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科學》

《安徽農業科學》

《安徽農業科學》》(英文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創刊於1961年。A4開本,320頁,封面250克銅版紙,內文80克銅版紙。2007年由半月刊改為旬刊。該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並獲第四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一等獎。主要刊登全國範圍的農、林、牧、副、漁業基礎理論、套用研究及農業經濟研究、農史研究等與農業有關的學術研究論文,追蹤報導各學科的最新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

基本信息

《安徽農業科學》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創刊於1961年。A4開本,320頁,封面25

《安徽農業科學》《安徽農業科學》
0克銅版紙,內文80克銅版紙。2007年由半月刊改為旬刊。該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並獲第四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一等獎。主要刊登全國範圍的農、林、牧、副、漁業基礎理論、套用研究及農業經濟研究、農史研究等與農業有關的學術研究論文,追蹤報導各學科的最新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

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 《安徽農業科學》雜誌社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0517-6611
國內統一刊號: CN 34-1076/S
郵發代號: 26-20
出版周期: 旬刊
定 價: 8元
報刊版式: 大16開
發行方式: 國內國際,統一訂閱、審核贈閱

企業概況信息

《安徽農業科學》是全中國為數不多各大資料庫同時收錄的農業刊物之一。面向全國,融學術性、指導性於一體,既刊登作物育種與栽培、植物保護、土壤肥料、園藝、林業、蠶桑、菸草、茶葉、畜牧獸醫、水產及其他農業相關科學的研究報告、綜述、研究簡報;也發表農業經濟、農業科技管理、農業發展戰略及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研究論文、調查報告和對策性文章等。欄目設定:《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可持續發展》《抗逆(防災、減災)專題》《貯藏加工》《專論與綜述》《畜牧水產》《農業氣象》《蠶桑煙茶》《蔬菜園藝》《土壤肥料》《藥效試驗》《植物保護》《新品種介紹》《作物育種與栽培》等欄目。

欄目信息

主要欄目:農業基礎科學與方法、植物生理、農業生物技術、農藝、園藝·園林·林業、動物科學、藥用植物·菸草·蠶桑、 植物保護。

期刊榮譽

2009年安徽省優秀期刊
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CA化學文摘(美)(2011)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在450種農業科學期刊中排第1位;影響因子在地方農業科學期刊中居於前列
2013年6月獲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學報優秀團隊獎
2013年4月入選(2013-2014)RCCSE核心期刊
被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評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編委會

主任委員:楊劍波,男,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術和輻射誘變。
副主任委員:胡寶成,男,研究員,研究方向:油菜育種。
朱永和,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信息。
委員:
丁增成,男,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經濟林、園林觀賞植物、核農學。
馬傳喜,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作物品種改良和作物分子育種。
王洪江,男,副研究員,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耕作制度和農業信息。
朱永和,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信息。
朱啟升,男,研究員,研究方向:秈型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
閆曉明,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農產品安全生產的環境技術、標準技術和產品開發等。
蘇澤勝,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水稻遺傳育種。
李澤福,男,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優質早秈、中秈新品種選育。 
楊劍波,男,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術和輻射誘變。
吳躍進,男,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員,研究方向:輻射生物學機理及其套用。
汪留全,男,研究員,研究方向:名優水生動物養殖技術。
張長青,男,研究員,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張平治,男,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小麥抗病遺傳、高產育種和分子標記研究。
張其安,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瓜菜育種與開發。
張磊,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作物遺傳育種。
陳洪儉,男,研究員,研究方向:綜合抗逆耐密廣適玉米雜交種的選育和夏玉米輕簡化栽培綜合配套技術。
陳德勝,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農學和植保。
范濤,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蠶桑栽培(飼養)、產後處理、加工和綜合利用。
胡永年,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作物耕作栽培、農業生態、區域可持續農業技術研究與示範和農業科技發展。
胡寶成,男,研究員,研究方向:油菜育種。
祖朝龍,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烤菸栽培技術研究和優質煙生產開發。
夏倫志,男,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單胃動物營養與非常規飼料資源(蒜粉、凹凸棒石粉、DDGS)開發。
徐義流,男,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果樹學。
高同春,男,博士,研究員,安徽農業大學植保系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藥的持續套用技術和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
郭熙盛,男,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土壤農化。
陶立,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良種豬選育。
曹淑華,女,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編輯與管理的實踐與研究,農業技術經濟、農業發展、農業市場分析、農業政策分析。
程福如,男,研究員,研究方向:棉花病蟲綜合治理。
廖萬有,男,研究員,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園土壤肥料與茶樹栽培生理及茶葉質量安全。
潘澤義,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科技成果開發。

投稿須知

1、內容要求
主要刊登農業科學各學科在套用基礎、高新技術和經濟管理方面未經公開發表或出版過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快訊、農業新技術等。來稿要求材料翔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煉、論點明確、論證合理,綜述性文章應是農業科學重要領域的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結合作者自己在相應領域對學科的貢獻,對學科發展有指導意義。
2、文稿項目
研究論文(包括研究簡報)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字,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字,正文,參考文獻。
3、題名與標題
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不用副題(即二級標題),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元、代號和公式等。一般字數不超過20字。英文與中文應相吻合。英文題名詞首字母大寫,連詞及冠詞除外。正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層次分明,可用至3級標題。
4、作者與單位
署名應限於參加研究工作並可解答論文有關問題者,所有作者均須註明所在單位、城市及郵編(中英文均須全稱)。
5、中英文摘要和關鍵字
摘要文字量50~300字。試驗研究和專題研究類論文,應寫成報導性摘要。內容應包括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不出現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用的符號和術語,也不宜引用文中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關鍵字一般選用3~5個敘詞,中英文相一致。
6、首頁腳註標識項目
(1)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註明基金項目名稱,並在括弧內註明其項目編號。
(2)作者簡介:在首頁註腳處註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歷,職稱或職務,研究方向。
(3)通訊作者:作者簡介中如有通訊作者,請註明×××為通訊作者。
7、圖和表
文中只附必要的圖和表,切忌與文字表述重複。圖和表中的題名、注釋或說明語等所有中文表一律用三線表。線條圖須用計算機作圖,應能在word修改。EXCEL作圖要帶數據源。照片圖如電泳等譜帶圖須提供清晰照片。所有圖表的題目及其內容均需用中英文對照。
8、量和單位
按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以及國際標準中關於量和單位的規定書寫。
9、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只列主要的、公開發表的文獻,序號按文中出現先後編排。所有參考文獻均需隨文標註。
著錄格式(含標點)如下:(1)期刊。作者(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位,後加“等”).文章題名[J].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頁碼.(2)圖書。編著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3)論文集.析出文獻作者.題名[C]//.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0、文章責任
來稿需註明新投稿件。應注意保守國家機密,應未一稿兩投。來稿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剽竊。本刊對錄用文稿有修改權。

最新文章目錄

2013年26期
落花生莖葉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楊傑,王麗莉,張鐵軍,劉方,
旱地春小麥籽粒碳同位素解析度及冠層溫度與產量的關係牟會榮,MUHui-rong
纖維素酶以及套用行業的研究進展武林芝,WULin-zhi
劍豆光合生理研究周瑋,劉明騫,陳曉陽,丁美美,
乾旱脅迫下小麥幼苗蛋白質和脯氨酸含量分析陳軍,高貴珍,方雪梅,王維維,王鑫,
雨生紅球藻生產蝦青素的研究進展廖興輝,王明茲,陳必鏈,
藻類DNA條形碼技術在藻類研究中的套用程金鳳,肖婉露,尹文珂,邱洪臣,
4大棉種對DPC化控效應的差異分析徐雅麗,王冀川,韓秀峰,高山,
秦巴山地烤菸適宜栽培密度研究韓治建,牛瑜德,
楚雄州推廣烤菸小苗膜下移栽技術的實踐與思考王躍金,布雲虹,耿少武,胡小東,方亮,柴雲霞,陳崗,
文殊蘭生物學特徵·繁殖及栽培管理李仁傑,LIRen-jie
新彩棉18號高產栽培關鍵技術及高產機理研究李吉蓮,李吉琴,林海,陳紅,寧新柱,宿俊吉,劉萍,鄧福軍,
木薯種質資源主要性狀描述與數據採集研究閆慶祥,李開綿,黃潔,陳松筆,葉劍秋,
雷射共聚焦顯微鏡的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王志穎,饒玉春,劉敏,
靈武長棗花粉活力和柱頭可授性研究李百雲,謝志強,魏天軍,
夏大豆莢粒形成和物質積累特性研究陳若禮,張存嶺,劉超,趙太宇,張東志,
切花月季西花薊馬的防治技術研究程洪森,馬策,徐寧,馬丹,
蘇州地區引種早熟蘋果若干問題探討王化坤,儲春榮,顧火官,
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LY172S的選育劉兵,孫慶春,張建,婁輝,
當歸麻口病研究進展顧志榮,師富貴,金岩,
4種殺菌劑組合對鳥巢蕨等花卉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殷金岩,劉曉嬌,王玲玲,羅旭榮,許建新,黎修東,徐建峰,
黃連黃柏協同抗痛風作用研究沈德鳳,劉悅,趙岩,祝紅兵,李進京,
新疆雪蓮提取液預防小鼠卵巢早衰的初步研究張冀,張曼曼,王軍,張貝貝,楊煥,莊淑珍,張曉紅,
姬松茸液體發酵培養條件的研究趙迎慶,曹新志,熊俐,李琳琳,任林生,
表層摻黏土對砂壤土水分入滲的影響邢傑,張艷萍,
幾種莧科花卉對重金屬鉛的富集特徵崔爽,孫秀菊,劉藝芸,張丹,
唐山市丰南沿海地區土壤電導率與含鹽量的關係左麗明,ZUOLi-ming
重金屬-有機物複合污染農田土壤修復策略研究盧歡亮,曾祥專,丁勁新,譚允清,
基於Globe-LoggingTDR系統的棉花土壤水分與溫度研究柳根水,LIUGen-shui
五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進展楊雪,陳素蘭,穆素,
地膜覆蓋栽培對花生生殖生長及產量的影響楊富軍,高華援,趙葉明,朱統國,王紹倫,周玉萍,劉海龍,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對早稻產量及效益的影響黃雲平,杜勤,倪松貴,吳衛民,塗水娟,楊瑞年,
廣西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黃玉溢,陳桂芬,熊柳梅,汪羽寧,葉開富,張蘭,唐其展,王瑾,
植物乳桿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P13對大黃魚的促生長作用研究廖志勇,繆雄偉,林利,
重金屬鎘在文蛤體內的富集和消除研究陳細香,吳文杰,陳月琴,
DRD3基因敲除鼠飼養繁殖及基因型鑑定張寶,魏曙光,張洪波,余兵,馮祖飛,官方霖,徐月紅,高春燕,李生斌,
重大動物疫情中政府防控措施的績效評估研究綜述車卉,李燕凌,
高脂肪飲食誘導糖尿病小鼠模型毛旭東,朱建國,
玉米秸稈裹包青貯技術許嘉寧,顧擁建,邱良偉,顧國華,王學軍,
東北地區白斑狗魚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張偉,楊春橋,尹清乾,金廷海,楊勝君,陳影,周井祥,
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檢測方法探討胡曉苗,張丹俊,侯宏艷,戴銀,趙瑞宏,潘孝成,周學利,沈學懷,朱傳明,
家禽發酵床養殖環境對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作用研究胡元慶,周玉剛,唐紅,許百年,張美玲,王玉芳,朱國蘭,桂秀,楊彩橋,
三峽庫區重慶櫟類天然次生林可持續經營研究孟祥江,李靈芝,周愷,侯元兆,
湖北七姊妹山長柄水青岡林群落學特徵研究何俊,汪正祥,張柳,滿金山,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績效評價——以四川廣元為例姜慶,王芳,李棟樑,
反季節大樹栽植技術研究康樹珍,劉林,郝小飛,
瑞典布萊津理工大學城市設計專業教學對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啟示陳蓉,顧朦,
東台新區東湖公園綠化改造研究胡剛,陶亮,邱海倫,
基於“野草之美”的城市化鄉土景觀新系統探析嚴晶,YANJing
生態觀光農場規劃設計思考——以南京市“美好明天”農場為例陳軍,邰傑,樊月鋼,周迎寶,周衛群,
基於ArcEngine的景區導遊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研究鄭博文,史瀟瀟,朱安如,胡樂樂,陳燕,
CBD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白聰霞,安旭,陶聯偵,
國際知識創新村構建探討——以蘭州新區建設為例王一帆,陳懷錄,
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文化景致特色與靈性的探索王忠義,肖春利,李雁,聶紫瑾,張林武,
貴州省彩色觀賞植物發展及套用前景探討鍾雁,朱立,儲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