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姓名:王勃
創作年代:唐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詩詞正文
觀闕長安近,江山蜀路賒。客行朝復夕,無處是鄉家。
注釋
今天登上的樓台離京城還是那么近,而跋山涉水的蜀路還那么遙遠。旅程趕了一天又一天,沒有一個地方像是我的家鄉啊!
背景
唐初統治者對文藝採取了比較寬容的態度。以李世民本人為代表,他雖然也主張文學為政教所用,對前代帝王如梁武帝父子、陳後主、隋煬帝等雖有文才卻不懂得管理國家大為不滿,但作為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卻懂得文藝同政治並無直接因果關係,他也不相信所謂“亡國之音”的陳詞濫調。而且,李世民在文藝方面也有相當的造詣,能夠從藝術上欣賞文學。他親自撰寫的《晉書·陸機傳論》,就大力稱讚陸機“文藻宏麗”的創作。這雖不能直接引起文學的興盛,至少也是為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唐初的幾代君主,不僅太宗如其自稱喜“以萬機之暇,游息藝文”(《帝京篇·序》),高宗、武后、中宗等,也都如此。
為了炫耀大唐帝國的治世氣象,他們又廣引天下文士,編纂類書,賦詩唱酬。由此在唐初先後出現了幾個宮廷文人集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有太宗朝的虞世南、許敬宗,高宗朝的上官儀,武后時的“文章四友”(李嶠、杜審言、蘇味道、崔融),中宗時的宋之問、沈佺期等。這些宮廷文人,或位居顯貴,或為帝王所獎掖,每有所倡,天下靡然成風。他們的大量創作,內容也不外歌功頌德、宮苑游宴,既無須亦難以深入抒發情思。與南朝及隋代宮廷詩相比,可以說稍歸於“雅正”,但也因為這種“雅正”而更顯得蒼白無力。其意義主要在於維持了一種藝術風氣。但在他們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卻有時透露了詩歌沿革的訊息;其中有的詩人,還對詩歌體制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初唐的宮廷詩人在藝術上所追求的是繁縟綺錯的裝飾風格。這種裝飾性的重點,起初是對偶的修辭技巧,爾後又增之以調聲的技術,並且最終把對偶技巧和聲韻技術結合起來,從而在形式上推進了律詩的完善和定型。早在齊梁時期,詩壇上便已出現對偶說和聲病說,但前者失之粗略,後者又失之瑣細,且兩者各不相侔。至北朝後期和陳隋詩人,五言詩的律化更進了一步,有少數詩篇已經符合唐人定型格律的規定,但在理論上沒有提出新的總結,有些問題(如粘附規則)還沒有完全解決。七言詩的律化,更處於幼稚階段。唐初的上宮儀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在劉勰提出的“事對”、“言對”、“正對”、“反對”之外,又增之以“雙聲對”、“疊韻對”、“扇對”等,把原來僅限於詞義的對偶又擴大到字音和句法的對偶。稍後的元兢,不僅提出了字形和詞義的對偶,而且提出了調聲三術,表現出將聲律與對偶緊密結合的新努力。從武后至中宗神龍、景龍年間,在當時的一批宮廷詩人筆下已大量湧現平仄協調、又合乎粘附規則的全篇合律的詩篇,標誌著五、七言律詩的完全成熟。可以說,在律詩形式的完成過程中,宮廷文士起了規範化和統領風氣的作用。
其中,尤以杜審言、宋之問、沈佺期三人的成績最為顯著。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今存的詩主要系五言律詩,也有少數七律。他的詩,句律精嚴而筆力雄健,無論是五律還是七律均完全合律,無一失粘者。他在武后天授初所作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長達四十韻,完全合粘,可見他對律詩這種新體制駕輕就熟的功夫,所以深為時人所重。杜甫曾稱引李邕對審言的評價:“鐘律儼高懸,鯤鯨噴迢遞。”(《八哀詩》)意即指此。明人許學夷稱其為“律詩正宗”(《詩源辯體》)。他在江陰任職時所寫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一詩,曾被明代的胡應麟譽為“初唐五言律第一”(《詩藪》):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苹。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詩以大地回春的絢麗風光反襯遊宦者有家難歸的悲哀,用聲色俱現的外景點醒時不我與的苦澀情思。“偏驚”、“忽聞”兩句,頓挫有力;“雲霞”、“梅柳”一聯,感覺何其明快。從詩情來說,在當時也算是較為充實的了。
與杜審言同稱為“文章四友”的,還有李嶠、蘇味道、崔融,他們均在武后朝任過鳳閣舍人。李、蘇曾為執宰大臣,位顯名高,所寫的多為奉詔應景之作,李嶠並有詠物詩百餘首,均了無情致。但在詩律上他們卻是高手,在當時頻繁的應制活動中,他們的詩合律率最高,宜為“一時學者取法”(《、修改不正確的文字內容和開放分類、替換更合適的圖片,提高詞條內容的準確性。
作者介紹
王勃(649~676年),漢族,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王勃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長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縣令、六合縣令、齊州長史等職。