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制勝謀略》

《孫子兵法與制勝謀略》

《孫子兵法與制勝謀略》按照《孫子兵法》的邏輯順序,運用孫子兵法的智慧與謀略,系統地論述了市場競爭中時常遇到的,諸如戰略決策、市場行銷、經濟效益、投入產出、公共關係、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企業文化、經理素質等專業知識和取勝技巧,是步入市場競爭並立於不敗之地的一部教科書,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經濟發展離不了文化指導,企業發展離不了戰略思考,古代韜略蘊含著新世紀的智謀,知識給人力量韜略給人智慧,中華韜略無價之寶,弘揚中華民族瑰寶傳之子孫後代。

目錄

總序
序言
前言
計篇第一
作戰篇第二
謀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勢篇第五
虛實篇第六
軍爭篇第七
九變篇第八
行軍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間篇第十三

前言

中外歷史證明,要想實現民族復興,必須首先實現文化復興。中國的事業,僅靠學習西方文化是不夠的,必須復興國學,且有必要把中華韜略文化列為管理院校教科書。為此,選編這套叢書,獻給各級領導幹部、各行業管理人員和大學生。
悠悠中華,有諸多文化瑰寶,除廣為人知的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和儒家經典之外,還有一支始終影響著中國前進的奇葩,在和平年代通常不被人們重視,每當國家發生危難關頭,必顯其救國救民的巨大作用,使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從挫折走向坦途,從屈辱走向興盛,它就是中華韜略文化。
中華韜略文化,是研究關於個人、集體和國家事業長久發展韜略的哲學,其中包括奮鬥目標的確定、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以及應對意外風險的智謀,是集調查、研究、分析、判斷、思維、決策和運作的系統方法論。
中華韜略文化,起於炎黃。在古代,主要作用於政治、軍事和外交領域;在近代,已延伸到社會各個方面。
中華韜略文化,源於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持久的興盛,源於戰爭和政治鬥爭。這迫使歷代先賢優先研究制勝的韜略,從勝利中總結經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為此,不知付出了多少血與火的代價。這是任何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中華韜略文化,是五千年無數精英接力的創作,如伊尹、姜太公、周公旦、管子、老子、孔子、孫子、墨子、鬼谷子、張良、曹操、諸葛亮、李世民、李靖、趙普、耶律楚材、劉伯溫、戚繼光以及近代傑出人物,他們均為創建中華韜略文化做出過不朽的貢獻。這說明,中華韜略文化不是由哪一個偉人完成的,而是集歷代精英之大成。

精彩書摘

二、戰略廟算
如何實現“未戰而廟算勝”?關鍵在於戰略廟算,旨在研究戰爭的起因和形勢,分析敵方的意圖,預測戰爭的進程,研究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劣勢,找出戰勝敵人的途徑、突破口,制定出制勝戰略,計算利害得失,擬訂出初期行動計畫。總之,是要做出科學的戰略決策和制勝的部署。本書沿用“廟算”一詞,僅取其慎重之意。廟算是決策的主體工作,工作量大。這一步既要民主討論,集思廣益,又要周密調查,科學計算。忽視廟算,把決策簡單理解為由某一、二個人拍腦袋,輕易下決斷,是造成決策失誤的通病。
(一)廟算方法論
計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啟示,就是運用全算法。他不是就事論事,孤立地研究作戰,而是運用聯繫的觀點,把戰爭視野從軍事擴展到政治、經濟、天、地、人,研究相互關聯,並把政治、人心放在首要位置,統籌分析。這個思想,比起近代世界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所提出的經典——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要早兩千多年。
計篇提供的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啟示,就是運用發展的觀點,把全算法當作一個動態系統過程。這個過程不得少於三個環節:全經、全校與詳索,留待後述。
毛澤東繼承和發展了孫子的全算法,對廟算過程作了生動表述:“指揮員的正確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正確的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於各種偵察材料的連貫起來的思索。”“然後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做出計畫,——這是軍事家在做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的計畫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他運用這種廟算方法,來指導土地革命戰爭之決策,粉碎了對手多次“圍剿”,創建了中央根據地;用來指導抗日戰爭的勝利;用來指導解放戰爭的決策,奪取了解放全國的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