄準制度體制?107
最大限度地公開信息的政府是一個有效率的政府108
尋租、人力資本投資與公務員熱109

文化、教育與非正式規則118?
商機、市場空隙與溫州人118
家族式管理的文化根源119
生意人不要“讀”三十六計122
賣“品牌”划算嗎123
生意人的三大法寶123
為什麼中國人的商店連鎖不起來124
從窮國與富國排名的新標準談起125
讀書中的成本問題126
從交通擁擠想到團隊精神127
一筆值得稱讚的“權錢交易”128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中的“紅眼病”128
中國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了還是降低了129
從市政府官員代奧運冠軍受罰談起130
從德國人的處罰觀想到的131
在加拿大體驗制度(五篇)132
規矩的背後是責任137
第三部門的價值與發展空間138
高校“熱賣”專業的背後139
從考研究生熱看我國的教育過度139
大學的熱門專業與尋租140
應試教育的功過是非141
制約我國經濟學發展的因素142
經濟學家重“讀”歷史14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